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引起騷亂,臺灣深受其害

2021-01-10 每天十點港澳臺

導讀:近日,一家位於印度班加羅爾地區的臺灣企業——維創公司新廠區發生了騷亂事件,一時間在社會上引起熱議。12月18日,印度當地政府公布了對該騷亂事件的調查報告,在報告中將事件的全部責任都推給了緯創公司,並表示將追究緯創公司的責任。

臺灣緯創公司是蘋果公司的第三大代工企業,2020年便開始將生產重點轉到了印度境內,並新建了加羅爾新廠區。但由於印度地方邦高度自治,各邦有關勞動與投資的法規有著巨大差異,並且相關法規也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甚至難以落到實處。

因此,臺灣緯創公司自從在印度建立新廠區後就屢次出現問題,而前段時間發生的騷亂事件則是制度長時間沒有完善造成的必然結果。

在印度有關人士看來,臺灣緯創公司始終沒有向員工精準發放加班費和補貼,甚至拿不出印度工人上下班的刷卡記錄,這都能夠從側面表明臺灣緯創公司的內部管理方式有問題。

其實並非臺灣緯創公司在印度建立的廠區沒有刷卡制度,而是由於刷卡制度在印度的企業文化中始終無法得到貫徹實施,這一制度甚至遭到了印度當地工人的反對,這才會給臺灣緯創公司的發展製造了不少隱患。

臺灣緯創公司曾公開表示這次騷亂其實是一起「犯罪」事件,並非因為勞資糾紛引發的「罷工」,而且緯創公司並沒有剋扣工人工資,自從在印度建立工廠以來,始終堅持每月根據合約按時向勞務中介公司支付所有款項,用於支付工人工資。

臺灣緯創公司還表示,參與打砸搶的並非工廠員工,而是不明身份的「外部人員」,這應該與當地治安狀況長期以來都很差有著直接關係。不過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地方政府的認可,事件經過仍在調查過程中。

自疫情發生以來,臺灣島內經濟遭到重創,而大陸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陸也是目前臺灣擺脫經濟困境的唯一依靠。自從民進黨當局推行了「新南向政策」,希望以此「減輕對大陸經貿依賴」以來,臺灣經濟發展便有些不如意了。

所以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將臺灣的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切實關心2300萬臺灣民眾的福祉,切莫讓經濟發展成為「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編輯丨堅果 審稿丨悠悠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十點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莫要讓臺灣經濟成了「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莫要讓臺灣經濟成了「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2020年12月22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18日,印度當地政府公布了關於一周前發生在印度班加羅爾地區臺灣企業——緯創公司新廠區內騷亂事件的調查報告。
  • 「新南向政策」潰敗 臺灣經濟出路何在
    反觀臺當局自2016年大力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5月出口表現卻呈近四年半來最大衰退,臺灣對東協國家市場出口大減17.9%,出口額僅38.2億美元。前五個月佔出口比重15.9%,更創近十年新低。而據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臺灣5月出口270億美元,同比減少2%,連續3個月負成長;進口222.8億美元,同比減少3.5%。大陸(含香港)仍是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唐永紅:「新南向」成效不彰 預料中
    蔡英文在上臺後大力推行所謂的「新南向」政策,試圖將臺灣出口重心從大陸轉移到以東協各國為主的18個地區,從而實現淡化兩岸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在經濟貿易上尋求替代品。然而,所謂「新南向」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表示,「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是預料之中的事。
  • 臺媒看臺灣出口「兩極化」:「新南向」潰敗 經貿「去中國化」無可能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臺北6月13日電 臺灣財政主管部門近日公布臺灣5月出口統計數據,臺灣對大陸和香港與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額佔比呈「兩極化」變化趨勢。有臺媒評論,數據「重重打臉」民進黨當局「新南向政策」,也表明臺灣經貿「去中國化」並無可能。 據統計,5月臺灣對大陸和香港出口額為12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為歷年同月新高,佔總出口比重達44.9%。累計今年前5月數額佔總出口比重為41.5%,是近十年最高點。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蔡英文「新南向」見「成效」:連續3年倒退
    據數據顯示,臺灣對東協的出口持續下降至較低水平,僅達到432.3億美元,達到歷史新低,這樣看來,民進黨當局已經連續三年在東協出口上呈倒退趨勢。然而更加困擾的是,民進黨當前出口對東協的依存度反而降低,對大陸的依存度升高,這反映出臺灣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完全行不通,要想與大陸「脫鉤」,保持距離,不依靠大陸發展,這根本不現實。
  • 臺新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到底是蝦米碗糕?
    其實,吳委員不必發這麼大的火,「教育部」不諳「新南向」是整個「新內閣」的冰山一角,包含林全及其他「閣員」也未必知道新南向到底是蝦米碗糕。     吳思瑤以「新南向政策啟動,『教育部』準備好了嗎」為題質詢潘文忠,潘卻以一頁A4紙企圖交代了事,顯然「教育部」有矇混過關的心態,為何會如此?
  • 高雄市議員建議 臺"新南向"對東南亞"體育輸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自由時報》11月30日報導,針對蔡英文上臺後提的「新南向政策」,高雄市議員沈英章30日上午在議會總質詢指出,高雄市擁有很多體育場館與體育人才,最近還誕生全臺第一位世界羽毛球球後。他建議把高雄市把「體育交流」納入「新南向」重點,包括在東南亞舉辦體育比賽、甚至可以將高雄優秀體育人才進行輸出。
  • 小英的新南向有老美的影子
    作者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新南向政策綱領》出臺後,蔡英文22日在政大國關中心舉辦的東南亞區域研討會上,進一步闡述新南向政策的原則與規畫,並強調臺灣將致力強化與東南亞區域的連結。研討會邀請了東南亞各國駐臺代表,以及泰國前外長Kasit Piromya。
  • 世衛之後,臺灣網軍又找到新目標發起瘋狂圍攻!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昨日,一則臺灣當局宣布給其新加坡等「新南向計劃」國家捐贈口罩的新聞,傳到了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那裡。從臺灣對此事相對客觀的《中時電子報》報導,以及境外社交網站臉譜網上一些新加坡網民的貼文來看,這可能是因為在今年1月新冠疫情出現之後,臺灣當局曾立刻禁止島內的口罩出口外地,而這似乎影響到了新加坡,因為新加坡的新科工程公司(ST Engg)在臺灣設有2個口罩生產線。
  • 臺當局又要向「新南向」地區捐100萬片口罩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7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周宣布捐贈給歐美等地區1000萬片口罩,在島內引發爭議。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外交部」今天(7日)表示,針對新南向地區的援贈也已在規劃,大約需要100多萬片口罩。消息一出,臺灣網友立馬炸鍋:「然後教自己人用電鍋蒸口罩,真棒」「民進黨啊,何不食肉靡?」「臺灣人還在用電鍋蒸口罩……『空心菜』你可以拿口罩換『建交』嗎?無能就不要出來,讓專業說話」「捐電鍋比較實際」「收集全民蒸好的口罩拿去捐吧!」
  • 塞爾維亞爆發騷亂事件,為何引起俄高度重視?美僱傭兵已入境
    對此武契奇表示,這次的騷亂事件和國外的情報機組織是有關係的,目的是幹預科索沃地區問題,並試圖推翻現任塞爾維亞政府。根據可靠消息,現在已經有美國的僱傭兵進入到塞爾維亞,正是這些人故意引起混亂,也就是說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了這次騷亂,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逼迫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地區獨立,還要讓塞爾維亞劃一部分領土給科索沃。這顯然是塞爾維亞政府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如果真的這樣,那麼塞爾維亞政府肯定就會下臺。
  • 臺灣慘遭「3連敗」
    導讀: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開始著手實施「新南向政策」。但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民進黨當局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臺灣對東協出口額不斷下滑 「新南向政策」失敗 據統計,目前臺灣對東協的出口額在不斷下降,甚至創下歷史新低。實際上,這已經是臺灣連續3年在東協出口方面呈現下滑的趨勢。倒退的趨勢顯示出了臺灣對東協出口的依賴程度在不斷下降。
  • 世衛之後,臺灣網軍又找到新目標發起圍攻!
    原標題:世衛之後,臺灣網軍又找到新目標發起圍攻!昨日,一則臺灣當局宣布給其新加坡等「新南向計劃」國家捐贈口罩的新聞,傳到了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那裡。有趣的是,何晶在轉發這則臺灣民進黨當局原本期望能令臺灣獲得稱讚,以求能提升其「國際地位」,實現其「臺獨」目的的新聞時,卻評論了這樣一個字:「呃。。。。」(Errr…。)。結果,何晶立刻遭到了惱羞成怒的臺灣網軍乃至大量臺灣綠媒的圍攻和辱罵…為啥何晶會在看到臺灣給新加坡捐贈口罩的新聞後,會評論出這麼個「呃」字呢?
  • 美國會騷亂後一名議員新冠陽性 此前已接種第一劑疫苗
    來源:海外網邦妮·沃森·科爾曼(右一)(圖源:Getty)海外網1月12日電綜合路透社、美國「政治」新聞網消息,美國新澤西州民主黨人代表邦妮·沃森·科爾曼11日表示,美國會騷亂後,她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她還稱,自己此前已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苗。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騷亂如火如荼之際 美國槍店打折槍企股價暴漲
    「卡拉什尼科夫美國公司」推出的新9毫米衝鋒鎗Kalid9是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PP-19-01「勇士」衝鋒鎗的民用版本。Kalid9衝鋒鎗使用了16寸槍管和假消音器,由於PP-19-01採用了閉膛射擊的原理,精度非常高,非常利於精度射擊,加上繼承自AK系列槍枝的實用設計,因此該槍的民用版本Kalid9在今年一經推出就引發北美槍友的關注。
  • 臺灣工業總會白皮書公布!疫情期間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想「離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倪浩】臺灣經濟的重心到底維繫在哪裡?民進黨當局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中美衝突以及疫情爆發因素,進一步強化臺灣產業「全球多元化布局」的衝動。但臺灣最大工業行業組織臺灣工業總會近日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兩岸經濟深度融合使得臺灣已無法割捨大陸。尤其疫情以來,大陸對臺灣經濟模式的影響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