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卡片,發現更多精彩↓↓↓
Open your eyes, look within.Are you satisfied with the life you re living ?01
靜--治癒一切的良藥
《菜根譚》中說: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庭前的花開花落或是天上的雲捲雲舒,於我都不過是匆匆過客,這不只是指自然風景,還是指人生百態。
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晚清重臣曾國藩,年輕時聽聞王陽明的事跡後立下壯志:「不做聖人,即為禽獸」。意思是做不成聖人,就是禽獸。於是立志改下渾身缺點成為一個聖人。
在成為聖人的道路上,他遇見了兩個老師。
第一個老師是倭仁。
他告訴曾國藩,要成為聖人,一是要記日記;二是要慎獨。指在閒居獨處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
曾國藩照做了,每日反省自己,把自己的缺點寫在日記上。可是缺點寫在日記上,曾國藩卻不知道如何改。
於是曾國藩遇到了第二個老師:唐鑑。
唐鑑只用一個字就拯救了曾國藩:靜。
唐鑑說: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總是要靜,最是靜字功夫要緊。
曾國藩聽了如同醍醐灌頂,於是開始了修「靜」功。
第一:養成每天靜坐的習慣;
第二:臨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靜。
後世人常常學曾國藩的官場之道、育兒家訓,其實萬事萬物都從靜字中來。
正如亦舒所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穫。
靜,是對自己生活狀態的生活反思,是在忙碌生活中給自己一個停頓的時機,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態,才能面對萬事萬物對能毫不在意,坦然處之。
靜,是一種境界。
02
儉--一切德行操守的源泉
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因為飽暖思淫慾,驕奢淫逸是敗亡的溫床。
傳說商朝有位賢者,名號箕子。箕子輔佐商紂王時,看見商紂王吃飯用象牙筷子,於是憂心忡忡。箕子的朋友見狀便問:「不過是一雙象牙筷子,值得你這樣寢食難安嗎?」
箕子說:「你看到的是,紂王用了一雙象牙筷;可是我看到的是,當他吃飯用象牙筷時,他會用土砵盛飯嗎?他一定會找來各色奇珍異寶與之相配。而用各色奇珍異寶製成的餐盤,必定不會盛放普通食餸,一定會捕來各種山珍海味。」
如果吃的都是佳餚奇饌,他還會穿普通粗布麻衣嗎?還願住在土屋陋巷嗎?這些可以預見的結果,才是我現在憂慮的原因啊!」
果不其然,商紂王過了五年之後,真的建了一座酒池肉林,供他享樂。而對外又設置了炮烙之刑,天天殘虐人民。
後來,武王姬發攻打朝歌,延續了554年的商朝,竟然毀於一旦。
多少人,在貧窮時候還能積極進取、位卑未敢忘憂國;可一旦聲名鵲起、發家致富,統統走上了拋棄糟糠之妻、沉迷享樂的道路。
節儉是身居高位,仍然不忘初心的源始;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憫農之心;是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心憂天下。
一個過度奢靡的人,還能寄望有更美、更有意義的心靈提升嗎?
03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當你為外物所擾不得其法時,不如靜坐自省,行節儉之道。安靜能讓人認清自己,節儉能讓人關心天下。
諸葛亮所說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大抵就是這樣的道理。
點亮「在看」,與君共勉。
吉米老師送你365免費英語口語學習群
馬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