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腎病日,從2006年起將每年3月份的第2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病日,目的是呼籲大家關注腎臟疾病,重視腎臟疾病的早期預防和治療。
#10個國人就有1個患慢性腎病#
說到腎臟疾病,由於多數腎臟疾病,尤其是慢性腎臟疾病是無法痊癒的,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病情是否會持續發展,最終導致尿毒症,其實這不僅僅是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醫生在治療時也會考慮的情況。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慢性腎病比率是10.8%,也就是每10個人有1個人患病,而慢性腎病轉化為尿毒症的比例並不高,大約在2%左右,只要能控制腎功能損傷,避免腎病持續快速加重,很多腎病患者都能跟正常人無異。
雖然腎臟在人體內,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腎功能來了解,患者的腎病是否嚴重,也就是腎臟損傷的情況,那麼如何通過腎功能了解病情呢?
一般來講觀察腎功能的情況,主要是根據四個指標:
24小時尿蛋白
在臨床上檢驗腎臟是否異常,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尿蛋白,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泡沫尿,就是在排尿的時候觀察尿液是否會形成泡沫,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泡沫都是蛋白尿,因為尿液形成泡沫的原因比較多。不過,有一個小技巧,那就是觀察尿液出現泡沫後是否能夠很快的消失,如果長時間不消失的話,那蛋白尿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應該儘快去醫院檢查。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一次泡沫,而且很快消失,尿液檢查也沒有問題,則不用太過擔心。
可以說,蛋白尿能夠反映腎臟損傷的情況,並且可以判斷腎臟疾病的預後是好還是壞。如果在初期腎臟損傷沒有蛋白尿或者只有少量蛋白尿,那麼就表明病情並不嚴重,預後一般較好,尤其是24小時尿蛋白量如果長期保持在500mg以下,那就很不錯了,表明腎功能長期穩定。而如果能在300mg以下,甚至不用過於積極治療,只要控制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或者說跟正常人沒啥區別,更不用太擔心腎病會進展到尿毒症的階段。
其實醫學界認為,24小時尿蛋白在1g以下,為輕度蛋白尿,預後就比較好,不必過於擔心出現腎衰竭的情況;不過如果超過1g但在3.5g之間,那麼就要警惕腎功能的變化了,腎病出現進展的機率會大幅升高,也就是說出現腎衰、尿毒症的機率提高了;如果蛋白尿超過了3.5g,就是重度蛋白尿了,一般診斷為腎病症候群。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腎病都如此,比如膜性腎病,不少患者當時的蛋白尿也會超過3.5g,但也會自愈,只是病情進展到後期的話,還是有腎衰的風險。
所以,總結一句話就是,蛋白尿越低對腎臟影響越小,預後越好,所以治療也多是通過多種手段幫助患者控制蛋白尿,延緩腎病的進展。
血肌酐
在醫院進行腎功能檢測時,有一項重要的指標是血肌酐,血肌酐是人體的一種代謝廢物,一般都會隨尿液排出,不受尿量的影響。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血肌酐的情況,了解腎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也就是腎功能有沒有異常。
不過,由於腎臟具有較強的代償能力,也就是超負荷運轉,腎小球濾過率降到50%以前血肌酐都可能是正常的,所以這個指標有一定的滯後性,往往發現血肌酐出現問題,就意味著腎功能已經出現問題,甚至損傷超過了50%。出現血肌酐增高,此時還不是特別晚,患者應該積極治療,避免腎功能過快下降,還可以保證患者病情長期穩定,避免進入腎衰竭階段。
血肌酐的正常指標為,男性53-106 μmol/L,女性44-97 μmol/L,各地可能因為醫院的標準不同有差距。如果,血肌酐超過了265umol/L,這就到了一個臨界點,腎病患者會出現血肌酐增幅加快,各種併發症出現,腎衰不可避免等情況,診治會威脅到生命。此時,患者往往就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預後比較差。
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慢性腎病的因素之一,但有些人並沒有高血壓,而腎病隨著逐漸發展也可能導致血壓上升,高血壓狀態對於腎病治療不利,可能會加重蛋白尿和水腫,甚至加速腎病走向腎衰竭。
對於腎病患者,血壓控制應該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尤其是60歲以後的老年人可以適當放寬,但也不能高於140/90mmHg。
在這裡就要跟大家說說吃降壓藥的問題了,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長期服用降壓藥會傷腎,其實現在的降壓藥物有多種,部分降壓藥物對於腎臟還有保護作用,只要腎功能較好,長期服用可以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所以如果腎病患者出現高血壓,應該嚴格按醫囑服用降壓藥,這才是真正的護腎方法。
血脂
腎病患者一般也會伴有血脂升高的情況,這主要是腎病進展後,出現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導致肝代謝異常,血脂合成增加導致的,出現高脂血症。
長期血脂偏高會加快腎臟的損傷情況,因為腎臟主要是通過腎小球實現功能,而腎小球主要就是血管球,當血脂增高會導致腎臟的血管出現堵塞,如果腎臟供血動脈也出現堵塞,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腎損傷,比如腎萎縮、腎功能下降等等,如果本身就是有腎臟疾病的話,會出現急慢性腎衰竭。
此外,如果是糖尿病引發的腎病的話,血糖也是觀察糖尿病腎病預後的指標之一。
以上這些指標就是臨床上觀察腎功能的主要的幾個方面,一般認為通過血壓、血脂、血糖來看腎臟的代謝問題,血肌酐來看腎臟的排毒問題,而蛋白尿則是看腎臟的濾過問題,通過這幾個方面能夠較為準確的了解腎臟此時的疾病狀態,能夠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治療支持。當然除了這些方面外,比如血鉀、血鈉、血尿素、血尿酸等也會對腎臟功能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都需要腎臟病專科醫生根據情況判定,以便幫患者改善病情,延緩腎病發展速度,避免進入腎衰、尿毒症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