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電商低價搶市場 供應商:不許賣給他們

2020-12-15 江蘇新聞

一斤白果9毛9分錢,一斤冬筍7塊6毛錢,新人下單還能全額返現……近期,不少電商平臺聚焦蔬菜等生鮮食品的社區化運作,通過低價優惠、廣泛布點的方式搶佔市場,這就是許多市民比較熟悉的「社區團購」。

對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銷售行為,近期南京市相關部門立即做出了反應,不少供貨商也出手了。

【比拼低價到處設點 近期社區菜品團購「火了」】

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買菜」兩個字,立刻就能跳出"叮咚買菜"、"京東到家"、"美團買菜"、"盒馬生鮮"等幾十個生鮮蔬菜購買軟體。記者隨機打開拼多多平臺的"多多買菜",各種價格非常便宜的菜品應接不暇,如果是平臺新用戶還能全額返現。而在收貨地址上,記者身邊的花店、養老院、菸酒店、列印店都變成了這個平臺的代收點,取貨方便。

南京某養老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本身居家養老,我們就是為人們服務的,還有老人的調理。還有一些是免費的呢,我們本身就是便民服務店,早上9點到晚上7點都可以來拿。」

南京某快遞收發點工作人員表示:取東西不收費,收電商平臺的錢。

這些店老闆表示,他們代收的並非單獨某個平臺的貨,許多生鮮蔬菜銷售平臺都會找他們做代收點,作為社區團購的終端。「它那個是個平臺,我只不過是貨送過來,我給它放一下而已,跟我沒什麼關係的。滿10元錢我們就拿一兩毛錢,有的特價的菜都沒有錢拿,我們跟快遞點不一樣。」南京某花店老闆表示。

南京某菸酒店老闆告訴記者:「第一天下單 ,第二天大概九點鐘左右來送貨,上午你就可以來拿了 。」

甚至有的蔬菜零售店也成了這些生鮮蔬菜銷售平臺的代收點。南京某蔬菜零售店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有的菜好,有的菜差,買的時候看不到,有的顧客看到不好就摔(扔)掉了。」並承認:這些代收的蔬菜便宜比他們賣的便宜。

在一家蔬菜銷售門店門口,「餓了麼」生鮮平臺直接打起了優惠促銷,吸引新用戶關注:「十塊錢買30個新鮮的雞蛋,餓了麼做大補貼活動,只要手機能付10元錢,30個新鮮的雞蛋拿走。」

這位員工表示,不用下載APP,支付寶直接掃碼,但必須是「餓了麼」的新用戶。

【南京約談各團購平臺 有供應商給社區團購下禁令】

據介紹,這些生鮮蔬菜銷售平臺基本上都採取第一天下單、第二天送貨的團購訂單模式配送進社區,為了吸引用戶,不少平臺都引入資本給新用戶補貼,所以菜價非常低廉。但記者走訪發現,這些代收點的經營環境和衛生環境良莠不齊,配送過來的菜品質量也很難保證。針對這一現象,1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相關平臺經營者有序競爭、誠信經營、合法合規經營。發布的當天,監管部門還約見了阿里巴巴、美團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對此,記者嘗試聯繫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等多個平臺,各家都不願做過多回應。

記者了解到,12月9日和12日,河南衛龍、河北華海順達等多家食品貿易公司,發出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稱近期公司收到眾多投訴,以「多多買菜」、"「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品項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要求經銷商不得竄貨、不得低於終端零售價銷售。

低價傾銷、誘導消費等諸多不正當競爭行為,雖然短期內對消費者有利,但從長遠來看,對傳統農貿市場、對消費者都存在不利因素,相信在職能部門的監管之下,這一現象能夠得到很好的管控。

相關焦點

  • 供應商為什麼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文/一劉(創新觀察者、創業分析師)前天,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華海順達、衛龍等多家供應商發布通知,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所謂「嚴重低價」,就是零售價遠低於市場正常售價,甚至成本價,這嚴重擾亂了經銷商的價格秩序,收到了很多投訴。那社區團購的價格低到什麼程度呢?
  • 電商「菜品社區團購」低價傾銷即將終止,社區團購應該如何發展?
    1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對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企業以「菜品社區團購」模式從事經營活動提出合規告知。告知書中明確表示,社區團購「團長」要視情辦理相應的市場主體登記,平臺經營者應加強對「團長」的有效管理;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擾亂市場秩序;銷售進口冷鏈食品的,應當取得《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社區團購自2018年誕生一直反應平淡,但是2020突如而來的疫情,讓社區團購瞬間火爆起來。
  • 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供應商向網際網路巨頭開炮誰也沒想到,社區團購大戰中率先奮起反擊的是供應商——前幾日,供應商正式向網際網路巨頭開炮:不要太囂張!先是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點燃了戰火。它憤怒地貼出了一則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將戰鼓擂得震天響。通知顯示,它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這樣的行為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
  • 社區團購VS傳統菜場
    兩個月前,負責公司電商業務的李可嗅到了社區團購的戰火。李可所在的某貴州飲料公司不僅能實現自產自銷,而且有電商直營店鋪和各級經銷商,但整個電商部門仍在嘗試拿到幾大平臺的入場券。「每個月線上直營店的平均銷量能維持在30萬元,入駐社區團購是不想錯過一個高流量渠道。」李可告訴《IT時報》記者。
  • 社區團購瘋狂打折怎麼辦?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錢燒完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
  • 社區團購形成壟斷?部分供貨商斷供:不允許做單品超低價銷售
    不過,近日有供貨商「懟」起了社區團購。據媒體報導,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通知要求經銷商給社區團購平臺斷供超低價商品。在社區團購如火如荼上演時,為什麼供貨商率先發難?有分析人士認為,發起反擊是對未來的預判,害怕網際網路巨頭形成壟斷。「社區團購滅掉小攤小超市後,就能坐地壓供應商的貨價,對供應商來說,一家獨大是沒法保證利潤最大化的,遍地開店才能保證貨價話語權。」
  • 社區團購是模式創新or惡意競爭
    當資本伸向你的菜籃子,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在倒逼企業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服務水平,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社區團購出現的高價搶人、超低價賣菜的競爭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讓一些「老實」做生意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 巨頭補貼不講武德 社區團購耗子尾汁
    雖然傳言的真實性並未得到證實,但有些關於社區團購的不利消息卻在真實發生,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顯示,已經有供應商開始停止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這其中,甚至還包括知名食品品牌衛龍,衛龍在內部公告中要求,經銷商禁止給社區團購企業供貨,「影響惡劣的,取消經銷權」。
  • 社區團購再起波瀾:「嚴重低價」遭投訴,有供應商發通知「禁止供貨」!
    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順達」)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 資本動了你的菜籃子,社區團購是模式創新還是惡意競爭?
    當資本伸向你的菜籃子,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在倒逼企業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服務水平,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社區團購出現的高價搶人、超低價賣菜的競爭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讓一些「老實」做生意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橫向對比與傳統生鮮電商平臺來看,社區團購平臺的價格明顯低於前者,下沉市場的消費人群普遍閒暇時間多、對價格有一定的敏感度,社區團購平臺也正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從地域分布來看,據新經銷數據顯示,70%以上的團長數量都分布於二三及以下城市,可見社區團購在下沉市場有很強的複製性。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順達」)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 團長拒當炮灰、廠家公開討伐,他們為什麼抵制社區團購?
    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 社區團購狂「打折」,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
    「我們的瓜子一上社區團購(平臺)秒殺活動,經銷商就打電話來投訴!」最近一兩個月,洽洽食品(002557,SZ)某三四線城市的銷售經理張健(化名)疲於應對。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社區團購以生鮮品類切入市場,採用預售方式實現最大化以銷定採,降低了生鮮庫存損耗;通過次日達+自提的方式,在犧牲一定配送時效性前提下,有效壓縮了履約成本,結合平臺補貼,提供了更高性價比的商品。橫向對比看,生鮮品類在社區團購平臺的價格要明顯低於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因此較好滿足了下沉市場特徵人群(閒暇時間多、價格敏感)的消費需求。
  • 社區團購,一地雞毛?
    平臺運營:「不管業績如何,都有4K底薪,只要去搶就行了。」用戶:「1分錢一袋鹽,1毛錢一個橙子,這些日子盡情薅羊毛。」傳統商家:「價格戰,我這生意也沒法活了。」以上是社區團購賽道中,不同角色的不同心聲,從中可以看到網際網路大廠的一貫打法:燒錢搶市場,速戰速決。
  • 南京要求「社區團菜」電商不得低價傾銷獨佔市場
    老百姓在菜市場買菜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社區團菜」成了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近來,有些商家相繼投入大量資源,生猛突進生鮮社區團購市場。「社區團購」當然不僅僅包括「團菜」了,還有「團米」「團油」「團鹽」……一時間,「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有些商家為了爭搶用來「團購」的「社區」鬧得不可開交。
  • 社區團購,瘋了
    去年底,吉及鮮關倉裁員時,還有投資人感慨:生鮮這塊電商最後的硬骨頭,終究還是沒有人能啃下來。短短一年時間,市場的風向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反轉,社區團購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章節。這一次,炮火要比以往更加猛烈,巨頭將它變成了一場戰爭,一場停不下來的混戰。
  • 社區團購踩到疫情坑:進口肉亂象,只是生鮮供應鏈的冰山一角
    在生鮮市場,只審查資質的「輕資產」模式很難行得通文\冒詩陽挑戰最難電商品類——生鮮,社區團購還差多少?12月10日,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了一起涉及美團優選的風險案例。無論是傳統商超、阿里盒馬、京東,還是前僕後繼倒掉的那些生鮮電商,在生鮮這個品類上都是趟過很多坑,教過很多學費,其中最大的學費就在供應鏈上。社區團購的新玩家希望通過新機遇彎道超車,但是否能快速建立起後端供應鏈,保證優質低價,可能比「搶團長」還要難。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燒完錢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的評論,相關話題再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