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藤麻理惠變成動詞了,如果人家問你要不要Marie Kondo一下,代表什麼意思?近藤麻理惠效應持續在全球發燒,她到底是怎麼爆紅的?
日本收納教主近藤麻理惠生活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在Netflix上線後,再度掀起極簡生活狂潮:Marie Kondo本身變成一個動詞,代表打掃、去繁化簡。而響應斷舍離的全球粉絲,不是讓慈善中心、二手店物源廣進大爆滿,就是讓垃圾填埋場大爆滿。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實境秀為什麼又爆紅?曾擔任實境秀編劇的莫蘭德說,雖然自己也是這一行的編劇,但從來沒想參與實境秀。為什麼呢?因為出於拍攝工作和預算限制,所謂的實境秀通常都必須作假。製作單位有太多把戲了,有時候根本不是按時序拍,有時則需要自己添加一些狀況或設計一些臺詞,莫蘭德說。
相較之下,在Netflix開播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則是由好幾塊積木砌起來的:整理前、整理中、挑戰、願望、持續整理,以及最後的揭示成果。而這背後蘊含的意義是:讓夢想中的改變真的發生。
在每一集節目裡,近藤麻理惠都會拜訪一戶人家,這些家庭的共通點就是家裡亂七八糟。而近藤麻理惠會施展自己的整理術,讓這家人的環境和生活就緒,並要求這家人只留下能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除了打掃本身,近藤麻理惠在節目中還時不時會對著鏡頭傳授一些簡單的家務作法,比方說,你知道怎麼樣折床單最正確嗎!
近藤麻理惠用日文傳授所有的撇步,然後再透過翻譯傳達給歐美國家觀眾。這乍聽之下好像會卡卡的,但就莫蘭德來說,這樣更添了神秘感,讓近藤麻理惠成了凡人無法領會、無法直接溝通的大師。而整個真人秀最迷人的地方,或許就是近藤麻理惠本身了。她很真實,而且總是笑容可掬,幾乎沒有在任何一幕是垮著臉的。她切身踐著自己的怦然心動整理魔法,帶著笑在亂到離譜的家移動,然後也帶給屋主笑容。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和其他以改造為出發點的電視節目還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怦然裡探訪的家庭更能引起共鳴。他們的背景多元,但都是和氣、討喜,且引人入勝的。他們的生活一時亂了套,他們陷於掙扎、需要幫助。每當近藤麻理惠抵達一戶人家,她會先屈膝感謝這個房子。莫蘭德誠實的說,這真的很怪,我看的實境秀從來沒人會這樣做。但說也奇怪,這個舉動似乎能讓屋主一家人的緊張和焦慮頓時散去,然後讓自己也成為近藤團隊的一份子。每一集實境秀的劇情都不難預測:屋主們先把所有的衣服取出來,一一感應自己有沒有怦然心動,如果某一件衣服無法帶來心動感,那麼就誠摯地謝謝它這些年來的幫忙與陪伴,然後就是斷舍離。在第3集中,一對10、11歲的手足在向自己的舊衣褲致謝,感謝它帶來多年的溫暖,這是我在電視上所見過最暖心的一刻,莫蘭德說。家人整理出的物品五花八門,有些雜亂不堪,有些則勾起舊回憶,讓人鼻酸。有些家庭則必須處理海量的雜物。近藤麻理惠不時像個心理治療師,全心聆聽一家人講古,接著才提出最適合的建議。
有屋主問:你的家有像我們家這樣亂過嗎?當然有啊,近藤麻理惠誠實回答。作為一個客人,她對再亂的家,也不帶一點批判。她只想幫忙。這個真人秀提供了打掃和整理術的實用指南,但更動人的部份,往往是觀眾看著一個家庭的重擔,一點一點的減輕,人生開始發生改變。對改造類型的真人秀來說,拍出前、後對照一點都不難。這類電視節目通常也會在呈現出大功告成的樣子後,輔以說明這樣的改變如何神奇的解決了原本的難題。但在《怦然》裡,觀眾看得到改變如何衝淡一家人臉上的憂愁、紓解緊鎖的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