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0年前的9月28日,生活在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的叔梁紇在66歲花甲之年,迎來了他盼望多年的小兒子。叔梁紇有一個正妻,先後為他生了9個孩子,皆是女孩。之後納了一房妾室,為他生了一個長子名為孟皮。在傳統觀念中,叔梁紇已經有兒子可以為其「傳宗接代」,不必再為子嗣煩憂。但孟皮有跛足,這一點讓叔梁紇很不滿意。因此叔梁紇在66歲高齡之時,依舊求娶了納顏氏的女兒為妾,二人結合後生下了一個健康男嬰。說來奇怪,這個孩子身體雖然十分健康,但面貌略異於常人。頭頂中間微微下陷,四周鼓起,和他們曾經禱告神靈庇佑他們生下男孩的尼丘山地形很像。
山東曲阜孔府 李暉 攝
因此叔梁紇給這個孩子取名為丘,字仲尼,姓孔。「仲」其實是第二的意思,代表他在家中男子排行老二,無實際意義。之所以姓孔,是因為他們的先祖原是宋國大夫孔父嘉,前期因逃避戰亂而轉居魯國。孔丘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顏氏被叔梁紇的正妻驅逐。顏氏便帶著他和兄長孟皮離開故居,去了曲阜闕裡過著清貧的生活。孔丘比同齡孩子要早慧的多,從小就擺弄著俎豆等研究禮儀。由於生活清苦,孔丘幼時便接觸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事,自己也會做許多雜事。孔丘17歲那年,魯國大夫孟釐子臨終前告誡兒子懿子,孔丘是聖人的後代且年少好禮、才德顯達,待他死後定要拜孔丘為師。孟釐子死後,懿子和魯國人南宮敬叔就尋訪孔丘學禮。孔丘19歲時,為了能經常回祖籍拜祭先祖,迎娶了宋國人卞官式的女兒為妻。
山東曲阜孔廟十三碑亭 張建中 攝
魯昭公十年,孔丘20歲,這一年卞官氏為他誕下一子。傳說正好趕上魯昭公給他賜了一條鯉魚,因此孔丘給獨子取名鯉,字伯魚。也正是這一年,孔丘開始從政,擔任委吏一職,負責管理倉庫。魯昭公二十年,孔丘30歲,齊景公和晏嬰專程前往魯國向孔丘問政。此時的孔丘已經小有名氣,有不少慕名而來的人向他請教問題。魯昭公二十五年,孔丘35歲,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丘也一併到了齊國。儘管齊國的君王齊景公十分賞識和厚待,但由於受到其餘臣子的迫害威脅,孔丘不得已只好倉皇逃回魯國。
孔子授書圖 明·仇英 繪 文徵明 書
魯定公六年,孔丘48歲,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魯國從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禮法背離正道。孔子稱之為家臣掌政,不願與其同流合汙。孔丘自此退隱轉而修著《詩》《書》《禮》《樂》,所教授的弟子也越發多了起來,眾多學子紛紛從遠方前來聽從孔丘的教誨。魯定公十三年,孔丘55歲,執政者季恆子耽於歌舞、多日不理朝政,舉行郊祭大典之後也未曾依禮向大夫分發祭肉。自此,孔丘離開魯國,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講學,直至68歲才回到魯國。
孔子聖跡圖 - 刪述六經 明·佚名
孔子聖跡圖 - 在陳絕糧 明·佚名
孔丘回到魯國後,繼續從事教育和整理文獻工作。
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孔丘因病而故,終年73歲。
儘管孔丘一生並沒有得到執政者真正意義上的重用,但他卻教出了「七十二賢士」。
並獨創了儒家學說,在後期的多個朝代中被列為主流思想,成為中華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楷書孔子廟碑 清·乾隆帝 書
他參加修訂的部分著作,還作為《開成石經》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在有900餘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內。
《開成石經》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高考+公務員考試教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孔丘因其學問高深、影響極大,被尊稱為孔子,其思想不僅影響了我國數千年,也輻射到亞洲各國乃至全球。
1982年8月27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33周年,美國各界人士在舊金山舉行祭孔大典,時任美國總統的裡根先生致函說:
「孔子的高貴行誼與偉大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影響了他的國人,也影響了全人類。孔子的學說世代相傳,為全世界人民提示了豐富的為人處世原則。」
1984年,美國出版了著名的《世界名人大詞典》,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首位。
而在英國出版的《人民年鑑手冊》同樣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首位。
同年,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日本寬永本《孔子聖跡圖冊》內頁 - 西狩獲麟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瑞典科學家漢內斯·阿爾文博士指出:
「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全世界100多個宗教組織代表集會發表「普世倫理宣言」,將中國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寫進宣言。
200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議會通過決議,將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為「孔子日」,以紀念孔子對人類教育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
文章轉自陝西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