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探究

2020-12-21 初中化學大師

氧氣的實驗室製取要求學生掌握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方法(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了解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主要考查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實驗裝置選擇、主要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裝置的遷移運用等。此類題在近年中考中均有涉及,常在實驗與探究中出現。解題時要能識別常用的儀器,知道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選擇方法,氣體驗滿的方法,會正確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等。

母題必做【例題005】回答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相關問題。

(1)寫出製取原理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圖所示,發生裝置應選用_____________(填編號,下同),以下氣體收集裝置不能採用的是_________。

(3)為測定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的體積,應選用下圖裝置______(填編號)。

(4)實驗結束,某同學發現收集到的純氧氣質量大於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所得質量。不考慮實驗誤差,請你就此提出一種猜想並設計相應驗證方案:___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裝置選擇、產生氧氣的體積測定、及誤差分析,綜合性較強,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書寫為常考點、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應選A,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應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多功能」集氣瓶排水收集氣體時,應短進長出,利用氣體壓力將水排出;不考慮實驗誤差時,收集到的氧氣大於理論值,可能原因是還有產生氧氣的其它物質。

故本題答案為:(1)2KMnO4 △ K2MnO4+MnO2+O2↑ (2)A E ;(3)丙(4)可能是產物K2MnO4受熱生成氧氣;取K2MnO4固體加熱,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是否生成氧氣(或其他合理答案)。

點撥:本題重視氧氣製取的基礎知識,又不忘對該知識點的拔高。試題設計有梯度,能很好地區分學生,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解題時應做好基礎題,仔細分析問題。

知識必備

1.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反應原理2KMnO4 △ K2MnO4+MnO2+O2↑。

發生裝置反應物都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發生裝置如上圖A。

收集裝置由於氧氣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欲製取較純淨的氧氣,需採用排水法收集,如上圖E;由於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欲製取較乾燥的氧氣,需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上圖F。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應注意導氣管應伸入集氣瓶底部,以便於排盡集氣瓶中的空氣。

注意: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加熱時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試管口部應放一團棉花,以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造成堵塞。

實驗步驟①檢查裝置氣密性②藥品裝入試管③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④點燃酒精燈加熱⑤排水法收集氧氣⑥收集完畢,撤出導管⑦熄滅酒精燈

氧氣的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驗滿: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瓶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收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滿。

2.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實驗

原理:

2H

2

O

O + O

裝置選擇: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固液反應無需加熱,因此可選用如上圖B或C或D裝置。

說明:上述三個發生裝置中,裝置C、D與B相比,優點是C、D便於隨時添加過氧化氫溶液;裝置D與C相比,優點是D可通過調節分液漏鬥的活塞來控制滴加過氧化氫溶液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如果選擇長頸漏鬥,應注意長頸漏鬥的下端管口一定要伸到液面以下,以防產生的氣體從長頸漏鬥口逸出。

實驗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上組合圖,蓋緊塞子,將導管的末端放入水中,用熱毛巾捂住錐形瓶,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逸出。若有氣泡逸出,說明氣密性好。(2)向錐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固體。(3)塞好帶有長頸漏鬥(或分液漏鬥)和導管的雙孔塞。(4)向分液漏鬥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並控制活塞,慢慢注入到錐形瓶中。(5)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3.實驗室利用氯酸鉀製取氧氣

反應原理:

氯酸鉀(白色晶體)、二氧化錳,

實驗裝置與步驟:與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與步驟相同。

4.催化劑及催化作用二氧化錳在後兩個反應中都是催化劑,特徵是:「一變」是指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這裡的「改變」包括加快和減慢。「兩不變」是指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

5.氧氣的工業製法

(1)原理:液態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的沸點不同,加熱時先汽化出氮氣。

(2)過程:分離液態空氣,其過程簡單表示如下:

(3)貯存:貯存在藍色鋼瓶中。

題型必練

1.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製備和收集裝置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 ,b ,c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可選用發生裝置 (填字母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若選用C做發生裝置,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你認為選用C的優點是(與B比較) 。

(4)欲使用裝置E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 (填「m」或「n」)端通入;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 (填「m」或「n」)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氣體難溶於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時應選用圖中裝置 (填字母序號)。

(6)對用高錳酸鉀製取O2後的固體殘渣(假定已完全反應),通過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先後順序是 (填寫選項序號)。

a.烘乾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2.如圖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從控制反應速率和節約藥品的角度考慮,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 _ (填字母)。

(3)實驗室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作催化劑)製取氧氣,可選擇裝置C作發生裝置,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F、G都是實驗室中氣體的收集裝置,其中不能用來收集氧氣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若用G裝置收集,氣體應從 (填「a」或「b」)。

(3)

( 4)D a

相關焦點

  • 實驗基本操作與氧氣的實驗室製取
    實驗基本操作與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化學規律、運用實驗結論,來分析生活和生產中的現象.本文將為同學們介紹初中階段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及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實驗基本操作的難點梳理.
  • 《化學提高》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理
    實驗室製取氧氣主要有加熱氯酸鉀、加熱高錳酸鉀,雙氧水制氧氣這三種方法。
  • 九年級化學上冊微教案系列——第二單元 課題3 製取氧氣
    No.1 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實驗室中製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製取新物質的方法;2.練習連接儀器的操作,學習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動手製取氧氣,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成功的喜悅
  • 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中二氧化錳的作用
    實驗活動目的:1.通過科學探究加深對催化劑的概念的理解。2.初步學習控制條件和對比的實驗探究方法。所以說,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為: 。【反思與交流】1.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還可用什麼代替二氧化錳作催化劑?2.有同學將少量新鮮豬肝放入盛有過氧化氫溶液的燒杯中,發現產生大量氣泡,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燒杯口,發現木條復燃了。他得出結論,豬肝也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專題04 氧氣的製取及性質
    下列探究活動的結論錯誤的是A.圖一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劇烈,氧氣的濃度是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B.圖二A試管中固體幾乎不溶,B試管中固體可溶,溶劑的種類是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又補充了C試管所示實驗,溶質種類也是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C.圖三分別振蕩二個軟質塑料瓶,觀察到塑料瓶變癟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B>AD.圖三對比
  • 氧氣的實驗室製備
    實驗室中製備氧氣,一般用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進行。1.反應原理(1)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製備氧氣(3)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製備氧氣2.反應裝置
  • 13道二氧化碳的製取中考真題訓練,拿走不謝!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製取氧氣 B.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製取氫氣C.裝置②和④組合可以用來製取二氧化碳 D.裝置②可以較好地控制反應速率【答案】A【解析】A、實驗室製取氧氣可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
  • 初中化學-催化劑和催化作用(探究)
    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支持燃燒。測試氧氣是否存在的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看是否復燃:【預備知識】實驗室可以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製取氧氣。我們用這種方法,製取一些氧氣,來測試它的相關性質,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以驗證猜想、認識世界、服務人類。既然過氧化氫在添加了二氧化錳之後能夠生成氧氣,那麼,是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反應了嗎?還是二氧化錳也能釋放氧氣呢?
  • 中考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中要掌握的氣體的製備
    初中化學,需要掌握氧氣,氫氣,二氧化碳實驗室的製取。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通常分為兩類:固體加熱型和固液常溫型。(1)固體加熱型:固+固——(加熱)氣體的反應,如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裝置如下圖所示。(2)固液常溫型:固+液——氣體,裝置如下圖,常用的有: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用鋅粒、稀硫酸制氫氣;用石灰石、稀鹽酸制二氧化。裝置如下圖。
  • 氧氣-活潑的藍精靈
    氧氣的物理性質 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熔點-218.4℃,沸點-183℃。在壓強為101kPa時,氧氣在約-180攝氏度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約-218攝氏度時變成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相對密度1.14(-183℃,水=1),相對蒸氣密度1.43(空氣=1)。
  • 生活實驗室:探究防曬衣的小秘密
    生活實驗室:探究防曬衣的小秘密 2020-06-10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初中生物創新實驗室可行性報告及建設方案
    三、生物創新實驗室的功能與特點  生物創新實驗室的功能與特點在不斷擴展和延伸,但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可開展探究式實驗,強化學生的探究能力。開展探究式的實驗是初中生物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是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關鍵所在。
  • 初中製取氣體實驗總結,初三學生必收藏!
    中學階段的三種氣體:氧氣、二氧化碳、氫氣的製取時,除了氧氣製取不需要用到酸液以外,二氧化碳的製取不能使用稀硫酸,因為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的時候,會產生微溶的硫酸鈣,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將碳酸鈣與稀硫酸分隔開來,這樣反應就沒法繼續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