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的思想意義——考研筆記24
學生李清文 編輯
《堂·吉訶德》是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作品,其作者塞萬提斯是重要的作家,歷年真題中隨處可見關於堂吉訶德的考題。《堂·吉訶德》又譯作《唐·吉訶德》。關於它的思想意義,教材中強調是重點,然而還沒有在歷年真題中發現。為了備考周全,也來總結一下。
論述題:《唐·吉訶德》的思想意義是什麼?
答案樣本一:
《唐·吉訶德》是一部反對封建的傑作。他以深刻的內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諷刺,抨擊和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騎士制度和流行的騎士小說,生動地表現出騎士的長矛和甲冑已進了歷史陳列館,逆時代車輪而行必將碰得頭破血流。事實上,小說問世後,騎士小說在西班牙就銷聲匿跡了。小說為後人提供了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社會的政治、經濟、道德生活地廣闊圖畫,揭露了封建貴族的驕奢淫逸,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人民的苦難。小說在典型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東西。全書中的人物只有倆個:堂吉訶德與桑丘,可說是一個瘋子和一個傻子,但反映的生活卻非常廣闊和深刻。雖然主人公盲目蠻幹,但同時他的人文主義理想和他為實現正義理想勇往直前的性格,又使他成為可愛的人,尤其值得肯定的可貴品質。他和桑丘都不是類型化的人物。
答案樣本二:
塞萬提斯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的社會意義遠遠超出了作家對騎士文學的諷刺。小說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的社會現實,生動描繪了各個行業和各個階層的人物及生活遭遇,有力地揭示了西班牙王國的破綻百出和它必然衰落的趨勢。它不僅是一部諷刺小說,還是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小說中主僕二人的遊俠活動是荒誕不經的,但活動環境是真實的。從貧窮的山村到雜亂的城鎮,從偏僻的小客店到豪華的公爵城堡,從平原到深山,從大路到森林,通過對貴族、僧侶、地主、農民、演員、商人、理髮師、牧羊人、苦役犯、妓女、強盜等近七百個不同階層人物的描寫,接觸到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方面,構成一幅完整的社會畫卷,反映了西班牙廣闊的社會現實。另外,小說還在許多方面表達了作者追求民主自由,擺脫封建束縛,反對種族迫害,反對封建割據、反對殖民政策等人文主義思想。
答案樣本三:
第一,《堂吉訶德》深刻揭露了騎士制度的危害,盡情嘲諷騎士傳奇的荒唐。當時,西班牙封建實力強大,王權用騎士的榮譽和驕傲鼓動封建貴族去建立世界霸權,而美化封建關係,情節虛幻的騎士傳奇正好適應、配合了這種歷史的反動。面對騎士文學的泛濫,塞萬提斯立志要把騎士文學的那一套掃除乾淨。小說描寫堂吉訶德因讀了大量騎士傳奇入迷中毒而自命為騎士,坐上弩騂難得,帶領桑丘·潘沙出門遊俠,結果碰得頭破血流,鬧盡笑話,臨終才明白騎士文學都是胡說八道。堂吉訶德誤認為遊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會經濟形式並存,結果遭到了懲罰的故事,生動說明騎士遊俠生活和騎士制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由於小說嘲諷的成功,出版後西班牙再也沒有出現騎士文學。
第二,廣泛反映社會現實,無情鞭撻專制君主、封建貴族和官僚衙門,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寄於深切同情。小說通過堂吉訶德主僕的遊俠足跡,反映出從貴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棧,從農村到城鎮,從平原到深山,從大路到森林的廣闊社會畫面,引出人物近七百個,從貴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強盜、囚徒到妓女等,社會各階層無所不包。在這幅社會畫卷中,一方面是反動君王的對內鎮壓、對外侵略,封建貴族的驕奢淫逸,官僚衙門的貪汙納賄、賣官授爵,教會神父的偽善欺騙;另一方面則是廣大下層人民在殘酷統治下的悲慘生活。倆相對照,深刻揭示出西班牙封建王國的必然衰亡。
第三,熱情宣揚人文主義思想及社會主張。小說借堂吉訶德之口一方面詛咒可悲的時代;另一方面表達人文主義的思想主張。他嚮往不分你我、人人和諧相處的黃金時代,談論自由的可貴、奴役的可恨,認為貴賤不在血統出身而在於品德的高尚。他心中理想的騎士既是法學、醫學、數學、天文學、神學等都懂,又會釘馬蹄鐵和修理鞍轡的全才,還是為堅持真理的堅強勇士,這無疑是人文主義的理想人物。在行動上,他援救牧童,放走苦役犯,支持馬賽拉姑娘追求愛情,幫助巴西琉斯戰勝掠奪戀人的財主兒子,告誡赴任總督的桑丘·潘沙實施破除封建等級、實行人道的司法治理的社會方案等,無不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特徵,反映了西班牙社會進步的要求。
總得來看,《堂·吉訶德》反封建反騎士文學,宣揚人文主義,廣泛反映了西班牙的社會生活。圍繞這三方面展開論述想必不會有錯了。它的現實主義文學的屬性也是要點。答案樣本三較為詳盡,是論述題的範本。樣本一和樣本二有些簡略了。各位看官自取所好,做出自己的論述吧。
文史知識浩瀚如煙,難以周全,請諸位察之;文中如有差錯,請來函指正,願與同道中人共同進步。考研之路多艱辛,但是我們要抱著戰必勝的決心堅持走下去。希望備考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同學們,共享歷年真題,考研路上有個伴兒。
想建個關於文學和文史的專欄,求粉絲! 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