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總統:十年前就想跟中國建交 曾認華人為乾媽

2021-01-15 網易新聞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對中國懷有特殊的感情。

作為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政治家,他深知巴拿馬必須同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關係。

在他的推動下,中國和巴拿馬於今年6月13日正式建交。

把一位華僑的母親認作乾媽

對中國,巴雷拉有著一份特殊感情。

在中巴建交過程中擔任穿梭使者的總統顧問陳國基是巴雷拉的多年好友,這位華僑的母親還被巴雷拉認作了乾媽。

正是這位乾媽讓巴雷拉從舌尖開始對中華文化有了認知。

巴雷拉自己也曾說過,乾媽做的飯菜美味可口,天下第一。在得知乾媽辭世的消息後,已經當上總統的巴雷拉還親自參加了祭奠。

從政期間,巴雷拉一直主張中巴發展更為密切的關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早在2007年他就曾公開表達過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意願。

2010年9月28日,中國駐巴拿馬貿易發展辦事處舉行國慶61周年招待會,身為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的巴雷拉特意出席並與中方代表共同舉杯歡慶,這無疑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這是2011年10月16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當然,力推中巴建交,巴雷拉首先考慮的是國家利益。

他強調,一個「負責任的領導人」無法任由未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立外交關係的狀況持續下去。

作為巴拿馬元首,巴雷拉富有遠見卓識。巴雷拉17日參加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館揭牌儀式期間表示,中巴關係發展將對中國企業走進巴拿馬、加勒比海、中美洲乃至整個拉丁美洲扮演重要角色。

巴雷拉說,兩國之間目前有超過20份文件正在協商中,巴拿馬不久後也將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領事館,簡化靈活籤證手續,方便中國遊客、年輕學生和文化愛好者來巴拿馬,了解這片160年前他們祖先所來到的美麗土地。

幼時的偶像不是明星竟是政治家

巴雷拉1963年12月12日出生在巴拿馬城一個富裕的釀酒商人家庭。

受家庭對政治熱衷的影響,巴雷拉從小就對政治感興趣,喜歡看政治人物傳記,並對巴拿馬國家命運十分關心。

與許多追星的少男少女不同,巴雷拉追的不是影視歌明星,而是政治家。他的臥室裡貼了許多政治家的畫像,其中就包括了巴拿馬傳奇人物阿努爾福·阿里亞斯。

這位老牌政黨巴拿馬主義黨的領導人曾三次出任總統但三次被政變推翻。當他1978年從流亡地美國回到巴拿馬時,14歲的巴雷拉跟著父親去參加阿努爾福回歸故鄉的歡迎大會。他們駕車跨越好幾個省份,一路慶祝。

兒童時期就接觸政治,這使巴雷拉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他的許多中學同學回憶說,中學畢業前夕,還不到17歲的巴雷拉就已經發表了關於政治問題的見解。

他曾說,巴拿馬需要真正的民主,不應受到軍人和野心家的影響。

進入大學後,巴雷拉也不忘參加政治活動。1984年巴拿馬大選時,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攻讀工業設計專業的巴雷拉回國參加了給投票點工作人員分發食物的工作。

「那時的他非常年輕,看著他認真負責有條不紊地給食品裝盒時,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小小的工程師在工作。」曾任巴拿馬人民黨副主席的特雷西塔·德阿利亞斯回憶說。

鋒芒初露的學生時代

家庭給了巴雷拉對政治的興趣,學校則向他傳授了政治品格。

巴雷拉的小學和中學時代都是在巴拿馬著名學校哈維爾學院度過的。這所教會學校以「忠於信仰,推動正義」為校訓,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在這樣的學校環境裡,巴雷拉從小就樹立了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

「巴雷拉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對待同學非常友善,樂於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在1980年的畢業典禮上,他還代表畢業生發表了演說。」巴雷拉中學時的地理和歷史老師希爾韋託·索利斯說。

弟弟何塞·路易斯·巴雷拉也回憶說:「我們念中學的時候,在學校參加社會服務團體,他(巴雷拉)就一直是團隊的領導者和活動的協調組織者。」

6月12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發表講話。(新華社發,巴拿馬總統府供圖)

同學阿韋爾·阿西亞說,現在的巴雷拉與中學時期沒什麼不同,他那時接人待物一律平等,經常同廚師、保潔員和校車司機等工作人員說笑。他從不撒謊欺騙,在學校受到的良好培養在他做人和從政的點點滴滴上得到顯現。

1985年,巴雷拉在美國完成大學學業並獲得工程師資格。回到巴拿馬後,他開始參與家族企業的管理。如今他的家族企業已發展成巴拿馬境內最大的蒸餾酒生產商。

巴雷拉在自家企業裡一直幹到2008年,曾先後擔任經理和行政副總裁職務。在這期間,他十分重視履行公司的社會責任,推動了一系列文化、民俗、環保和體育項目,還創辦了廣播公司,為當地帶來了大量就業和經濟發展。

中巴建交是他多年來的心願

經商並沒有影響巴雷拉從政。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已正式進入政界,開始負責巴拿馬主義黨全國代表大會的組織工作。

不過,由於後來巴拿馬主義黨出現內部分歧,巴雷拉一度於1998年退出該黨。

2003年,他重回巴拿馬主義黨,並於2006年當選黨主席。2009年,巴拿馬主義黨與民主變革黨結成聯盟,巴雷拉同民主變革黨總統候選人馬蒂內利組成競選搭檔角逐總統大選。結果馬蒂內利當選為總統,巴雷拉當選為副總統,併兼任外交部長。

兩黨的盟友關係很快走向破裂。2011年,馬蒂內利解除巴雷拉兼任的外交部長職務。媒體報導說,馬蒂內利這麼做是因為巴雷拉拒絕支持他通過公投謀求允許總統連任。這從側面反映出巴雷拉是一位個性鮮明、堅持自己立場的政治家。

2014年大選中,巴拿馬主義黨單獨推舉巴雷拉作為總統候選人參選。他在競選活動中與民眾廣泛接觸,承諾改善貧困家庭衛生條件,管控基本生活品價格,在全國範圍內接通自來水。

中學時代的老師索利斯在家中通過媒體看到這些報導感慨不已。他說,這些場景讓那個規規矩矩地坐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地聽講的小巴雷拉又浮現在自己眼前。

「我相信他作出承諾就一定會履行。」索利斯說。

最終,巴雷拉以39.2%的得票率贏得大選。同年7月1日,他正式宣誓就職,開始為期5年的總統任期,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頂峰。

作為一名政治家,巴雷拉非常務實。

在任副總統期間,巴雷拉大力推動社會福利項目,包括給70歲以上無退休金的老年人發放基本生活費,在公立學校全面推廣獎學金,以及在首都一個低收入人群聚居區建造廉租房等。

就任總統後,他對全國基本生活食品價格設置了上限,以平息民眾對物價上漲的不滿。

6月12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的華人社區,人們在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的慶祝活動上拍攝煙花。(新華社發,毛裡西奧·巴倫蘇埃拉攝)

如今,他終於在自己的總統任內實現了中巴建交,完成了多年來的心願。

對於中巴關係的未來,他充滿信心:「我相信,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將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並造福下一代。」

相關焦點

  • 專訪巴拿馬副外長:與中國建交是正確決定 感謝華人貢獻
    中新社巴拿馬城6月17日電 題:專訪巴拿馬副外長:與中國建交是正確決定 感謝華人貢獻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中國與巴拿馬宣布建交四天後,巴拿馬外交部副部長路易斯·米格爾·因卡皮耶(Luis Miguel Hincapie)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他表示,相信巴拿馬與中國一定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的關係。
  • 剛剛與中國建交的巴拿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6月13日,中國、巴拿馬兩國外長共同籤署聯合公報。(圖片來源:外交部官網)巴拿馬總統巴雷拉12日發布電視講話,宣布與中國建交。目前,中國是經過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貨物來源國和第二大貨物目的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運河用戶。History 與華人的淵源歷史巴拿馬與華人的歷史淵源深厚,華人抵達巴拿馬至今已有163年。巴拿馬全國人口約為393萬,而其中華裔就佔了5%。 早期來巴拿馬的華人勞工參與了兩洋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為這兩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 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時機選擇耐人尋味
    傳統上,巴拿馬一直與美國關係友好。近年來巴拿馬是溫和左派執政,與美國有所切割。與中國歷史淵源深厚華人抵達巴拿馬至今已有163年。早期來巴拿馬的華人勞工參與了兩洋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為這兩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價。
  • 蔡英文指責北京「金援外交」 巴拿馬總統這樣回復
    央視記者王冠獨家對話巴拿馬總統 講述與臺灣斷交幕後  七年前就想同中國建交的巴拿馬為何等到今天?同臺灣斷交幕後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臺灣方面指責北京「金援外交」有無根據?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直面回應,並向央視首席記者王冠透露建交背後鮮為人知的內幕。何時對中國公民免籤?巴拿馬總統設計一日遊路線。
  • 王毅:同中國建交是巴拿馬的政治決斷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外交部長王毅13日說,從巴拿馬總統到巴拿馬外長,都明確地告訴我們,同中國建交是巴拿馬的政治決斷,是對巴拿馬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有利的戰略選擇。王毅當天在出席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活動致辭時說,今天在場的有100多位外國駐華使節,我要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個消息。
  • 巴拿馬華人:這是一個新的巴拿馬
    當地時間12日晚、北京時間13日上午,中國、巴拿馬宣布建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來訪的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這個消息讓巴拿馬華助中心主任羅德雙高興得「睡不著」。從電視臺裡得知兩國建交,羅德雙隨後便參與到慶祝活動中。
  • 英媒關注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蔡英文當局恐有更大危機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 英媒稱,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當地時間12日通過全國廣播電視聯播宣布,即日起「承認一中」並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從而結束與臺灣超過一個世紀的「外交」關係。巴雷拉說,他深信「對巴拿馬而言,中國才是正確的國家」,與中國大陸建交將開啟一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
  • 巴拿馬總統首次訪華:160年後,中國人又要去巴拿馬修鐵路了
    「160年前,首批華工抵達巴拿馬參與鐵路建設,此後這些華工又參與了巴拿馬運河的建設。首批華工表現出的勇敢和堅定對巴拿馬貢獻巨大。巴拿馬與中國建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對首批華工的敬意,因為這是正義的,是對他們最好的敬意。」 中國-巴拿馬企業家論壇於11月18日晚間在北京舉行。首位訪華的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出席論壇並發表約20分鐘的主旨演講。
  • 巴拿馬曾是臺最穩固「邦交」 斷交後蔡英文恐有大危機
    6月12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的華人社區,人們在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的慶祝活動上拍攝煙花。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 英媒稱,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當地時間12日通過全國廣播電視聯播宣布,即日起「承認一中」並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從而結束與臺灣超過一個世紀的「外交」關係。巴雷拉說,他深信「對巴拿馬而言,中國才是正確的國家」,與中國大陸建交將開啟一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3日刊登題為《中國與巴拿馬建交峰迴路轉:幕後有哪些利益考量?》
  • 蔡英文指責大陸「金援外交」 巴拿馬總統講述與臺灣斷交幕後
    央視記者王冠:巴雷拉總統,謝謝您接受央視採訪。 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很高興有這次機會。謝謝! 央視記者王冠:首先,我想問您, 巴拿馬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同中國建交的想法。為什麼現在建交? 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2010年我(作為副總統)去上海參加了世界特奧會(上海特奧會舉辦時間為2007年,疑為巴雷拉總統口誤——觀察者網注),我對上海印象非常深,然後我去了北京,我看到了中國如何向世界開放經濟,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在同中國領導人在北京的一次會面中,我談到了(同中國建交)這件事情。我回到巴拿馬後公開表示,如果我未來當選總統,將尋求同中國建交。
  • 巴拿馬專家認為巴中建交顯示巴外交決策獨立性
    巴拿馬大學教授、國際法專家胡裡奧?邱13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顯示了巴拿馬外交決策的獨立性。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當地時間12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與中國建交。曾任前總統託裡霍斯外交顧問的胡裡奧?邱祝賀巴雷拉政府做出與中國建交的決定,並表示巴政府邁出這一步絕非易事。  胡裡奧?
  • 學者:巴拿馬與中國建交順應時代潮流
    中國臺灣網6月14日北京訊(記者 張潔 李傑)6月13日,中國與巴拿馬建立外交關係。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 下一個巴拿馬?臺「邦交」巴拉圭稱蔡英文「中國臺灣」
    臺媒注意到,巴拉圭新任總統馬裡奧·阿布多·貝尼特斯(Mario Abdo Benitez)在其社交媒體上稱蔡英文為「中國臺灣總統」,不知這是筆誤還是故意為之的雙面手法。在此句中,最引人注目恐怕是「la presidenta de China - Taiwán Tsai Ing-wen」,因為不論怎麼看,都會翻譯為「中國臺灣總統蔡英文」。
  • 巴拿馬總統自曝曾讓人帶話蔡英文 勸其回到"外交休兵"
    巴拿馬總統瓦雷拉21日在華盛頓談及與臺灣「斷交」一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6月22日訊 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日前宣布與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並與大陸建交。臺灣《聯合報》今日報導稱,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昨晚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場智庫論壇中,被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問到有關巴拿馬與臺灣「斷交」一事時透露,他見到的最後一位臺灣官員是現任島內涉外事務部門副手劉德立。
  • 外媒:中國和巴拿馬建交一周年 兩國啟動自貿協定談判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和巴拿馬建交一周年之際,巴拿馬貿易和工業部長奧古斯託·阿羅塞梅納12日在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籤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巴自貿協定談判。他表示,巴拿馬與中國籤署自貿協定的首要目的在於加強本國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以促使巴拿馬成為中國大型科技企業的高附加值業務中心和地區分銷中心,同時挖掘巴拿馬對華出口的潛力。
  • 華人總統曾拒絕和中國建交,如今國家遇難,卻求我國施以援手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既然有國界,那麼,自然就有人口遷移。遷移的原因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因為婚姻問題,也可以是因為想改變生活環境。正如《平妖傳》第八回所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 花都獅舞驚豔巴拿馬城,慶賀中巴建交一周年!20萬在巴僑胞是花都人!
    巴拿馬時間7月4日上午,位於大洋彼岸的巴拿馬城中巴文化中心熱鬧非凡,以「『一帶一路』連中巴•血濃於水花都情」 為主題的慶祝中巴建交一周年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在此舉行,旨在促進民心相通,助力提升中巴合作水平。
  • 中巴建交「掉下來的意外」:巴拿馬房產諮詢量大漲十倍
    對米格爾(MiguelMontenegro)來說,中國與巴拿馬共和國建交的消息就像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和4月第一次來中國參展相比,上周在北京的展會上,來我的展位諮詢的人數至少增加了10倍。」中企計劃加大對巴拿馬投資6月13日,中國和巴拿馬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中方歡迎巴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當地的電視講話中也強調,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國,並且中國在金融、電訊等多個行業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與中國建交是「我們國家正確的選擇」。
  • 廣州市花都區巴拿馬華人學生情況調研
    二、華人子女回國讀書的原因  (一)傳承中華文化的願望和需要  新移民定居巴拿馬時間不長,與家鄉親人關係密切,對家鄉和中華文化傳統有著深厚的感情,如何培養下一代的中華民族意識是他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第一,新移民普遍希望下一代能夠保持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自己家鄉的親人保持持久的關係,更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與巴拿馬人通婚。
  • 巴拿馬定居華人:我為那片遙遠故土感到驕傲
    新華社巴拿馬城11月30日電從兩洋鐵路建設,到運河開挖,再到如今巴拿馬成為拉美地區通往世界的門戶——這前後16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 在巴拿馬華人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見證了這個國家從誕生到發展的幾乎全部過程,也用他們的淚水和血汗,為這個多元種族文化國度的建設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