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製新型防彈衣大幅降低士兵負重

2021-01-08 華龍網

新華社倫敦12月6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國防部近日宣布,該國研究機構正研發一種使用新型陶瓷的防彈衣,在無損防彈性能的前提下減輕重量,從而降低英軍單兵負重,提升士兵的戰場生存能力。

據國防部介紹,新型防彈衣由英國防務科技實驗所牽頭研發,主要材料是一種新研發的增強型陶瓷,與傳統防彈衣使用的金屬等材料相比,這種陶瓷在重量和柔韌性方面擁有更大優勢。

隨著現代武器裝備的發展,士兵的單兵裝備不斷增多,這導致單兵負重逐漸增加。已有研究顯示,配備陶瓷防彈衣的士兵負重降低35%,這不僅提升了舒適度,還使士兵在戰場上更加靈活。

國防部表示,該項目已持續4年,研究人員目前準備對新型防彈衣進行硬度測試和實彈測試。

英國目前正藉助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力量推動多項創新技術在國防領域的應用,此前已和美國合作,實地測試大型無人駕駛軍用卡車自動隊列行進等技術。

相關焦點

  • 美軍單兵負重揭秘,光防彈衣就重30斤,平均負重達100斤
    身上穿著抗火力打擊陸軍戰鬥服,外面套著重型的防彈衣,頭上戴著防彈頭盔防彈護目鏡,另外攜帶著槍枝彈藥、急救生存裝備箱。這麼全面的武器裝備,提高了美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減少了戰場上的人員傷亡。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美軍士兵的個人負重越來越重。
  • 適用於防彈衣的新型「超級纖維」,兼顧防彈+隔熱!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超級纖維」,它不僅像凱夫拉縴維那樣耐衝擊,還可抵禦極端的高低溫,阻隔性能是其替代品的20倍。 此前人們已對凱夫拉的性質有較深的了解,尤其是在防彈背心等防護裝備的應用上。但是對於消防、軍事、宇航從業者來說,哈佛開發的新型材料,更是兼顧了優異的隔溫效果。
  • 戰士苦不堪言,根本走不動,單兵負重高達120斤,光防彈衣就30斤
    軍隊的士兵在執行任務時,通常背負著一個大背包,當然會覺得沉重,但是現階段背著一個大背包又是不可避免的。美國陸軍科學學會在2015年提出建議士兵戰鬥巡邏負重最佳不超過50磅(23公斤左右)。但是2018年美國陸軍研究數據表明,執行戰鬥巡邏的步兵通常負重平均在129磅(58.6公斤)。
  • 解放軍一次買了140萬件防彈衣,這釋放了什麼信號?
    美國自二戰末期就開始研製非金屬防彈衣,美陸軍於1945年開始裝備內置鋁板的M12防彈衣,隨後在韓戰時期研製出M51/M52型防彈衣裝備美軍,之後又在M52型防彈衣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多層尼龍防彈材料製成M69型尼龍防彈衣。
  • 解放軍新型多功能防彈衣亮相!防護醫療雙設計,關鍵時刻當擔架用
    07:00:08 來源: 厲害了俺的國 舉報   文/行人   我們都知道防彈衣對於在戰場作戰的士兵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 士兵身中12槍沒死!老外質疑中國防彈衣有鋼板,打開後直接懵了
    眾所周知,在古代士兵上戰場作戰的時候,為了增強自身的防禦效果,身上都會穿上結實的鎧甲。這種金屬打造的鎧甲,雖然防禦效果好,但是質量太過於笨重,很影響士兵的作戰。而隨著軍工的發展,冷兵器被逐漸淘汰,熱武器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導兵器。這個時候,鎧甲已經無法適用於戰場需求。為此在一站式時期,防彈衣正式應運而生。
  • 防彈衣新型「超級材料」問世
    近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就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超級材料」,它不僅像凱夫拉縴維那樣耐衝擊,還可抵禦極端的高低溫,阻隔性能是其替代品的20倍。據悉,為打造這種耐衝擊性能媲美凱夫拉、但又具有超強隔熱性質的新材料,研究團隊開發出了長而結實又多孔的新型納米纖維,以提升散熱性能並減少擴散。
  • 亞美尼亞士兵穿我國07迷彩,這防彈衣太令人眼熟,亞塞拜然看懵了
    由於亞美尼亞動員的後備人員裝備比較雜亂,所以有軍迷在媒體公布的亞軍士兵圖片中,竟然發現了身著我國07式迷彩防彈衣的亞軍士兵。07式迷彩我們國內民眾是非常眼熟的,所以當這種迷彩出現在納卡戰場之後,很多人懷疑亞美尼亞的後勤保障已經出現了問題,後備士兵上前線之前只能自己購買防彈衣等保命裝備。有網友調侃稱,亞塞拜然軍方看到亞軍士兵身上的07式防彈衣,估計直接就懵了。
  • 英軍士兵身中12槍竟然沒死,全靠護襠防彈衣
    隨著各國軍事技術的提高,武器的穿透能力也是越來越強,與此同時防彈衣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凡是上戰場的士兵必須要穿防彈衣,可以說這已經是保命的裝備了,如今的防彈衣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中國造的防彈衣,更是受到了不少稱讚,遠銷海外之後訂單量再次持續增加。
  • 新型納米纖維具有兼顧防彈+隔熱的超強性質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超級材料」。它不僅像凱夫拉縴維那樣耐衝擊,還可抵禦極端的高低溫,阻隔性能是替代品的 20 倍。此前人們已對凱夫拉的性質有較深的了解,尤其是在防彈背心等防護裝備的應用上。但是對於消防、軍事、宇航從業者來說,哈佛開發的新型材料,更是兼顧了優異的隔溫效果。
  • 通用防彈衣不香了,美國空軍開發女兵專用防彈衣
    11月底,美國喬治亞州穆迪空軍基地的女兵們收到了新裝備,專門為他們開發的「女性防彈衣」。這款新型防彈衣由空軍安全部隊中心立項開發,目的是保證士兵防護能力的同時,又改善裝備的穿戴舒適性,這對戰鬥力的提升也有一定作用。
  • 刺激戰場:70%的玩家忽略的小細節,防彈衣可以增加50的負重!
    防彈衣可以加負重很多人一直認為只有背包才能加負重,其實我們的防彈衣也可以加50的負重,在撿拾時的物品信息裡就寫的有,三種防彈衣都是一樣的只加50負重。畢竟現實中的防彈衣外面就能插一些彈匣啊什麼的,這一點官方做的很寫實。5.
  • 優先解決野外小便問題,美國軍方決定大力推動女兵防彈衣改革
    本文要點 美國軍方(包括陸軍、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正在逐步推進為男兵和女兵分別設計新型戰鬥裝甲(防彈衣)的工作;女子版戰鬥裝甲的特點是材質更輕,而且能夠容納長發,最重要是能夠解決女兵野外小便的實際問題; 美國軍方的目標是讓所有的士兵(無論男女)都能穿上貼身的裝甲,降低防護服帶來的穿著壓力,從而提高其作戰效率和生存能力 目前,美國軍方正在緩慢但堅定地推進一項士兵裝甲改革計劃
  • 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很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說防彈衣不防彈,只能防爆炸物破片,如果穿了防彈衣被子彈直接射中,彈頭穿過防彈衣後會變形,翻滾著擊穿人體,造成的傷害比不穿防彈衣還大;即使防彈衣擋住了槍彈沒有穿透,彈頭的衝擊也會震斷肋骨和內臟,造成「鈍傷」,內出血;能抵擋步槍彈的高等級防彈衣的確有,但成本極高,重量極大,一般士兵不會裝備,blablabla……這些說法,沒有一個是真的,至少在
  • 全球材料皇冠上的鑽石——防彈的凱夫拉縴維(Kevlar)
    凱夫拉縴維是美國杜邦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研製出的新型芳綸纖維複合材料,屬於對位芳醯胺纖維(PBA);之後又出現了間位芳醯胺纖維(PPD-T
  • 「防彈衣悖論」歷史重演:選幾毛錢的口罩?還是幾萬元的呼吸機?
    防彈衣,還是裝甲車?捨不得花錢用於單兵防護,背後是嚴重悖論在美軍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防彈衣還是裝甲車」的爭論。大約在越戰後期,美國軍方內部出現了「讓士兵人人普及防彈衣」的呼聲。這個呼聲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最終讓美軍實現了全面普及防彈衣。
  • 「不防彈」的防彈衣,越戰時美軍士兵對單兵護具的一些看法和吐槽
    軍圈不是一直有個段子麼,防彈衣其實不防彈,即使防住了也會斷肋骨巴拉巴拉的~ 類似的段子還有頭盔擋不住子彈,即使擋住了也會斷頸椎之類的。
  • 做頭盔的也做防彈衣,AK47正面打不穿,重量輕還能換內襯
    在人類漫長的戰爭史上,如何在戰爭中減少本方士兵的傷亡是重中之重。為了減少傷亡,人們想到了給士兵穿甲冑這種方式。最初的士兵甲冑用的是動物皮(比如牛皮),後期則開始用金屬鐵環或者金屬片(比如:鎖子甲和鱗甲)。而隨著熱兵器的出現,單純的金屬鎧甲也無法做到防彈。
  • 堪比鋼製裝甲,可抵擋7.62mm穿甲彈,俄羅斯成功研製陶瓷防彈衣
    其實說起陶瓷防彈衣大家都不會陌生,這項技術早已公諸於世,許多國家已經擁有了這種複合材料製成的防彈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8年,一名少校經過試驗發現,在鋼甲的表層再塗上一層瓷釉,就能夠極大的增強防護能力。雖然發現的早,但是根據當時的技術局限性並沒有研發出來,到了許多年後才被軍隊使用。
  • DA的龍蛋II戰術背包堪比美軍士兵的超級負重裝備
    身上穿著防紅外的作戰服,外面套著攔截者那樣的全防護防彈衣,頭上戴著防彈頭盔防彈護目鏡,另外攜帶著槍枝彈藥、各種電子器材。這麼全面的武器裝備,提高了美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減少了戰場上的人員傷亡,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美軍士兵的個人負重越來越重。據有關資料披露,美軍身上穿的防彈衣就重達9-10公斤,防彈頭盔重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