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南疆
12月21日,重慶動物園對外發布消息稱,全球最長壽圈養雌性大熊貓「新星」於12月8日下午1點25分因病救治無效去世,終年38歲零4個月,大熊貓的38歲已經相當於人類110——140歲高齡。
23日,封面新聞記者在重慶動物園大熊貓館看到,除「新星」外,其他圈養的大熊貓都生活得很正常,狀態也不錯,有的在自在地吃竹子,有的在玩耍嬉戲。
「新星」生前居住的圈舍
資料顯示,重慶動物園大熊貓館是國內最早的大熊貓繁殖基地之一,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飼養了包括「新星」在內的8隻大熊貓。
高齡「新星」的離世,按人類的觀點,算得上「喜喪」,但重慶動物園方面並沒有給出太多信息,就在這些信息中,仍有一些疑問,需要園方做出回應與解答。
重慶動物園餵養的大熊貓
疑問一:
動物園定期檢測「新星」身體狀況 有沒有發現異常?
今年8月16日,是「新星」38歲生日,重慶動物園官方公眾號發布信息,向公眾展示了「新星」吃生日蛋糕的照片,並配文「胃口好身體棒,吃嘛嘛香」。
8月28日,重慶動物園官方公眾號又發布《追逐健康,世界上現存最年長大熊貓「新星」告訴你該要注意的事》推文,文章顯示,園方每月會對「新星」進行一次全面健康體檢,每天進行一次血壓監測。
然而在「新星」去世的公告中,重慶動物園表示,「10月21日,大熊貓「新星」表現嗜睡,不願進食。次日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站立不穩等情況。23日開始出現腹脹,排便困難」。
如果按照每天、每月的體檢頻率和方法,重慶動物園有沒有及時監控到「新星」的身體狀況出現異常?
為何在短短兩個多來月的時間裡,「新星」的身體狀況會急轉直下?
重慶動物園餵養的大熊貓
疑問二:
「新星」身體狀況出現異常後 是否得到了及時醫治?
21日下午,重慶動物園發布「新星」去世的公告後,封面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與動物園進行聯繫,想了解「新星」去世前的救治情況,但重慶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僅表示:「以我們的官方公眾號為準,目前沒有更多消息透露,也不接受任何採訪。」
重慶動物園官方公告上,有如下表述:(「新星」生病)期間,我園多次邀請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和重醫附一院等醫療單位專家會診。
隨後,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負責媒體聯絡的王玉斌,他表示,「我們對『新星』生病的事情不太清楚。」至於是否派出專家到重慶動物園進行會診,他也表示「不方便回答」。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資料圖)
同樣地,重醫附一院負責安排專家外出會診的醫務科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本院醫生去會診「新星」的事並不知情,而承擔外派醫生會診的多個科室都明確稱,沒有派出醫生參與過會診。
23日上午10點,封面新聞記者聯繫重慶動物園動物管理科,工作人員讓記者跟科教科聯繫,「他們負責管這件事」。封面新聞記者又聯繫科教科時,工作人員則把問題「踢」了回去,「這是動物管理科的事情,我們這邊無法告知你。」
專家聲音:
「新星」年齡較大 多臟器逐漸衰竭短時間內死亡也有可能
「新星」是重慶動物園的明星大熊貓,她於1982年8月出生在四川寶興,1983年6月被送到重慶動物園救助,在重慶動物園生活了37年零6個月。
「新星」共有後代 153 只,現存 125 只,分別居住在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名副其實的熊貓「英雄媽媽」。
重慶動物園大門(資料圖)
按照重慶動物園給出的說法,「新星」由於高齡、多臟器衰竭,造成消化功能紊亂、低蛋白血症,繼發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最終導致死亡。
中國農業部認證執業獸醫師程宇認為,「年齡較大的熊貓本身內部臟器就在逐漸衰竭,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病死亡,也是有可能的」,但她同時表示,由於沒有去現場給「新星」會診,無法給出準確判斷。
截至到24日中午,封面新聞記者第三次向重慶動物園詢問「新星」的救治情況,重慶動物園依舊沒有給出任何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