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土茯苓給孩子健脾,功效和用法大有不同!

2021-12-12 許尤佳育兒

關於土茯苓,說法正確的是:

A.    性平

B.    溼疹適用土茯苓

C.    與茯苓是同種藥材

處暑後暑氣漸消,不少地方仍然炎熱,每到這種時節特性不是很明顯的時期,家長就不知道給孩子調理的重點是什麼。四季脾旺不受邪,任何時候健脾都不會錯!茯苓和土茯苓均有健脾的功效,很多家長留言問兩者有何區別?今天來說說這個問題。

生活中,有些人會把茯苓叫成土茯苓,把土茯苓叫做茯苓,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藥物,在功效和用法上有很大差異。

茯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是臨床運用最多的四大傳統藥材之一,有「十方九苓」之說,可見其運用的廣泛,尤其在氣候潮溼的南方,茯苓的使用率更高。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用藥心法》中提到:「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溼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茯苓的主要功效有:

● 利水滲溼。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氣,茯苓的利水通過健運脾肺達到,可以說既能祛溼邪,又能扶正氣,對於稚陰稚陽的孩子很適合。

● 健脾補中。脾喜燥惡溼,孩子如果長期溼氣重,溼邪困於脾,時間久了脾會被拖累成脾虛,茯苓補脾的同時,還能去溼,有助於孩子脾胃健運,這點很難得。

● 寧心安神。茯苓,能利竅去溼,利竅則開心益智,孩子脾氣大、煩躁不安、睡不安穩時,可以用來安神養心。

茯苓藥性平和,除了祛溼,主要還能健脾和胃,適合脾虛有溼,脾不健運的孩子。

土茯苓,又叫冷飯糰、紅土苓等,因其形像茯苓,故名土茯苓,色有赤白之分,入藥以白色者為良。

土茯苓味甘、性平,歸肝、胃經,有健脾胃,清溼熱,利關節,治拘攣,止洩瀉,除骨痛等作用。

土茯苓的主要功效有:

● 除溼健脾。《本草綱目》中指出:「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風溼,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溼去則筋骨利。」土茯苓雖然除溼,但偏重於通利下焦水溼,通利關節,滲利的「威力」比茯苓強。

● 清熱解毒。土茯苓性味雖然甘淡,但略偏涼,因此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利溼去熱能入絡,捜別溼熱之蘊毒」,對皮膚溼疹瘙癢、瘡瘍腫痛等病有很好的效果。

● 鎮痛抗菌。土茯苓含多種化學成分,包括有機酸類、黃酮和黃酮苷類等,有利尿、鎮痛、護肝、抗腫瘤、護胃、抗菌等作用,具有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土茯苓祛溼的滲利作用比茯苓強,但利水太過容易傷陰,所以肝腎陰虧而無溼的孩子要慎用。

茯苓與土茯苓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並不是同一種藥,功效也各有側重。很多家長覺得都能祛溼健脾,將兩者當作同一種藥使用,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土茯苓和茯苓是根本不同的兩種藥材。首先從生物學上看,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的乾燥菌核,通常寄生在松樹根部附近;而土茯苓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的乾燥根莖,是兩種不一樣的生物。

從功效上看,茯苓的功效是祛溼、健脾和胃、安神寧心;土茯苓的功效是解毒、除溼、通利關節。雖然兩者都能健脾祛溼,但茯苓主要是去中焦脾胃水溼,而土茯苓主要通利下焦水溼,也就是說土茯苓偏重除關節之溼,茯苓偏重除臟腑之溼。

孩子脾胃嬌弱,容易被飲食所傷,易生內溼,茯苓能健脾祛溼,藥性又比較平和,無疑較為適合孩子體質,多個健脾名方中都有用到。但並不意味著孩子不能用土茯苓,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對症選用,比如孩子溼疹嚴重,一般會選用土茯苓。

需要注意的是,茯苓和土茯苓都是藥食同源的食材,日常食療中最重要的是搭配其它食材,既能發揮其功效,又適合孩子體質,強脾胃,扶正氣,在吃中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治療溼疹的三花茶,太小的寶寶不能喝的話,能否母乳媽媽喝,然後過給寶寶呢?

如果只有幾個月的小寶寶喝,可以劑量減半用。也可以母乳媽媽喝(劑量不減半)然後過給寶寶,但媽媽體質弱的話不能喝。

大家日常有什麼問題和心得,也歡迎在育兒群多交流。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進入交流群。

孩子哭,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A.    不理孩子,孩子慢慢自然不哭了

B.    抱抱孩子,給予安撫和溫暖

C.    積極溝通,理解孩子的需求

相關焦點

  • 茯苓與土茯苓,功效全不同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中藥師 區惠芬 茯苓與土茯苓只有一字之差,經常被人誤以為是同一種中藥材,其實兩者全然不同。
  • 土茯苓和茯苓一樣嗎?
    首先認識一個誤區,土茯苓和茯苓一樣嗎?土茯苓和茯苓的功效大相逕庭。
  • 茯苓和土茯苓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吃?
    茯苓和土茯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材,其來源、形狀以及功效等都不相同。
  • 茯苓和土茯苓是一家人嗎?
    茯苓和土茯苓兩味中藥,雖然僅一字之差,但是實際上兩者的差異不止一點點。茯苓和土茯苓不僅不是「一家人」,從基源上說,它倆完全是「陌生人」,具體有何不同呢?請聽小編慢慢道來。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而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兩者除了名字相似,從來源上看完全就是「陌生人」。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土茯苓是一種野生的中藥材,也是一種補氣健脾的中藥材,可以對人的脾臟起到調理的作用,可以緩解脾虛體弱的狀態。土茯苓還可以促進體內免疫細胞的再生能力,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抵抗多種疾病的發生。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健脾祛溼話茯苓
    或許可以試試一碗具健脾滲溼功效的茯苓苡仁湯,可解疲乏納差之憂。在民間,有茯苓為中藥中健脾滲溼之最的說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茯苓這味中藥。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於7~9月採挖後經陰乾、切制等步驟製成「茯苓塊」或「茯苓片」。雲南所產的茯苓,個圓或長圓,皮黑褐有細皺,肉白,鐵實,質量最優,為道地藥材,故稱為雲苓。
  • 【中藥】健脾滲溼話茯苓
    或許可以試試一碗具健脾滲溼功效的茯苓苡仁湯,可解疲乏納差之憂。在民間,有茯苓為中藥中健脾滲溼之最的說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茯苓這種中藥。值得注意的是,土茯苓與茯苓雖然名字差不多,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兩樣藥材,其功能與作用也各不相同。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之功效,而沒有健脾之功效。
  • 茯苓 赤茯苓 土茯苓 是不是同一種藥?它們各有什麼功效呢?
    為大小不一的方塊或碎塊,均為淡紅色或淡棕色。質松,略具彈性。(獲苓皮)後,再切成厚薄均勻的片,取其中粉紅色的即為赤茯苓,曬乾。原形態: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長10-3 0cm或者更長,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深褐色,新鮮時軟幹 後變硬;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和什麼煲湯最好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土茯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等功效。土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應用於水腫、痰飲、脾虛洩瀉、失眠等症,土茯苓味甘而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洩,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藥,可以用治寒熱,虛實,各種水腫。茯苓滲溼水瀉,痰無由生,可治痰飲之目眩、心悸。土茯苓還能夠健脾滲溼而止瀉,由於脾虛溼盛洩瀉,可以與山藥、白朮、薏仁同用。還能夠益身體,而寧心安神,輔助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
  • 健康養生|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土茯苓在秋末和冬季採挖,將採來的土茯苓洗乾淨後切成片狀,曬乾後放在乾燥的地方就可以了,可以長時間使用。  關於土茯苓大家都知道它是中藥,土茯苓有治療頭痛的作用。土茯苓的其它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土茯苓配伍生地黃怎麼製作,土茯苓配伍生地黃有哪些功效呢?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土茯苓的營養價值及正確吃法 土茯苓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土茯苓的營養價值及正確吃法 土茯苓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土茯苓即白茯苓。
  • 利水中草藥:茯苓
    2、健脾止瀉茯苓丁還是一種能健脾止瀉的中藥材,它能緩解人類脾虛也能清理身體內的溼毒,對人類因脾虛運化失常所導致的腹瀉,有特別好的治療作用,在治療時可以把它與黨參,白朮,山藥等中藥材搭配在一起服用。製法:將茯苓搗碎,用紗布包好,放入酒罈中,密封壇口,浸泡10日即可。用法:每日早餐1小杯功效:調和氣血、舒筋和血。《方3》配方:茯苓、生黃芪、土茯苓、懷山、蒲公英各30克,蒼朮、白朮、羌活、柴胡、密蒙花、黃芩、陳皮、木賊各12克製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汁。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和什麼煮去溼氣效果好
    其能入藥入膳,入藥可以輔助許多病症,入膳則能強身健體,土茯苓清熱利溼、解毒、殺蟲止癢,對於溼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溼疹有很好的療效;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和什麼煮去溼氣效果好!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具有利溼解毒,健脾胃,護肝臟,通利關節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主料:糯米粉200克,茯苓200克輔料:白砂糖100克製作:將茯苓磨成細粉,加米粉、白糖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裡攤烙成薄餅即可。用法:可經常吃或佐食。效用: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於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腫、大便溏軟等。
  • 「邊讀書,邊臨證」有感之二十四——白茯苓、赤茯苓、茯苓、茯神、茯苓皮的區別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健脾、寧心安神,可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茯苓是一種真菌的菌核,一般寄生於松樹根部。新鮮的茯苓外形像甘薯,有的為球形或者塊狀,有的為扁圓形或長橢圓形,表面不光滑,長有一些「小瘤子」,或者有皺褶。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茯神、茯苓皮出自同一植物茯苓。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土茯苓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那麼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呢?土茯苓有什麼好處呢?就告訴你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土茯苓有什麼好處吧。土茯苓的功效  除溼,解毒,通利關節。  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解毒散結,祛風通絡,利溼洩濁。
  •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茯苓又叫茯菟、茯靈、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雲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茯苓的食用方法有茯苓麥冬粥、茯苓慄子粥、3、茯苓治皯:白蜜和茯苓塗上,滿七日。(《補缺肘後方》) 4、茯苓用於脾虛洩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白茯苓的營養價值及正確吃法 白茯苓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白茯苓的營養價值及正確吃法 白茯苓不能和什麼一起吃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白茯苓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 白茯苓粉美容功效和美白作用,快別亂用各種不明面膜了
    1、茯苓化斑面膜材料:白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做法:將蜂蜜與茯苓粉調成糊狀即成。晚上睡前敷臉,翌晨用清水洗去即可。功效:本面膜有營養肌膚,消除老年斑黃褐斑的功效。不過注意皮膚不同、天氣不同時,蜂蜜、牛奶的用法。5、銀玉面膜材料:白芷粉5克、白茯苓粉5克、銀耳粉5克用法:將白芷粉和白茯苓粉、銀耳粉調成糊狀即成。晚睡時用此面膜敷臉,次日清晨洗去。連用1個月以上。功效:本方有營養皮膚,淡化色素斑的功效。mk.k銀耳富含多種胺基酸、微量元素鋅、膠元蛋白等成分,有營養皮膚的作用。白芷活血祛風,茯苓可淡化一切黑斑和疤痕。
  • 茯苓粉要怎麼吃?土茯苓不能和什麼同吃呢?
    茯苓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日常被人們當作是養生品食用。很多人都喜歡將茯苓做成各種各樣的食物,下面講講茯苓粉怎麼吃、土茯苓不能和什麼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