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諾獎得主:用LED技術治療皮膚病

2021-01-11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7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獎。

日本科學家天野浩(Hiroshi Amano)

中新網3月12日電據日本媒體報導,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日前表示,計劃推動有關將發光二極體(LED)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的研究,包括對皮膚病的治療和研製水淨化設備等。

據報導,天野浩在受訪時強調,LED除了應用在照明領域以外,日後還將不斷擴大其用途。他表示現在正在進行的研究覆蓋了「雷射顯示器、治療皮膚病的設備和水淨化設備」等多個領域。

醫療用途方面,天野浩等人與名古屋市立大學聯合製成了用紫外線照射治療銀屑病和白癜風等的治療設備,現在已可實現量產。據稱,在雷射顯示屏方面,他們也已開發出了可將信息投射在汽車前窗玻璃上的紅色雷射光源,計劃在5年內實現實用化。

據了解,在此前的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日本名城大學教授赤崎勇(85歲)、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54歲)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中村修二(60歲)憑藍色發光二極體這一發明共同分享這一殊榮。

(原文標題:日本諾獎得主:要用LED技術治療皮膚病及淨水)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有話說
    阿爾特:也曾與諾獎失之交臂 疫苗開發失敗使得科研人員不得不嘗試治療藥物的開發,但也並不順利。但繼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研究之後,年輕的科學家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著探索。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批准了PSI-7977(索非布韋,sofosbuvir)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最終攻克了對C型肝炎的治療難題。
  • 19年19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日本教育?
    日本作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鄰邦,在唐朝就多次向中國派出遣唐使,學習中國先進文化。到了近代,日本的明治維新又推動日本的西化推進。隨著日本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尤其是對亞洲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很多學生考慮過到日本留學。曾一度位列世界第二經濟體的日本到底是如何發展的教育?日本諾獎頻出背後又有著怎樣教育體制?我們又能從日本的教育中吸收和學習到什麼呢?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因為Jacques不是一般人,他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他50歲也就是1985年前後有傳言說他有可能會拿諾獎,當然他這個發現肯定是真諾獎級別的。一個諾獎級別的大牛發篇《自然》不是多難的事情,對吧?專業編輯們又看不懂做得究竟是什麼,怎麼可能想到這樣的學者居然發偽科學?得,文章發表了之後那就亂套了。一個很有可能拿諾獎的頂級科學家做偽科學,此事如何處理?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研究黑洞貌似沒有什麼用,但拿獎仍然眾望所歸。 化學獎沒有給華裔科學家張鋒,因為諾獎更重視「元發現」,CRISPR技術是更重要的從0到1,而不是從1到10。 從實際收入到價值觀上都被鄙薄,拿不到諾獎很正常。 一個缺乏諾獎的國度,那麼技術被卡脖子同樣也很正常。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獎得主:「醒來發現在火星!」
    當年,就被評為亞馬遜網站科學類年度最佳書籍、《科學新聞》年度愛書,入圍《洛杉磯時報》年度好書獎決選書單。這本書簡體中文版書名為《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分為兩部分,上篇是《工具》,下篇是《任務》,上篇講述的是CRISPR技術背後的故事,下篇探索了CRISPR現在和未來在動物、植物、人類中的各種運用,討論了隨之而來的機遇和挑戰。
  • 專訪新晉諾獎得主賽門扎:對未來癌症治療充滿信心
    而今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格雷格·賽門扎(Gregg L. Semenza)與其他兩位科學家的發現,開創性地揭示了人體內部的氧氣調解機制——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過程之一。賽門扎的研究在醫學界是顛覆性的:低氧及氧化應激反應包含著許多病理基礎,這為醫學界理解癌症、貧血、盲眼病、糖尿病、冠心病等諸多疾病鋪開了一條新的道路。
  •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天舉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連線發言時稱,美國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非常多,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不會有一個V型恢復。現在已進入8月份,而美國上一周新的失業人數又超過100萬,疫情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破壞就越嚴重。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果蠅的自白:我與諾獎得主們的那些事兒
    今天就來給你們介紹介紹我那些得諾獎的小弟們~說起我們果蠅與諾獎的淵源,那必須從人稱果蠅之王的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開始。摩爾根與上帝之手達爾文、豌豆射手孟德爾合稱「生物三傑」。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遺傳學兩大定律,這一年也是摩爾根(1866年生)出生之年,第三定律即被孕育。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前面的話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本文研究了小柴昌俊的科學貢獻,並從中總結了若干成功經驗。
  • 又一位諾獎得主撤稿!Science 主編都發聲了
    諾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 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Arnold)因在酶的進化方面的研究而成為了2018年諾貝爾獎的三名獲得者之一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他說,一本書的若干單詞在另一本書也用到了,這不能說明這本書抄襲了另一本書。更直接的證據是使用開放閱讀框(ORF)比對,這就很容易驗證是否能在新冠病毒序列中發現 HIV 編碼序列。開放閱讀框是基因序列中從起始密碼子開始,結束於終止密碼子連續的鹼基序列,是針對蛋白質編碼的功能單位。
  • 對話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揭露者:造假導致的不信任對誠實的中國...
    2020 年度諾獎盛宴剛過,就有諾獎得主陷入爭議。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截止 10 月 16 日有 32 篇論文被指存在問題。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巧合的是,北京時間 10 月 18 日,塞門扎正在參加中國的一場科學家峰會。
  • 日本可怕在什麼地方?連續拿了18年的諾獎,日本卻高興不起來
    這樣的教育讓日本的科學技術依舊保持強大!這個強大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有事實依據的!截止2019年,日本在諾獎的舞臺上保持著連續獲獎的姿態,18年18個自然科學諾獎!去年化學諾獎得主吉野彰站在諾獎的舞臺上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做的並不夠,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不二覺得,這才是日本最可怕的地方,他們獲得了榮耀,但卻非常清醒,他們始終保持著謙遜,他們沒有因為獲得了這樣的成就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
  • 古怪億萬富翁的瘋狂造人計劃:收集諾獎得主精子
    格雷漢姆也如願以償地找到了技術大牛。這個瘋狂的計劃,目前只差捐精者了!可是哪些優秀的男人會願意把自己的精子,獻給這兩個怪老頭呢?於是他們開始設定「傑出男人」的選定規則。投資人和技術大牛立馬產生了分歧。馬勒覺得像格雷漢姆這樣富有的投資人,才算傑出人物。而格雷漢姆覺得人類最好的樣本,莫過於馬勒這樣獲得諾貝爾的科學家。
  • 諾獎得主被指騙局同謀,涉嫌非法臨床研究|專訪舉報者
    10 月盛典剛過,就有往屆諾獎得主接連翻車。繼 2019 年諾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被爆出數十篇論文涉嫌造假後,2007 年諾獎得主馬丁伊文思(Martin Evans)也遭遇學術不端指控。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美國諾獎得主自稱中國科技頭號粉絲:喜歡微信支付、支付寶
    中國公司的微信、支付寶不僅讓國人覺得方便,也圈粉外國人了,包括諾獎得主。央視報導,日前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30日)在上海開幕,這次會議邀請了全球174位頂級科學家與會,探討全球科學發展等問題。
  • 物理諾獎?天文諾獎
    這次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決定可謂又一次「打臉」了物理諾獎在凝聚態-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光學中循環的不成文的規定,也同時使得之前的大量預測紛紛翻車。掐指一算,近四年內物理諾獎有三次都頒給了天文領域的發現,也難怪大家紛紛高呼物理諾獎改名天文諾獎。接下來就跟著牧夫一起揭開今年天文諾獎的真面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