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在,為什麼青春痘卻還依依不捨?其實那些痘痘並不一定是青春痘,也許是類似於青春痘的毛囊炎。毛囊炎和青春痘是兩大困擾大眾皮膚健康的疾病,很多人容易將兩者混淆。兩者有什麼區別呢?毛囊炎患者該如何護理?
如何區別青春痘與毛囊炎?
青春痘是發生在皮膚附屬的疾病,主要是因為身體裡面內部病變,從而引起了皮膚受到損害。
毛囊炎屬於一種細菌性的皮膚病,主要是因為皮膚毛囊受到了細菌或者真菌的感染,從而產生了一種毛囊疾病。
青春痘人群多是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特別是很多學生族,容易長青春痘,而且動不動就愛用手去擠。它的發病主要與性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大量分泌有關,一般年齡超過40歲後就很少會出現了。
毛囊炎屬於細菌感染,與年齡沒有必然聯繫,所以從嬰幼兒到中老年人,如果免疫力降低,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病。青春痘:發生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頰、額頭、頰部和鼻頰溝,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
毛囊炎:無孔不入,從頭皮到四肢,只要是有毛髮存在的皮膚,都可能發病。
1.愛出汗的年輕人:一些年輕人代謝快或運動量大、愛出汗,又喜歡高能量的飲食,導致皮膚油膩。如果不及時清潔,就容易患毛囊炎。
2.如果遇到免疫力低的人,則有可能傳染。
3.甲亢患者因為代謝旺盛、出汗多容易導致。
4.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容易給細菌和真菌提供營養。
1、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避免有害物質的刺激。
2、要避免搔抓等刺激。特別是皮脂腺和汗腺較豐富,排洩物多的部位。
3、保持生活有規律和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緊張。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肪高糖食物。
溫馨提示:
毛囊炎初期是很好治療的,
發現自己有毛囊炎,
一定重視起來,
儘早治療!
免責聲明
本文由『山西省中醫院皮膚科』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表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激素臉」,拿什麼來拯救你?
曬斑還是雀斑,夏季如何預防曬斑?
眼周「小疙瘩」,脂肪粒還是汗管瘤?
祛痣應該怎麼選?有「痣」青年看過來
難以隱藏的尷尬,「有味一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