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度執法機構用面部識別技術識別1100多名騷亂分子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日前,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稱,印度一位高級官員於本周三在議會下院會議上表示,印度執法機構利用面部識別技術,識別出上個月在該國首都參與了社區暴力的1100多人。

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Amit Shah)表示,執法機構部署的面部識別系統包括政府發行的身份證圖像,有超過10億印度人的12位數字身份證號和「其他資料庫」中的駕駛執照,以此可以查明上個月25日至26日在德裡東北部發生的社區暴力的罪魁禍首。

阿米特進一步解釋稱:「這是一個軟體,可以通過臉部識別抓住壞人。」

不過,總部位於新德裡的數字版權倡導組織網際網路自由基金會表示,「印度政府在新德裡使用的面部識別系統是新德裡警察首次購買的,用於識別失蹤兒童。該組織表示,該系統在2019年的準確率僅為1%,甚至無法區分男孩和女孩。」

「面部識別技術仍在發展,在執法中使用這種仍在發展的技術的風險很大。」其執行董事阿帕爾·古普塔(Apar Gupta)指出,「所有這些都是在沒有任何明確的基本法律權限的情況下進行的,並且明顯違反了隱私權的判決(印度最高法院在2017年維持了這一判決)。」

相關焦點

  • 美參議員提出新法案 希望暫時禁止執法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原標題:美參議員提出新法案希望暫時禁止執法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源:cnBeta.COM 據外媒CNET消息,美國參議員周三提出了一項新法案,希望可以暫時禁止執法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由民主黨參議員Jeff Merkley(俄勒岡州)和Cory Booker(新澤西州)提出的新法案草案要求暫停使用該技術,直到委員會建議政府使用的準則和限制。該法案指出,「在沒有適當的辯論或不考慮其影響的情況下」,美國的執法部門越來越多地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它還指出,該技術並不總是準確的,特別是在不同種族、女性和年輕人中間使用時。
  • IBM宣布將不再提供和開發面部識別技術,指責執法機構或私企濫用行為
    IBM對The Verge表示,公司也將不再開發或研究這項技術。Krishna在信中表示,IBM堅決反對,也不會容忍各種用於質量監控、種族歧視、違反基本人權和自由或任何不符合IBM價值觀和原則的面部識別技術。Krishna認為,現在需要一場全國性的對話,討論面部識別技術是否應該被國內執法機構使用及如何使用。
  • 洛杉磯警察局已禁止使用商業面部識別技術
    據外媒BuzzFeed News報導,在記者報導洛杉磯警察局警員使用一款名為「Clearview AI」的爭議軟體後,該警察局已經禁止警員使用商業面部識別系統。洛杉磯警察局是美國第三大警察部門,其於11月13日頒布了暫停使用第三方面部識別軟體的命令。
  • 平等監督機構呼籲停止面部識別
    平等與人權委員會呼籲停止公眾對面部識別的使用。有人擔心,人臉識別可能會自動化種族歧視,並妨礙言論自由。英國在面部識別系統測試方面一直處於西方國家的前列,倫敦和南威爾斯的警方已經在體育場館、競技場和購物中心測試了面部識別技術。到目前為止,英國的面部識別測試完全失敗了,在2016年諾丁山狂歡節的初步審判中,沒有一個人被確認身份,在第二年的後續試驗中,沒有發現合法的匹配,只有35個誤報。
  • 英特爾推出面部識別技術RealSense ID 使用該公司深度感應攝像頭
    英特爾昨天發布了RealSense ID,這是一種基於RealSense深度感應技術(通過Gizmodo)的面部識別解決方案。RealSense最初是用於非接觸式交互的Kinect風格相機,但RealSense ID似乎是英特爾試圖將其相機業務重新定位為安全的設備上面部識別的嘗試,同時也有可能使該公司陷入爭議。   RealSense ID以英特爾的深度感應技術為基礎,具有用於識別人臉的神經網絡,專用的片上系統以及可加密和處理用戶數據的安全元件。
  • 執法人員通過面部識別系統追捕非法電魚分子,檢察院判令其放生魚苗...
    南方網訊(記者/王子寧 通訊員/粵海綜)12月14日,在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江門支隊執法人員、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檢察院執法人員、江門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的監督和熱心市民的見證下,非法電魚的吳某將其購買的魚苗投放到江門市蓬江區江濱公園放生臺水域。
  • 美國國土安全部測試面部識別技術,系統的最高準確率達96%
    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測試了面部識別技術,該技術可以表面上高精度地識別戴著面具的人。例如,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的簡化入境計劃(Simplified Arrival program)最近擴展到了拉斯維加斯、舊金山和洛杉磯的機場,該計劃使用面部識別來驗證抵達美國的航空旅客的身份。 據新聞稿稱,現場活動包括10天的人體測試,包括60種面部識別配置、6個基於攝像頭的人臉和虹膜記錄系統、10種匹配算法,以及來自60個國家的582名「不同的」測試志願者。
  • 麻薩諸塞州州長拒絕籤署面部識別禁令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麻薩諸塞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拒絕籤署一項法律,其將禁止大部分政府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波士頓環球報》上周報導稱,貝克將一項綜合警務改革法案發回給州議員,要求進行修改,其中包括罷免面部識別規則。
  • 英特爾攜RealSense攝像頭進軍面部識別技術市場
    英特爾公司近日宣布,將向希望利用該技術以RealSense ID的形式進行更快面部識別的客戶提供RealSense 3D攝像頭。幾個月前,該公司的競爭對手亞馬遜(Amazon)放棄了自己的面部識別程序,該程序被指控長期存在危險的種族偏見並危害有色人種。英特爾的舉措略有不同。
  • 美國紐約州或頒布新禁令:學校內不得使用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
    南都訊 記者馮群星 當地時間7月22日,紐約州立法機構投票通過了一項針對人臉識別的新禁令:在2022年之前,紐約州的學校均不得使用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這則禁令的背景,是去年發生的一場有關校園應用的爭議。
  • 人臉識別灰色產業鏈
    為了建立能夠在實戰中辨認出個體面部的識別技術,公司需要更多的圖像來做實驗。面部識別軟體公司FaceFirst位於加利福尼亞,他們公司幫助零售商辨別犯罪分子,防止他們進入商店。公司的執行長Peter Trepp說道,「數百張不夠,數千張還不夠。你需要數百萬張圖片。如果你沒有將戴眼鏡的人或有色人種收錄進資料庫,你將得不到準確的結果。」
  • 隱私終結者:火遍美國的人臉識別App,用一張照片「順藤摸瓜」
    然後Ton-That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發明了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可以終止你走到街上不為人所知的能力,並將其提供給數百個執法機構。他有一家小公司,叫做Clearview AI。Clearview AI設計了一款突破性的面部識別app。你給某人拍了張照片,然後把照片上傳就能夠看到那個人的公開照片以及照片的相應連結。
  • 美國出境旅客必須進行生物認證 主要機場100%面部識別
    (來源:美聯社)CBP表示,經過多年的測試,生物面部識別是最安全、有效和經濟的方式,同時也能夠保護所有旅客的隱私。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5500萬來美遊客進行生物識別比對。自2018年9月以來,該系統識別出了300多名持假證件試圖非法進入美國的人。
  • 面部識別不靠譜?這項技術能分辨活人、照片和面具|硬科技
    記者 | 徐詩琪1人臉識別這個近幾年來的熱門技術,事實上沒有那麼「黑科技」。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用照片就能解鎖40%具有面部識別功能的安卓手機。也就是說,很多安卓手機的面部識別技術難以區分真實人臉與照片。
  • 3D結構光、虹膜識別在安防行業的技術應用
    在安全行業協會(SIA)的2020年十大趨勢清單中,人工智慧依舊是安防行業的流行詞,並且其排名從去年的第五位躍升為第二位,而緊隨其後的則是近年來在安防行業大放異彩的人臉識別技術。SIA還預測,人工智慧和面部識別的趨勢將在未來幾年極大地影響整個行業。
  • 人臉識別被濫用!這款工具給你的照片「上鎖」
    給照片穿上「隱身衣」   這款AI工具成功讓人臉識別系統失靈 臉部識別技術在近年越來越普遍,不少人感覺這項技術對個人隱私造成威脅。從團隊公布的數據看,這套工具已經成功騙過了曠視、微軟、亞馬遜等公司的面部識別算法。
  • 人臉識別60年︱校園、課堂、售樓處,人臉識別應該有禁區嗎
    就執法機構而言,《數據保護法實施指令》(Data Protection Law Enforcement Directive,DP LED)要求採用更高的標準來判定採集生物識別數據是否「必要」。這些規定質疑,很多場景下,是否有收集生物特徵數據的必要。
  •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準備大幅擴大機場面部識別權限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已申請大幅擴大在機場進行面部識別的權限。11月19日,該機構向聯邦註冊局提交了一份申請,尋求擴大正在進行的生物識別出境計劃,以包括所有的航空和陸地口岸。該文件還將該計劃的重點完全轉移到面部識別上,而犧牲了指紋等替代方法。
  • ...已持續數周的騷亂以及活動分子與當局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數千...
    美國抗議浪潮日趨暴力,總統政策火上澆油;①外媒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多個大城市的抗議活動演變為暴力活動。目前,已持續數周的騷亂以及活動分子與當局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數千人湧入各地廣場要求在種族問題上伸張正義;②據報導,據報導,25日晚,在美國很多城市,警察與反種族主義者以及反對川普派遣聯邦探員的示威者之間都發生了新的對抗,有些還是很暴力的衝突。
  • 虹膜識別遇到的是機遇還是挑戰
    而微軟也稱WIN10將全面支持面部、指紋和虹膜識別,集成了市面主流的生物識別技術,只要硬體能採集標準數據。一時間讓手機虹膜支付來到了風口浪尖,引發廣泛熱議。 現象 一、虹膜識別的發展機遇 (一)虹膜識別受廠商追捧 眾所周知,虹膜識別技術早已運用到軍隊軍械庫、銀行金庫、機場內部管理以及重要安全級別政府部門等的人員進出識別管理系統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