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嚴不嚴重,預後怎麼樣?看好這些指標,多數患者不會到尿毒症

2020-12-13 荊山浮屠話健康

今天是世界腎病日,從2006年起將每年3月份的第2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病日,目的是呼籲大家關注腎臟疾病,重視腎臟疾病的早期預防和治療。

#10個國人就有1個患慢性腎病#

說到腎臟疾病,由於多數腎臟疾病,尤其是慢性腎臟疾病是無法痊癒的,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病情是否會持續發展,最終導致尿毒症,其實這不僅僅是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醫生在治療時也會考慮的情況。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慢性腎病比率是10.8%,也就是每10個人有1個人患病,而慢性腎病轉化為尿毒症的比例並不高,大約在2%左右,只要能控制腎功能損傷,避免腎病持續快速加重,很多腎病患者都能跟正常人無異。

雖然腎臟在人體內,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腎功能來了解,患者的腎病是否嚴重,也就是腎臟損傷的情況,那麼如何通過腎功能了解病情呢?

一般來講觀察腎功能的情況,主要是根據四個指標:

24小時尿蛋白

在臨床上檢驗腎臟是否異常,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尿蛋白,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泡沫尿,就是在排尿的時候觀察尿液是否會形成泡沫,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泡沫都是蛋白尿,因為尿液形成泡沫的原因比較多。不過,有一個小技巧,那就是觀察尿液出現泡沫後是否能夠很快的消失,如果長時間不消失的話,那蛋白尿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應該儘快去醫院檢查。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一次泡沫,而且很快消失,尿液檢查也沒有問題,則不用太過擔心。

可以說,蛋白尿能夠反映腎臟損傷的情況,並且可以判斷腎臟疾病的預後是好還是壞。如果在初期腎臟損傷沒有蛋白尿或者只有少量蛋白尿,那麼就表明病情並不嚴重,預後一般較好,尤其是24小時尿蛋白量如果長期保持在500mg以下,那就很不錯了,表明腎功能長期穩定。而如果能在300mg以下,甚至不用過於積極治療,只要控制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或者說跟正常人沒啥區別,更不用太擔心腎病會進展到尿毒症的階段。

其實醫學界認為,24小時尿蛋白在1g以下,為輕度蛋白尿,預後就比較好,不必過於擔心出現腎衰竭的情況;不過如果超過1g但在3.5g之間,那麼就要警惕腎功能的變化了,腎病出現進展的機率會大幅升高,也就是說出現腎衰、尿毒症的機率提高了;如果蛋白尿超過了3.5g,就是重度蛋白尿了,一般診斷為腎病症候群。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腎病都如此,比如膜性腎病,不少患者當時的蛋白尿也會超過3.5g,但也會自愈,只是病情進展到後期的話,還是有腎衰的風險。

所以,總結一句話就是,蛋白尿越低對腎臟影響越小,預後越好,所以治療也多是通過多種手段幫助患者控制蛋白尿,延緩腎病的進展。

血肌酐

在醫院進行腎功能檢測時,有一項重要的指標是血肌酐,血肌酐是人體的一種代謝廢物,一般都會隨尿液排出,不受尿量的影響。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血肌酐的情況,了解腎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也就是腎功能有沒有異常。

不過,由於腎臟具有較強的代償能力,也就是超負荷運轉,腎小球濾過率降到50%以前血肌酐都可能是正常的,所以這個指標有一定的滯後性,往往發現血肌酐出現問題,就意味著腎功能已經出現問題,甚至損傷超過了50%。出現血肌酐增高,此時還不是特別晚,患者應該積極治療,避免腎功能過快下降,還可以保證患者病情長期穩定,避免進入腎衰竭階段。

血肌酐的正常指標為,男性53-106 μmol/L,女性44-97 μmol/L,各地可能因為醫院的標準不同有差距。如果,血肌酐超過了265umol/L,這就到了一個臨界點,腎病患者會出現血肌酐增幅加快,各種併發症出現,腎衰不可避免等情況,診治會威脅到生命。此時,患者往往就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預後比較差。

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慢性腎病的因素之一,但有些人並沒有高血壓,而腎病隨著逐漸發展也可能導致血壓上升,高血壓狀態對於腎病治療不利,可能會加重蛋白尿和水腫,甚至加速腎病走向腎衰竭。

對於腎病患者,血壓控制應該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尤其是60歲以後的老年人可以適當放寬,但也不能高於140/90mmHg。

在這裡就要跟大家說說吃降壓藥的問題了,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長期服用降壓藥會傷腎,其實現在的降壓藥物有多種,部分降壓藥物對於腎臟還有保護作用,只要腎功能較好,長期服用可以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所以如果腎病患者出現高血壓,應該嚴格按醫囑服用降壓藥,這才是真正的護腎方法。

血脂

腎病患者一般也會伴有血脂升高的情況,這主要是腎病進展後,出現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導致肝代謝異常,血脂合成增加導致的,出現高脂血症。

長期血脂偏高會加快腎臟的損傷情況,因為腎臟主要是通過腎小球實現功能,而腎小球主要就是血管球,當血脂增高會導致腎臟的血管出現堵塞,如果腎臟供血動脈也出現堵塞,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腎損傷,比如腎萎縮、腎功能下降等等,如果本身就是有腎臟疾病的話,會出現急慢性腎衰竭。

此外,如果是糖尿病引發的腎病的話,血糖也是觀察糖尿病腎病預後的指標之一。

以上這些指標就是臨床上觀察腎功能的主要的幾個方面,一般認為通過血壓、血脂、血糖來看腎臟的代謝問題,血肌酐來看腎臟的排毒問題,而蛋白尿則是看腎臟的濾過問題,通過這幾個方面能夠較為準確的了解腎臟此時的疾病狀態,能夠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治療支持。當然除了這些方面外,比如血鉀、血鈉、血尿素、血尿酸等也會對腎臟功能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都需要腎臟病專科醫生根據情況判定,以便幫患者改善病情,延緩腎病發展速度,避免進入腎衰、尿毒症階段。

相關焦點

  • 腎內醫生:女性尿毒症先兆,有這些趕緊查!70%是尿毒症
    尿毒性患者無論男女,症狀均在原發病基礎上加重。女性尿毒症的先兆主要是月經紊亂,具體表現為月經量減少,月經不暢,月經不穩,而且月經周期不穩定,甚至有些女性還會出現閉經。
  • 腦電相關監測指標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後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隨著對缺血性腦卒中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有學者發現,在神經元受損但未出現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改變之前就已發生了腦電生理功能的紊亂,而腦電生理功能紊亂的有無及程度與患者預後具有密切關係,這些改變可被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其洐生指標所捕獲。目前,腦電相關監測指標已在臨床上應用於缺血性腦卒中的預後評估,並呈現出一定的優越性。
  • 營養不良或可作為ACS預後指標
    ACS通常是由以下三種問題的引起:一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30%),二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25%),三是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38%)。近年來,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使得心血管突發事件頻發,ACS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
  • 腎病尿毒症眼底表現有哪些?
    腎病尿毒症眼底表現有哪些? 時間:2020-12-01 11:02 北京華爾醫院 急性腎炎大多數患者眼底正常,偶見視網膜動脈痙攣變狹細,或有輕度水腫,晚期可出現出血及滲出等視網膜病變。
  • 尿毒症患者多吃哪些水果效果好
    ,其中一名尿毒症患者僅僅因連吃一周香蕉心臟驟停,經過搶救才得以挽回性命。隨後,記者從宜昌市一醫院、三峽大學仁和醫院腎內科了解到,近期也收治了不少因飲食不當引發高血鉀的腎病患者,其中一人因貪吃桔子搶救過來,剛剛好轉。  飲食沒忌口等因素惹禍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採訪中,記者詢問多位腎病及突發高血鉀的患者發現,主要是固有飲食習慣沒改、僥倖心理等在作怪。
  • 這些年尿毒症患者交過的「智商稅」!
    比如我們尿毒症患者,在CDK前期的時候,患者因為無法接受正規醫院診斷的這個現實,會自己通過網絡或者各種渠道獲得治療方法,而實際上,去了一些不正規的醫院以及奇奇怪怪的方法治療,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CDK快速發展,直接開始血液透析。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對尿毒症患者沒啥用,卻一直出現的事物!
  • 炎性反應標誌物在預測心臟驟停患者器官衰竭和預後中的應用
    3、炎性反應標誌物及其在OHCA臨床研究中的作用炎性反應標誌物被認為是識別和確定心臟驟停後症候群嚴重程度的潛在工具。許多炎性反應標誌物已經被研究作為可能的預後因素,因為臨床上它們是一種容易獲得且可重複的評估患者預後方法。這些研究主要在院外心臟驟停(OHCA)患者中進行,因為院內心臟驟停(IHCA)患者存在感染的混雜效應。
  • 尿毒症隨時可能出現,如果雙下肢有這3種情況,離尿毒症不遠了
    惡性腫瘤出現會大大縮短人們的壽命,而腎臟疾病的出現就會導致人們的財產受到很嚴重的影響,畢竟當腎臟疾病發展到終末階段,是需要規律的血液透析的,一旦到了尿毒症更需要血液透析,否則沒有辦法維持生命。
  • 尿毒症有哪些早期症狀?
    尿毒症的得來,有著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腎代償→失代償,分4期第一期,腎儲備功能降低期,也叫代償期此期,一般無症狀表現,血液生化指標也無異常,跟常人無異。第三期,腎功能衰竭期此期腎臟功能喪失跟腎功能不全期基本一樣,但是症狀表現明顯,氮質血症、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鈣血症、嚴重貧血、多尿、夜尿等,還可能伴有部分尿毒症中毒的症狀。
  • 尿毒症患者過度喝水有風險?這4大後果要當心,別自討苦吃
    尿毒症發作以後一般非常嚴重,誘發的多種併發症讓患者痛苦不堪,有的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尿毒症患者都需要加強注意,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喝水的問題。如果沒有合理的喝水,會導致尿毒症病情越來越嚴重。尿毒症過量喝水會有什麼影響?
  • 肌酐升高後,防範尿毒症也不晚!穩住腎功能照著2步走
    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尿毒症、透析等等這些詞可能會出現在你的大腦裡。確實沒錯,檢查一旦發現肌酐值升高,且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60以下超過3個月,基本可以診斷為腎功能不全了,調查顯示有67%的腎病人群第一次就診時肌酐就出現了升高。
  • 4項指標了解腎功能,淺顯易懂,別只看到尿毒症
    當然少不了檢查。 論各類疾病,都有一些相對於身體指標出現異常,腎病也不例外。腎病不論是確診還是治療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四方面的檢查,檢查的越準確,對病情的治療及腎衰竭的防控越有利。但有時候查出來,有些醫生並不會詳細的一個個指標講給你聽,按著密密麻麻的化驗單,有些的腎友心裡很是沒底。那麼,每項檢查背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腎內科醫生給你3個建議,遠離尿毒症
    儘管進展到尿毒症不會很快,但也可以在數年內威脅到腎功能,所以必須積極治療。一、尿蛋白2+首先要進一步診斷如果你的診斷僅僅是「慢性(腎小球)腎炎」,則是不全面、有缺陷的。尿蛋白達到中度,就需要診斷病理類型了,以便制定治療方案、評估預後。
  • IVD從業者必須了解的生化全套檢驗指標大全! ​
    濃度在17.9-35.7mmol/L時,常見於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腫瘤等。濃度在35.7mmol/L以上,常見於嚴重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升高:常見於嚴重腎功能不全、各種腎障礙、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常見於肌肉量減少(如營養不良、高齡者)、多尿。
  • 腎臟問題稍不注意就成尿毒症?先別慌,有的人是沒把這5事放心上
    尿毒症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終末期腎臟病的通俗的說法,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這種疾病危害是非常大的,會導致多個器官的功能異常引起很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會剝奪人的生命。很多人認為所有的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事實是否真的,這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尿毒症患者腎移植後,就不用管了?6大護理事項要牢記,別圖省事
    尿毒症是很嚴重的一種腎臟疾病,到了後期患者的腎功能會完全缺失,需要長期通過透析或者是腎臟移植來進行治療。而且尿毒症患者在進行腎移植手術之後,也不代表著身體就完全恢復,還需要長期進行護理和控制,這樣才能保證基本的健康。
  • 如果身體,未出現「尿毒症」前期的3個異常,恭喜你,或很健康
    尿毒症的前期表現有以下三種情況,祝你永遠不會碰上它們。如果身體,未出現「尿毒症」前期的3個異常,恭喜你,或很健康1、尿液變化通過我們的尿液是可以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觀察可想而知,尿毒症與尿液脫不了關係。尿毒症早期時,尿液是會給對主人身體發出警告,通過觀察早期患者尿液就會發現,患者尿液減少,尿液中含有白色的泡泡或其他不明分泌物。這個時候我們一定不能小看它。其次,一般患有腎性高血壓的患者多數也是尿毒症患者。這種高血壓的症狀不僅表現在患者出現頭疼頭昏的狀態,還會出現抽搐以及嘔吐。
  • 「尿毒症」前期,可能會有這3個異常,若你不在其中,恭喜
    一旦患上之後,是會危及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使我們的腎臟出現嚴重的腎衰竭,尤其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如果一旦有異常現象,那麼我們應該及時的去就醫,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尤其是以下的3種情況,可能是尿毒症的前期表現,希望你都沒有遇到。
  • 提醒:這五個症狀,都是尿毒症發展期的信號,腎病的患者要注意
    有一種疾病雖然不會瞬間導致患者死亡,但是患者在未來的歲月中,卻只能通過透析、換腎的方式活下去!沒錯兒,它就是「尿毒症」。從字面意義上來看,似乎就是尿液中有毒素,但實際上尿毒症還有一個名稱:終末期腎衰竭,是腎臟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
  • 術後「護心」 麝香保心丸有效改善介入治療患者預後
    《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中國專家共識》指出,該藥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易損斑塊、促進治療性血管新生等多方面作用,有助於降低介入術後患者心血管風險,在源頭上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預後。經研究,該藥具有以下作用機制:有效抑制血管內膜增生。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冠心病介入術後血管再狹窄的主要機制是新生血管內膜過度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