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腳
《冷血追擊》講述的是連姆·尼森飾演的基歐滑雪場的掃雪車司機內爾斯,在兒子意外被毒販殺害之後,為了追尋兒子被殺的真相,憤怒的內爾斯不惜以身犯險,踏上殲滅販毒團夥道路的故事。
相信看過連姆·尼森的影視作品的人都知道,連姆尼森以前扮演的角色都是上天入地,擁有一身技能的孤膽英雄。
1994年,他憑藉出演《辛德勒的名單》的出色表現提名為奧斯卡最佳男主角。2008年出演《颶風營救》讓他成了好萊塢的又一個銀幕硬漢,隨後主演了《天龍特攻隊》、《諸神之戰》、《通勤營救》《空中營救》,及《颶風營救》續集等等,其銀幕形象無一不是硬核的超人,動作場面拳拳到肉,發揮超人能量營救他人。
這部影片於2019年2月上映,改編自挪威電影《失蹤順序》,連姆尼森說,這將是他的最後一部動作片。連姆大叔已經65歲,在這個高齡還能出演動作片,也算是影壇長青樹了。
而在這部動作片中,連姆尼森的角色卻是一個連上臺領取年度最佳公民獎,需要上臺致感謝詞都不敢上臺的市井小民。這樣的草根英雄要如何實現復仇的絕地反擊呢?這反轉的人物設置也為後面的影片進度帶來懸念。
縱觀影片,整個影片中一共死了23個人,你一定以為這又是一部非常血腥的場面火爆的影視作品?但是細細看來,這其實是一部荒誕的帶著黑色幽默的喜劇片。
荒誕的劇情反轉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
與一般傳統的喜劇片不同,也與成龍式的動作影視不同,影片給我們帶來另外一種深層次的觀影感受。我羅列幾個我覺得很荒涎的影視劇情,你可以從中體會一二。
內爾斯在得知兒子被毒販頭子海盜的手下意外殺害後,他順藤摸瓜先後殺了海盜的三個手下,他用鐵絲網把屍體包裹起來,扔進了冰天雪地的峽谷裡,這樣屍體會被魚吃掉骨頭上的肉,而不至於讓屍體浮起來,達到毀屍滅跡的效果。
這麼嫻熟的屍體處理技巧讓我們不禁會想,內爾斯莫非還是一個王者?孰不知,他這些處理技巧都是從犯罪小說中學來的,到底管不管用他自己也不清楚。
如此荒誕的反轉情節,令人不禁莞爾。在緊張的影片節奏中,給人帶來一種輕鬆的,如同觀看正統喜劇片一樣。
黑幫成員的各種花式死法,帶來壓抑之外的喜劇效果。
電影裡面有很多這樣精彩的鏡頭,無不在召示著這部影片中有別於其他動作片的喜劇效果。
比如綽號為骨頭的其中一個白人毒販,自以為是情場聖手,有一套自己的戀愛經驗,他認為可以用20美元就能搞定概率為30%的賓館女性服務員,他在被殺後,特寫鏡頭對準的正是那張飄落而下的20美元,可以預見的是他的某個部位不幸被擊中。
又比如綽號為愛斯基摩人的殺手,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在江湖中混出的地位,才得來這個綽號。他收了內爾斯僱傭殺掉海盜的佣金後轉手就把內爾斯出賣,到最後一槍也不發的殺手就被海盜給了結了。
最讓人覺得搞笑的是電影結尾,一個綽號為雪崩的毒販在雪山上跳著滑翔降落傘,好死不死,落在了內爾斯駕駛的掃雪車下,死得更具戲劇性。
這一組組的鏡頭,各種各樣的花式的死法,給人帶來了喜劇的輕鬆效果。雖然有些場面設置稍顯生硬,但也不妨礙觀影時的哄堂大笑。
在海盜的手下接二連三失蹤後,海盜懷疑是被自己的競爭對手,印第安黑幫頭子白牛殺害的,於是設計殺害了白牛的兒子,這引起了白牛的殺意。白牛立誓要血債血償,兒子換兒子。
與此同時,內爾斯也把主意打到海盜的兒子身上,希望以此為誘餌殺死海盜。內爾斯搶在白牛之前綁架了海盜的兒子,但內爾斯這個「綁匪」的作法卻讓海盜抓狂,海盜在自己的公寓咆哮得氣急敗壞:「綁架了別人兒子,就該打電話來要脅,要求贖金啊,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識」。
但內爾斯偏偏不如他願,直到第二天才打電話給海盜,「你的兒子在我手上」。
看慣了尼姆連森在戰場硝煙滿布的緊張氣氛裡,發揮超人的智慧及力量,為我們帶來火爆刺激的動作場面,再回過神來看這一部充滿喜劇色彩的諷刺意味濃厚的電影,給人第一印象的劇情反轉確實給我帶來驚喜,雖然影片裡對於打鬥的場面不多,但是正是由於動作硬漢的最初人設在這部影片裡的虛化起到驚喜的效果。
拐彎抹角的諷刺,帶著黑色幽默似的喜劇。
每部影視作品都有視覺外的隱意,那是導演在主導影片時結合現實做出來的影片延伸,這部影片也不例外,讓我們看到了動作片的暴力美學,同時它也具有現實意義的嘲諷及黑色幽默。
海盜是一個毒販頭子,自從繼承父親的位置之後,他比他的父親更有攻擊性,更加激進。在他兇殘暴戾的外表之下,他在他的兒子面前,從來都不和手下討論工作上的事情,卻拼命的在兒子面前塑造出慈父的形象。就像是一個犯罪分子明明準備拘動板機準備殺人,卻在一旁大聲苛責他人的犯罪行為。
而更具代表性的鏡頭是當黑幫頭子入駐滑雪場的酒店的時候。酒店服務員說已經沒有多餘的房間,這個時候,黑幫頭子不是掏出大把的鈔票,也不是掏出黑漆漆的手槍。那個印第安黑幫頭子盯著服務員說:「我聽到你說,讓我和我的朋友滾回印第安保護區去,你知道嗎?我可以憑這一條給你差評」。
短短的幾個場景,短短的幾句話就把種族歧視的問題幽默了一把,諷刺了一把。
影片之中還出現了一個非常敬業的女警察,女警察也想針對滑雪場的毒品問題作整頓,但是被他的上司好好的教育了一番。
他的上司說:「這裡就是個滑雪勝地,人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抽大麻的,你的整頓會影響地區的經濟」。
明知道兩大黑幫的毒販之間會有火拼,作為維護人們平安的警察卻起不到一絲作用。
同時還反諷職場上的性騷擾等等。因為在女警察在調查中需要尋求幫助時,受到上級的性騷擾才得到信息的支持等等。
在這其中還有幾個鏡頭的特寫也讓人印象深刻。比如一個小狗在大街上拉屎,但偏偏導演給他一個特大的鏡頭。又比如其中一個黑幫賭球贏了1萬美金,輸的卻是自己最愛的球隊。自己的最愛的球隊輸球了,卻為自己贏來了金錢等等。
總得來說這是一部看的很爽的片子,即使這部影片的節奏明快,條理清晰,死了23個人,但總是讓人生不起這是一部動作片的緊張情緒。恰恰相反,整個影片中給人帶來一種在觀看喜劇的觀感,尤其是每死一個人,影片中都會用墓碑式的屏幕一黑,打上毒販的名字及綽號。白人毒販死了,加上的是十字架的圖案,印第安人的黑幫毒販死了,加上的是印第安的圖騰。
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影片。我也相信,很多衝著尼姆連森主演的影迷也會從中看到不一樣的觀影效果。趁著疫情無法正常上班的空檔,快來體會一下這部影片,相信對你我都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