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一個在美國廣受年輕人歡迎,下載量近4億,活躍用戶9000萬的應用,突然被要求強行賣掉,或是被強制關閉。是TikTok違反了美國的相關法律?給美國造成了損失?還是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感?
都不是!沒有原因!莫須有!
很難想像這一切發生在21世紀,發生在一直標榜自由經濟的美國。
如果CNN等美國媒體公開披露的信息準確表達了協議內容,甲骨文將成為TikTok在數據安全合規方面的合作夥伴,成為其「可信技術提供商」。甲骨文將審查TikTok的原始碼及後續更新版本、監管TikTok在美國的所有技術操作、獨家託管TikTok美國用戶數據。這意味著甲骨文可以了解抖音公司的一切技術,所謂抖音公司「核心技術保得住」恐怕只能是美好希冀了。這樣的「可信技術提供商」是否「可信」,它的「手」是不是伸得很長,明眼人都能輕易得出答案。
被冠以「可信技術提供商」的甲骨文是怎樣的一家公司?甲骨文不過是一家大型資料庫提供商,在移動網際網路產品上沒有任何運營管理經驗。這家公司的技術產品機制已經落伍,通過大型資料庫收高價授權費,根本無法適應分布式、靈活多變的移動網際網路。甲骨文在技術能力和管理機制上的短板,對TikTok的發展而言很可能反而是災難性的,真不知道它何以能成為「可信技術提供商」。
事實上,甲骨文的參與,不過是美國政府極限施壓之後設計的一個「溫柔陷阱」,通過這樣一個表面上的合作,看似不付出任何代價,就奪取了一個中國企業研發出來的、美國網際網路企業無法與之競爭的強大應用,把這個企業的控制權、技術完全掌控在美國人的手中。
很顯然,甲骨文其實充當了美國政府的「白手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NN等美媒披露新組建的TikTok Global董事會將由5人組成,其中4人需要是美國公民,而且這4位美國公民中須包括一名美國數據安全專家,同時擔任公司內部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擁有公司內部最高安全權限。
如果上述信息得到確認,那麼,TikTok看似跳出了被強買強賣的困局,找到了「合作路線」,實則被扼住喉嚨,而美國政府則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樣一份協議,不過是美國政客、企業各就各位、相互配合,對TikTok實施的一次圍獵,目標是奪取一個有影響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公司控制權。寄希望於對手,以為順應它的某個規則,就可以避免損失,這是絕不可能的!表面的退讓,就是做了一個大陷阱等著你去跳。美國政客和企業聯手展現了這樣一個赤裸裸、血淋淋的美式案例。
披著再光亮的羊皮,狼還是狼。面對狼,唯有鬥爭,才能有生機!這是我們必須從這個案例中汲取的啟迪!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