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以為自己得的是「痘痘」(科普: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2021-02-12 中西醫博士話皮膚

      夏末秋初,炎熱依舊。

      

      很多人胸背部長了許多「痘痘」。

      「哎呀,討厭的痘痘居然從臉上長到胸背部了!」

      雖說痤瘡(俗稱痘痘)確實可以長在胸背部,但長在胸背部的一定是痘痘嗎?

      非也。今天我們來講這個病: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說到毛囊炎,大家一定說非常熟悉,細菌感染引起的。但此毛囊炎非普通的毛囊炎,是一種常見於夏季潮溼多汗季節的疾病,是真菌引起的。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又稱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性損害。

      糠秕孢子菌又稱馬拉色菌,屬常見的人體寄生真菌,在高溫潮溼多汗、皮膚油膩或長期使用激素等情況下,才會過度繁殖引起發病。

      說起糠秕孢子菌,是不是有點耳熟呢?是的,前期的微信文章《暑溼夏熱說汗斑》,汗斑(花斑癬或花斑糠疹)也是糠秕孢子菌引起的不同表現的皮膚病罷了。

      既然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不同於普通毛囊炎,長什麼樣子呢?請看下圖:

(是不是很像痘痘呀?)

      好發於15~40歲的中青年男女。臨床上男性患者還是多見一些。

      皮疹為綠豆大的半球形毛囊性丘疹,表面有光澤,多分布在胸背部及頸肩部,可以擠出白色粉質狀物質。自覺輕度瘙癢。

      鑑別方法:可以做真菌鏡檢。(或需要專業醫生鑑別)

治療:

      治療原則同花斑癬。

      外用:聯苯苄唑乳膏及酮康唑乳膏外用。

      外洗:2%酮康唑洗液或2.5%二硫化硒洗液。用法:病變部位用水打溼後,塗洗液於病變處,保留10分鐘再用清水衝洗乾淨。

      內服藥:皮損泛發或單純使用外用藥效果不佳時可選用伊曲康唑口服。(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治未病,重預防:

      1.夏季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非常重要,特別多汗的患者,及時沐浴。

      2.少食辛辣刺激食品,以免刺激皮脂分泌。

      3.皮膚油膩的患者也可選用硫磺香皂沐浴,每周1~2次。

一場秋雨一場涼,告別炎熱,秋高氣爽,涼快舒爽的日子快到了……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內容及圖片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掃碼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糠秕孢子菌 染上糠秕孢子菌怎麼辦
    糠秕孢子菌的藥物治療糠秕孢子菌一旦感染的話,就會患上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當然醫學上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有內服的,也有外用的,那就來具體看看是如何去除糠秕孢子菌的。1.內服①酮康唑:200毫克,每日1次,連服10天。②氟康唑:每日50毫克,連續2--4周。服用維胺脂膠囊,每日3次。
  • 【重發】夏季常見皮膚病之二:偽裝成痘痘的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皮膚科 Dr 徐斌醫者丨跑者丨讀者一起做個有趣的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是近幾年報導的一種皮膚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經常被患者甚至經驗不足的醫生診斷為痘痘,導致治療不當,延誤治療。本病是由糠秕孢子菌引起,這種真菌是我們每個人毛囊的正常菌群,但是並不發病,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過度繁殖後就會引起發病,比如多汗、皮膚油膩、口服糖皮質激素等。
  • 這些「痘」非痘而是馬拉色菌毛囊炎
    如果你的前胸後背長滿了一片密集的「小痘痘」伴有小膿皰,還痒痒的尤其是在出汗後,那它們可能是馬拉色菌毛囊炎哦~·               什麼是馬拉色菌毛囊炎過去稱其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屬於皮膚真菌病,是由馬拉色菌(馬拉色菌:屬於毛囊正常菌群,正常情況下對人體無任何影響、不致病,由於一些特殊誘因過度增殖而致病
  • 多半為卵形糠秕孢子菌, 清除用2招
    頭髮上長的白色管狀物,多半為卵形糠秕孢子菌 卵形糠皮孢子菌又名馬拉色菌,一種具有感染性的真菌,會引起頭部出現6種毛病,最終以頭皮脂溢性或毛囊炎為體現。 4、分叉,損傷髮絲毛鱗片有分叉斷結情況; 5、萎縮,刺激毛囊萎縮髮根不穩產生鬆動; 6、發炎,頭皮屏障破損感染髮炎長疙瘩痘痘
  • 千萬別再把毛囊炎當成痘痘了!
    毛囊炎不僅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還會使人的情緒煩躁不安,一旦出現毛囊炎就會讓人痛苦不堪。那麼到底毛囊炎是什麼引起的?如何有效的治療毛囊炎呢?很多被確診毛囊炎的患者都幾乎會問同一個問題,「這個毛囊炎和痘痘(痤瘡)長得太像了,我一直以為長的是痘痘,怎麼都治不好。原來是毛囊炎。」毛囊炎的病因與過敏無關,主要是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
  • 痤瘡=毛囊炎?別把毛囊炎當成普通的「痘痘」,四大方法教你區分!
    又到了乾冷的季節,不少人一到這個時候,肩背上、手臂上就會長出很多「痘痘」,一出汗還會有點刺癢。不少患者深受其困擾,久治不愈。
  • 看圖識病系列3:馬拉色菌毛囊炎
    現在介紹昨天晚上看的一例典型的皮膚病:馬拉色菌毛囊炎。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主要是由球形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一種毛囊性損害的皮膚真菌病,曾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馬拉色菌毛囊炎容易被非皮膚科醫生誤診為痤瘡(青春痘),因為馬拉色菌毛囊炎也好發於年輕人。皮損看起來像痤瘡(青春痘),實際上皮損仍有明顯區別的。馬拉色菌毛囊炎多見於13-40歲左右的青年人。
  • 以為是普通「痘痘」,原來是真菌引起的毛囊炎?
    小美最近總是愁眉苦臉,因為後背、前胸、上長了好多小痘痘,大半年了,用過很多的治痘痘的產品都不好。
  • 【毛囊炎科普】痘痘總不好,原來是毛囊炎!
    其實那些痘痘並不一定是青春痘,也許是類似於青春痘的毛囊炎。毛囊炎和青春痘是兩大困擾大眾皮膚健康的疾病,很多人容易將兩者混淆。兩者有什麼區別呢?毛囊炎患者該如何護理?如何區別青春痘與毛囊炎?青春痘是發生在皮膚附屬的疾病,主要是因為身體裡面內部病變,從而引起了皮膚受到損害。
  • 後背長痘痘怎麼辦?只有這種方法能根治!
    最近的氣溫持續飆升,大家的衣服也是肉眼可見的越穿越少,特別是露背款式的衣服,穿起來既涼快又時髦,還帶點小性感,深得女孩子們的青睞。但知妹發現,好看之餘,不少女生的後背都冒出了成片的痘痘,實在影響美觀。也有不少女生因為後背長痘從不敢挑戰露背裝。
  • 【膚康·科普】毛囊炎的症狀有這些,你了解嗎?
    2、真菌性毛囊炎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又稱馬拉色菌毛囊炎)。馬拉色菌本來是毛囊中的正常菌群,一般不會致病,但在一些特殊誘發因素作用下會過度增殖引發真菌性毛囊炎,表現為半球形的丘疹,不出膿、不癢不痛。
  • 最新科普:痘痘、毛囊炎、毛囊蟲皮炎的區別,做好預防!
    皮膚疾病無時無刻不存在,不僅存在還會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讓你無從判斷,舉個例子,本來後背長的是毛囊炎,而你卻自行判斷就是長痘痘,用醫治痘痘的方法來醫治毛囊炎,完全能不對症。 而且這樣做,只會給肌膚增加負擔,嚴重情況下只會加重皮膚疾病,沒法得到很好的恢復效果。
  • 真菌性(糠秕馬拉色菌)毛囊炎
    一、長在前胸和後背的一片片的小疙瘩到底是毛囊炎還是痘痘?青年人尤其是小夥子,常會在前胸、後背、肩膀上出現一片片的綠豆粒大小的疙瘩,有時候會很癢,看上去和臉上的痘痘差不多。這到底是神馬東東啊?青春痘?還是毛囊炎?專家解答:發生在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胸背、肩胛、上臂的成片的與毛囊相一致的性圓頂狀丘疹,頂端少許膿皰的,是糠秕馬拉色菌毛囊炎。
  • 胸前背後長痘痘?你可能得了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於黃金葡萄球菌的感染,讓有毛孔的地方發炎了,好發部位是頭皮、前胸、後背、臀部、胳肢窩、大腿等等。常見的毛囊炎多因長時間悶熱、潮溼或是摩擦所引起。毛囊炎是一種以毛囊為單位並且局限於毛囊的化膿性炎症,痘痘多是由於皮脂腺阻塞引起,但痘痘也有可能發生細菌感染,成為毛囊炎。
  • 如何區分毛囊炎和痘痘?
    如果盤點皮膚上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毛囊炎和痘痘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習慣性,把毛囊炎和痘痘混淆!總會潛意識認為這是同一種皮膚問題,其實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哦。毛囊炎和痘痘,雖然表面看起來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 痤瘡和馬拉色菌毛囊炎的區別是什麼?
    但是,痤瘡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身體上的一些「痘痘」症狀,並不一定就是痤瘡疾病,也有可能是馬拉色菌性毛囊炎。痤瘡和馬拉色菌性毛囊炎雖然發病症狀表現的差不多,但如果不辨真假,使用同一種藥物進行治療的話,就很容易使身體出現耐藥性,這不僅不利於皮膚的正常恢復,而且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 科普怎麼判斷自己痘痘的類型 臉上的痘印會自愈嗎?
    所以想要治好痘痘,就要知道自己臉上的痘痘到底屬於哪一種類型。痘痘的類型1、白頭粉刺、閉口(非炎性損害)2、丘疹屬於痤瘡最基本的損害,厭氧性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產生化學趨化因子,白細胞聚集而發生炎症性丘疹,屬於炎性損害。
  • 警惕臉上的紅色丘疹,可能不是痘痘,是狼瘡!
    最近,深圳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醫學美容科關楊博士,為我們介紹了一個比較少見的皮膚病案例,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皮膚疾病科普知識
  • 毛囊炎始終不好,小心是馬拉色菌惹的禍!
    你有沒有發現,如果有一段時間不停吃香的喝辣的,天天熬夜,夜夜啤酒炸雞後,很容易胸背上就會出現很多「小痘痘    →那你可能就要考慮,你是得了馬拉色菌毛囊炎!    可一旦皮脂腺分泌旺盛,馬拉色菌就會過度繁殖,導致毛囊炎。    馬拉色菌毛囊炎一般發生胸背部、脖子、肩部、胳膊以及腰腹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表現為半球狀紅色丘疹,直徑約2-4mm,周圍有紅暈,大小基本一致,常常幾十個甚至上百出現,十分密集,但不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