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醫學美容科關楊博士,為我們介紹了一個比較少見的皮膚病案例,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皮膚疾病科普知識。
關楊,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師從全國著名皮膚病及皮膚病理學專家孫建方教授,現任深圳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醫學美容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面部痤瘡、玫瑰痤瘡、面部皮炎、雀斑、黃褐斑等面部色素性疾病、面部年輕化等面部疾病的藥物及雷射治療。
近日,在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門診遇到了這樣一個病人,面部出現紅色丘疹一個月了,不痛不癢。檢查時可以看到,面部,特別是雙眼瞼下方出現大量紅色小丘疹,部分上有膿皰。
初看這樣子,大家會認為是痤瘡?玫瑰痤瘡?糠秕孢子菌毛囊炎?錯!
診斷是:顏面播散粟粒性狼瘡。
狼瘡?!完了完了,紅斑狼瘡!沒治了?!
放心,此狼瘡非彼狼瘡!並沒有那麼可怕!
這個狼瘡是什麼
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是一種發生在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種壞死性肉芽腫性反應。
這種病,好發於中青年階段,面部出現類似痤瘡樣的紅褐色丘疹,消退後可能會形成瘢痕,留下印記。這個病最大的特點是在眼瞼下方出現皮疹,呈串珠狀排列,這點是和痤瘡最大的不同,診斷時是一條重要的參考依據,一定要記住哦!如果沒有上述典型的皮疹,明確診斷的化就需要進行組織病理檢查了。
學霸科普時間
求知慾強烈的同學們,我們看一下這個病的組織病理表現就會明白,由於真皮內會出現「乾酪樣壞死」(很專業的詞哦,沒關係,不懂可以看圖的),導致皮膚、毛囊、汗腺等結構破壞,因此容易形成瘢痕。
這個病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分為三個時期,相關的組織病理表現為:
早期:表現為血管及毛囊周圍非特異性炎症,如在這個階段就介入治療,通常效果好,不易形成瘢痕。
中期:結核樣肉芽腫,部分可有乾酪樣壞死——就是中央那團紅紅的沒有結構的東西,雖然機體能修復,但會形成瘢痕。
晚期:纖維化及炎症細胞浸潤——瘢痕!瘢痕!紅色的、難以修復的瘢痕!
「醫生,請上案例!」
上述這個門診病人,發病1個月後來看診,我為他開具了口服糖皮質激素、美滿黴素、外用他克莫司。治療2月後皮疹已基本消退,遺留輕度色素沉著及萎縮性瘢痕。
下一步,如果想讓皮膚更快恢復,我會建議配合果酸治療。
作為一名皮膚科醫生,我想叮囑大家
1、不是所有臉部紅色丘疹都是痘痘;
2、不是所有狼瘡都那麼可怕;
3、治療以口服和外用抗炎藥物為主,通常採用聯合用藥,療程通常較長;
4、真的出現瘢痕了,物理治療法可以減輕:如光子、果酸或點陣雷射等治療;
5、及早來面診,及早來面診,及早來面診!
6、耐心治療、耐心等待、耐心堅持!
重要的事情各說了三遍,大家記住了嗎?
此狼瘡非彼狼瘡,但殺傷力也是槓槓的!早起發現臉上有紅色的丘疹,可不要自己給自己診斷,以為是長了痘痘而已哦,更不要去到非正規機構治療,而是應該及早到專業皮膚科找醫生診療!預約關楊博士!
END
來源:「德醫薈」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