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乾涸、哄完孩子後無事可做:隆美爾為什麼也會遭遇中年危機?

2021-02-23 國家人文歷史

經微信公眾號「青年維也納」(ID:YoungVienna)授權轉載

1930年夏天,星期一早上,德勒斯登步兵學校的士官生熬了兩小時晨練歸來,又熱又渴,筋疲力盡,只想找到隱蔽的座位稍稍打個盹,早餐對這種欲望不消說只有促進作用。教官們最討厭被安排在星期一上午授課,跟一群周末玩得太野、清晨又起得太早、永遠昏昏欲睡的半大小夥子對峙,雙方都難免感到絕望。

腓特烈大帝和格勞森瑙元帥從牆壁上憂鬱地俯視著百無聊賴的課堂,操場上只有木頭步槍和紙盒戰車。

1926年開始,魏瑪德國陸軍部要求每個軍官候選人無論兵種,都要在步兵學校受訓至少一年,步兵軍官則最多可能長達四年。反正一支總規模被限制在十萬人的常備軍也沒有多少學校可以選擇。

20年代的校舍

即使步兵學校嚴格遵守普魯士做派,教師也很難找到激勵人心的方法。教官大多是上次大戰的資深中級軍官,幸運地躲過了《凡爾賽條約》的無情強制裁軍,但也沒有什麼升遷的前景可言。如同雨季繁殖下的青蛙被困在逐漸乾涸的水窪裡,心情煩躁地一邊照料旱季裡的新生蝌蚪,一邊卻只想早點把它們趕出去。

 

不過,今天的授課講師卻是自告奮勇接過燙手的山芋。「他們在我的課上不會睡覺」,埃爾溫·隆美爾上尉如是說。以軍階而言他算是仕途蹭蹬,但毋庸置疑是一位出色戰士,只要在德國軍隊呆過一天,就不會對他脖子上的功績勳章無動於衷。隆美爾對榮譽在乎得有點過了頭,同僚們嘲笑他每天戴著「藍馬克斯」(藍馬克斯勳章,又名功勳勳章,普魯士和德意志帝國軍隊最高勳章)睡覺,可對依然有夢的年輕人,隆美爾的影響卻是難以言喻的,一個活的傳奇——身材矮小,氣質文靜,沒有任何頭銜和世家出身,只有不容違抗的鎮定、決斷,和最高榮譽勳章。

左上角第一張的教官拜爾萊因後來成為隆美爾在非洲的參謀長

「別扯克勞塞維茨(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我問的不是他怎麼想,是你怎麼想!」這是他對喜歡引證名言的學生的回答。 一個務實得可怕的人,他後來的參謀長斯派達爾曾經懷疑隆美爾除了軍事領域以外可能沒看過其他任何一本書。

顯然這是不對的,不過隆美爾的現實主義和行動主義性格一目了然。他製造滑翔機,擅長微積分,修理摩託車與重機槍,熱愛滑雪和攝影,即使在生命的最後兩個月身負重傷躺在病床上時,他依然熱衷與他唯一在海軍的朋友盧格中將,熱烈討論和想像著戰後改造地中海的宏大水利工程。符騰堡州並沒有盛產偉大戰士的聲譽, 但從黑森林古老的鐘表製造業到現代汽車機械與工業設計,卻絕不缺乏令人肅然起敬的工程師。

隆美爾把手工業者的即興才華帶上了講臺。他用自己編的戰術教材,撰寫親身戰例,手繪地圖,製作教具模型。一個上過隆美爾的課的學生,垂暮之年還記得他的一堂課,隆美爾問他們:山坡高地上有房屋和敵人據點,火力充分,但是炮兵堅持一定要不惜代價拿下這個觀察點,你該怎麼辦?

未來的軍官們開始討論如何布置掩護火力,分組進攻,劣勢如此明顯必然會產生慘烈的犧牲。隆美爾背著手微笑著看著一籌莫展的學生們,沒有試圖掩蓋他的得意。終於有人反應過來,「您是怎麼做的?」

這是隆美爾一戰早期在法國親身參加的戰鬥,他帶著小股部隊繞到陣地後面,在秋日乾燥晶瑩的空氣中,發射燃燒彈把駐守法軍的房子燒了,火勢蔓延,法軍沒找到進攻的敵人也沒有救火的水源,很快撤退了。

1917年的隆美爾中尉

這種離經叛道的快速機變,定義了隆美爾一生的戰術風格,他一生都不斷被迫要對重大選擇作快速決定,包括他自己的最終結局。「最勇敢的決策,往往損失最小」。

隆美爾的世界在1930年還是一方三尺講臺。他的上司是一位意興闌珊、即將退休的老少將;他的同僚們毫無銳氣、熱衷城中的社交活動和職場鬥爭;至於學生,以青年人的純真和膚淺痛恨著《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領土的剝奪

至於他自己,他馬上就要40歲了,在上尉軍銜裡困了12年,也許在退休前會補償性地升到少校,運氣好的話或者是中校。他考慮過參加總參謀部的參謀軍官考試,去信詢問得到了禮貌的建議:考慮到上尉先生的功績勳章,留在部隊對他的職業生涯更有利。

還有一個沒說出來的原因:畢竟他的名字中間沒有那個至關重要的「馮」。

隆美爾的生活像封在一隻凝固的、窒息的玻璃球裡。

上尉在深夜哄好兩歲的兒子,看著書架上幾本厚厚的早年戰地筆記,和摘下來的「藍馬克斯」(他並不真的戴勳章睡覺),突然有點恍惚,有一種衝動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寫點東西,一本書之類的,哪怕是更新一下陳舊的教材也好啊!

否則還能做什麼呢?

關於這本著名的書,和它遇到的最著名的讀者(隆美爾的著作《步兵進攻》,被希特勒所欣賞),世界上的資料與話題已經非常多了。但是,在權杖、榮耀和史詩般的機遇之前,隆美爾還需要在中年危機中掙扎四年。

與此同時,魏瑪德國也在撕裂的漩渦裡掙扎。經濟大蕭條在深化,通縮在惡化,私人部門與政府部門都在失去工作,而希特勒經歷了發跡最迅速的四年。

德勒斯登步兵軍官學校的確是這個國家的小小微縮玻璃球,只是,絕非像1929-1933年的隆美爾所認為的那樣的無聊和安全。命運已經為他埋好了深沉交錯的線索,有的通往榮光,有的通往結局,有的充滿戲劇性。

1933年的法肯豪森將軍

快要退休的校長,很快真的退休了。這位第二帝國的老男爵名叫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本打算安享晚年,但卻出人意料地被他的老上級,魏瑪陸軍的締造者塞克特將軍召喚到了萬裡之外的中國,接替賽克特成為蔣介石的軍事顧問。他在中國工作四年,二戰前夕被召回國重新投入現役,晉升為步兵上將,1940年佔領比利時之後擔任軍政府首領。

法肯豪森將軍對納粹和希特勒並無好感,很早就與貝克上將、維茨勒本元帥一道,成為軍隊反希特勒720密謀的活躍參與者。法肯豪森將軍和巴黎軍政府首腦施圖爾普納格將軍一起,私下積極爭取舊日下屬、時任西線B集團軍總司令的隆美爾的支持。刺殺事件之後,法肯豪森被捕,幸得被盟軍解救,1951年獲得特赦。(法肯豪森在比利時曾經與化學家錢秀玲一道幫助了猶太抵抗組織的被捕隊員,此事被曾拍成電視劇《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

青年斯陶芬伯格

與隆美爾擦肩而過的一位學生和符騰堡同鄉,虔誠的天主教徒和騎兵軍官,1928年在這裡完成了一年受訓,那時候他雙目炯炯、四肢俱全、熱愛體育和文學,迷戀於老詩人格奧爾基的民族文學。1943年春天,他已經成為上校,來到北非突尼西亞,在這裡失去了一隻眼睛與一條手臂,並且又一次和被召回的隆美爾擦肩而過。這位來自斯圖加特城郊的上校,克勞斯·馮·斯陶芬伯格,是1944年謀刺希特勒的主謀與執行者,他將徹底改變隆美爾的命運。

費迪南德·舍爾納元帥(1892-1973)隆美爾早年的競爭對手,藍馬克功績勳章獲得者

隆美爾當年的「藍馬克斯競爭對手」,費迪南德·舍爾納不久也來到了軍校,他和隆美爾之間的競爭關係還能通過小小的玩笑撩起,比方偷偷塞進隆美爾口袋裡的餐廳刀叉。戰爭後期,舍爾納成為了納粹德國最後一個元帥與軍隊總司令。

最後,一個平庸無奇、熱衷仕途的中年軍官將於5年後來到軍官學校,接替隆美爾教授戰術學。此後此人進入陸軍人事部,最後成為希特勒的首席副官。1944年10月14日,帶著一顆氰化物膠囊,首席副官布格道夫中將(Wilhelm Emanuel Burgdorf)的奔馳車駛進了隆美爾元帥家的花園大門。

隆美爾的葬禮

因被捲入密謀刺殺希特勒的計劃中,希特勒的首席副官布格道夫1944年10月14日帶著毒藥來到隆美爾家,當日,隆美爾被迫服毒死亡,時年53歲。

喜歡本文的各位,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點擊進入 「果粒時刻」小程序界面

相關焦點

  • 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小歡喜》中,方圓中年被公司辭退,從小希望成為金庸武俠的男孩,中年跑起了出租;而妻子童文潔即使爬到了財務總監的位置,也因為性騷擾和勾心鬥角被迫辭職——夫婦兩人雙雙遭遇人生滑鐵盧。更別提誤診癌症、遭遇車禍這些糟心事了,很多人都反饋「太慘了,真實得不敢看」。根據一項全世界多國的藥物調查顯示,40-50歲的人群服用抗抑鬱藥的比例是最高的。難道人到中年,生活真的就像是看不見的下坡,不斷下滑還踩不住剎車嗎?
  • Loser就別喊自己中年危機了
    「你和中年危機之間,只差一隻保溫杯」「中年男人都怎麼避世?」「中年男人在哪兒撒嬌?」「第一批90後都開始禿頭了」「是不是大部分男人活到了40歲就特沒意思?」 最近,所長的一個好基友發來一個視頻,叫「中年男人都說謊」,他說看了越發覺得自己中年危機了。
  • 40歲不晚,衝破中年危機 之一 定義中年危機
    安全感缺失讓我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新冠年正式陷入了中年危機。為了自我調節,這一年我讀了很多書、跑了很多步、無數次深度思考、自我對話,最後在一次自救失敗的絕望中突然認知覺醒,開始重新定義中年危機,並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從心理諮詢師和金融行業從業者的身份重啟人生。希望記錄下自己的重啟經歷及思考,更期待能與有緣、也同樣遭遇中年危機困擾的80後ER一起,衝破中年危機。
  • 永遠不要說你老了:人到中年萬事愁?這4個武器讓你擊退中年危機
    拋開這種特殊情況不說,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遭遇中年危機。朋友Anne前兩年,在30+的年紀生完孩子,回到公司後努力工作,但是公司業績不景氣,她頻頻被約談,最後被勸退。回到家裡,公婆不願帶孩子,娘家人也靠不上,她只能在家當全職主婦。老公壓力大,看她在家裡呆著,心裡多少有點不平衡,兩人經常爆發爭吵。前同事Dora,老公忙於開拓事業,她駐守大後方,兩人長期分居,感情慢慢淡薄。
  •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會判若兩人?如果換做男生,也會這樣
    正如很多人問的那樣,為什么女性生完孩子後會判若兩人?看看網友們怎麼說?網友1:生完娃才發現自己嫁對了,因為羊水崽拉粑粑,開四指,順轉剖。永遠不會忘記老公讓剖,籤字那兩分鐘,還有做完手術出來的時候,老公哭著,說要他去結紮,再也不生了。
  • 第一批80後已經40歲,和你躲不掉的中年危機
    原以為成長和老去離我很遙遠,殊不知當年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80後,第一批後已經邁進了40歲的大關,而當年還被稱為「非主流」的90後,第一批也進入了30的關卡。中年危機已悄然而至,單身、脫髮、失業、下崗、被辭退,再也沒有鐵飯碗,再也不能相信長期穩定的工作。
  • 沙漠狐狸:關於厄文·隆美爾的8件事
    隆美爾雖然作為將軍遠道而來與他作戰的人們尊敬他,事實上,許多在國防軍中與他作戰的人都認為他是個天才,但他經常面臨對他的戰術和決策的批評,一些戰後作家認為他是一個在戰場上行為反覆無常的人,是一個工作的壓力。「隆美爾神經質,想立刻做任何事,然後就失去了興趣。隆美爾是我在諾曼第的上級指揮。我不能說隆美爾不是個好將軍。
  • 人到中年,比起生化危機,中年危機更可怕
    聽說現在最流行的恐怖屋,不是精神病院,也不是生化危機,而叫中年危機。但現實生活遠比恐怖屋可怕多了,因為,它不只是脫口秀演員口中的段子,更是我們千千萬萬中年人的切身體會。所以說,為什麼人到中年,還要努力賺錢?因為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的家人怎麼辦?誰能替我們負責?其實,努力賺錢它就像是一個輪迴,誰都希望到自己這裡就停了,但現實是,你還要繼續。
  • 隆美爾的家人在他死後怎麼樣了
    德軍的彈藥和糧食都已難以為繼,然而此時希特勒也無法再給予隆美爾足夠的戰略物資補給,這是因為這時德國同樣面臨東線蘇德戰場的巨大壓力,實在無力再為北非戰場提供什麼了。也就是在這時隆美爾遭遇了他命中的對手——英軍名將蒙哥馬利。在隨後的阿拉曼戰役中蒙哥馬利擊敗了」沙漠之狐「隆美爾指揮的德軍。
  • 農村「中年危機」何止70後,扛不住倒下的80後也不少,現實是無奈
    農村人說農村事,與您暢聊身邊的農村人與農村事!獲取更多,請點擊「關注」二字。常聽到一個名詞「中年危機」,而這個詞通常被用到70後的朋友身上,尤其是農村70後的朋友,說很多人扛不住倒下了。事實上農村「中年危機」何止70後,扛不住倒下的80後也不少,農民的話滿是無奈。
  • U型幸福曲線|為什麼說中年危機是一場謊言?
    橙全心理01中年危機到了,你怕了嗎?前段時間微博話題 #90後的中年危機有多恐怖#,獲得了800萬人的討論和圍觀。就連最早一批的90後,馬上也要30歲了。每天工作累成狗,病了不敢請假,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機。隨手網上搜了一下關鍵詞「中年危機」:瓶頸期、懸在頭上的斯巴達克之劍、房貸、上有老下有小、社畜、身體機能降低、精神危機、自我認知危機、職業危機……看著這些詞都覺得悲觀。一提到中年危機,伴隨著的就是焦慮、恐懼、無奈、迷茫和不知所措,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幸福。
  • 為什麼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人的一生要經歷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可為什麼沒有人說「童年危機」、「青年危機」和「老年危機」,而是只有「中年危機「這個表述呢?這樣來看,似乎中年時期人的心理狀態是相對較差的,生活滿意度、幸福度更低,而焦慮程度也更高。從科學意義來看,這個結論的確是成立的。
  • 為什麼預防中年危機的電影是《冰雪奇緣2》?
    雖然大家都吐槽劇情梗和尬唱梗讓人「莫名其妙」,但第二遍和第三版刷完後,你會驚覺這是35歲之前一定要搞懂的動畫電影,因為它幾乎可以零成本幫你預防中年危機,比燕窩和各種大牌保養品都有效。中年危機頭號大敵:喪失玩樂心解決人:雪寶:這個可愛的角色一度被認為是繼小黃人之後孩子們最想買的周邊,但小魚玩表示每個大人都值得繼承一些雪寶的性格,比如:愛玩,愛笑,喜歡把想不明白的事情用有意思的方式進行解釋。
  • 韓劇《夫妻的世界》:女人的中年危機,是四面楚歌
    和男性中年危機不一樣的是,女性的中年危機從來就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導致,而僅僅是因為年齡,還可能是婚姻、友情、親情等。《夫妻的世界》中的女主角池善雨(金喜愛飾演)就是如此。池善雨應該從來未曾想過,有一天她會遭遇中年危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她是身邊所有人都羨慕的人,看起來似乎完美無缺。
  • 深度解析威爾史密斯的中年危機,為什麼近些年他屢戰屢敗?
    但是遠不足以填補成本虧空的票房成績,是市場給予的冰冷回應,宣告威爾史密斯的作品又一次遭遇了滑鐵盧。為什麼要說又一次失利呢?在大多數觀眾心目中,威爾史密斯是演技派的代表。無論是商業大製作,還是文藝小清新,史密斯都能夠駕輕就熟。
  • 家和文化大講堂——「孩子考上了,我們離了吧」中年婚姻危機探源
    這件事,讓夫妻倆都有所震動,而兩個人心裡一點點堆積起來的關於離婚的想法也在那一刻非常明朗了。   此後,兩個人在女兒面前依然裝得跟沒事人一樣。孔女士說,別的事,他和她可能達不成一致。但為了女兒,哪怕兩人再心不甘情不願,也會讓步的。   女兒上了高中,一周回一次家。
  • 35歲女人的中年危機,真的躲不掉嗎?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害怕去幼兒園給孩子開家長會。自從30歲之後,我開始奉行「舒服最重要」的原則,徹底放飛自我,導致生完孩子之後沒有恢復好,皮膚鬆弛、身材走樣,再好用的化妝品也遮不住我的黑眼圈。坐在一群妝容精緻、衣著時尚的媽媽中間,我有點抬不起頭來。
  • 中年夫妻的感情危機有哪些?
    不少中年夫妻都在吐槽,兩個人生活了半輩子,對彼此已經非常了解,另一半已經不能帶給自己新鮮感了,甚至還會因為各種事情鬧矛盾,當這些婚姻危機初期出現時,大多數的夫妻都不會想到結局,從而導致婚姻危機越發嚴重,中年夫妻的感情危機有哪些?了解感情危機,從而避免這些危機,中年夫妻才能白頭偕老!
  • 隆美爾兵敗非洲後,為什麼不能去蘇聯戰場?7天解除80萬意軍武裝
    #1943年3月,隆美爾黯然離開了徵戰2年的北非。儘管以最少的兵力,打出了德軍的威風,但終究回到起點的結局,讓孤傲的隆美爾沮喪不已。讓他難過的是,2個月後,德軍被徹底地趕出了非洲,25萬人成為戰俘,其中有15萬德國人。這樣的結局,讓隆美爾感嘆萬分。
  • 隆美爾活著,德國命運將被扭轉?其實大局已定,隆美爾也無可奈何
    在談到蘇德最後一場決戰柏林戰役時總有人不無遺憾地表示,如果隆美爾還在的話,或許柏林戰役就不是這樣的打法了。當然這樣的說法往往會招致許多批評的聲音,有人認為大勢所趨,即便是孫武再世,諸葛亮重生也無法扭轉這樣的戰局了。那麼究竟誰說得更有道理呢?如果隆美爾活著柏林戰事真有可能發生扭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