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位於晉冀魯豫四省交界之處,特殊的地理環境位置,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西面太行巍巍,滏陽河穿流而過,滏水彎彎,東面平原大地,農作物豐富,美麗古城圍繞著美麗的家園,這裡人們的飲食文化也和成語典故一樣,所有知名的地方美食也是歷史悠久,傳承很久的手藝,特別的是邯鄲的美食,飲食習慣上,結合了四省的優勢,又突出了地方美食特色。
選幾種代表美食,帶你品嘗一下吧!
先提醒下啊!邯鄲招待客人,是無酒不成宴席啊!有好菜必須有好酒啊!喝酒的規矩,那也是很多種講究的啊!你懂得入鄉隨俗就行了啊!基本是基本了北方人的熱情豪爽實在,又有具備南方精緻講究的一片小酒盅,你見到就知道了!
說起當地的好酒,當地的邯鄲叢臺酒,廣府古城裡的純糧食老燒酒,都是歷史悠久, 那口感留著一股股滏陽河的甘甜清爽,又綿長的香氣,不上頭,又暖心暖胃,很多邯鄲的老爺子每天二兩也是多年的生活必備了。
趕上當地的紅白喜事,重要節日,招待客人們的流水席,八大碗,那好吃的美食滿桌子就多了啊!
下面,來介紹下可能在餐桌上看到的地方美食啊!
第一種,美味燒雞:成品清香芬芳,嫩爛脫骨,一拌即散,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豐厚,使人讚不絕口。
二毛燒雞:創始於清仁宗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直隸大名府城內(今大名縣)。二毛燒雞製作精選新鮮生雞,工序嚴苛,講究燒煮時間,配料齊全。
廣府城裡的道口燒雞:隋朝建立的都城裡,好廚子是很多啊,自古廣府就是政府要點,時代廚子美食就很多,幾代人傳承下來的秘製做法,現在,只剩下老漢一人,製作工序多,每天限量銷售幾十隻,總是供不應求,當地人起早才能吃上這美味。
邯鄲到廣府路上,尚壁鎮的李老四燒雞:「好吃得很,味不錯!」。李老四自立牌子,就是手藝好,多少代人傳承沒詳細介紹過。不顯眼的門面,卻是難得的美味一絕,每天也是限量銷售,供不應求,都是回頭客,吃過的人們都想著這口呢。
第二種,廣府古城裡的酥魚:口感一流,鮮香甜鹹,魚骨酥爛和魚肉融為一體,魚整體整條結實,吃過就知道是絕對難忘,一直留戀著,這傳承的手藝也是很多代人了啊!
周邊鎮上的酥魚做法都差不多,但口味差別各不相同,魚肉骨頭酥香,老老幼皆宜,不用怕魚刺扎嘴啊!
第三種,香腸,制出的成品香腸色澤純正,條杆均勻,香味醇厚,肥瘦適宜,甜鹹兼備,軟滑利口,食而不膩,越嚼越香,回味悠長,獨具一格。
永年驢肉香腸,傳承百年以上了,精選驢肉,營養豐富,製作講究工藝,味道是飄香很遠啊!進門就知道誰家吃驢肉香腸了呢;
大名五百居香腸製作技藝創始於清道光元年。大名五百居香腸是在南腸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而來,其口感更醇厚濃鬱、回味幽香。
第四種,來碗面吧!
魏縣南關申家榆面餄餎,始於隋朝,盛於唐朝,歷經1400餘年而不衰,是「梨鄉三寶」(餄餎、煎餅、豆腐腦)之一,申家榆面餄餎以精細的蕎麥麵、小米麵、豆面為主,配一些榆皮面,用餄餎床子擠壓而成,餄餎滷由鮮豬肉或。申家榆面餄餎以其獨特的加工工藝,被梨鄉人稱為「洘湯餄餎」,其意為「面起湯隨,面落滷現」。
邯鄲市東邯臨公路邊上的南沿村鎮上,有名的南沿村拉麵、面試手工拉制而成,湯料是羊肉醬炒而成,鮮香又美味營養,飄香一公裡外啊!
南沿村鎮上的拉麵、羊湯和燒餅是三種遠近聞名的地方特色美食。
第五種,來上主食,火燒和燒餅
大名的郭八火燒,製作技藝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特點是層多且薄、外表金黃油亮、呈現石榴籽狀,吃起來皮酥裡筋、焦香可口、味香誘人,風味獨特。出爐的火燒,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每張上有二十五層至三十層薄如紙的麵皮組成。
南沿村燒餅,外焦裡嫩,濃濃的飄香滿口,燒制爐子也特殊,有點像新疆的饢製作,口感卻是外焦裡內,面香和數種配料配合,趁熱吃啊!
驢油火燒,配合動物和植物油和數種配料,鮮香無比,幾十年的記憶裡一直存在著香氣滿街。
還有一種,就是黑糖油餅(當地稱為「炸果子」),當地人民配合豆腐腦和清粥吃的主食,又香又甜,營養豐富,小孩一口滿嘴角油;
第六種,要推薦下地方特色小說,方便攜帶的廣府南糖,口味多種,滿口留香,又方便攜帶!
如果是秋天前去周邊遊覽或路過,一定不要錯過了,一年一季的老杜冬棗採摘節,位於南沿村鎮不遠處,美麗鄉村裡紅色小寨的田寨村的老杜冬棗採摘園,種植培訓多年的冬棗,酥脆無渣,營養豐富,鮮美無比,每年去採摘的都是回頭客!吃好了帶著走!
吃好了你可以帶著走,這就是邯鄲特色美食和飲食文化的一部分!熱情好客,淳樸實在,又貨真價實,量多實惠,只要是吃得滿意,回頭繼續捧場就會更優待成老朋友!
邯鄲美食都在古城和邯鄲各地等著你呢!吃好了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