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想必在座的各位,沒有人會覺得陌生,畢竟這部書中的故事我們都已經熟不能再熟。尤其是女兒國這段情節,更是讓很多人都記憶非常深刻,特別是各位男同胞們,提起女兒國,心中總是有種異樣的感覺。
也正因如此,生活中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女兒國簡直就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天堂。此話雖然有開玩笑的意思,不過也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西遊故事在人們心中的流傳度和認可度。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這句話的後面,其實還有後半句,女兒國是男人的天堂,卻是女人的地獄。
然而對於此話的真正含義,又有幾人能夠理解?如果說前半句還可以當做玩笑話去聽,可後半句絕對不能這樣理解,因為這句話中所包含的寓意實在過於深刻,而且也非常的嚴肅。不是說每一個女人到了女兒國之後,都會感覺像到了地獄一樣,而是對於女兒國當地的女人來說,她們的生活簡直就像活在地獄中一樣。
《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未必就是男人的天堂
唐僧從東土大唐走到西天靈山,這一路上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國家,加起來至少也得有兩位數。如果要想把這些國家的名字一一記住,對一般人來說屬實有些難度,但是其中的女兒國卻是一個例外,看過西遊的人可能不知道滅法國也記不住車遲國,但一定會記得女兒國。
原因就是這個國家實在太特殊了,全國上下沒有一個男人全部都是女兒之身,唐僧師徒四人走到那裡簡直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稀奇。也正因如此,女兒國王才想以託國之富招唐僧為婿,和他一同共享榮華富貴,生子生孫傳承帝業。
故事發展到這裡,很多人都覺得這地方簡直就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天堂,來到這裡之後,不僅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甚至還可以去國王做老婆,真是太划算了。可事實情況真的如同人們想像的這樣嗎?其實未必。
因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一個平衡的界限,而在女兒國中卻並不存在男女之間的平衡。試想一下,如果全國上下都是女人,只有你一個男人的話,那麼你所面臨的到底是天堂還是噩夢呢?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不用多說,只要是個成年人都能想得明白,這個福分一般人絕對消化不了。
比如西遊原著中陳家莊的陳老漢也曾說過,他們這裡也有很多人到女兒國去做買賣,可是到頭來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留在那裡,否則唐僧去的時候女兒國也不會保持著全國上下無一個男人的現狀,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了。所以說女兒國絕非男人的天堂,任何事情在條件不對等,不平衡的情況下,都不可能朝著良性的一面發展。
女兒國的異常狀態,註定了那些女人們的生活不會幸福
在古代中國一直有一個非常古老而且傳統的理念,就是陰陽概念。古人講究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皆有陰陽兩面,一件事物要想不斷地運行和發展,就必須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此才能長此以往。
可是西遊記中的女兒國卻明顯不符合陰陽平衡的說法,因為按照女屬陰男屬陽的理念,女兒國完全就是極陰之地,全國上下完全都是陰的一面,沒有半點陽剛之氣。即使拋開這一點不論,只從人類的生活習慣考慮,這也是一種非常反常的狀態。
一個國家只有女人沒有男人,你說這日子還怎麼過呢?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沒有男人,你讓那些女人嫁給誰,她們如何像正常的女人一樣過正常的生活。甚至來說,如果沒有那條子母河的話,女兒國連延續後代都是一個問題,更不要說什么正不正常了。
而且即使她們有了延續後代的手段,是通過喝子母河水懷孕的女人,他們的孩子也絕非向外界的孩子一樣,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承載著兩個家族血脈的延續,能夠作為兩個人生命的傳承。其實說白了,女兒國的女人之所以會選擇生孩子,完全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族群不滅絕而已,至於情和愛,很難說有還是沒有。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幸福感恐怕是蕩然無存,享受生活對於她們來說應該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整個女兒國都存活在一種畸形的病態之下,稱之為地獄也不為過。畢竟這樣的生活中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也看不到明日的曙光,有的只是現實與黑暗。
女兒國現狀的背後,其實是一種人性的諷刺
女兒國中的那些女人的生活在什麼樣的狀態之下,咱們已經說得非常清楚,可是面臨這樣的情形,她們卻不曾想要做出過改變,也不曾主動尋求突破。可能有人會說,女兒國王想招唐僧為婿,不就是想要改變國中沒有男子的現狀嗎?
但是女兒國王的所作所為,其實根本談不上主動,只是一種被動的等待,碰巧等來了唐僧而已。如果唐僧一直不到,那麼她還會一直就這麼老老實實的等下去,根本不會迎來任何轉機。
而這也是整個女兒國最大的死穴,他們對於目前的畸形生活狀態,沒有做出過任何突破性的舉措。因為如果這些人想要有所改變的話,完全可以把女兒國打造成一個徹底對外開放的國度,大量吸引外來男子入駐,調和陰陽失衡的局面,達到一種平衡的正常狀態。
此外她們還可以選擇放棄女兒國這邊地方,而牽起到外界其他地域,與其他地方的男子一起過正常的日子,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畢竟古語有云,人挪活樹挪死,人口永遠都是具有流動性的,上古先民尚且知道逐水草而居,更何況是後來這些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類,智慧應該還不至於後退到不懂得變通的地步。
可是對於這兩種有效的措施,女兒國的那些人卻全都沒有採用,只是死死地守在女兒國中,始終不曾做出任何改變。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應該也和女兒國王以及那些統治階層的心思有關。
就比如遇到唐僧之後,女兒國王的第一想法就是自己嫁給唐僧,然後生子生孫延續後代,讓自己的後人一直做這裡的國王。可見女兒國統治階層的私心有多麼強烈,按理說遇到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她不應該盡一切辦法把師徒四人全都留下來,儘可能的為國家繁衍男子嗎?
但是在看女兒國王的態度,似乎根本就沒有生出過這樣的想法,反而想要形成一種長期的壟斷,一直保留自己這一脈的特權。所以說女兒國一直處在那樣的畸形病態之下,恐怕也和女兒國王等人脫不了干係,畢竟這一群人佔據著整個國家的主導地位,足以限制那些普通女子的行為,從而主導女兒國的走向。
總而言之,女兒國之所以會淪為那些女人們的地獄,其實不光是因為那片區域的客觀因素,更多的是由人們內心中的主觀因素而造成。女兒國的統治階層由於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很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中那些女子的行為和自由,而那些普通人對此也不曾做出過任何反抗,不曾主動踏出尋找自由和解脫之路。
這是人類性格中墮落一面的體現,是一種消極的等待,嚴重缺乏主觀能動性,缺少改變現狀的想法和勇氣。如果說一個掉在井裡的人,要想讓別人把自己拉出來,那麼她首先應該主動伸出手去請求別人,而不是坐在那裡傻傻的等。可是在看女兒國裡這些人的表現,顯然屬於那種坐在那裡傻等的人。
不是上天不給她們機會改變命運,是她們沒有改變命運的勇氣,看不到擺在面前的機會。
結語
《西遊記》中的女兒國,其實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樣充滿了美好,更不是所謂的人間天堂,反倒是一片充滿沉淪和痛苦的地獄。而在這個故事當中,也隱藏著更為深刻的諷刺和影射。一個生活在痛苦之中的人,或許並不是自己的原因,可是如果一個人長期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不思改變,那麼就該從自己的身上好好反思一下了。
畢竟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想要改變就需要付出,先舍而後才能有得。可再看女兒國中的那些人,普通人拿不出勇氣,統治者不具備格局,又如何能夠走出當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