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國茶基礎知識,學茶必備建議收藏,一篇文章帶你了解茶葉

2020-12-15 井陘發布

央視的白巖松老師,在一次對話年輕人的節目中提到:

「你今天喜歡喝可樂,一點不排除,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的時候,你一定會愛喝茶。」

這是一個長者對年輕人講述的人生感悟。

從可樂到喝茶,同是一杯飲料。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轉變過程?

相信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體會。

如果你也希望從茶葉中體會人生。

那就從今天開始學習喝茶吧。

一篇最全的,茶葉基礎知識帶你走入茶世界的大門。

茶葉基礎知識

茶樹的分類

按樹形分:灌木型,小喬木型,喬木型。

按葉型分:特大葉種,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

茶葉的分類:基本茶類、加工茶類。

基本茶類:

綠茶

綠茶特點:綠葉清湯,鮮嫩度好,湯色明亮,芽峰顯露。

綠茶按照殺青工藝可分為:炒青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

烘青綠茶。

代表茶:

炒青綠茶:西湖龍井、碧螺春、蒙頂甘露、都勻毛尖、信陽毛尖、廬山雲霧、安吉白茶等。

曬青綠茶:普洱生茶、滇青、粵青、湘青、川青等

蒸青綠茶:恩施玉露。

烘青綠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峽州碧峰、天山綠茶、華頂雲霧、高橋銀峰等。

白茶

白茶特點:香氣清香,細嫩芽葉布滿白毫,色白隱綠,屬部分發酵茶。

白茶可按樹種和芽葉鮮嫩度劃分

代表茶:

茶樹品種:大白、水仙白、小白。

芽葉嫩度: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等。

黃茶

黃茶特點:部分發酵茶,工藝類似綠茶,製作時加以悶黃,飲茶具有黃湯黃葉特點,香氣清醇,滋味醇厚。

黃茶按鮮葉老嫩不同可分為:黃芽茶、黃大茶、黃小茶。

代表茶:

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莫幹黃芽。

黃大茶:霍山黃芽、廣東大青葉。

黃小茶:溈山毛尖、北港毛尖、平陽黃湯、皖西黃小茶、湖北遠安鹿苑茶等。

青茶(烏龍茶)

青茶特點:半發酵茶,介於紅茶綠茶之間的一個茶類。既有綠茶清鮮,又有紅茶甘甜。香氣馥鬱持久,花香,果香,蜜蘭香等。滋味豐富,口齒留香、醇厚回甘,具有獨特的品種特徵。

青茶按照地域分為:閩南烏龍茶,閩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臺灣烏龍茶。

代表茶:

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毛蟹、本山、黃金桂等。

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肉桂、水金龜、鐵羅漢、水仙等。

廣東烏龍茶:鳳凰單叢、白葉單叢等。

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四季春、東方美人、金萱、翠玉、包種茶等。

紅茶

紅茶特點:全發酵茶,性溫暖胃,紅湯紅葉,具有獨特的麥芽糖香,焦糖香等。

紅茶按照工藝分為:紅條茶、紅碎茶

紅條茶又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

代表茶:

小種紅茶:正山小種

工夫紅茶:祁門紅茶、滇紅、宜紅、寧紅、川紅。

紅碎茶:英德紅碎茶、大渡崗紅碎茶、四川紅碎茶、湖南紅碎茶等。

世界四大紅茶:祁門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斯裡蘭卡紅茶(錫蘭紅茶)、阿薩姆紅茶。

黑茶

黑茶特點:葉色油黑凝重,香味醇厚,種類豐富製成緊壓茶後主要供邊區少數民族飲用。

黑茶可按工藝分為:緊壓茶,散裝茶,花卷。

緊壓茶分為:茯磚茶、花磚茶、青磚茶、黑磚茶。

散裝茶分為:天尖、貢尖、生尖。

花卷分為:十兩、百兩、千兩。

代表茶:

普洱熟茶、安化黑茶、陝西茯磚、廣西六堡茶等。

加工茶類:

花茶、萃取茶、果味茶、茶飲料。

六大基本茶類:按照發酵程度劃分。

綠茶(不發酵)

白茶(微發酵)

黃茶(輕發酵)

青茶(烏龍茶,半發酵)

紅茶(完全發酵)

黑茶(完全發酵、後發酵)

發酵程度越高,茶性越溫和。比如紅茶、黑茶適合胃不好的人喝。

不發酵或輕發酵的茶,茶性微寒。比如綠茶、黃茶,合適降火去燥,脾胃弱人應適量。

中國四大茶區

江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遊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皖南、蘇南、鄂南等地。是中國的主要茶葉產區。年產量佔全國2/3。

華南茶區:位於我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

西南茶區:位於我過西南部,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等省市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

江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遊北岸,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以及皖北、蘇北、鄂北等地。

衝泡各種茶需要的器具

針對不同茶類,需選擇適合的器具衝泡,才能最大發揮茶葉的口感,香氣,湯色。

綠茶

適用茶器:玻璃杯、蓋碗。

需注意:不宜悶泡,影響茶香散發。

黃茶

適用茶器:玻璃杯、蓋碗。

需注意:不宜悶泡,影響茶香散發。

白茶

適用茶器:茶杯、蓋碗。

青茶(烏龍茶)

適用茶器:茶杯、蓋碗、茶壺、紫砂壺。

需注意:儘量使用公道杯,沏茶的時間和水量的掌握決定茶湯的口感。不易長時間浸泡茶葉,茶葉品質不佳時苦澀感會加重。

紅茶

適用茶器:茶杯、蓋碗、茶壺、紫砂壺。

需注意:沏茶後快速出湯致公道杯,口感更好不易過長時間悶泡。

黑茶

適用茶器:茶杯、蓋碗、茶壺、紫砂壺、煮茶器。

需注意:黑茶是發酵程度最高的茶類,十分耐泡且口感厚重。前幾泡可以快速出湯致公道杯,後期可以煮飲。

各種茶的儲存

茶葉儲存的三大原則:乾燥、避光、密封。

綠茶、黃茶:密封后、冰箱冷藏。

白茶、青茶(烏龍茶):常溫密封,長時間不喝放置冰箱冷藏。

紅茶:常溫保存,注意防潮。

黑茶:常溫保存,陰涼通風,避免日曬。

茶文化的概念:

廣義:是指人類再整個茶發展歷程中有關茶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專指「精神財富」部分,是研究茶在被人類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茶文化具備: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自然屬性:茶產品本身,茶的功能。

社會屬性:人對茶的利用和對茶的精神寄託。(物質的,精神的,吸塑的,心理的,行為的現象。)

從植物學特性定義茶葉:

茶樹葉片有明顯的主脈,葉片邊緣有鋸齒,葉脈成網狀不到頂,背面生有茸毛。

茶與普通樹葉的區別:

界定是否為茶樹的根本區別,在於植物中是否含有茶多酚物質。

比如花果茶,玫瑰花茶、馬黛茶等為:類似茶類。根本原因在於其中並沒有茶多酚類物質存在。

茶葉中主要蘊含的成分:

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生物鹼等。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就有了茶。

茶,是人類發現的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雙重享受。小小樹葉的發展歷史,同樣也記錄著整個人類的發展史。

讓我們共同將中國的茶文化繼續發揚。這是中華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組成。

今天學習許多關於茶葉的基礎知識,留一個小問題。

我們經常喝的普洱茶是六大茶類中的哪一種?歡迎在評論區看到你的留言。

我是甲子,愛茶迷茶。周末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做志願者,致力推廣中國的茶文化。如果你也愛茶,歡迎共同交流學習。

來源 | 甲子尋茶記編輯 | 韓曉紅郵箱 | jingxingfabu@163.com

相關焦點

  • 最全中國茶基礎知識,學茶必備建議收藏,一篇文章帶你了解茶葉。
    一篇最全的,茶葉基礎知識帶你走入茶世界的大門。 茶葉基礎知識 茶樹的分類 按樹形分:灌木型,小喬木型,喬木型。
  • 學茶必看的十本書,我的私藏書單(下)
    這本《普洱茶》早在1995年就在臺灣出版,大陸第一次出版是在2004年4月,儘管成書時間早,但是其中的理念卻並未過時,被很多普洱愛好者當成了解、品鑑、收藏普洱茶的「工具書」。全書分為「茶般知識」,從基礎知識點追溯茶文化的源頭;「古今茶書知識」、「古今茶文藝知識」、茶收藏知識」、「茶旅遊與茶俗知識」等篇章則圍繞茶的歷史文化和品飲藝術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另外還有「茶保健與飲用知識」「 茶生產知識」等實用性知識。你關於茶的大部分疑問,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一篇文章帶你讀懂錫蘭紅茶
    雖然小壺沒去過斯裡蘭卡,但是喝過斯裡蘭卡的茶——大名鼎鼎的錫蘭紅茶。啊!不過還是好想去耍啊!!那麼這篇文章權且當是斯裡蘭卡的茶旅攻略吧!寫好了我就去斯裡蘭卡??    《沒有三證五銜,你竟敢在茶圈混》    《你喝的是茶,擠出來的卻是雞湯》《茶葉圈坑爹招數大全(收藏備用)》    《【刀言刀語】茶界大躍進,茶產業慢性自殺的一劑良藥》    《【刀言刀語】32萬一公斤的老班章!!是茶葉嗎??》
  • 你對茶葉了解多少?——茶葉基礎知識小科普
    相信不少茶友都喝了好幾年的茶,但對茶不一定很了解!比如該怎麼去分辨茶的種類,而不同種類的茶葉又有哪些保健功能呢?這些知之甚少。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下一些茶葉相關的基礎知識!目前行業內統一認可的茶葉分類是按照發酵程度來劃分的,由於制茶工藝的不同,導致了茶葉發酵程度的不一樣,進而影響到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在我國,茶葉主要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
  • 新手喝茶必備之一,基礎茶知識
    茶是國飲,作為全世界消耗量最大的飲品,優點極多。首先,是茶本身所具有的多種風味和功效令人愛不釋口。其次,三千多年的傳承讓茶成為了文化的載體,意義和內涵豐富。喝茶,獨啜是修身養性,怡然自得;共品是溝通橋梁,主客盡歡;收藏茶是雅趣,贈茶是人見人愛。
  • 從20個問答了解最全的茶入門知識,建議收藏
    看茶渣:檢視茶葉之老嫩及發酵程度,以了解製造技術之優劣。3、 為何市面上買同一價錢的茶,品質有時不一樣?一般來說,茶葉的保存期雖為1-3年,但如屬清香的茶和香片茶,原則上適宜一年內泡完,以保茶葉新鮮味;如果是濃香的茶葉則越陳越醇,可用鐵罐密封茶葉,存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保存得當,則可成為「陳年茶」,若存放位置潮溼高熱,則易變質。
  • 各種茶葉存儲的方法,茶友們的必備知識!
    不同的茶類,有的茶需儘快飲用,而有的茶則可以久存,待它們轉化後,其茶性可能更適應人體的需求,所以要根據不同的茶類,具體分析存放要點。 茶葉的種類有很多,綜合起來可將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一、基本綠茶:天然成就的綠色調1、不發酵茶,採茶樹新葉,經殺青、揉擰以及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而製成的茶葉。2、存放要點: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儘量不要跨年。
  • 茶葉的種類有哪些?都分什麼品種?建議收藏
    上一篇文章#有著悠久的歷史,日常招待客人,逢年過節都在喝,老少皆宜,人人都喝,在眾多飲品中脫穎而出,始終佔領著一席之地,那麼你知道茶葉都有哪些種類嗎?黑茶的品種包括:湖南安化黑茶、四川藏茶、廣西六堡茶、雲南普洱熟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千兩茶、茯磚茶、三尖茶、安徽古黟黑茶、雅安黑茶等。5.烏龍茶屬於青茶、半發酵茶,其品種較多,是中國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
  • 冬至已過,天冷喝紅茶,卻不了解紅茶?一篇文章講完紅茶基礎知識
    其實紅茶在全球茶葉市場中,大約佔據了75%的茶葉貿易量,是目前最主流的茶葉產品。今天就來聊聊紅茶的基本知識吧(適合新手的紅茶基礎入門篇)紅茶起源於英國嗎?據估計,80%英國人都喝茶,且一天最少要喝4—5杯茶,一年每人大概要消費3.5公斤茶葉。英國紅茶早已享譽全球,下午茶文化也風靡英國,在英國能喝上一杯紅茶,是身份地位高品質生活的象徵。然而,雖然紅茶文化在英國蓬勃發展,但歸根結底,世界紅茶發源地是中國。
  • 不一樣性格的中國茶適合不同的你
    他說每個茶都有他們的屬性,這個老闆沒有騙我吧?怎麼聽去那麼玄乎呢?」聽完茶友的這句話,陳馨不由的搖了搖頭,莞爾一笑,回答她:「若一定要以涼熱區分中國茶,也確實有科學理具。世間植物大多屬陰,生長在地面上下,茶樹更是喜溼怕幹,喜熱怕冷的植物。
  • 你不了解的茶葉冷知識全搜羅 有趣漲知識且意想不到哦
    功夫茶其實真名叫做工夫茶?且工夫紅茶和工夫茶根本不是一類……看了這些是不是感覺很新鮮?!有種原來日常喝的茶葉有著這麼多美麗的錯誤,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是的,茶文化和歷史源遠流長,有些真的意想不到,這裡「小茶控」就搜羅了儘可能多的有關茶葉的冷知識,不說最全但是很豐富哦(如果你還知道有關茶葉的其他冷知識,歡迎補充哦)!
  • 茶知識-喝茶還是不喝茶?90%的茶葉是為你寫的,建議收集
    中國是一種茶大國,茶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有許多產茶區,茶的種類也很多,幾乎每個地方都有當地代表性的茶。然而市場上實際上有100多種茶葉,然而對於普通茶友來說,記住這100多種茶是件大事,有什麼好的方法來總結一下,以便我們更容易地了解他們?
  • 啖茶論道茶葉團購第十三期——金獎網紅茶賽過初戀
    ——請別對號入座》《將茶葉賣出毒品的利潤——深度揭秘茶葉界最大的龐氏騙局》《扯淡,就是喝茶最大的收穫》《有個茶人叫牛逼》《揭秘:中國人買茶最易掉入的陷阱》 《評茶師證,一本沒有半點含金量的搞笑派司》《從廣州茶博會把脈2019年茶產業形勢》《獨家爆料:520萬一斤的天價茶葉價格表到底出自誰之手
  • 啖茶論道茶葉圖案第二十二期:白玉龍——一款能夠顛覆你認知和口感的雲南古樹白茶
    》《揭秘:中國人買茶最易掉入的陷阱》 《評茶師證,一本沒有半點含金量的搞笑派司》《從廣州茶博會把脈2019年茶產業形勢》《獨家爆料:520萬一斤的天價茶葉價格表到底出自誰之手?》    《沒有三證五銜,你竟敢在茶圈混》    《你喝的是茶,擠出來的卻是雞湯》《茶葉圈坑爹招數大全(收藏備用)》    《【刀言刀語】茶界大躍進,茶產業慢性自殺的一劑良藥》    《【刀言刀語】32萬一公斤的老班章!!是茶葉嗎??》
  • 了悟推薦 | 與茶仙子共品香茗
    中國茶歷史悠久、產區廣闊、種類繁多,歷年來關於茶葉的喝法、泡法、茶席、茶會等又有著不同的流派與方法。我們每天喝著不同的茶,而茶葉又有著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泡法、不同的功效,不妨與茶仙子一起去認識、了解、走進中國茶生活,你的生活會因為有茶相伴變得越來越美好。談起茶,不再是陌生和距離感。忙忙碌碌的生活,可以將自己靜下來,與自己對話,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 「他們都在研究喜茶」 中國茶全球化的機會在哪?
    她近期獲得這個市場反饋,似乎和她此前做的市場調研有點出入:今年裡斯對中、美、德、法、英、印度六個國家的超過7000個消費者發起提問:「你認為以下哪個國家的茶,具有優勢?」   肖瑤根據其調研結果進一步介紹,儘管中國茶在消費者心目中有很好的國家印象,但國際上知名的中國茶品牌卻難覓蹤影。海外消費者熟識的品牌幾乎都是像立頓、Teltey、Twinings這樣的歐美品牌。然而,仔細研究便發現這些歐美知名茶品牌,均以中國茶作為原料生產茶。如法國品牌DAMMANN FRE RES(香縵如詩), 以中國祁門紅茶為原料,生產伯爵茶。
  • 六大茶類知識大全,看看你適合喝什麼茶?建議收藏!
    按照發酵程度劃分,茶葉可以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和後發酵茶。 綠茶,不發酵茶。 由於經過嚴格的殺青工序,茶葉內部的活性物質停止了轉化。 故而,綠茶屬於不發酵茶。 白茶,輕發酵茶。
  • 「中國茶,世界茶」微文 | 你最難忘的味道是什麼?(韓國)
    原創 沈遠載 中國茶葉學會為弘揚中國傳統茶文化,展現我國茶葉科技創新力量,倡導優雅健康的生活理念,展示美麗茶鄉建設成效,結合首個「國際茶日」,中國茶葉學會舉辦以「中國茶,世界茶」為主題的微文、微視頻大賽,鼓勵廣大茶葉愛好者積極投入茶科普新媒體傳播,激發大眾創作熱情,
  • 一篇文章囊括綠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烏龍茶衝泡茶具,這下全齊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近來,與茶友們分享了不少關於白茶的衝泡方法。從泡茶用具、用水再到出水時間、投茶量等,涵蓋白茶的方方面面。其中,大家關注最多的是用什麼茶具衝泡白茶。最經常推薦大家使用的,是白瓷蓋碗。
  • 是什麼決定了茶葉的烈性?
    《沒有三證五銜,你竟敢在茶圈混》    《你喝的是茶,擠出來的卻是雞湯》《茶葉圈坑爹招數大全(收藏備用)》    《【刀言刀語】茶界大躍進,茶產業慢性自殺的一劑良藥》    《【刀言刀語】32萬一公斤的老班章!!是茶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