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聽到高血壓,可能都會擔心自己患上高血壓之後需要一輩子用藥,也會害怕自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心梗、腦卒中等危害自己生命或是影響到後半輩子的危害。
其實並非所有的高血壓都是需要一輩子用藥,也並非所有的高血壓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有的高血壓是由於其他疾病的原因引起的高血壓,當疾病被治癒後,血壓也隨之降低或恢復正常,我們稱這類高血壓為繼發性高血壓。
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大於2億,有5%-10%的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越是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越是要先考慮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常見的疾病會引起血壓升高。
腎性高血壓
腎性高血壓是是腎臟病變引起血壓升高,是兒童和成人高血壓最常見的病因,5%的成人高血壓和60%兒童高血壓由腎性疾病引起。
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器官,當腎臟出現損害或是病變的時候,腎臟對體液和血管的調節出現代謝異常,就會引起血壓升高。
常見得腎性疾病有腎動脈狹窄、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腫瘤、先天性腎臟病變、繼發性腎臟疾病(腎澱粉樣變)。這些疾病常常引起血壓突然升高,且升高明顯,藥物難以控制血壓,可以先通過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腎功能和腎臟B超做初步的篩查。
年輕患者或是血壓難以控制穩定的患者,一定要早做腎性疾病的篩查,腎臟疾病不僅可以引起高血壓,高血壓也會對腎臟造成危害,兩者會相互促進,引起惡性循環,故需早發現早治療。
內分泌疾病
內分泌疾病常見的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和皮質醇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增生或是長了腫瘤的原因導致腎上腺分泌過多的激素,引起體液和血管調節異常,導致血壓升高。最好的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治療,術後一般血壓會得到控制。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常見的臨床症狀是血壓高、低血鉀和腎性活性低,佔難治性高血壓的20%,篩查主要採用抽血查血醛固酮/腎素比值( ARR),敏感性高。對於難治性高血壓、高血壓合併有低血鉀、小於40歲發生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時常規篩查對象。
嗜鉻細胞瘤是通過一個分泌兒茶酚胺引起血壓升高,典型症狀是陣發性高血壓伴發心跳快,出汗、頭痛和臉色蒼白,可以通過兒茶酚胺及其產物檢測做初篩,影像CT、PET對腫瘤定位的檢測,根據目前研究表明,嗜鉻細胞瘤90%是良性。
皮質醇增多症,也叫庫欣症候群( CS),是內分泌分泌過多的疾病,它是通過一個叫糖皮質激素作用,使患者出現血壓升高,同時出現糖皮質過多的典型症狀:滿月臉、水牛背、毛髮增多、皮膚紫紋、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等,治療上需要聯合內分泌醫生一起治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OSAS)
可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名稱比較陌生,但是對他典型的症狀打鼾肯定熟悉。OSAS是因為呼吸道肌肉塌陷,使經口鼻流入的氣流量減少,呼吸暫停,引起身體的神經體液調節異常,導致血壓升高。目前OSAS的患者35%-80%出現高血壓。
血壓升高是否由於OSAS引起,可以做一個多導睡眠監測,看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AHI) 即平均每小時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的次數來評估,這個是診斷OSAS的金標準。
治療上輕度OSAS可以通過口腔矯形器治療,中、重度者可以通過無創通氣治療。
對於打鼾並伴發血壓升高的患者,需要積極做OASA的篩查,長時間的呼吸暫停、通氣量不足可引起心腦部缺血缺氧,引起不可估量的後果。
其他
常見的繼發性疾病還有藥物性高血壓比如強的松、地塞米松;主動脈狹窄等。(妊娠期高血壓另作討論)
小於40歲發生的高血壓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難治性高血壓都應該積極尋找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治療原發疾病,避免血壓升高損害心腦腎血管。
關於愛達健康
愛達健康是由上海愛達品智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人工智慧健康管理應用。愛達的核心系統是將醫學知識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進行提問,幫助用戶管理自身健康狀況以及為醫務工作者提供有效治療建議。目前愛達健康應用已上線,在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愛達健康,即可下載體驗。
【本文由「愛達健康」發布,2020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