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珠江岸邊的廣發基金,近兩年因為優異的投資業績受到圈內外的關注。特別是公司旗下主動權益基金的業績表現,更是處於行業領跑地位。
據海通證券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廣發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過去一年、過去兩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60.16%、94.27%,在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同類權益產品中均位列第一。銀河證券的統計數據亦顯示,截至9月末的過去兩年,廣發基金旗下淨值翻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多達20隻,這項數據在全市場所有管理人中排名第一。
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全面領跑,廣發基金最近幾年發生了什麼變化?面對外界的好奇,該公司投研團隊更願意用「科學的投研體系」來回答。
「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有兩部件構成:文化和人。」正如瑞達利歐在他的《原則》一書中所提到,要成為在歷史長河中持續進步的極少數企業,需要同時擁有優秀的人和優秀的文化。
2018年,在「價值為本,行穩致遠」的理念指引下,廣發基金推動投研一體化機制、產品風格穩定化改革,通過高質量的深度研究,獲得長期穩定的超額回報。
「每位基金經理的能力圈都是有限的, 要引導基金經理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垂直深耕,專注於在細分賽道上獲取阿爾法。」這也許就是廣發基金變革投研體制的初心。2018年,廣發基金把A股主動權益投資一部拆分設立為價值、成長、策略三個部門,根據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能力圈、投資偏好進行分組。其中,價值投資部追尋價值回歸,尋找長期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成長投資部追求與具有長期較高成長性的優秀公司,忍受短期波動,獲得比較好的長期收益;策略投資部則力求通過靈活的操作、多元的策略實現超額回報。
正是在這樣的機制安排下,基金經理聚焦在自己擅長的細分賽道上,也就更有機會獲得良好回報。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製造業升級的賽道,廣發高端製造以95.68%的收益率在12隻裝備製造行業股票型基金中排名首位。在醫藥賽道上,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前三季實現76.12%的收益率,在22隻醫藥醫療健康行業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三。在科技創新方面,重點配置科技創新領域的廣發小盤成長A、廣發創新升級前三季度收益率分別為54.52%、54.51%,名列同類前1/6和前1/10。
研究主導投資,已經成為基金行業的共識。怎樣為投資提供高質量的研究支持,廣發基金把發力點確定為深度研究。
「股票價格最終反映企業的價值,我們相信長期投資基本面優秀的企業可以分享其價值增長的結果。」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孫迪介紹,公司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獨立開展高質量的深度研究,相信超額收益來自深度研究為基礎的價值發現。
一方面,公司重視對研究員的選拔和培養,搭建了一套完整透明的人才培養機制,從招聘、培養,到考核、晉升,均有標準化的流程體系,確保深度研究的穩定輸出。另一方面,公司重視培育深度研究的文化,強 調做獨立、前瞻、高質量的深度研究,獲取對研究對象的前瞻性理解和價值判斷,並堅持將研究成果及時、有效轉化為投資業績。
有了科學的投資管理機制,也有深度研究的基礎,但讓二者高效協同、融會貫通,才是把研究成果和投資能力轉化為投資業績的關鍵所在。高效轉化,也是廣發基金近年來權益業績出色的重要原因之一。「聯席組長」制、「投研導師」制,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讓投資和研究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聯席組長」制,是安排價值、成長、策略、專戶等投資部門的負責人到「消費」、「TMT」、「製造業」及「周期」四個研究小組中擔任聯席組長,為投研之間的交流和信任搭建平臺。而「投研導師」制,則是讓投資經驗超過三年的資深基金經理帶1~2個研究員, 幫助研究員培養良好的研究習慣,學會從實戰的角度做好深度研究。
目前,這套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據統計,目前廣發基金投研一致(即研究團隊推薦、投資團隊買入)的股票達到80%,這也能從一個方面證明投研雙方的協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