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範圍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人類最致命的兩個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統計,僅在2016年,便有2690萬人因為這兩種疾病離世。這兩種疾病已經成為阻礙人類預期壽命增長的最強大的兩隻攔路虎。
這兩種疾病的發生都和我們的飲食有著緊密的聯繫。隨著營養結構的變化,全世界人口的飲食模式都漸漸地轉向了高蛋白飲食(中國人的飲食模式一般是以高碳水為主要能量來源,比如大米和麵粉,西方多以牛羊肉高蛋白飲食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程度。
那麼如何吃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發病率,從而更大程度的延長壽命呢?近期,一項刊登在國際頂級醫療期刊上《BMJ》雜誌上的文章就為我們揭秘了答案。
該文章封面(圖片來源:《BMJ》官網)
在這項最新發表的文章中,一共對32項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研究的普遍時間在3.5年~32年,一共有715128名人員參與其中,最終由113039人在研究觀察中死亡——因為心血管疾病去世的有16429人,因為癌症去世的有22330人,超過了總體死亡人數的1/3。
對於參與研究的超過70萬人的飲食模式進行分析,最終得出了2個重要的結論:
攝入的蛋白質的總量越高,那麼相對應的死亡率就會越低——攝入蛋白質的總量和全因死亡率成負相關;
蛋白質總攝入量和動物蛋白的攝入和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植物蛋白質的攝入卻被發現和兩者的降低有關。
在研究的數據分析中也得出了一個計算的數據:
每天增加3%的植物蛋白質的總體攝入量,可以降低5%的死亡風險。
一方面,在此前的研究中,就已經發現優質的植物蛋白可以降低人類的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死亡風險。優質植物蛋白可以從豆類、穀物以及堅果中獲取,這些食物被證明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
另一方面,植物蛋白質也有助於腸道中菌群發揮更好的作用,降低多種人體代謝物的潛在毒性,這些物質往往和慢性炎症和致癌代謝物有關,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植物蛋白質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的原因。
還需要提到的一點就是:植物蛋白質中提取出來的活性肽也對人體的健康有著促進作用,它們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高血壓的能力,還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
與之對應的,則是動物蛋白。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動物蛋白中賴氨酸和組氨酸的含量要比植物蛋白高得多——已經有研究證明,這些胺基酸可以影響到載脂蛋白的工作,從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總體來說,在日常的飲食中攝入更高的蛋白質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率,攝入更多的植物蛋白可以幫助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如果老年人可以避開這2個重大疾病,那麼預期壽命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保持健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堅持健康飲食,才能更好地促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