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電影的178天裡,坂本龍一們的勇氣為什麼更顯珍貴

2020-12-13 環球網

本文轉自【芭莎】;

闊別半年,國家電影局突然宣布部分地區影院允許復工,惹得全網一片沸騰;太久沒在大熒幕前看到龍標,好多人甚至忘記了最後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是哪場。

經歷了這場漫長的告別後,有人說:

就算是只能看最爛的電影,也要在電影院坐上三個小時!

今年的賀歲檔原本有《奪冠》《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花木蘭》……真可謂神仙打架!疫情一來,全部撤檔,上映時間一拖再拖遙遙無期,電影愛好者們縱有不舍,但也無可奈何。

其實不僅是觀眾,院線背後的整個行業都都因停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前段時間,各大影院甚至開始了一場賣品清庫存互助行動,希望藉助賣烤腸、爆米花、飲料的方式苦苦支撐。

近幾年的電影行業一直不好過,今年的停滯給整個行業蒙了一層灰色。一位在橫店的群演說「以前跑跑劇組試試戲還有可能,現在連試戲的機會都沒有了。」橫漂的遭遇只是疫情陰影下的冰山一角。

放眼藝術創作圈,無數從業者因為長期的停滯而陷入困境。

前些天,村上隆在Instagram上髮長文向團隊道歉。他表示,因為疫情影響,投入多年心血的電影不得不中止,自己的藝術公司Kaikai Kiki也面臨破產。

村上隆以色彩斑斕的太陽花笑臉為標誌火遍全球,他很早就與眾多品牌聯名,是少數成功實現商業化的藝術家之一。

長時間的停滯讓許多從業者被迫轉行,這是行業的無奈。但是更多的藝術創作者不曾停下,在被迫獨處的這段時間,敏感且銳利的感知能力讓他們得以察覺到更多的情緒,並在創作中呈現這些靈感。

今年4月份,賈樟柯應希臘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的邀請創作了一篇名為《來訪》的短片,靠一天時間、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完成拍攝,卻憑藉巧妙跳脫的畫面和聲音設計贏得《紐約時報》的好評。

在短片裡,賈樟柯用黑白的鏡頭語言和突然出現的彩色景象描繪了疫情中的一個片段,希望提示大眾,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電影讓思想得以自由呼吸。

如同片中,口罩擋住了所有的表情,讓特殊時期的每個人都感到緊張、情緒也更加敏感。而坦白的表達不但是藝術家這一身份的天然任務,更是被大眾所需要的情感寄託。

在因疫情停擺的更早些時候,另一位知名藝術家坂本龍一應邀參加UCCA快手良樂音樂會,鏡頭掃過樂器時,「中國武漢製造」的銘文清晰可見;30分鐘的演奏結束,他用中文說:大家,加油!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就算聽不懂音樂的人,在這一刻也會明白:愛和藝術都是不分國界的。

大洋彼岸,加拿大藝術家奧利維爾·萊奧甘(Olivier Leogane)因為隔離的大段時間得以冷靜思考,身為化學教授的他從藝術和科學的角度探討了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創造出了作品《軌跡》,用黑白的幾何圖形創造了有韻律的畫面。

奧利維爾·萊奧甘 《軌跡》(Traces) 48x61cm 2020

有人用黑白表達陰鬱和壓抑,也用人善用多彩來傳遞生機,西班牙藝術家安德烈斯·魯達(Andres Rueda)在隔離期間的作品色彩豐富,充滿生命力,從畫面就能感受到希望的前景。

安德烈斯·魯達《花間草》(Hierba entre las flores) 100 x 135 2020

一時間,海內外許多藝術家選擇和大眾站在一起,希望以藝術之名救贖當下的黑暗。

國內的新一代藝術家中,陳彧君在創作中常以家鄉的木蘭溪為題材,本打算一月份回上海工作室的他,卻因為疫情被困在木蘭溪旁幾個月。突然的隔離和藝術家的身份讓他反思是不是一直以來都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打轉。

和朋友幾番商議之後,他以《重返木蘭溪》為名嘗試直播,用這種方式讓自己和家鄉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重新生長。

鏡頭記錄了他的創作和思考,也讓藝術變得平易近人。

獨處對藝術家來說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當整個社會被迫停止運作,這樣的安靜獨處就變得陌生且難熬,像時鐘迴轉,各自住回洞穴。

陳彧君曾自嘲,突然的停滯讓他以往專注創作的狀態顯得單調,「像只無頭蒼蠅」一樣,只顧頂著藝術盤旋。

在居家期間,陳彧君曾畫過這樣一幅畫,沉重的色調和掙扎的姿態讓這幅畫傳遞出濃烈的悲觀情緒。

「疫情最嚴重的那陣子,每個人心理的負擔都挺大的,這張繪畫也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隨手出來的。"

灰暗的春節很快過去,陳彧君也開始思考下半年的時間怎麼掰著用才夠。他拾起畫筆,開始準備在阿拉裡奧畫廊「雕塑之上」展覽的布展方案。

對未來的計劃和思考讓他有所期待,如此心境在他的手稿上被記錄。念想著野外的欣欣向榮,他在自家老宅裡用斑斕的色彩創造春天。

坂本龍一、賈樟柯、陳彧君.....這些創作者或許並不意圖給大眾以啟發,卻讓我們知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種情緒都能得到共鳴

藝術在於某些讓人醍醐灌頂的時刻,在陌生的藝術作品中感知到熟悉的情感,就像重逢多年的好友。或許對問題和困境仍然沒有答案,卻有了繼續面對的勇氣。

正如大衛 霍克尼想表達的——Do remember they can’t cancel the spring.

不要忘記,沒人能帶走春天。

相關焦點

  • 坂本龍一中國銀幕首秀!在這部音樂紀錄片裡學會「聽電影」
    教授親自開博,不為別的,為的是宣傳自己的一部新作品:音樂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這部紀錄片,主要包括兩個坂本龍一。一個是作為YMO樂隊成員的坂本龍一;一個是作為《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末代皇帝》《荒野獵人》等電影配樂製作者的坂本龍一。關於坂本龍一本人,我們早先單獨聊過。
  • 《坂本龍一:終曲》:銀髮少年坂本龍一
    以四個樂章的奏鳴曲為例,終曲在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之後,是收尾的最後一章。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開頭,攝影機跟隨坂本龍一來到3·11地震海嘯災區宮城縣的一所高中。在高中的體育館彈奏一架經歷過海嘯、被海水浸泡過數日的鋼琴時,琴鍵按下去就彈不上來,坂本龍一說:「像在彈奏一架淹死的鋼琴屍體。」
  •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不愛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資訊CN就這樣被大眾打上「反賑災音樂」標籤的坂本龍一,在不到半年後的2020年2月,為深受疫情影響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兩場表演。2月29日,這個四年一遇的日子裡最令人難忘的事情之一,必然是坂本龍一在UCCA「快手良樂」音樂會帶來的這場特殊演出。
  • 《坂本龍一:終曲》盛煌傳媒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樂」大師
    回顧前段時間,據盛煌傳媒的小編獲悉,電影《坂本龍一:終曲》在京舉辦首映禮,導演史蒂芬·野村·斯奇博,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十三邀》主創許知遠,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負責人左衡齊聚一堂。
  • 坂本龍一:生命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災民無家可歸的夜晚,坂本龍一前去慰問演出,在避難所裡演奏了現場版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是叛逆又害羞的少年坂本龍一二十多歲的時候,正值日本的黃金時代。
  • 坂本龍一靈感何處來?配樂《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甚至超越電影本身
    去年歲末,忽然發現有關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在國內悄悄上映了。去影院看的時候,見到不少前來觀影的觀眾還背著樂器,想必都是些學音樂的學生吧。大概是為了配合電影在中國上映,坂本龍一本人還特地開通了微博,在發的第一條視頻裡與樂迷、影迷親切打招呼:「大家吃了嗎?」作者 孫雯
  • 坂本龍一—日本樂壇神一樣的存在
    坂本龍一是在全球範圍內最有名的日本音樂家之一,對於中國聽眾也絕不陌生。他一定是跟上帝做過什麼秘密交易,或者答應死後將靈魂交給魔鬼,才能寫出這樣的音樂,這個評價是網友給坂本龍一的。坂本龍一,日本頂級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奧斯卡最佳配樂獎、金球獎、葛萊美獎,他遍攬了北美三個殿堂級音樂獎項。坂本龍一在日本樂壇被稱為神一樣的存在。
  • 坂本龍一:這個文青不簡單
    它原本是大島渚導演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電影主題曲,但意外的是主題曲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電影本身。它的作者就是全亞洲青年的偶像——坂本龍一。 青春期的坂本喜歡與女生搭訕,討女生喜歡,有一學姐因為告白坂本龍一後被拒絕而自殺,這件事影響他極大,也對女生逐漸收斂。
  • 坂本龍一:不羈地長大,優雅地老去
    我有時候特別羨慕坂本龍一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正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滔天的浪潮裡,不是孤獨地自我堅持,而是被浪潮席捲著向前,大浪淘沙之後就會留下金子一般的人。這篇文章聊聊偉大的日本大作曲家、亞洲大作曲家,更是屬於全世界的大作曲家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是那4%的「聯覺人」麼?
    2011年,2012年,都見坂本龍一在那裡駐場一周,每晚為最多75個人演奏,與各路音樂人鬥陣。有趣的是,無論在 300萬人的「快手」還是75人的「石頭」,坂本龍一演奏的都是自己音樂裡最實驗的那部分。他似乎在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輕鬆獲得了精英與流行世界的兩張通行證。
  • 《坂本龍一 · 終曲》:每一次終曲皆為序曲
    走在大街上,我說:感覺坂本龍一的生活裡就只有音樂了,就好像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和音樂相關的。回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認識到自己的理解太過於膚淺和狹隘。01 對於世界的領悟影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現了核電站重啟後,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第一次抗議活動中的真實片段,坂本龍一參加活動並且發聲表明他反對核電站的決心。接著就是在日本海嘯之後,在災難現場用那架曾被淹沒的鋼琴彈奏樂曲。
  • 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紀錄片定檔 展現匠人精神
    定檔海報聚焦著名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即將於12月16日登陸全國藝聯院線。屆時影迷與樂迷朋友們可以在全國藝聯的大銀幕上觀看這部作品,走進「教授」的音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還將影片還特別製作DTS:X臨境音版本。
  • 坂本龍一發行新電影,真力時甄選520表款
    你堅持玩的一款遊戲時間有多長。 第二對甄選自PILOT飛行員系列TYPE 20冒險家腕錶, 採用軍事風格設計,搭配卡其綠色錶盤和迷彩錶帶,配備El Primero星速4069型自動上鏈機芯與Elite 679型自動上鏈機芯,摩登復古時計更特別提供計時功能版本,防水深度達100米、時針與數字由SuperLumiNova螢光塗料製成,在暗夜也能輕鬆讀取。
  • 專訪|坂本龍一:人類是稍微偏離自然軌道的、有點壞掉的猴子
    2月29日晚,坂本龍一在另一場線上音樂會上使用的樂器火了——「中國武漢製造」的吊鈸。曲終,教授對著鏡頭,用中文說:「大家,加油!」 快「奔七」的坂本龍一,因為貝託魯奇的電影《末代皇帝》作配樂而為中國的普羅大眾所知。
  • 豆瓣8.8分《坂本龍一:終曲》:游離在世界之外,用生命感受聲音
    大家好,我是可可,一位用心靈感受電影(與原著)的敘述者!點擊右上角關注,用電影治癒自己。《坂本龍一:終曲》又名《 Ryuichi Sakamoto: Coda》,是一部由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執導的一部關於日本頂級作曲家坂本龍一的紀錄片。
  • 《坂本龍一:終曲》:關於自然和藝術
    《坂本龍一:終曲》劇照一直以來,我都對名人或者「大師」的人生經歷與作品比較感興趣,或者說是對人感興趣,只是他們作為人類歷史當中的閃光者,可以給我帶來更深層次的啟發和引領我去學習思考的方向塔可夫斯基將自然融入進電影鏡頭,坂本龍一將自然融入進音樂。他們都像自然與人類的媒介,一邊詮釋著無言的大自然,一邊用自然的力量撫慰著擁有複雜情感的人類。人們普遍認為,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詩,這的確是最為貼切的解釋。
  • 大衛鮑伊、坂本龍一合演電影《俘虜》重返熒幕,初定於1月8日上映
    日本導演大島渚集結英國傳奇歌手大衛鮑伊、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合作拍攝的電影「俘虜」,經典紀念版將於明年1月8日在臺灣上映。「俘虜」改編自英國知名小說,以二戰時的日本戰俘營為背景,反思關於戰爭與東西文化的衝突。
  • 坂本龍一兩場珍貴音樂會將上線,回看Y.M.O時期創作
    近日,在這份音樂會名單上,坂本龍一又增加了兩場罕見的音樂會實況,計劃將於未來兩周上線免費限時播放。坂本龍一作曲的《貓村之歌》也於日前在網易雲音樂和B站上線。其中一場音樂會是坂本龍一擔任鋼琴與指揮,與東京愛樂樂團合作,於2014年4月4日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舉行的「Playing the Orchestra 2014」鋼琴音樂會,在本場演出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他在Y.M.O時期創作的音樂作品,也有很多經典的電影配樂。該場演出計劃於4月24日晚8點正式上線,限定發布期至5月22日。
  • 自然即音樂,音樂即自由-坂本龍一
    坂本龍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響起。已經記不清聽過多少遍,只感覺自己隨著雨漂浮,下沉,落在地上,濺起幾個水珠,然後融入大地。因為喜歡這部電影,有段時間常常聽裡面的插曲,「坂本龍一」出現極其頻繁。也疑惑,如此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作曲者卻是外國人。了解以後才知道,教授花了兩個星期,寫出了44首曲子,最終摘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 坂本龍一配樂慘遭大導演退貨 倒地打滾大吼找靈感
    坂本龍一配樂慘遭大導演退貨 倒地打滾大吼找靈感 時間:2019.06.01 來源:新浪娛樂 作者:林怡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