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裡從來不曾下載過快手、抖音;
一看到短視頻就尬癌發作,恨不得趕緊關掉音量;
隨眾刷完了熱門的短視頻,不僅沒有滿足感,反而內心十分空虛……
如果你有以上種種現象,請放心。
你不是另類,也不是跟不上時代,你只是一個偏愛高密度信息的接收者!
因為人類說話速度是每分鐘200~250個字,閱讀可以達到400~500字,成熟的閱讀者高達700~800字。
如果一個短視頻是10分鐘,視頻信息只能傳播2000~2500字,而看書10分鐘就可以輸入4000~8000字,也就是說,同樣的時間下,看書接收到的知識是看視頻的2~4倍——閱讀所接收到的信息量遠遠大於短視頻。
書籍和閱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恆久遠的存在。
那你知道承載了文字和閱讀功能的紙的歷史有多久嗎?
#紙 · 公元前3000年
紙作為書籍的物質基礎,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被古埃及人發明了出來,人類的記憶和知識從此找到了載體。
4月1日 紙莎草紙——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發現和使用了尼羅河三角洲所出產的紙莎草紙。紙莎草紙不僅是古埃及人廣泛使用的書寫介質,還曾被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區,甚至遙遠的歐洲內陸和西亞。可以說,紙莎草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紙質文字媒介,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手抄本· 公元10世紀
隨著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覆滅,埃及的紙莎草紙貿易路線也隨之中斷。歐洲的抄寫員不得已使用獸皮開始書寫、記錄。獸皮被摺疊、切割成長方形書冊。因此長方形成為了中世紀手抄本的標準形狀,這一傳統也延續到了現代書籍的外形之中。
1月5日 《貝奧武甫》手抄本——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這張中世紀手抄本手稿出自英語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長的文學史詩-《貝奧武甫》,一共有三千多行,在公元10世紀由古英語寫成。由於抄寫於1000多年以前,已經弱不禁風,輕輕碰一下都要萬分小心。
#印刷術 · 公元15世紀
到了公元1450年左右,一項在德國小城美因茨的重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閱讀史。一位叫做約翰納斯·古登堡的印刷商發明了沿用至今的活字印刷術。自此,書籍可以低成本大規模複製,人類享受到了知識的複利,地球文明加速攀升。
4月10日 古登堡活字印刷術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這本《美因茨詩篇》就是歐洲用活字印刷術印製的第二本書,僅有10本現存於世!古登堡的發明不僅讓小城美因茨成為了歐洲印刷業的搖籃,還導致了一場影響巨大的文化革命,迅速地推動了西方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袖珍書· 公元16世紀
隨著印刷術的不斷發展,印刷機可以印刷更小更清晰的文本,這造就了微型印刷的黃金時代。
4月2日 英國王后的黃金袖珍書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出版商們把微型書做到了極致,尺寸從英寸精緻到毫米,又進一步縮小到微米。這些裝飾有寶石點綴,形狀小巧的書可以用雙手完全捧住,在女士們中間大受歡迎。圖中這本用黃金打造,製作難度極高的袖珍微型書,相傳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王后安妮·博林所有,俗稱「安妮·博林的黃金書」。
#童書 · 公元18世紀
經過15~17世紀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宣傳,近代的童書擺脫了宗教的控制,逐漸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品類Children's Book,出現在圖書市場中,成為了圖書市場的新大陸。
4月28日 《愛麗絲漫遊奇遇記》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英國作家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漫遊仙境記》為童書奠定了新的裡程碑,書中天馬行空、奇想天外的劇情,以及令人拍案的雙關語、諧音語言遊戲,多首惡搞當代著名詩歌的胡鬧詩,使得這部童話諧趣盎然,同時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有人說它是「兒童幻想文學發展的奠基書」,也有人說它的出版開啟了英國以及歐洲兒童文學出版的黃金時代。
#科幻小說 · 公元19世紀
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讓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也首次對自己生產出來的鋼鐵機器產生了巨大的恐懼。瑪麗·雪萊在1818年發表的《弗蘭肯斯坦》被許多評論家和科幻愛好者「追認」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
8月10日《弗蘭肯斯坦》——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書中描寫狂熱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為了探尋生命的奧秘,用不同屍體的各個部分拼湊出一個巨大怪物,用雷電賦予它生命,但是又因為恐懼拋棄了它。本來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怪物因為受不了寂寞和遺棄帶來的雙重打擊,逐漸變得邪惡,為弗蘭肯斯坦帶來了接連的災禍。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科學家與科學怪物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所產生的荒誕感,刻畫出了人類與科技進步之間存在著衝突這個「不朽」的主題。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
到了18世紀後半葉,機械工程和航空動力學讓人類覺得無論是深入地下,還是遨遊天空都不再是幻想。「上天入地」的這股探險精神促進了大量科幻文學作品的產生,也誕生了兩位「科幻小說之父「: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和英國作家H.G.威爾斯。
8月16日《海底兩萬裡》——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其中,凡爾納的科幻冒險小說,充滿了對人類勇氣和智慧的讚美。
在他的代表作《海底兩萬裡》中,他用鸚鵡螺給書中的潛水艇命名,因為鸚鵡螺這種動物能夠用自身薄薄的幾毫米螺殼,承受百米深海的巨大水壓。
#科幻小說·《穿越十二宮》
1880年英國作家珀西·格雷格出版了著名科幻小說《穿越十二宮:失事記錄的故事》,這本書是首部涉及外星語言的科幻小說。
8月26日《穿越十二宮》——
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珀西在小說中創作出火星語言,還詳細描述了一種反引力能的產生和使用,也講述了一趟1880年去往火星的飛行。
英語中太空人這個詞「astronaut」就是源於小說中一艘飛船的名字。作者把古希臘語中的「星星」和「水手」合併,造出了astronaut這個詞。用 「星際水手」來形容在茫茫星海中探險的太空人!
從簡單記錄信息的紙莎草紙,到在紙上創造出另一個平行世界。書寫和閱讀不僅見證了人類智識水平的發展,還是一面鏡子,映襯出了人類大腦中的無數奇想。
以上這些珍貴精美的圖片都出自於湛廬和大英圖書館合作的2020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這本日曆精心挑選了大英圖書館366個珍貴的館藏,每一張圖背後,都蘊含著一個浪漫美好的故事。
而在今年8月推出的2021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中,我們精選了大英圖書館最具人氣的12個展覽,這其中80%的文物是首次展覽,95%的文物從未跨出過英國國門。
如果你還是科幻小說的簇擁,想了解更全面的科幻小說發展歷程,不妨翻翻看2021年《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9月份的「絕妙之境」專題,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如何成為科幻小說的原力。
我們選取了各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通過他們的作品來回顧科幻小說如何一步一步刺激著人類的想像力,並夢想成真的。
01
2021年9月5日 飛向月球
02
2021年9月9日 來到異世界
03
2021年9月20日 徵服海洋
End
新媒體編輯 | Eurus
//湛廬文化//
掃碼即可關注湛廬文化,
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原標題:《為什麼書籍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恆久遠的存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