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天一黑就找媽媽?家長別著急,他可能正在經歷「黃昏焦慮」

2020-12-23 朗姐育兒說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860字

閱讀時長:約6分鐘

對於寶寶,媽媽是最大的安全感。

很多寶寶平時很乖,不哭不鬧,但是在黃昏時卻顯得尤其焦躁,哭鬧不止,怎麼哄也哄不好,許多媽媽為寶寶的這種情況感到煩惱,手足無措,以為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時候出了什麼問題,讓寶寶不舒服了。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不是家長的問題,而是寶寶正在經歷「黃昏鬧」

寶寶天一黑就找媽媽?

最近,我們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

我的孩子六個多月大了。他原本是很乖的,但是最近,每天晚上都要哭個不停。我哄不動他,而且孩子也沒有生病,也沒有大便。白天的其他時間他都沒事,這是怎麼了呢?順便說一下,寶寶剛滿月的時候,也會在傍晚鬧一會兒,這種狀態大概持續了半個多月,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其實這位寶媽的寶寶所呈現出的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 「黃昏鬧」,那麼什麼是黃昏鬧呢?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什麼是黃昏焦慮症?

事實上,這對滿月寶寶來說是很常見的現象。它被稱為「黃昏焦慮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黃昏鬧」。一般來說,它指的是剛出生一段時間的嬰兒,一到黃昏時,就會變得非常暴躁,開始哭泣,而且很難安撫。

此外,這種哭鬧常常伴隨著集中進食。所謂「集中進食」是指寶寶總是要吃奶,但是母乳餵養的時間很短。每吃幾口,就哭一會兒,哭完又吃。「黃昏」通常出現在嬰兒出生2-3周左右6周時是最為嚴重的時期,當嬰兒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會慢慢消失。

總之,「黃昏鬧」與餵養孩子的方式或是否母乳無關。寶媽不要從這方面找原因,只要安撫好寶寶就行了。

產生黃昏焦慮症的原因有哪些?

1. 缺乏安全感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嬰兒的眼睛雖然看不清楚東西,但仍對光線有反應。當夜晚光線變暗時,寶寶會感覺到光線的變化,失去安全感,變得焦躁不安。通常從晚上5點到8點,寶寶會哭鬧,製造很多噪音,能持續幾個小時,這也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體現。

2. 吸引父母的注意

家長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後會覺得很累,嬰兒期的寶寶也是一樣,經過一天能量的消耗,到了傍晚時寶寶就會感到疲勞、不舒服,而他們離開媽媽母體的時間又不長,很難適應這種變化,所以,更希望爸爸媽媽能對他多進行安慰和關注,所以,只靠自己唯一能表達的方式,也就是用哭聲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3. 困卻難入睡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孩子想要睡覺。作息規律的寶寶在傍晚5點左右需要有短暫的睡眠。但這小小的睡眠也是一天中最困難的睡眠。

一方面寶寶的情緒不安寧,不容易入睡;另一方面,寶寶又貪戀外界有趣的東西,不願意睡覺。特別是6個月左右的寶寶,睡著後睡眠很淺,而不睡又覺得困而不舒服,導致他們更容易煩躁。

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學會分辨寶寶是否在經歷「黃昏鬧」。如果寶寶每天傍晚都在固定的時間哭,過了這個時間就會停止,則可以確定自家的寶寶是在「黃昏鬧」。

孩子正在經歷「黃昏焦慮症」,家長該怎麼做?

1. 換環境

寶寶在一個非開放性的環境裡呆久了,難免會感到煩躁不安,爸爸媽媽可以試著為寶寶改變環境,帶寶寶到屋內其他房間看看,給寶寶一些可愛的玩具或者看看一些小動物,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或者也可以帶孩子去戶外走走,找個相對比較安靜人少的地方,和寶寶描述一下周圍的事物,讓寶寶感受不一樣的環境,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

2. 巧用聲音

家長可以試著給寶寶播放輕音樂,最好是寶寶還在子宮裡時就聽過的一些音樂,或者哼一些歌曲,這些對寶寶的情緒都有舒緩作用。除此之外,媽媽還可以給寶寶聽一些自然界的聲音,例如說風吹過樹葉的聲音,火柴燃燒的聲音,下雨的聲音等等。

由於這些聲音與媽媽子宮裡的噪音幾乎一樣,所以寶寶聽過後會獲得安全感。媽媽們可以觀察一下寶寶喜歡聽什麼樣的白噪音,之後就可以在寶寶「黃昏鬧」時用來安撫他。

3. 提供安全感

在傍晚來臨之前,媽媽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可以試著和寶寶一起做簡單的遊戲,在房間裡擺放一些他們喜歡的玩具,這樣可以延續快樂的心情。當寶寶哭鬧不止時,可以用柔軟的毯子把寶寶裹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包裹程度要適中,讓寶寶有回到母體子宮一樣的感覺,讓寶寶重新找到安全感。

總結

安撫一個情緒焦躁的寶寶並不容易,但媽媽們要知道,安撫並不是沒用的,當你陪在寶寶身邊時,他們是能感受到你所帶來的安全感的。黃昏鬧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每個寶寶都會經歷這樣的時期,只要家長好好應對,孩子就能順利度過,所以寶媽們千萬別太心浮氣躁了~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一到下午就煩躁哭鬧?心理學家:可能是「黃昏焦慮期」到了
    其實,根據心理學家所說,這種到了黃昏時分,寶寶出現哭鬧的情況和現象,在心理學領域,被稱之為「黃昏焦慮期」。當然,民間關於這種現象,也被叫做「黃昏鬧」,指的就是孩子到了黃昏、傍晚時分,出現不安焦躁,頻繁哭鬧的情況。
  • 天一黑寶寶就開始哭,難安撫,黃昏鬧不用怕,5個技巧輕鬆應對
    很多媽媽一定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每到下午5點左右的黃昏時刻,寶寶就會特別容易哭鬧,而且哭起來非常難安撫,抱著哄吧,使勁打挺,放到床上吧,哭的更厲害。這個點就像是被施了黑魔法一樣,讓一個原本安靜乖巧的寶寶瞬間變得煩躁不安。這個現象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昏鬧」。
  • 睡眠倒退,寶寶可能經歷四次,怎麼破?
    為娘的也是各種焦慮,終於各種找對策之後,最近睡眠恢復正常,我也長舒一口氣,回頭捋一捋和大家分享。最近,後臺留言被孩子睡眠整哭的媽媽很多,就找來之前分享過的這篇睡眠文章再推送一下,看看能否幫到焦慮的你們。另外,秋冬天到底怎麼給娃穿衣服、穿褲子才合適?
  • 睡眠 寶寶可能經歷的四次睡眠倒退怎麼破?
    「你家寶寶估計是遇上了7-9月間的睡眠倒退咯,時不時夜裡醒來站著,那是小寶寶正在經歷大運動發展期呢。白天讓她多運動也許會改善哦!」        就著這個話題,今天,我們就來全面捋一捋寶寶們的睡眠倒退,以及你可能遭遇的寶寶四次(四個月、七到九個月、一歲多、兩歲)睡眠倒退分別該怎麼應對。
  • 寶寶的三種異常,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無需著急糾正
    不過有些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時常會作出一些「異常」舉動,比如會不經意的喜歡拆玩具,或者是偶爾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裡發呆等等。 這讓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是不是發育有什麼問題,或者是孩子的智商有問題,然而事實卻是,有些所謂異常的舉動,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無需著急去糾正。
  • 總是哭著「找媽媽」,離開一會都不行?孩子可能正在面臨分離焦慮
    編輯:邱寫寫見多了孩子哭著「找媽媽」的畫面,我們都已經感到習以為常。小孩子總是過分地粘媽媽,似乎已經成了一件全民公認的事情。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或許我們會覺得這是孩子心智不成熟的體現,但是反過來站到孩子的角度上,我們才會深度理解這種分離給娃帶來的焦慮情緒。寶寶總是哭著「找媽媽」,離開一刻都不行?
  • 《包寶寶》:媽媽的一生,有4個階段的焦慮
    就拿今天的這部《包寶寶》來說吧,它不僅在國內深受大家的歡迎,在國際舞臺上跟其他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還拿下了很多獎項。在這部短片當中,大家能看到媽媽和包寶寶之間相處的點點滴滴。整個故事很溫馨,包寶寶的形象也很是可愛。然而僅憑溫馨的故事和呆萌的形象,並不能幫助這部短片脫穎而出。它之所以能拿下那麼多獎項,最終還是依靠隱藏在溫馨故事下的深層含義,那就是分離焦慮。
  • 奧斯卡動畫《包寶寶》:比起小孩,家長的「分離焦慮」更值得重視
    包寶寶開始成長對抗,開始分離焦慮隨著包寶寶長大,包寶寶開始想有自己的生活。街上買菜的時候,它看見路人在玩好玩的,就想跟過去看看,媽媽很著急立刻扔下手中的菜去抱住寶寶,怕寶寶受到任何一點傷害。正一起打太極的時候,寶寶想去跟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踢足球。
  • 寶寶睡覺滿床滾?先別著急,沒準是件好事
    「寶寶經常滿床滾,睡前明明給他放的位置好好的,睡醒後要不就是腳丫子在我臉上
  • 入園在即,寶寶分離焦慮怎麼破?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分離焦慮。在這個時刻,寶寶總有發洩不完的委屈。當家長們將寶寶交給老師,跟他告別準備離開時,寶寶脫口而出:媽媽不要走!媽媽你不愛我了嗎?媽媽我會想你的!媽媽你一定要記得來接我,不然我就成了沒人要的小孩很可憐……瓊瑤主角上身,分分鐘哭成淚人!
  • 寶寶哭得「天昏地暗」? 可能是腸絞痛在找麻煩
    很多寶寶在出生後的某一段時間內,總是會莫名其妙地大哭,怎麼哄也哄不好,這往往會讓新手爸媽心慌不已、手足無措。其實,這可能是寶寶正在經歷「腸脹氣」,或進一步引起了「腸絞痛」,如何處理?一般情況下,腸脹氣由寶寶出生後數天即可出現,這時症狀較為嚴重,兩個月後有所緩解,部分會延續到4個月後。「腸脹氣的主要表現為腹部膨隆。」楊望醫師指出,對新生兒來說,脹氣是常見並且正常的,絕大部分的腸脹氣在消化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都會自行緩解好轉,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寶寶出現腸脹氣,家長可以以觀察為主,但如果出現孩子進食明顯減少、發熱等情況,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寶寶頻繁夜醒,抬腿轉圈折騰人,睡眠倒退別焦慮,找到原因好解決
    文 | 凝媽小歐家的寶寶現在是6個月,寶寶前段時間睡眠開始變得規律,小歐晚上也能一次性睡四五個小時,感覺很輕鬆,以為好日子來臨。結果好景不長,寶寶到了6個月,晚上睡覺又開始變得讓人鬧心。寶寶晚上睡覺不再安分,頻繁夜醒,如果媽媽不及時回應他,他就哭鬧不止。剛剛睡了不久,寶寶又開始用抬起雙腿砸床,或者轉圈,很是煩躁。
  • 寶寶一到傍晚就哭鬧?別擔心,這是寶寶在「黃昏鬧」
    何為"黃昏鬧"這個很簡單,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寶寶在黃昏時刻哭鬧不止,這是其一。其二是寶寶在傍晚餵奶時寶寶因為種種原因哭鬧不止,有可能還會斷斷續續的持續到晚上10點左右。"黃昏鬧"有什麼表現1. 寶寶心情煩躁,愛發脾氣家長們擔心孩子在睡覺中被飢餓吵醒,大部分父母會在孩子陷入沉睡前給孩子集中餵奶,一般在6點到10點之間會有幾次餵奶。
  • 寶寶喜歡啃指甲?先別著急說孩子,了解一下寶寶行為背後的心理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生活習慣不同,又可能因為各自身體狀況不同,會有各種不同的小毛病。比如說有的孩子愛眨眼睛或者是愛玩手指頭,還有的孩子可能就愛啃指甲。
  • 寶寶2歲就到了叛逆期,別再發脾氣打罵他了,聰明媽媽會用這兩招
    最近一位寶媽在媽媽群裡倒苦水:我家小不點是個男孩兒,別看才2歲2個月的年齡就知道打人,不是打奶奶就是打孩他爸,我看見後讓他對著牆罰站。也是心疼孩子讓他站了5分鐘後,就問他知不知道錯了,他剛開始很聽話說錯了還反省說不能打奶奶打爸爸,可讓他道歉卻怎麼說都不去。
  • 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試試這8招!
    1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分離焦慮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這可能是令人沮喪的,它實際上是一個情感的裡程碑。隨著寶寶的發育,他會體驗到不同的情緒。寶寶開始理解人和事物的存在,即使他們不在眼前,也有「客體永久性」。
  •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幼兒園的老師卻對此頗有經驗,她對我說寶寶都是「專門」哭給家長看的,讓我直接走了,回家之後我忍不住給老師發消息,詢問小糖果的狀況。老師拍了照片,我一看糖果正在乖乖的玩玩具呢。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心裡肯定會有恐懼感,哭正是他發洩情緒的途徑之一。
  • 寶寶剪頭髮都會焦慮,給媽媽6個應對方法
    寶寶天生不喜歡別人碰他的頭髮,尤其是每次剪髮時,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哭鬧,不願意理髮。面對寶寶剪髮的焦慮,媽媽們該如何安撫呢?
  • 新生寶寶經常「放屁」?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
    寶寶經常放屁寶媽當玩笑說出,被醫生怒罵迪迪是一個95後寶媽,她本來沒做好準備當媽媽,但是意外還是來了,於是小兩口決定還是生下來,從那之後她就開始在網上查閱各種養育孩子的資料。終於寶寶出生了,這天閨蜜們來看望他和孩子,大家來的時候正好孩子正在玩,正在他們圍著孩子聊天的時候,就聽見寶寶放了一個屁。然後大家都笑了,迪迪抱著兒子說:「我家這是個屁精轉世,別看剛出生沒多久幾乎每天都要放好多屁」,大家都被他都得笑出眼淚。
  • 這3類嬰兒用品被拉黑,家長儘量別給寶寶買了,對寶寶健康不好
    這3類嬰兒用品被拉黑,家長儘量別給寶寶買了,對寶寶健康不好! 1.咬咬樂 這個東西在網上還是很紅的,據說只要讓寶寶用這東西吃飯,就可以幫助寶寶的手部生長,還能讓寶寶喜歡上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