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與「大同」:美好生活的古風圖式|論道

2020-12-26 騰訊網

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文明前行的動力。中國最早系統闡釋「美好生活」願景和相應社會形態的,是兩千五百年前《禮記·禮運》中關於「大同」和「小康」的闡述,這成為最早對相關社會秩序和社會結構的系統構圖。

對於「大同」社會的描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從這一藍圖中可以看到,「大同」社會的主要型構,一是天下為公,國家權力不為專有;二是選賢與能,遴選德才兼備者,這是文官制度之濫觴;三是講信修睦,社會有公信力,與鄰睦和,友好型外交。孔子非常強調「民無信不立」,若無信譽,社會便無公信力和凝聚力可言;四是推行普惠型社會福利政策,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可以說從搖籃到棺材;五是「男有分,女有歸」,社會和諧、家庭安康;六是社會道德風尚好,「貨,惡其棄於地,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是人盡其力、物盡其用,是極高的社會境界。

關於「小康」社會的描述是:「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小康」社會的型構特點,一是家天下,權力專屬專制;二是「貨力為己」,財產私有;三是用「城郭溝池」作國防護衛,用禮義約束人們行為;四是由此「謀用是作,兵由此起」,社會爭利多,智謀、欺詐多;五是通過刑罰、禮教「示民有常」;六是對於行為不端者,「在勢者去」,即以罷免、廢黜、刑罰等手段予以強制管控。

「小康」社會最大特點是大道隱沒。在貧富差距、貴賤不等的情況下,產生一系列典章制度和倫理規範用以約制人們行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搞「城郭溝池以為固」,由是「謀」「兵」之類興起。但這種社會畢竟還有正常秩序,故為「小康」。

「大同」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在宥》中,意謂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用「大同」來狀述「天下為公」社會理想,始於《禮記·禮運》。「大同」理想雖為孔子首創,實際上乃為先秦儒、道、墨、農各家的本旨闡發。「小康」一詞最早源出《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訖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意思是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希望是過上小康的生活。這個意思在《禮記·禮運》得到系統闡述,成為與「大同」社會相對的理想模式。

從孔子時代到今天兩千五百年來,未出現過「大同」世界。但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成為歷朝歷代人們「美好生活」的理想,是中國文化最為珍貴的思想遺產之一,也成為今天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根源和文化依據。(作者系上海市政治學會副會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王玥

相關焦點

  • 「小康」與「大同」:美好生活的古風圖式
    但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成為歷朝歷代人們「美好生活」的理想,是中國文化最為珍貴的思想遺產之一。 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文明前行的動力。中國最早系統闡釋「美好生活」願景和相應社會形態的,是兩千五百年前《禮記·禮運》中關於「大同」和「小康」的闡述,這成為最早對相關社會秩序和社會結構的系統構圖。 對於「大同」社會的描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 孔子怎樣論述小康和大同
    大家都竭盡所能共建美好社會,而不計個人利益得失。人與人之間坦誠相見,沒有鈎心鬥角,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片和諧的景象。這就是大同的世界啊。」孔子接著說:「現在就不同了,天下為家,天下成了某家族的天下。大家都只顧著自己的親人,都為自己牟利,權力靠世襲傳承。於是,欺詐與紛爭隨之出現,需要靠禮去約束人倫綱紀和社會秩序。
  • 孔子講的「大同」與「小康」到底指的是什麼?
    「小康」曾經是一個高頻詞彙,而與「小康」呼應的還有一個「大同」,這兩個詞的古今義是有差別的,它們最早見於《禮記·禮運》一文,《禮記》儘管為漢代所編,但其中的確是有很大一部分真材料的,《禮記·禮運》所載內容就屬於比較可信的。
  • 小康之年話「小康」
    【釋義】「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出自《詩經·大雅·民勞》的首章。止:語氣詞。汔:庶幾,差不多。小康:小者稍也,康者安也,其本義是稍安,在這裡是勸諫周厲王使民眾免於徭役之苦而生活稍有所安。這句詩的意思是說,老百姓太勞苦,也該稍稍得到安樂了。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奮力譜寫大同踐行新時代中國...
    他強調,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貫徹省委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乘勢而上奪取疫情防控和轉型綜改雙勝利,交出高質量轉型發展滿意答卷,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大同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美好生活博物志:從「的確良」到珍珠纖維 上海...
    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中華民族的小康夢,綿遠悠長。從改革開放初期首次提出「小康社會」構想,到黨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部署,黨的十九大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
  • 「小康社會」的文化源頭與發展
    站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節點上審視小康社會的文化源頭與發展,對於正確認識中國社會的發展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小康社會的理想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小康」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表達的是統治者設置寬鬆政令以體恤關懷勞動人民的思想。
  • 文物之光照亮小康之路
    「小康社會」根植於歷史。從《詩經·大雅·民勞》勸諫君王體恤民力到《禮記·禮運》闡述大同政治思想,從《清明上河圖》描繪世事繁華到《千裡江山圖》頌唱錦繡山河,從河姆渡遺址還原刀耕火種的樸素生活到敦煌莫高窟寄託天上人間的慈悲心願……這些寶貴文化遺產,記錄著、承載著、參與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對理想社會狀態的不懈追求。
  • 小康 我來了|小康按摩店託舉起盲人夫婦的「小康生活」
    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今天的中國,更多上升機會,更多保障依靠,更多成功路徑以及更多表達渠道。即日起,紅網時刻推出《小康 我來了》系列報導,走進身邊的「小康」故事。小康盲人按摩店位於長沙銀港水晶小區居民樓。店主候意群。小康盲人按摩店內。
  • 小康!到上海中心,看看「小康生活」的模樣
    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什麼樣的?正在上海中心大廈B2藝術長廊進行的「儂好!小康」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上,百件優秀作品呈現了市民心目中最直觀、最真切的美好小康生活。「儂好!小康」的美好畫卷。圖說:主題演繹獎獲獎作品 官方圖年齡最小的參賽者名叫陸陳曦,只有10歲,最大的則是年近八旬的張安樸老人。小朋友眼中的小康生活就像一條船,船裡面裝滿了糖果、玩具,也裝滿了快樂。老人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見證了上海在全面奔小康之路上的日益繁榮。
  • 市民熱議大同「十四五」規劃編制
    編者按「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動我市轉型發展蹚新路的關鍵時期。「十四五」規劃編制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切實提高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科學性、民主性和透明度,需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統一起來,開門問策,為奮力推動大同「十四五」轉型發展出雛型起好步、開好局凝聚智慧和力量。
  • 唱出豐收甘甜,奏出小康心聲!大同廣靈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22日上午,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山西廣靈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廣靈縣城北道巖農副產品貿易園區熱鬧啟幕。一片綠、一片紅、一片金黃,秋日的廣靈田間山林一派稼禾覆蓋、碩果纍纍的豐收景象。忙碌的農民喜在眉頭、樂在心上,臉上洋溢著豐收的燦爛笑容。「大家都說山西小米好,而廣靈小米是山西小米的代表。」
  • 驚豔的古風女孩名字,如初戀般美好
    古風總是帶著一種唯美的氣質,讓人看了移不開眼,所以,在我們平淡的生活中,加入一些帶有古風韻味的事物,不僅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而且還有一種獨坐夕陽下,坐看雲捲雲舒的意境感。因此,為孩子起一個帶有古風元素的名字,好似驚豔了時光,故而,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驚豔的古風女孩名字。
  • 真善美:新時代美好生活新坐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美好生活」作為一個重要概念明確提出,理論界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試圖破解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判斷標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從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歷史看,人民生活標準的坐標,經歷了從物質生活到美好生活的轉換,從注重物質生活質量到追求真善美的轉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就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搬出沉陷區,告別髒亂差,東華園社區百姓開啟安居樂業新生活——「小康」,就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6月30日,吃過晚飯,家住撫順市順城區前甸鎮東華園社區的陳玉芳一家,坐在一起聊天、唱歌,屋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小康生活是什麼樣子?「儂好!小康」設計大賽成果展給你答案
    小康生活是什麼樣子?「儂好!小康」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海報拔地而起的一座地標,呼嘯而過的一道新航線,低碳出行的一片藍天,美麗鄉村的一次郊遊,在線下單的一次購物……你所見所想的小康生活是什麼樣的?12月18日,「儂好!小康」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創意設計大賽成果展,在上海中心大廈B2藝術長廊正式亮相,百件優秀作品呈現了市民心目中最直觀、最真切的美好小康生活。
  • 社會學視野下的文化傳承:實踐—認知圖式導向的分析框架
    其結果便是,個體在某一生活情境中需要處理代際關係問題時,更有可能激活孝道觀念來指導行動。與此相比,西方人的圖式結構可能更加強調個體性,因此在指導代際關係行動時,人們所激活的圖式不與孝道相關,而與個體獨立性相關。自然,外在行動也會不同。
  • 古今和鳴的人居生活美學,鴻儒論道於此成「峰」
    生活是什麼?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答案。12月12日「鴻瑞成祥 卷啟西峰」鴻瑞西峰美學生活發布會熱映京西,風水大師、國學巨匠、媒體大咖、表演藝術家共襄盛舉,厚載千年的文脈貴地、傳統府院禮制以及當代人居需求交相輝映,奏響一部響徹時代的人居禮讚。
  • 【小康路上】山西大同邊臺村:建新村挪窮窩 興產業斬窮根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山西省統籌推進脫貧攻堅,精準施策,把各項工作往深裡走、往實裡抓,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了全面客觀反映山西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就,總結經驗,戮力前行,黃河新聞網特別策劃了《小康路上》系列專題報導,圍繞山西省脫貧攻堅舉措成效、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優勢產業項目、基層扶貧幹部等內容進行採訪,真實書寫「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的山西答卷。
  • 什麼是小康社會 小康生活的標準是什麼
    小康社會這個詞語相信每個人都聽過,但不知道你是否能了解這個詞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呢?不妨來看看什麼是小康社會?小康生活的標準又是什麼?  什麼是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