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佛普拉斯》為例,淺析黑色幽默喜劇的魅力及其現實意義

2021-01-12 花生的書桌

說起最近幾年優秀的黑白電影,不得不提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該片獲得了第45屆金馬獎10項提名,斬獲了包括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歌曲、最佳配樂在內的5項金馬大獎。

《大佛普拉斯》講述的是拾荒者肚財和佛像雕塑廠門衛菜埔是彼此唯一的好朋友,兩人經常夜裡閒來無事拿出菜埔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影像來滿足內心的情慾。通過行車記錄儀,他們看到了有錢人的另外一個世界,也發現了黃啟文殺死情人的秘密。

電影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將社會邊緣人物與上流官商的強烈反差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黑白與彩色畫面的對比、上帝視角的旁白,將社會的滑稽、醜惡、荒誕無限放大,展現出濃厚的人文社會關懷和哲學思辨。

今天我就以黑色幽默為切入點,帶你一起解讀《大佛普拉斯》這部荒誕喜劇背後的魅力及其現實意義。

01 絕望的黑色與反諷的幽默,構成了黑色幽默的內核

什麼是黑色幽默?《大英百科全書》對「黑色幽默」的解釋是:「一種絕望的幽默,力圖引出人們的笑聲,作為人類對生活中明顯的無意義和荒謬的一種反響。」

「黑色幽默」來源於美國文學,是一種用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的文學方法。後逐漸進入了電影等藝術領域,黑色幽默的一大特點就是思想情緒的黑色與幽默相結合。

1.絕望的黑色:人物形象的反差,塑造出無可逾越的社會階層

影片中肚財、菜埔、釋迦代表著社會底層邊緣人物,電影非常生動地刻畫了這類人群的無力感:

以撿垃圾為生的肚財,一車的垃圾賣給老同學對方稱都不稱就只給一百塊錢,肚財也一聲不吭沒有能力還價;肚財死後幾個朋友為他送行,遺照也只有他被警察毆打時上新聞節目的截圖;流浪漢釋迦每天住在海邊廢棄的屋子裡每天瞎逛,沒有人知道他的過往也沒有人對他感興趣。

底層人物的生存狀態,如同螻蟻一般無人問津,也無力向上。肚財因為知道了黃啟文的殺人罪行被滅口,卻被警察判為酒後醉駕而死,而在釋迦的第三視角看來,這樣的死並沒有什麼不好,起碼在地上能畫出個人形,因為像他們這類社會邊緣人,死了也無人知曉。

與之相反的,是黃啟文、副議長、高委員等代表的社會中上層人物的生活:

國外歸來的高材生黃啟文,表面上是文質彬彬的藝術家,卻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黃啟文殺人後被警察懷疑,副議長去警局一鬧事,警察就乖乖放人……

通過兩個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態的對比,電影給我們展現了兩個不可逾越的社會階層,更可悲的是,底層人物唯一窺探階層的時刻,是吃著冰冷的米飯偷窺有錢人行車記錄儀裡的影像,貧富差距和階級劃分的絕望展現地淋漓盡致。

2.反諷的幽默:在荒誕、反諷中,將社會的醜惡無限放大

《大佛普拉斯》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將真實世界中的滑稽、醜惡、畸形、陰暗等等無限放大和扭曲,使其變得更加荒誕不經。

影片中無處不表現著荒誕:

肚財死後菜埔有不祥的預感,於是想讓他的小叔幫忙照顧母親,結果菜埔走到小叔的眼鏡攤,不僅受到了小叔的冷漠回應,更荒謬的是被小叔忽悠了300塊買眼鏡,買的正是他原來那副眼鏡。這樣的荒誕行為,菜埔沒有抱怨,只有內心唏噓……這就是底層人物的無奈與辛酸,面對這人世間所有荒謬的行為,他們都無能為力。

影片中也有無處不在的反諷:

黃啟文車裡的情人念著的單詞Puta(賤人)和Buddha(大佛)的讀音相似,嘲諷著建造大佛的藝術家卻過著如此驕奢淫逸的生活;菜埔用副議長的宣傳海報來作為修補房頂的材料,諷刺著當局者「為民遮風擋雨」不過是一句空話;在肅靜的大佛面前,法師和商人官員們表面虔誠實則勾心鬥角的爭論……

拋開「幽默」之後,黑色幽默用其荒誕不經,將底層人物的無奈與艱辛展露無遺,更是將社會中上層階級的醜惡放大,最後留給觀眾的,是更深層次的思考。

02 獨特的聲畫效果,增添黑色幽默的戲劇效果

1.畫面語言:黑白與彩色對比,彰顯階級劃分

影片的一大特點就是黑白與彩色的對比: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畫面都是以黑白呈現,但老闆行車記錄儀中的視頻畫面,卻以彩色的形式呈現。正如肚財的那句:「有錢人的人生你看,果然是彩色的。」

黑白的畫面語音,隱喻了底層邊緣人的生活底色:在不公平的社會中,即便想要努力掙扎,也不會換得回報,黑白是底層人物的情感底色,他們放棄掙扎,如螻蟻般苟延存活,再無生機可言。

而有錢人的彩色,只不過是底層人偷偷摸摸才能觀看到的世界,更是他們生活中一抹夠不著的色彩,一旦產生交集,彩色只會給他們帶來威脅。

2.文字語言:第三視角旁白,荒誕與幽默並存

值得一提的是,《大佛普拉斯》另外一大特色,是導演作為第三視角的旁白,它更是本片黑色幽默元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旁白交代了大量劇情,更是完美串聯了電影的氛圍,幽默與反諷並存。

旁邊的作用之一,豐滿了人物故事形象:比如在肚財讓菜埔取錄像帶時,導演通過旁白交代了肚財的性格:「平時畏畏縮縮的肚財只有來到菜埔的警衛室講話才能囂張,他這輩子可能只有在這爾坪半的貨櫃屋裡才能找到一點點自信。」通過旁白的點綴,不僅豐富了人物的性格,更表現出對底層人物的戲謔。

旁白的作用之二,增添反諷與荒誕:導演很多處旁白,幽默中又透露出反諷,比如「Gucci是一位混血美女,混了一半南美洲的血統,所以我很難聽出來Buddha還是puta,因為的Buddha是大佛,西班牙的puta是賤人,但以現場狀況來判斷我想應該是賤人的意思。」通過大佛與賤人的諧音,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諷刺意味。

旁白的作用之三,表達導演的思想:影片中很多旁白的表述,其實表達了導演拍攝時的思想,比如肚財在廢墟中撿垃圾時遇到想要自殺的人,導演的那段旁白「他們想要幫助對方,當俗話說當乞丐還養貓,自身的難保如何保別人。」表現出了底層人物想要幫助他人卻無能為力的無奈與辛酸。

有人說導演的旁白是電影的敗筆,在我看來,每一處都恰到好處地為電影增添了其黑色幽默的效果,可以說是本片非常顯著的亮點。

03 喜劇外殼之下,是超現實主義的隱喻與魔幻現實主義的撕裂

在拍攝手法上,電影的結局採用了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在護國法會眾僧敲鐘時,大佛的肚子裡突然發出了敲擊聲。其超乎常理的意外結局,與影片前面所展示的魔幻現實主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與反差,赤裸裸地體驗出了以佛祖為上帝視角看到的社會的撕扯與分裂。電影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現實社會的荒誕,給了我們無限啟發,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1.被褻瀆的佛教信仰:所謂對信仰的尊重,不過是有錢人謀財的手段

在《大佛普拉斯》中建造的大佛雕像,其實是一尊欲望之像,大佛多次被解構為權利、金錢、欲望、兇殺等元素,佛教信仰被徹底瓦解。

師姐和方丈來工廠驗收佛像的時候,大家表面說著阿彌陀佛,實則每句話暗含著敵意,雙方一來一回像極了官場中的明爭暗鬥,大家齊心協力想要舉辦的護國法會,也只不過是彼此謀得各自利益的手段,與宗教的虔誠毫無關聯。

黃啟文在佛像面前殺死了情婦葉女士,最終將屍體藏在了佛身中,佛本戒殺生,卻成了殺人的「幫兇」,可謂是一大諷刺。

電影的結局用了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被藏進大佛中的葉女士當然不能死而復生,但在護國法會眾僧念經時,大佛的肚子裡突然發出了敲擊聲,開放式的結局給了觀眾無盡想像,也表現出了導演對現實的諷刺。

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臺灣民間信仰或臺灣宗教。

有句話說,電影是現實社會的投影。導演通過電影,諷刺了現實社會對佛教的褻瀆,同時也留給了我們思考關於佛教倡導的眾生平等、反對殺生、減少欲望,現實社會真正踐行的有多少呢?

2.被扭曲的價值標準:社會的公平正義,在權利與金錢面前瓦解

在超現實主義的另一邊,導演更是給我們帶來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揭示:社會的公平正義在權錢利面前,變得蕩然無存。

肚財用來撿垃圾的摩託車被警察扣下,肚財想要反抗,卻被警察毆打。但警察事後卻把行車記錄儀的畫面截取再剪輯,呈現在新聞中的所謂「事實」卻是「精神異常的男子載著來路不明的財物,拒絕盤查,與警方發生衝突。」最後肚財被帶去警察局,車被沒收後,肚財也沒有任何怨言。

肚財被黃啟文滅口後,警察給出的死因是「醉酒駕車」,但所有人都知道肚財不喝酒,真正的死因不言而喻,而底層人卻沒有任何可以講求公平正義的權利。

正如導演的那句旁白「社會常常在講要公平正義,但在他們的生活中,應該沒有這四個字,畢竟光是捧飯碗就沒力氣了,哪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

再看上層社會的公平正義是怎樣的:黃啟文殺死前情人後,警察找到黃啟文質問,卻被趕來的副議長攪局在副局長口中,像黃啟文這樣經常做善事的有頭有臉的人,是不可能殺人,更是批評了警察「你要有點分寸,搞清楚社會規則。」正如菜埔發現黃啟文的罪行想要報警時,肚財的那句「你不知道警察和法院都是有錢人開的嗎?」

在權利和金錢面前,社會從來沒有公平正義可言,是非判斷和道德標準完全在於你所在的階層和你所擁有的權利而定。

3.被忽視的第三世界:看不清的人心宇宙

《大佛普拉斯》非常鮮明地展示了兩重世界:有錢人的世界和底層邊緣人的世界,除此之外,導演還給我們展示了第三重世界:每個人深不可測且不被理解的內心世界。

在肚財死後,菜埔第一次去肚財家,發現了和平時完全不一樣的肚財:類似太空艙的床裡,擺滿了肚財娃娃機裡抓回來的洋娃娃,菜埔才發現這樣的肚財是如此陌生。

而肚財的朋友釋迦,住在海邊風車下被廢棄的屋子裡,每天都會把自己打扮得乾乾淨淨在村裡「逛一逛」,但從來沒有知道他的歷史。

導演的旁白有一句話:「雖然現在已經進入太空時代,人類早已經可以坐著太空船飛上太空,但卻還是看不清人心宇宙。」

原本以為底層人的內心世界空空如也,沒有任何妄想也沒有什麼精彩可言,但在導演的解構下,我們才醒悟到:原來每個人的內心宇宙是如此深不可測,不管是處於什麼階層,也許你都能找到一起聊天打趣的人,卻很少能夠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這也許就是這個世間妙不可言的地方。

結語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很成功的太晚黑色喜劇,不管是故事結構、拍攝手法、畫面張力,甚至是音樂,都是值得稱讚的。

也許電影展現的社會黑白兩面的人事物離我們有些遙遠,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導演給我們呈現的就是社會真實的另一面,那種無力感與戲劇化,讓我們看到了黑色幽默喜劇背後的更深層次的含義。

相信看完電影的你,也一定會有自己的感悟和啟發!

相關焦點

  • 豆瓣8.7,黑白影片《大佛普拉斯》,包裹著喜劇外衣的黑色幽默!
    《同學麥娜絲》維持黃信堯導演的黑色幽默風格,雖然沒有機會一舉拿下最佳劇情長片與最佳導演,但仍不減其黑色魅力,票房節節高升。然而,這也不是堯氏幽默第一次嶄露頭角,早在前作《大佛普拉斯》就曾經跟《血觀音》殺得煙硝四起。所以,對比於具有聲光效果的好萊塢電影,《大佛普拉斯》這部灰暗的黑白草根片,到底有何魅力?
  • 《大佛普拉斯》:黑色幽默的糖衣下 魯蛇世代的無情自嘲
    今天益生妹給大家介紹一部獲獎無數的國產電影——《大佛普拉斯》,作為一部由臺灣主創團隊製作,由臺灣本土導演執導,由臺灣當地演員演繹的黑色幽默電影,《大佛普拉斯》用臺灣當地方言通過臺灣最底層人民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初看讓人忍俊不禁,再品令人如在喉的故事。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提名十項領跑,並且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就是——《大佛普拉斯》。這部影片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大佛普拉斯》影片豆瓣評分8.6高分,定位的類型是劇情喜劇,放眼望去,其主演沒有一個我們認識的。但是就是這樣一部寂靜無名,看起來並不十分出彩的電影,卻深深的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 經典案例:《驢得水》,黑色幽默喜劇又一部口碑力作
    《驢得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開心麻花」繼《夏洛特煩惱》之後的第二部被搬上大銀幕的喜劇電影,但我們又不能只單純地稱這是一部喜劇電影,因為從影片的後半部分開始,越來越濃厚的黑色幽默像一隻強有力的手,扼住了觀眾的喉嚨,讓人發不出聲。
  • 《大佛普拉斯》是我最近幾年看過最好的華語電影。(上篇)
    兩年前,臺灣《大佛普拉斯》成了一匹黑馬,席捲海峽兩岸各大電影節,舉辦眾多獎項,並擊敗「血觀音菩薩」獲得五項金馬獎。這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中國電影,沒有一部。或許正是因為太現實,這部電影無法跨過大陸電影的「門檻」,只能在一些網站生存。
  • 大佛普拉斯 【WEB-DL720p/1080p中文字幕】【2017】【劇情/喜劇...
    大佛普拉斯 【WEB-DL720p/1080p中文字幕】【2017】【劇情/喜劇】【臺灣】簡介:小電視熒幕放映佛像工廠頭家的賓士行車記錄器,因陷底層、遊走邊緣的人,僅有的一趟板凳公路電影小確幸,卻倒黴捲入政商黑箱與色慾暗房的謀殺案。
  • 《大佛普拉斯》,又是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
    肚財是個孤家寡人,靠撿破爛為生,一天撿的破爛只夠一頓飯錢。菜埔是給老闆啟文看大門的,還有個八十歲的老母親要贍養。他倆平時的娛樂活動就是看點「雜誌」,平時唯一一臺用來消遣的電視機還壞了。沒錢啥也做不成,生活太枯燥寂寞。
  • 黑色幽默 | 既是幽默的,又是絕望的
    、荒謬的事實與平靜的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的喜劇,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隨著60年代美軍越戰的失利以及慘痛的傷亡,使得美國社會內部反戰情緒高漲,局勢比較動蕩與混亂,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現實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傳統的道德觀念遭到拋棄,生活與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懷疑。美國中小資產階級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了對現實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 三部角逐奧斯卡的國產片,我最看好《大佛普拉斯》!
    沒想到時間過得飛快,2018已經到了尾聲,2019年也在姍姍來遲的路上了,前十個月紅顏秀影為大家介紹了多部好片,「秀秀」一直在提的是,今年國產電影和恐怖電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迎來了一個井噴式的小高潮。而今天,紅顏秀影要為大家再說一遍中國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這是一部既悲愴又搞笑,既深刻又現實的文藝喜劇電影。《大佛普拉斯》不僅在豆瓣收穫了8.7分的超高分評價,也與《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共同代表中國選送去參加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
  • 電影《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
    2017年10月13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一個多月後,《血觀音》上映,兩部類型相似,內容雖不同,卻同樣精彩的電影不約而同地被看過的影迷拿來做比較。而今,抨擊現實的黑暗題材影片《血觀音》和之前看過的《目擊者追兇》一樣讓我震驚,跳出現實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讓我對灣灣有了新的認識。說到底,棠府三輩女人都是厲害人物,權力欲望最大的是月影,她對女兒外孫女沒有愛,只有利用,心狠手辣,笑裡藏刀,讓人不寒而慄。
  • 演員競選總統熱,美國現實社會的黑色幽默
    應對反種族主義抗議,為討好鐵桿粉絲不斷推出不當言論,導致激進抗議者破壞歷史塑像,白人武裝團夥血洗和平抗議人群。民主共和兩黨無底線肉搏,致使美國國家和種族嚴重撕裂分裂,美國社會一地雞毛一片混亂。美國如今的社會現實比美國的黑色幽默小說更精彩。川普當選及其以後的故事,讓世界政治擺脫了裝x、呆板的擺拍風格,創新出喜感爆棚的執政舞臺劇。
  • 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優於國產喜劇片的這幾點,決定了它的優秀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讓人很難暢快地笑出來的喜劇片,你可以說它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也可以說它是一部正劇,電影中的笑點十分真實,沒有刻意的誇張和過分的偶然,真實又諷刺。你甚至可以說它是一部懸疑劇或者是犯罪片,不過這並不是電影中要突出去表現的。
  • 打破「第四面牆」,運用色彩劃分階級,《大佛普拉斯》展現眾生苦
    2017年,臺灣導演黃信堯帶著作品《大佛普拉斯》橫掃海內外多個獎項。而就是這部小成本電影,沒有任何流量明星,沒有女主角,只是幾個社會底層的臺南城鄉結合部的男人故事。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不出彩的電影,在看似幽默的氛圍中將社會的醜惡和荒誕無限放大,帶給人別樣的反思。
  • 近年來少有的華語佳作,《大佛普拉斯》為什麼獲得眾人青睞?
    這樣有趣的構想,導演表面上將它拍成一部黑色喜劇,但實際上片中除了行車記錄器中的大膽性愛場面與謀殺案這個支撐影片懸疑性。也就是真正能啟動觀眾偷窺欲——想知道後來怎麼了的主軸外,劇情放入了大量對臺灣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辛苦生活描繪、以及對上層社會糜爛生活與仗勢欺人嘴臉的特寫,導演黃信堯的悲憫與批判感是非常明顯的。
  • 趙彥彬評《億萬懦夫》一部完整的黑色幽默喜劇佳作
    喜劇電影《億萬懦夫》,是沙海龍執導,張子棟、於莎莎、餘皚磊、黃才倫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講述了一位膽小軟弱的男生,在泰國偶然見到初戀銀行卡後,被迫陷入一起「搶劫迷案」的故事。 剛觀看完該電影,這是一部以小人物捲入大事件一招定乾坤的故事。
  • 豆瓣6.7《冷血追擊》:一部死了23個人的荒誕黑色幽默喜劇
    這反轉的人物設置也為後面的影片進度帶來懸念。縱觀影片,整個影片中一共死了23個人,你一定以為這又是一部非常血腥的場面火爆的影視作品?但是細細看來,這其實是一部荒誕的帶著黑色幽默的喜劇片。最讓人覺得搞笑的是電影結尾,一個綽號為雪崩的毒販在雪山上跳著滑翔降落傘,好死不死,落在了內爾斯駕駛的掃雪車下,死得更具戲劇性。這一組組的鏡頭,各種各樣的花式的死法,給人帶來了喜劇的輕鬆效果。
  • 大佛普拉斯:其實電影是彩色的,人心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極具風格特色的臺語片,不僅把幽默與悲涼的比例拿捏得非常好,在又好氣又好笑的觀影體驗後,留下的或許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文/解憂電影院大佛普拉斯 (2017)大佛普拉斯這個命名是因為這部片改編自導演14年的金馬提名短片《大佛》。同時也意味著這裡的大佛還多了點什麼,故事主角就是菜脯跟肚財,他們兩個就是社會底層最滷的那種滷蛇(loser)。在某一天的日常裡,他們卻意外的捲入一場兇殺案之中,無助的菜脯跟肚財,該怎麼面對這一切呢?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及現實意義
    作為一部史詩級動畫電影,網上關於《天空之城》的賞析和讚美無數,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影片的美學風格和藝術內涵這些方面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將結合影片《天空之城》,從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現實意義。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出來,很多人都說這是臺灣資本主義底層群像,批判現實主義,我覺得導演黃信堯可能一開始沒有想那麼多,而是以一種類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生活的本原,用他獨有的幽默的方式,對抗一點人間的苦難。人有沒有高低之分?從《大佛普拉斯》的表象來看,高低分的特別明顯,就像黑白和彩色一樣。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詮釋了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和現實意義
    作為史詩級動畫電影,在線《天空之城》和讚美層出不窮,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審美風格和藝術內涵的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本文將從深度三個角度分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和現實意義。《天空之城》是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經典動畫片,由日本動畫師宮崎駿擔任導演和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