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病從口入」。其實這說的並非不無道理,在胃上就能夠很好的體現,若是日常飲食吃得不好,胃則容易生病。而日常飲食中常見到的這幾種食物,或是傷胃的劊子手,吃得越多,胃就越傷,小心吃出胃病來。下面一一列舉,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或者是經常吃的。
消化科主任提醒:這4種食物,或是傷胃的「劊子手」
1、辛辣食物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辛辣食物可能就只有辣椒,但其實辛辣食物是一個統稱,除了辣椒以外,花椒、芥末、胡椒、煙、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飲料都算辛辣食物。這些辛辣食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期食用或者過量食用會傷胃。
2、醃製食物
醃製食物也是一樣,除了臘肉、鹹菜之外,一些添加重量防腐劑的食物和化學添加劑的食物也屬於醃製食物,比如包裝的烤串、炸串、海鮮之類,吃多了對胃不利,恐還有傷胃的風險。
3、高甜食物
指一切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糕、奶茶、果汁、碳酸飲料、冰淇淋、糖水等,糖分屬於不易消化的物質,當糖分攝入過多就會容易導致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過高也會刺激損傷到自身胃黏膜,經常吃高甜食物的人應該也有感受過,吃後半小時胃會感覺到酸酸的可能還想吐。
4、寒涼食物
食物也有屬性之分,有熱性、溫性、平性、涼性、寒性,胃喜溫怕寒,若是經常吃性屬寒涼的食物,則易導致胃寒、胃虛弱、胃不適。
有以下3種情況的人,以上這4種食物,最好做到忌口
1、患有慢性胃炎的人
慢性胃炎雖不是嚴重的胃病,但如果日常飲食不做好忌口,經常吃一些傷胃的食物,那麼慢性胃炎將很難會好,發作起來也能折磨得人夠嗆,常見症狀有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燒心。
2、患有消化性胃潰瘍的人
消化性胃潰瘍屬於比較嚴重的胃病,慢性病發,如果日常飲食不做好忌口,存在易反覆發作的特點,特別是在秋冬季節,常見症狀有胃痛、食欲不振、消瘦、嘔吐、噯氣。
3、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造成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胃潰瘍的形成,若是日常經常吃傷胃的食物,易導致胃黏膜屏障保護功能變弱,無法抵禦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感染,則會讓胃受到細菌的傷害。
在日常中,多做2事,胃會變舒服,胃病不敢久居
1、補充一「黃」養胃營養
這一「黃」指的是黃精猴菇,可以保護胃黏膜,有助於胃部防禦功能的完善和加固。其中含有黃精、猴頭菇多種養胃食物,還添加了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的乳桿菌,可以調理改善胃內環境,幫助清除胃內毒素,呵護受損胃黏膜,促進胃的恢復和好轉。每天堅持補充黃精猴菇,讓胃變舒服,讓胃病不敢久居,胃一天天好起來。
2、多吃健胃的食物
除了補充養胃營養之外,日常飲食中還可以多吃一些有助於健胃的食物,有利於胃的恢復,前期可以多吃一些半流質的食物,如粳米粥、小米粥、玉米粥、南瓜粥、麵條之類的,容易消化,不會造成消化負擔,可以很好的降低刺激,讓胃不那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