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學家:中國將是疫情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2020-12-16 視聽中國

文|蒲月七 審|樂一

中國的製造業經濟正在逐步復甦,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全球經濟十分低迷,而中國的經濟復甦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多項指標高於預期」中國對抗疫情不鬆懈的態度贏得了回報。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對中國正在穩步發展的經濟表示關注。

中國的商業也在穩步發展,許多行業的經濟增長和擴張速度都在變快。有的行業甚至恢復到了疫情到來之前的情況,並且還有所增加。所以中國的經濟增長保持好的趨勢,並且可以預見,在未來中國經濟也是持續發展的。

中國經濟重啟取得成功

汽車銷量也在逐步提升,在五月銷量比疫情之前的銷量還要迅猛。這也意味著汽車行業的發展逐漸回歸正軌,中國國民的消費能力也回歸到了正常水平。與其他地區因為疫情而造成的上市率大幅下降不同,中國地區的上市率一直在提高。因為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亞太地區經濟也水漲船高。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世界帶來了驚喜,外媒把視線投向了中國經濟發展快速的原因和推動力。中國較歐洲國家採取更為嚴厲的手段控制疫情。提前進入了經濟復甦階段。原材料和建築設備的需求顯示國內需求已經復甦。

中國的經濟因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和重啟在接下來的數月中將會呈現一直持續升高的趨勢。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一直持續。中國出臺的多項政策也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世界更加需要中國

中國的「擴大改革,深化改革」方針和政策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因為財政狀況正常健康。

政府和國民的負債率比較低,這表明政府有更大的空間支持經濟發展。國民也可以放心消費。

中國頒布的政策刺激了消費的情緒。而因為疫情被過度抑制的消費欲望迎來了反彈。雙重作用下中國的經濟能夠很快地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都經歷衰退,只有中國在穩步發展,為世界注入信心。中國經濟的良好趨勢把積極情緒傳遞給了全球市場。對全球的GDP有著積極的影響,也刺激消費者對高端產品的消費。

如今,許多產品原材料都離不開中國,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加快了全球經濟發展。中國將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俄羅斯專家謝爾蓋·盧科寧稱中國將是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國家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光明網

相關焦點

  • 獨立經濟學家李鐵: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在城市
    來源:新浪財經1月6日,新浪財經經濟年度峰會暨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複評會在四川赤水河畔的郎酒莊園舉行。峰會上,獨立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鐵發表了主旨演講。在李鐵看來,目前中國的經濟是「相對很好」,就是世界各國都不好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看起來好。中國經濟增長的大趨勢沒有發生變化,下降趨勢的格局也沒有改變。中國和其它國家的比較下,中國是在矛盾中增長,但問題並沒有解決。「我們做了一個趨勢分析,中國的GDP從2010年的14.2%一直下降到2019年的6.1%,沒有疫情的話,可能還會一路下滑。」李鐵說。
  • 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Jérme Jean Haegeli)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視頻專訪時表示,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將關注此次中國兩會上的改革議題。
  • 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經濟學家: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
    經濟學家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成員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東協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亞洲一位知名經濟學家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成員國。
  • 新的IMF預測GDP增長率中國是2020年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美國華盛頓中《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的最新更新,並下調了對全球GDP(GDP)增長的預測,預計全球GDP將萎縮4.9%,比份上一份報告中預期的-3%低1.9個百分點。IMF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對上半年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超過預期,預計復甦速度將比先前預測的慢。。如果發生第二次波新冠肺炎疫情,當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降至0.5%。
  • 防疫作業最佳、經濟損失最小,韓國如何擺脫疫情保持經濟增長?
    韓國在沒有嚴重影響經濟增長的背景下擺脫了新冠疫情的襲擊。 韓國從2月下旬開始出現每日新增病例的急速上升,當時這一病毒在一個宗教團體的成員中迅速傳播。目前已累計報告超過一萬例感染者,累計死亡240例。病死率僅為2.2%,遠遠低於歐美地區國家。 但是到4月中旬,每日報告的感染病例已遠低於100例,到下旬又降至個位數。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現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世界經濟史協會中國執委、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主要的學術研究方向是宏觀經濟學、中國經濟和經濟史。從增速上來看,目前我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較高預期主要是受低基數效應的影響,並不意味著經濟的強勢復甦;從總量上來看,2021年的全球經濟總量也僅僅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IMF更是強調至2021年底,除中國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難以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增長水平。這表明全球經濟走出疫情危機全面復甦的道路將比想像中更加困難。
  • 疫情下中國經濟增長,德媒有話說
    導讀:今年,全球深受新冠病毒的危害,很多行業都遭到很大衝擊,造成經濟蕭條,許多國家的經濟負增長,只有中國和少數幾個國家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對此,德國《每日鏡報》網站發表題目為《為何中國經濟只在一年時間內就重回增長路線》的文章,對疫情下中國經濟的增長發表了看法。中國經濟能迅速復甦得益於疫情的有效控制文章稱,新冠疫情暴發了很長時間,全球很多國家還在與新冠病毒作痛苦鬥爭的時候,中國早就已經控制住了疫情。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製造業PMI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創出年內新高,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前10個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4%、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4%,消費增速加快……疫情陰影籠罩下的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發展格局中格外奪目。
  • 十位經濟學家看兩會:中國經濟巨輪不會因疫情衝擊而擱淺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我國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全球疫情大流行,更是雪上加霜。在這個特殊的背景下,全國兩會以特別的形式召開,備受矚目。在疫情巨大衝擊下,中國經濟會陷入衰退嗎?增長的潛力和空間還有多大?特殊時期有哪些特殊的應對舉措?對於這些熱點問題,來自全國政協委員中的十位經濟學家作了分析和回應。
  • 亞行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新華社馬尼拉12月10日電(記者袁夢晨 楊柯)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及投資形勢分析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提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為科學把握「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度解析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及投資形式可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動向。
  • 俄羅斯出臺8萬億盧布經濟復甦計劃 2021年底實現經濟積極增長
    俄政府新聞局稱,因疫情而採取的經濟復甦計劃將實施至2021年底。屆時,希望通過復甦計劃,在2021年底前完成以下目標:居民實際工資年增長率不少於2.5%;低收入群體在國民中的佔比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至少增長4.5%;非原材料、非能源產品出口同比至少增長5%;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至少3%等。
  • ...多個行業和經濟部門的增長引擎」——訪瑞士經濟學家菲利普·內爾
    新華社日內瓦12月11日電專訪:「中國已成為全球多個行業和經濟部門的增長引擎」——訪瑞士經濟學家菲利普·內爾新華社記者陳俊俠 徐馳瑞士經濟學家、前貿易談判代表菲利普·內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多個行業和經濟部門的增長引擎
  • 印度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萎縮7.5% 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期
    來源:央視印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萎縮7.5%,印度的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萎縮,經濟增長進入技術性萎縮期。與第二季度經濟增長萎縮23.9%水平相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收縮速度有所收窄,這主要歸功於製造業的增長。儘管印度經濟第三季度萎縮的程度要低於預期,但是在發達和新興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表現仍然是最差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印度今年的經濟將萎縮10.3%,這是所有主要新興經濟體下滑最嚴重的國家。
  • 中國經濟11月繼續強勢反彈 第四季度或加速復甦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外媒稱,隨著消費的復甦和主要貿易夥伴逐漸放鬆對疫情的限制後提高了對中國製成品的需求,11月份中國的工業增加值以20個月來最快的速度增長。據路透社北京12月15日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高於10月份6.9%的增速。報導稱,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高於10月份4.3%的增速。前11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快於前10個月1.8%的增速。
  • 貨值過億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進口俄羅斯糖果「逆勢」增長
    (抗擊新冠肺炎)貨值過億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進口俄羅斯糖果「逆勢」增長中新網滿洲裡4月22日電 (記者 李愛平)滿洲裏海關4月22日對外消息指,今年一季度滿洲裡口岸進口俄羅斯糖果「逆勢」增長,再創新高,貨值達1.1億元
  • 環球聚集點丨「這個亞洲巨人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強勢崛起」
    本文轉自【環球資訊+】;「中國消費明顯回暖」 「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 「中國這個亞洲巨人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強勢崛起」 報告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中國的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也逐步追上經濟整體復甦節奏。 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
  • 經合組織報告:中國將是2020年G20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當地時間9月16日,經合組織發布了《經濟展望中期報告》,將全球2020年GDP變動預期從下滑6%上調至下滑4.5%,2021年經濟增長預期同步上調至5%。此外,報告指出,按照目前的經濟和疫情態勢,中國將是2020年二十國集團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 印度和越南被稱「香蕉經濟國家」,會否成為下一個委內瑞拉?
    印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2016年印度經濟首次超過英國,按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在成長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7.3%,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如果沒有2020年的這場全球爆發式疫情,印度經濟會按正常速度穩步發展,可如今卻正在迅速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