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彼得·漢德克參與編劇的經典名作《柏林蒼穹下》:勇敢付出...

2020-12-16 廣州日報

守護柏林的天使丹密爾與朋友日日關注著人世間的一切,他們看著普通人的一生,尋找著人活在世界上的意義。在一次觀看馬戲團演出的時候,丹密爾被馬戲團的女演員瑪麗恩吸引,逐漸走入她的生活,觀察一個普通人的喜樂。丹密爾得知世界上有一種感情名為愛,他在注視與思考下終於明白了自己在經歷漫長生命後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他決定放棄天使的永生,成為一個普通人,與瑪麗恩共度餘生。

《柏林蒼穹下》

編 繪:[意] 塞巴斯蒂亞諾·託馬;[德] 洛倫佐·託馬

出 版:海峽文藝出版社

本書由同名電影《柏林蒼穹下》改編。原作電影由導演維姆·文德斯與201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共同編劇,獲得多次坎城電影獎提名,成為影史經典名作。作者將時空轉換為現在的柏林城,用畫面定格光影,同時加上可供閱讀的臺詞,帶領讀者重新體會這部跨越了三十餘年的經典名作帶來的感動。

作者不僅保留了原作中的經典臺詞,還加入了西莫納·弗拉斯加的現代詩《候鳥》以及其他作家的文學作品以充實人物感情,使得本就如詩一般的詞句更具有藝術氣息。書中出現的歌詞也並非杜撰,而是取材於老虎與百合花樂隊,以及梅赫特·貝克爾的幾首知名歌曲。

(孫珺 翻拍自書中)

書中瑪麗恩、丹密爾、荷馬等人對於自身生命價值的反思與對人生的考量飽含深意,讓讀者以不同的視角感受到了生活的多面性。詩句,歌詞與畫面的精妙融合將追尋人生意義的整個故事娓娓道來:

擁有無限生命的天使丹密爾傾聽著柏林眾人的憂愁哀怨,他不懂人間所謂的愛為何物,卻在與人生失意的馬戲團女演員瑪麗恩相遇後感受到了愛情的萌動。人的一生雖然短暫,生活卻能將這普通的一生充實成飽滿的歲月。在傾聽過百年的煩惱後,丹密爾終於以愛為契機下定決心放棄永生,為了瑪麗恩和平凡的生活轉化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類。伴著丹密爾內心的感慨,他們終於跨過人與神的距離相見並相愛。隨著悠揚的歌聲,丹密爾在結尾道出了他對人生的感悟:生命不止有短暫的痛苦與循規蹈矩,選擇自己想要的,勇敢為之付出也是一種幸福。

本書中所有場景均取材於現實柏林,作者深厚的繪畫功底將現代柏林的知名場景逐一呈現於畫面之上。細密排線勾畫出的光影效果,使畫面更加立體、真實。書中大量使用黑白進行鋪色,並加入金色點綴,使畫面光影更加靈動。作品中所有出場人物形象均參考還原自電影原作。這部作品可謂是兩位作者以大膽創新向電影原作表達的真誠致敬。

著者簡介:

塞巴斯蒂亞諾·託馬,他首先在義大利積累了戲劇方面的經驗。1976年回到德國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工作。在戲劇團隊「飛起來的鮑頓」中,他是編劇,是演員、布景師,也是製片人和主辦者。2002年起,他成為了一名自由製片人和導演。他的作品的靈感總是和繪畫方面緊密相連。塞巴斯蒂亞諾·託馬現在在漢堡生活和工作。

洛倫佐·託馬,生於1994年,在完成了他在電影和劇院的場景和圖像指導的實習工作後,現在就讀於漢堡應用技術高等專業學院設計專業。

兩人是父子關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孫珺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孫珺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亞妮

相關焦點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因為Jacques不是一般人,他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他50歲也就是1985年前後有傳言說他有可能會拿諾獎,當然他這個發現肯定是真諾獎級別的。一個諾獎級別的大牛發篇《自然》不是多難的事情,對吧?專業編輯們又看不懂做得究竟是什麼,怎麼可能想到這樣的學者居然發偽科學?得,文章發表了之後那就亂套了。一個很有可能拿諾獎的頂級科學家做偽科學,此事如何處理?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諾獎得主有話說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科技之城」上海舉行——4大洲,25國及地區,超過100城,近14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參加這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盛會。 其中,兩位新鮮出爐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天舉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連線發言時稱,美國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非常多,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不會有一個V型恢復。現在已進入8月份,而美國上一周新的失業人數又超過100萬,疫情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破壞就越嚴重。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 諾獎得主:「醒來發現在火星!」
    參與購買版權的該社編輯吳煒的想法很明確,作者之一杜德娜是基因編輯領域領軍人物,她現身述說這一熱門話題,不容錯過,何況這是第一本專門以CRISPR為主題的科普書。2017年,書在美國正式出版,改名為A Crack in Creation。當年,就被評為亞馬遜網站科學類年度最佳書籍、《科學新聞》年度愛書,入圍《洛杉磯時報》年度好書獎決選書單。
  • 果蠅的自白:我與諾獎得主們的那些事兒
    今天就來給你們介紹介紹我那些得諾獎的小弟們~說起我們果蠅與諾獎的淵源,那必須從人稱果蠅之王的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開始。摩爾根與上帝之手達爾文、豌豆射手孟德爾合稱「生物三傑」。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遺傳學兩大定律,這一年也是摩爾根(1866年生)出生之年,第三定律即被孕育。
  • 日本諾獎得主:用LED技術治療皮膚病
    點擊查看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7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獎。
  • 對話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揭露者:造假導致的不信任對誠實的中國...
    2020 年度諾獎盛宴剛過,就有諾獎得主陷入爭議。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截止 10 月 16 日有 32 篇論文被指存在問題。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巧合的是,北京時間 10 月 18 日,塞門扎正在參加中國的一場科學家峰會。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原標題: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 古怪億萬富翁的瘋狂造人計劃:收集諾獎得主精子
    當你尷尬地端著一杯精液出來時,他會迅速地取下樣本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如果質量讓他很滿意,他會興奮的大喊:「是的,你就是我要的那種男人!」如若不是因為當時他足夠出名,你很有可能會把他當成詭異的同性戀或者變態的教授。這個奇怪的老頭叫:羅伯特·克拉克·格雷漢姆。
  • 又一位諾獎得主撤稿!Science 主編都發聲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學術頭條 作者:Jasmine 北京時間1月3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員弗朗西斯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蒙塔尼在採訪中也支持了這篇論文,並表示印度研究人員最終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才被迫進行撤稿處理。該言論出來之後,很快就引起了學界內部的爭議。同樣是在法國,法國巴斯德學院教授西蒙 - 羅裡赫 (Etienne Simon-Loriere) 表示,蒙塔尼指出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在其他自然產生的冠狀病毒中同樣存在,但這並不是說明新冠病毒中的相關基因是通過人為方式添加進去的。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16歲妙齡少女的研究獲諾獎得主青睞,網友不服,媽媽介紹有疑點
    16歲妙齡少女的研究獲諾獎得主青睞,網友不服,媽媽介紹有疑點16歲少女研究大閘蟹獲諾獎得主青睞在前不久召開的第3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上,16歲少女李依庭獲得眾多頂尖科學家們的青睞,要知道此次大會上諾獎得主雲集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前面的話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本文研究了小柴昌俊的科學貢獻,並從中總結了若干成功經驗。
  • 柏林第九日:《天之茶助》成日版《柏林蒼穹下》
    柏林第九日:《天之茶助》成日版《柏林蒼穹下》 時間:2015.02.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芝加哥大學燭光追悼遇害中國博士 諾獎得主向其父母中文致哀
    視頻截圖芝大校長親臨致哀範軼然父母抵美參加追思會當地時間1月14日下午4點,芝加哥大學為範軼然舉行了燭光追悼活動,校長羅伯特·齊默教授,教務長李家儀教授,範軼然的導師、布斯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何治國教授,以及諾獎得主、該校經濟學教授拉斯·彼特·漢森均親臨致哀。據悉,範軼然的父母也已抵達芝加哥,並出席了追悼活動。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咂舌的家族
    什麼叫「牛X的人,很早就全家牛X了」、「家學淵源」、「家族基因」……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oger Penrose(羅傑·彭羅斯)就是最好的說明。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