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質、動物蛋白質哪個更有助於長壽?《BMJ》研究揭秘答案

2020-12-13 騰訊網

在全世界範圍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人類最致命的兩個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統計,僅在2016年,便有2690萬人因為這兩種疾病離世。這兩種疾病已經成為阻礙人類預期壽命增長的最強大的兩隻攔路虎。

這兩種疾病的發生都和我們的飲食有著緊密的聯繫。隨著營養結構的變化,全世界人口的飲食模式都漸漸地轉向了高蛋白飲食(中國人的飲食模式一般是以高碳水為主要能量來源,比如大米和麵粉,西方多以牛羊肉高蛋白飲食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程度。

那麼如何吃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發病率,從而更大程度的延長壽命呢?近期,一項刊登在國際頂級醫療期刊上《BMJ》雜誌上的文章就為我們揭秘了答案。

該文章封面(圖片來源:《BMJ》官網)

在這項最新發表的文章中,一共對32項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研究的普遍時間在3.5年~32年,一共有715128名人員參與其中,最終由113039人在研究觀察中死亡——因為心血管疾病去世的有16429人,因為癌症去世的有22330人,超過了總體死亡人數的1/3。

對於參與研究的超過70萬人的飲食模式進行分析,最終得出了2個重要的結論:

攝入的蛋白質的總量越高,那麼相對應的死亡率就會越低——攝入蛋白質的總量和全因死亡率成負相關;

蛋白質總攝入量和動物蛋白的攝入和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植物蛋白質的攝入卻被發現和兩者的降低有關。

在研究的數據分析中也得出了一個計算的數據:

每天增加3%的植物蛋白質的總體攝入量,可以降低5%的死亡風險。

一方面,在此前的研究中,就已經發現優質的植物蛋白可以降低人類的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死亡風險。優質植物蛋白可以從豆類、穀物以及堅果中獲取,這些食物被證明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

另一方面,植物蛋白質也有助於腸道中菌群發揮更好的作用,降低多種人體代謝物的潛在毒性,這些物質往往和慢性炎症和致癌代謝物有關,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植物蛋白質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的原因。

還需要提到的一點就是:植物蛋白質中提取出來的活性肽也對人體的健康有著促進作用,它們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壓的能力,還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

與之對應的,則是動物蛋白。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動物蛋白中賴氨酸和組氨酸的含量要比植物蛋白高得多——已經有研究證明,這些胺基酸可以影響到載脂蛋白的工作,從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總體來說,在日常的飲食中攝入更高的蛋白質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率,攝入更多的植物蛋白可以幫助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如果老年人可以避開這2個重大疾病,那麼預期壽命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保持健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堅持健康飲食,才能更好地促進健康。

相關焦點

  • 植物蛋白質、動物蛋白質哪個更有助於長壽?《BMJ》超70萬人研究數據揭秘答案
    近期,一項刊登在國際頂級醫療期刊上《BMJ》雜誌上的文章就為我們揭秘了答案。在這項最新發表的文章中,一共對32項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研究的普遍時間在3.5年~32年,一共有715128名人員參與其中,最終由113039人在研究觀察中死亡——因為心血管疾病去世的有16429人,因為癌症去世的有22330人,超過了總體死亡人數的1/3。
  • 動物蛋白質Vs植物蛋白質,哪個更適合健身增肌,打造肌肉?
    當對於動物與植物蛋白來源的DIASS得分時,肉、蛋和奶製品接近100%。相比之下,植物性食物大約在80%。因此,基於動物的蛋白質來源被認為質量更高,因為它們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因此,基於動物的蛋白質具有某些優勢。但是肉或奶製品在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方面是否更有效呢?
  • 新的研究發現動物蛋白質比植物蛋白質更有效地維持骨骼肌質量
    在以克為單位的基礎上,動物蛋白質比植物蛋白質在支持隨著年齡增長而維持骨骼肌質量方面比植物蛋白質更有效,本周在生理學會虛擬早期職業會議「未來生理學2020」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
  • 最新研究指出:植物性蛋白質比肉類更健康!以後你可以自信的說,地球上最棒的蛋白質來源就是植物!
    不過從植物性食物獲取的蛋白質真的比吃動物性的差嗎?新數據證實吃豆類還比吃牛肉更能獲得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希臘研究人員做了一項植物蛋白質和老化關係的研究,針對希臘超過50歲的3349位男女飲食狀況作分析,調查食用植物蛋白質和動物蛋白質之間的差異。
  • 最新研究指出:植物性蛋白質比肉類更健康!
    希臘研究人員做了一項植物蛋白質和老化關係的研究,針對希臘超過50歲的3349位男女飲食狀況作分析,調查食用植物蛋白質和動物蛋白質之間的差異。推斷豐富植物蛋白質飲食是對健康有益處的選擇,應當推廣和鼓勵年長者食用,並認為植物性飲食不僅有益健康,也能邁向成功老化。植物蛋白與長壽之關係研究分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使「成功老化」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但其他研究都著重在長壽和蛋白質攝取之上。
  •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哪個更有助於增肌?
    增加預期壽命一項重大的新研究發現:用基於植物的蛋白質代替肉類,能顯著增加預期壽命。這項研究報告檢查了不同來源的蛋白質與健康之間的影響,發現只要使用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加工的紅肉,就可以將早期死亡風險降低34%左右。
  • 蛋白質,植物的更優秀 | 純植物蛋白發酵的植物酸奶10萬杯免費嘗鮮!
    美國甘迺迪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攝入動物蛋白質最多的人,血尿素水平明顯高於其他人,也就意味著他們有嚴重的腎臟壓力。還有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下60克以上的動物蛋白質,啟動體內致癌因子的機率就會急遽大幅增加。想要獲得健康的身體,先從掌控蛋白質的攝入量開始吧!
  • 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哪個更健康?
    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哪個更健康? 相較於植物蛋白來說,動物蛋白如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通常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反之,來自植物的植物蛋白,例如大豆蛋白,卻不含任何動物脂肪和膽固醇。
  • 少吃動物蛋白!研究發現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越多效果越明顯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的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眾所周知,蛋白質常見於肉類、牛奶和雞蛋中,但在如花生、芝麻籽、豆腐、花椰菜和燕麥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存在。為此,研究人員想知道食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否對長壽有影響。
  • 動植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一起吃好嗎?
    但沒有想到現在又進入到了雙重蛋白質的時代!」 雙重蛋白質」!什麼意思呀?「雙重蛋白質」是一種同時食用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的方法。揭示了同時食用植物和動物蛋白質,有效地將蛋白質吸收到體內並防止肌肉萎縮。
  • 20年隨訪研究蛋白質對健康的影響:富含動物蛋白飲食增加死亡風險
    在20年的隨訪研究中,那些在飲食中喜歡大量動物蛋白而不食用植物蛋白的男性比那些在蛋白質來源更均衡飲食的男性有更高的死亡風險。在隨訪期間,以動物蛋白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的男性比飲食中動植物蛋白比例最均衡的男性死亡風險高23%。
  • 什麼是最好的動物蛋白質來源?
    作者:泰拳剛猛 | 編輯:倍兒健康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圖片來源網絡,侵刪說到蛋白質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先從食物中補充蛋白質,不夠的話考慮使用蛋白粉,蛋白棒等補劑。只吃某一種食物無聊透頂,那麼哪些是比較好的動物蛋白質來源?如上圖所示:白肉是最瘦的蛋白質來源之一。雞胸肉比雞腿肉所含脂肪更低,但不吃雞皮的話雞腿肉其實也不錯。
  • 41萬多人16年隨訪研究表明:常吃植物蛋白可以長壽
    導語:素食有助於降低中風風險。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與肉類蛋白質相比,吃更多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壽命更長。
  • 素食容易缺蛋白質?你可能對蛋白質有誤會
    人們對「素食者」最大的質疑和擔憂,無疑是缺少蛋白質,尤其是連蛋奶也斷了的純素食者。真是操碎了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蛋白質的事兒吧。01 別把蛋白質當飯吃通常認為,肉食和動物產品是蛋白質的常見來源,而蛋白質是保持器官,肌肉,皮膚和骨頭等人體功能正常運行需要的營養。
  • 豆製品又站在了蛋白質的金字塔頂端:植物蛋白增3%,早亡風險降10%|...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增加每日攝入蛋白質中植物蛋白的比例,對長壽有益。植物蛋白到底好在哪?日常飲食中如何攝取植物蛋白?《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營養專家,教你「吃對」每一克優質蛋白。
  • 蛋白質來源,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
    今天,我們講講蛋白質的來源(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的!沒錯,我要做個敲醒你夢境的人!許許多多研究表明,植物性蛋白質是有益的,動物蛋白質有害身體健康,比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各種原因死亡的風險。
  • 健身和蛋白質:所有人最想知道的蛋白質答案
    >例子:以一個普通健身男性約70千克將需要約每天126-175克的蛋白質來滿足他的力量和常規訓練。  2:蛋白質來源:  蛋白質來源於我們的食物中,植物蛋白來大多源於豆類,其他食物也含有蛋白;動物蛋白主要來源、瘦肉類、奶類、蛋類、都是好的蛋白質來源;還有科技提取的濃縮蛋白粉
  • 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究竟誰更有利於人體?
    大多數動物蛋白含有全部的必需胺基酸,且吸收率可以達90%以上;植物蛋白則大都缺乏1-2種必需胺基酸,吸收率也只有40%左右。但是,動物性食物往往含有過多的熱量、脂肪、膽固醇等,大量食用不僅會增加肥胖風險,也會增加多種慢性病發生的可能。
  • 蛋白質在減肥中的作用.....
    換句話說,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優越好。優質蛋白,至少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所含胺基酸品種齊全,特別是人體8種必需胺基酸一種也不能缺;二是所含胺基酸比例平衡,接近人體生理需要,這樣人體的吸收與利用率才能高。動物蛋白質中的蛋、奶、肉、魚等以及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質都屬於優質蛋白。
  • 六種富含蛋白質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