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時期的漣水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各方面發展躍上新臺階。從今日起,「醉美五島湖」特開闢「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專欄,回顧和梳理「十三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漣水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敬請關注。
五年,是一個刻度,標註著發展的高度;五年,是一種體驗,見證著發展的難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著發展的速度。
5年間,漣水縣緊扣高質量跨越發展主線,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優勢產業發展為抓手,謀篇布局、妙手落子,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加速向更高質量發展奔跑。
5年間,漣水縣知難而上,堅持推動要素資源、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傾斜,今世緣南廠區擴建、華為移動「數字漣水」、立創科技等一大批優質項目落地開花;
5年間,漣水縣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電子電氣、機械裝備等特色產業壯大壯強。5G、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大健康等新興產業取得突破······
「開料、壓機、鑽孔、印刷、烘烤······一塊看似普普通通的線路板,1.6毫米的厚度, 0.2毫米的線路,從產品的製作到出廠要經過15道工序。」淮安特創科技有限公司從這些常規的工序中將線路板的層數做到行業硬板最高水準。去年,該公司投資近3500萬元進行設備更新和新產品研發,自動掃描機、雷射打碼機、研磨機等一系列高科技設備的增加,讓自動化無人操作成為可能。「我們的產能從2萬平方米/月提升到如今的8萬平方米/月,產值增速200%以上,今年總產值近10億元。」淮安特創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胡金果告訴記者。
面對「十三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面對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漣水怎麼辦?
縣委縣政府提出,發展不足仍然是漣水經濟社會的主要矛盾。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推動主導產業「首位發展」,提升漣水產業、漣水企業、漣水產品在整體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上的位置,構建推動漣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號令一出,千帆競發。
漣水縣注重「立足現有」與「無中生有」相結合,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推動食品飲料等傳統產業向「高」的目標邁進、電子電氣等特色產業向「鏈」的延伸挺進、5G等新興產業向「點」的突破前進。
曾經,紡織服裝「一枝獨秀」,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漣水產業發展的印象。而現在,打開漣水產業版圖,已然是一幅百花齊放、「新花」怒放的景象:依託中信華電子、蘇杭科技、洲旭電路等企業,我縣正在加快打造全產業鏈PCB特色產業;以今世緣為龍頭,優抗力食品等企業的相繼入駐,食品飲料產業集聚度越來越高;依靠源通制帽、新芳傑等企業,我縣傳統主導產業相繼突破百億集群······
總投資9900萬美元的大量科技有限公司,原來從事線路板企業生產設備的製造,2016 年開始投入 PCB 產業智能裝備的研發設計及組裝銷售,2017 年起投入半導體檢測設備 IC 測試編帶機、IC 外觀自動檢查機 FVI-360、IC 半穿透式缺陷檢查機(IR),系列產品陸續研發成功並量產上市,後續訂單效應已逐漸顯現,今年以來帶動企業實現銷售同比增長30%以上,年銷售預計突破2億元。
堅持智能化產業發展,實體經濟才能逐步成長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頂梁柱」。近年來,漣水縣認真謀劃「六穩」「六保」工作思路舉措,重點做好「存量優化」和「增量提升」兩篇文章,「全省食品工業十強縣」 「世界美酒特色產區」、全國第十三個「中國礦泉水之鄉」等諸多榮譽稱號擦亮我縣金招牌。今世緣酒業作為全市首家主板上市企業入選「省自主工業品牌五十強」,錦綸化纖、華源生態農業、從一家居、新源生物科技、洲旭電路、大量科技、豐凱紙業、弘晟包裝、新城建材等企業質效向好。「十三五」期間,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應稅開票銷售210億元,較「十二五」末增加87億元,年均增長11.3%;全部工業入庫稅金18.5億元,較「十二五」末增加10.6億元,年均增長18.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投資110億元。2019年,全縣綜合工業經濟發展指標位列全市第一。
漣水申請開辦一家企業,需要多長時間?
答案,最快3個小時。
近年來,通過「減材料、減環節、減費用、減時間」等措施,我縣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平均0.5個工作日辦結。申請人只需準備好申請表、住所證明、公司章程和人員任職文件,就能輕鬆完成相關手續,即便節假日也可以預約辦理,一個工作日就能開辦企業。
而在此之前,申請開辦企業至少要 3天時間。針對開辦企業環節多、效率低、耗時長、費用高的問題,我縣通過設立綜合窗口、升級企業開辦系統、打通數據埠、制定統一標準、簡化優化流程、提升工作效能等措施,打通部門數據壁壘,探索出優化企業開辦工作的創新做法,實現了企業開辦「3 小時辦結」。
「政策實在,服務優質,我們在這裡安家落戶也放心。」江蘇嘉立創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志勇告訴記者,「我們總部位於廣東深圳,考察漣水這個項目時,感覺到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非常支持我們發展,我們被這種精神深深觸動,很快就決定在這裡建廠。」
「稅收優惠、政策獎補……」作為在漣投資的企業,嘉立創科技有限公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印證著我縣營商環境的變化。張志勇坦言,在發展中,政府主動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期盼,對於在漣水發展壯大,他顯得底氣十足。
這只是「十三五」期間漣水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五年來,漣水縣深入開展「重特大項目攻堅年」活動,重抓項目籤約、開工、竣工、達效等關鍵環節,建立完善項目推進「四色銷號」圖、「1+4」項目長等機制,大力推進經濟網格化服務管理,不斷優化「黨政親商會」平臺功能,深入開展「紅色代辦助企行」活動,加強涉企檢查事項整合清理,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實施政策進企、要素助企、減負惠企、服務暖企、創新強企「五大行動」,幫助企業沿著產業鏈供應鏈打通堵點、排除雷點,以快節奏、高效率搶回時間、奪回市場。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營商環境的日益優化,讓漣水成為一方投資沃土。「十三五」期間,我縣預計招引億元以上項目15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我縣實體經濟的發展已經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