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刃恩師、假意親美、反水一擊,揭秘默克爾的多面人生

2021-01-16 騰訊網

剛剛過去的2020年,默克爾在她作為歐盟輪值主席的最後72小時內,完成了3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一是英歐終於渡過了雞肋的「離婚冷靜期」,歐盟正式把英國甩了,蘇格蘭立馬送來投名狀,表示很快會脫英重歸;

二是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舉行,接下來就等2022年上半年,法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時,雙方籤合同了;

三是俄歐天然氣項目北溪2號,在川建國的多番制裁威脅下,艱難完成了德方2.6公裡的管道鋪設。

相比臨了拼命給拜振華挖坑的川建國,默克爾是真的想抓住最後的機會,給她的歐盟,給她的德國留下一筆豐厚的啃老資本。留下政治遺產再走,是默克爾體面的告別。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自2005年默克爾上臺以來,這位德國母親兼歐洲祖母是怎樣為她的歐洲操碎了心?

1、反俄:我裝的

2、親美:我裝的

3、美俄相爭:我得利

一、反俄:我裝的

無論是俄羅斯反對派納瓦爾尼中毒事件,還是白俄羅斯騷亂,都讓默克爾差點和普京撕破臉,德俄關係岌岌可危。川建國本來吃瓜吃得挺開心,把歐洲之亂當作籌備競選的調味劑,誰知一晃神,不僅選舉輸得連底褲都不剩,而且不知從何時起,歐盟和俄羅斯居然攪到一塊兒去了?

大有我的好閨蜜,一轉眼就和我最討厭的人成了閨蜜的感覺。川建國就像一個氣急敗壞的小孩,對此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頻頻拿制裁撒嬌。

確實,默克爾和普京冰釋前嫌後,感情似乎比以前更好了,這是為什麼?

大概率是因為歐盟饞俄羅斯的天然氣。

二戰結束後,德國艱難崛起,再次登頂歐洲經濟第一、工業第一。然而,能源卻一直是德國的短板。加之2011年福島核危機後,默克爾迫於壓力全面棄核,更讓德國能源捉襟見肘。北溪2號工程,就是默克爾給德國找的能源出路。

有北溪2號,肯定就有北溪1號,別急,我一樣一樣說。

北溪1號和北溪2號是2條平行的海底輸氣管道,終點都在德國,起點在俄羅斯2個不同地方。在沒有北溪工程前,俄羅斯向歐盟輸氣的管道已有6條,不過都是走陸路,需要經過烏克蘭。

如此一來,烏克蘭每年可躺賺30億美刀巨額過路費,還時不時和俄羅斯搞顏色,別誤會,我指的是顏色革命。

俄烏一鬥氣,歐盟就斷氣。例如2004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德俄兩國再次堅定了繞開烏克蘭的想法。2005年北溪1號開建,2011年竣工開用。同年德國棄核,北溪2號計劃又提上日程,準備補足失去的核能。

按原計劃,北溪2號於2018年開工,應於2019年底竣工,屆時雙管齊下,預計每年向歐盟輸氣55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歐盟每年向俄羅斯的天然氣採購量將翻番,即使傲嬌如普京,見了默克爾,也要叫一聲甲方媽媽。

這下,川建國急了,他完全不顧自家的頁巖氣開採成本高、運輸距離遠等硬傷,只想到默克爾背信棄義,壓縮了美國天然氣在歐洲市場的份額,打壓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他準備用制裁大棒逼德俄分手。

這有點像狗血8點檔,父母越是反對小情侶戀愛,越想拆散,反而將此2人捆得越牢,美國相當於把德國推向了俄羅斯一邊。

2019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對北溪2號項目予以制裁,負責管道鋪設的一家瑞士公司沒能頂住壓力,項目在已經完成90%的情況下被迫叫停。默克爾旋即與普京通話,雙方都表示,北溪2號不能停。

北溪2號前後花費95億歐元,俄羅斯的天然氣巨頭更要承擔一半的費用,如果不與美國硬剛到底,難道任憑北溪2號爛尾於冰冷的波羅的海海底嗎?

就在北溪2號停工1年之際,中國企業出手了!2020年12月11日,在中國製造的福爾圖娜號鋪管船的幫助下,項目終於得以重啟,並於2020年終之際完美收官,德國段全部鋪設完畢。

華盛頓驚了,立馬重提制裁。然而,在硬剛川建國方面,默克爾和普京向來是兩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德方發聲說,華盛頓的制裁再多,柏林也不會怵。俄方也發聲說,制裁是卑鄙的競爭手段。

瞧瞧,默克爾和普京抱團抗美的立場是不是更堅定了?

二、親美:我裝的

在距離下課不到3周之際,川建國想到小弟們頻頻反水,還是有點心寒。

除了智商有限的澳洲考拉還比較乖巧,他的亞洲代理人日本籤了RCEP,開啟了工具人高端局模式。他的歐洲代理人英國脫歐成功,雖然乍一看是美國成功離間了歐盟。但論老牌帝國,英國一直是美國的老師,又是玩金融的老手,政治科班出身的鮑建國,除了外形像川建國,其餘各方面都要比後者高明得多。

二戰後,美國的「堅定」盟友歐盟,近來既和俄羅斯搞北溪2號,又積極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全沒有徵求過美國的意見。特別是德國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有主見,默克爾面對川建國時,更是頻繁懶得表情管理。

除了川建國口口聲聲說自己祖上有德國血統,轉頭就翻臉對德國進行制裁,令默克爾大為惱火外,德意志民族向來就對美國人沒什麼好感。

如果真要追溯歷史,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的大國夢是怎麼破的?難道不是後期美國人加入亂戰才敗的?戰敗後,德國大量的科研機密是被誰洗劫一空的?高端蘿蔔又是被誰挖走的?

假設德國有能力帶領歐洲重返世界中心,漢斯們不把美國人按在地上摩擦,已經算積了大德。

早在去年5月30日,默克爾就藉由疫情原因,婉拒赴美參加G7峰會。如果你真認為默克爾是因為害怕感染新冠,會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抗疫形象晚節不保,那就太小看這位政治人物了。

古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今有川建國G7耍盟友。只不過二者的目的不同,前者為博紅顏一笑,後者為求紅脖一票。

默克爾作為政壇常青樹,精英政治家,憑什麼要配合川建國這種政治素人玩小兒科的過家家遊戲?

G7的領導人都敢從線上轉到線下來參加會議,證明美國這個大型細菌培養皿還是很安全的,有了G7首腦用生命做信譽背書,大家應該對重啟美國計劃有信心。

說來說去,川建國搞政治還是太嫩,就差把「我要利用你們」寫在臉上。

當然,薑還是老的辣,讀懂了默克爾的表層意思,就不難聯想到這次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成功舉行,原來早就埋下了伏筆。默克爾不僅不想去G7,更是不能去G7,為什麼?

近16年來,東方大國既是德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歐盟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同時,歐盟穩居東方大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二者之間,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些馬仔傻傻跟著川建國搞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但畢竟意識形態不能當飯吃,而東方大國大量進口的德國製造,倒是可以當飯吃,真金白銀難道不香嗎?

加之,英國剛剛從歐盟圓潤地離開,這就意味著今後東方大國的資本想要流入歐盟,再不必借道倫敦,這正是法蘭克福異軍突起、取而代之,成為歐洲新經濟金融中心的大好機會。

去年6月,由於默克爾不給面子,川建國怒了,威脅要從德國裁軍9500多人,默克爾暗笑:還有這等好事?

由於德國在北約中出了名的頭鐵,近些年經常被川建國點名批評,估計他到1月20日下課都不會明白:對駐歐美軍而言,肯定是美國更依賴德國。

德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位於歐洲最中心,是駐歐美軍的大本營。斯圖加特是美軍歐洲和非洲作戰司令部的所在地,美軍在非洲、中東等地執行軍事任務時,後方補給全來自德國。即使德國扮演著核心角色,地位超然,默克爾還是經常受到川建國的無差別攻擊,可見後者完全沒搞懂狀況。

難道身披親美保護色的只有德、英、日3國嗎?顯然,法國也看美國不爽很久了,加之川建國動不動就對歐盟的北溪2號揮舞制裁大棒,那就秋後算帳吧。去年10月下旬,法國因為質疑美國液化天然氣的環保性,以危害環境為由攪黃了美國高達70億美刀的出口大單。

馬克龍想問一問川建國,你還記得塞納河畔的《巴黎協定》嗎?

真可謂,退群一時爽,退單火葬場。

如今的美國,一不給錢,二不講理,還想有昔日烏央烏央的小弟親美,真是個笑話。

三、美俄相爭:我得利

要想解釋清楚美國在對待北溪2號的問題上,為何會從對俄歐的無差別攻擊轉換為針對俄羅斯,就要先講講在美德俄3國博弈,各家心中的小九九。

首先,默克爾不惜與川建國翻臉,也要不遺餘力推進北溪2號完工,因為德國或成該項目最大贏家。

相比於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量充足,距離近,價格還便宜,默克爾自然會選擇價廉物美的產品。俄羅斯的天然氣到位後,將大大補足德國清潔能源的多樣性,提升安全性。

由於北溪2號的天然氣是先從俄羅斯輸送到德國,再由德國分配運送到歐盟各國,德國搖身一變,就成了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總代理,這就意味著德國在歐盟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

德國在實現了經濟體量遠超法國後,在能源供應上也將壓過法國一頭,即使進入「後默克爾時代」,也能保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德國歐盟一哥的地位穩固。默克爾做到這個份上,也真是用心良苦。

德國的一眾高官也紛紛出來幫腔,無論是在任的,還是前任的,大有反美鬥士的架勢。德國外長表示,德國主權高於美國意願,前總理則表示,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什麼問題只要上升到國家主權,那就沒法談,即使白宮易主拜振華,也休想幹涉北溪2號。

此外,任憑川建國喊得聲嘶力竭,普京也根本沒在怕的,甚至還有一點小激動,因為俄羅斯將成為北溪2號的第2大受益者。

和美國玩票不同,俄羅斯恰飯就全靠這口。繞過烏克蘭後,俄羅斯可以更安心、更舒心地和歐洲各國做天然氣生意,相當於平添了一條經濟大動脈。

普京再也不用揣著金飯碗討飯了。想當年即使俄羅斯的油多到滿地亂淌,就是沒人買,誰讓你既沒有消化渠道,又沒有定價權呢?現在好了,隨著常年鬧能源危機的歐盟介入,歐洲有那麼多張嗷嗷待哺的嘴,俄羅斯輕輕鬆鬆把錢賺了的同時,還能和歐盟各國搞好關係。

其實,長久以來,俄羅斯人都想融入歐洲這個班集體,奈何這個班上的同學大都比較小資,不太願意搭理他。現在,班長為了他家後院的天然氣,竟然主動拋出橄欖枝,他當然要牢牢把握住這次「合群」的機會。

幾家歡喜幾家愁,普京笑了,就該烏克蘭哭了。烏克蘭既失去了每年一大筆的固定收入,還失去了和俄羅斯叫板的籌碼,屆時國內親美勢力戲精附體,接下來還指不定怎麼瘋呢。

川建國不會哭,他的內心頂多千萬神獸奔騰。

默克爾只聽到了普京的哭窮聲,卻沒有看到美國疫情的拐點,我指的是向上的拐點……俄羅斯的天然氣現在很好賣,而美國的頁巖氣受疫情影響,銷量差得一塌糊塗。美國GDP一路俯衝,拉都拉不住,唯有多印鈔票,方能飲鳩止渴。拜振華,你看這個鍋是不是又大又圓?

當整個歐洲越來越離不開俄羅斯天然氣,越來越聽從德國分配,勢必導致美國在歐洲的話語權進一步減弱。此外,北溪2號的交易結算,無論使用歐元還是盧布,都是對美元霸權的無聲抗議。歐洲大陸已颳起了去美元化的罡風,這絕對是川建國不允許的。

最令川建國黑人問號臉的是,默克爾作為歐盟大財主家的管家婆,小氣地連GDP的2%作為北約成員國防軍費都不願意出,不僅長期不達標,2020年也是被搞房地產出身的川建國死摳,才摳出了1.4%……

這些錢最後都是用於德國本土的國防建設,一分錢也不會進美國的口袋,況且美國大兵是真的在替漢斯們站崗放哨,有了危險要以死相博的。

一轉眼,默克爾竟為普京送上了金山銀山,請問當初為何要成立北約?又為何要拆柏林圍牆?

今年秋季,默克爾就要退休了,屆時她不僅是德國任期最長的總理,也是全球任期最長的女首腦。

有人說她夠狠,手刃恩師,導致師母抑鬱自殺;有人說她平庸,一直在吃上一任的老本;也有人說她是追風箏的人,線頭是精準把控輿情。

但不可否認的是,德國正是在默克爾的帶領下,不僅在歐洲,乃至在世界,影響力都與日俱增。

待到後默克爾時代開啟,德國民眾也許真要一杯敬德國母親,一杯敬歐洲祖母。關於默克爾的一切,我們留著日後慢慢評說。

參考資料:

1. Angela Merkel: Die Kanzlerin und ihre Welt, Stefan Cornelius

2. The European Un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John Pinder

3. China and the EU: Partners or Competitors in Africa? Benjamin Button

4. The End of The Euro: The uneasy future of the European Union, Johan Van Overtveldt

5. Savage Continent: Europe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Keith Lowe

6. Border: A Journey to the Edge of Europe, Kapka Kassabova

7. 直面寒冰:默克爾的德國十年,海爾福·伯爾曼

8. 默克爾傳:力量蘊藏在沉靜之中,趙原

9. 德國國家身份構建:安格拉·默克爾演講辭的批評話語分析(2005—2013),邱海穎

10. 超越與同一:歐盟的集體認同研究,李明明

11. 歐盟的衝擊,大前研一

12. 國際關係分析,閻學通等

13. 歐洲:歐洲文明如何塑造現代世界,胡裡奧·克雷斯波·麥克倫南

相關焦點

  • 親美果然是假象!默克爾的終極目的曝光,姜果然還是老的辣
    默克爾的終極目的曝光不過,世間之事變幻莫測,如今德國又有了修復德美關係之意。根據觀察者網消息表示,由於美國的新任政府將不再是川普政府,而是拜登政府,所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此前曾發布了一系列要與美國進行合作的言論。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默克爾宣布親美言論不久之後,其終極目的就曝光了。
  • Priest和淮上的親兒子是誰?理想男友駱聞舟,反水小王子秦川!
    論純愛作者的親兒子們,為什麼駱聞舟和秦川上榜!《默讀》和《破雲》系列作品題材類似,很多書友們都看過,都市刑偵文,劇情懸疑推理,圍繞案件展開主線,劇情內容出彩,文筆過硬,深受書粉們的追捧。最終《默讀》和《破雲》系列作品都誕生了親兒子,被網友們紛紛熱議,且得到一致肯定,有不同看法,咱們評論區見吧。P選之子—駱聞舟駱聞舟是《默讀》中的主角,戀人是費渡。很多網友把駱聞舟稱為「理想男友」是有原因的。
  •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美國又開始煽風點火了?一直以來,發起「顏色革命」、扶持親美勢力掌控別國話語權,都是美國政客最擅長使用的招數。但讓默克爾沒想到的是,這一回,美國居然將矛頭對準了德國。
  • 面對德國混亂的局勢,鐵娘子默克爾忍不住落淚
    巾幗不讓鬚眉的德國鐵娘子默克爾終究也只是個女人,在面對新冠病毒時,她沒有示弱,反而採取一系列抗疫措施將德國的新冠疫情控制在一個絕佳的局面,雖然依舊有人因感染新冠而去世,但是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可以稱得上是抗議標兵了。
  • 廚房下水道反水怎麼辦
    廚房下水道在使用時容易出現反水的情況,那麼如果廚房下水道反水怎麼辦?今日就由PChouse為你一一解答。 1、在自己使用的時候廚房下水道反水,說明是自家管道堵塞了,可以使用小型疏通機、管道疏通劑等進行疏通,又或者更換管道。
  • 洋房二樓會反水嗎
    那洋房二樓會反水嗎?PChouse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洋房二樓會反水的。現在建築設計一樓都是獨立下水,二樓就變成高層下來的水總排水口,反水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個沒關係,可以安裝廚房下水道防反水止回閥,有了它再也不拍反水。 反水要先了解下樓房的設計結構,白色的是通氣管,只通氣,不排水,黃色的就是排水管。
  • 默克爾放棄連任德國總理,「自願」背後是什麼「陽謀」?
    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突然變得無比感性,12月9日,她發表了26分鐘的演講,期間竟然數次哽咽, 甚至雙手合十,用近乎懇求的口吻求德國人遵守隔離規定。默克爾這一表現可不像那個世人所熟知的淡定「鐵娘子」,被媒體評價為默克爾執政15年來最感性的一次演講,當然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默克爾在東德接受教育,成為了一名物理學家。    默克爾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89年。斯蒂凡·科內琉斯所著的《默克爾傳》中寫道,那年11月9日,默克爾和一位女性朋友「在蒸汽浴中經歷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從此,她的政治生涯也拉開了帷幕。
  • 默克爾的徵途,晚節不保還是功成身退?
    默克爾也不例外,她迅速投身政治這個最具活力的領域,加入了當時新成立的政黨「民主覺醒」。1990年3月,東德進行了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人一票的選舉,默克爾成為德梅齊埃(Lothar de Maizière)政府的副發言人。作為副手,默克爾沒有上臺展示的機會,卻在幕後任勞任怨地做了很多工作,由此得到了德梅齊埃的賞識,讓她跟隨自己出訪各國,默克爾開始登上了國家級的政治舞臺。
  • 【默克爾:與中國的合作應以互惠和公平競爭為基礎】德國總理默克爾...
    【默克爾:與中國的合作應以互惠和公平競爭為基礎】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中歐視頻會晤結束後表示,與中國的合作應以互惠和公平競爭為基礎。默克爾表示:「我們應該在投資協定上取得進展,必須加強在氣候保護領域的戰略合作。與中國的合作整體應以互惠和公平競爭為基礎。」
  • 安格拉·默克爾迎來執政十五周年
    △2005年11月22日,首次當選德國總理的默克爾宣誓就職雖然默克爾的支持率受到難民政策的影響近年來持續下降,但在領導德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 ,她被認為危機處理得當,本人和所在黨派的聲望又再度重回高峰,甚至很多人希望默克爾能夠繼續連任總理。
  • 「鐵娘子」默克爾無奈宣布:再次封鎖
    在默克爾政府的率領之下,德國進行了許多的強硬封鎖措施,其中包括了封城封鎖,並對群眾集會進行限制。這些措施都有力地防止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德國也一度被媒體稱讚為歐洲的「防疫標杆」國家。同其他的歐洲國家對比,德國確實在疫情初期為疫情防控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 德國女總理默克爾,再拿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幹練西服穿到底
    而這裡裡面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無疑還是德國的女總理安格拉默克爾,68歲的她已經連續10年蟬聯榜首了,而且是連續15次上榜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獎了。說起,安格拉默克爾,可能大家都並不是很熟悉。其實,她是德國的第一位上任女總理,並且從2015年,她上任開始到現在她已經長期任職15年,可見她的能力,以及在德國民眾心中的地位。
  • 戰「疫」中的德國,默克爾收穫政治回潮
    在當今國際政壇,默克爾算得上是最資深的國家領導人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政治家之一。如從連續任職的時間看,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默克爾連續擔任國家領導人的最長。視頻截圖:默克爾總理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來源於環球網)2005年,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至今已連任四屆。
  • 美方咄咄逼人下,默克爾當眾承認中方「地位」
    美方咄咄逼人下,默克爾當眾承認中方「地位」這場疫情讓原本跑在世界前端的美國突然間就跌落到了一個不可估量的地位,現在的美國不僅經濟遭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打擊,而且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川普的這一做法也讓曾經的一些盟友都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就連默克爾也認為川普將會成為一個時代的終結者,他根本就不配成為一個總統!德國也曾是美國的盟友,然而大家都知道,川普對待盟友的態度並不是非常友好,而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前提,有時候甚至還會犧牲盟友的利益,正是因此德國也沒少被美國利用,所以默克爾慢慢的也開始想要脫離美國。
  • 川普會見默克爾談伊核、朝鮮及貿易問題 今年畫風不一樣?
    馬克龍剛走,德國總理默克爾就來了,畫風和去年還有些不同…… 根據美國白宮當地時間4月27日發布的視頻,川普與默克爾當天的會面中,多次提到朝鮮問題進展、伊朗核協議、貿易問題,川普還稱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朝鮮問題上的巨大幫助。
  • 德國總理默克爾含淚不停向民眾道歉!
    德國總理默克爾向民眾道歉 根據12月10日延邊晨報社的報導,如今冬季來臨,世界各國的疫情都逐漸反彈。 在12月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眼含熱淚、雙手合十的發表演講:「很抱歉,我發自內心地為民眾的現狀感到抱歉,如果我們就像這些天現狀是每天都有590個人死亡,那麼我不可能接受這種結果。」隨後她又講了自己的主張,希望所有人都理解政府接下來做的決定,而且(一旦不封城)不要在聖誕節前有過多活動,不要讓這次的聖誕節成為「最後一個聖誕」。
  • 為追趕中美腳步 默克爾周日「補課」學習數位化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據「德國之聲」23日報導,德國夏季放假前夕,總理默克爾連續數周的周日來到總理府,由一位網際網路專家為她上課,了解數位化技術。評論稱,在與美國、中國的競爭中,德國感到這方面急需追趕。
  • 默克爾:一位成熟穩健的政治家豈能與狼共舞
    作者:方志剛4月21日,有記者問耿爽,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要求中方儘可能在新冠問題上,尤其是早期新冠病毒爆發的源頭上及其相關信息上保持「透明」。對此有何評論?默克爾成熟老練,豈能上了別人的賊船中德友好關係是建立在深層次、多領域的基礎之上,默克爾更是對華友好,被網友稱為「默大媽」,中國多位領導人稱默克爾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德關係雖說不是鮮血凝成,那也是經歷風風雨雨,千錘百鍊。豈能說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 總理默克爾「繼任者」宣布辭職
    / 推特隨後,默克爾做出了回應。她表示,「我感到非常遺憾,但我十分尊重卡倫鮑爾的決定」。默克爾還向卡倫鮑爾表達了感謝,並請求她在選出新的黨魁之前,能夠留任國防部長一職。據BBC報導,自2018年12月卡倫鮑爾贏得基民盟全國黨代會選舉以來,一直被視為是默克爾最滿意的接班人,原定將於2021年大選中接替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美聯社指出,卡倫鮑爾的辭職,打破了默克爾的權力交接設想,給德國政壇帶來變數。分析人士認為,一旦默克爾在2021年卸任,基民盟以及德國的發展都將飽受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