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科普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是商業炒作嗎?

2020-09-10 國檢教育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是商業炒作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著名廣告語,但是你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究竟是商業炒作還是科學事實?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句話背後的故事。


這句廣為流傳的廣告語,最早由戴比爾斯公司提出。這要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開始說起,年輕的廣告文案法蘭西斯蓋瑞提,睡覺前的靈光閃現,「A Diamond is Forever」,(中文譯作「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草草記錄在紙上,最終成為了戴比爾斯鑽石銷售的廣告語,它吸引著無數男士購買鑽戒作為訂婚戒指,也讓人們知道鑽石並非有錢人或者皇室貴族的專屬品,從那時起,普通人也可以佩戴象徵著永恆和愛情的鑽石。



1955年的廣告宣傳中,戴比爾斯繼續沿用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一廣告語,作為品牌宣傳,但用於不同的主題,此時的廣告不再單強調訂婚和結婚,而是將鑽石應用擴展到了嬰兒誕生和周年慶,一些重要的周年紀念都可以通過鑽石來慶祝。


______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傳入中國,同樣也深深影響著中國消費者,中國成為鑽石消費的新興市場,鑽石消費需求一度劇增,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鑽石消費國,與此同時,第一份鑽石分級國家標準在1997年正式頒布實施。目前中國是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鑽石消費國。



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延續著訂婚或者結婚時購買鑽戒的傳統,「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也成為廣告史上最具標誌性、最成功的廣告語。


鑽石恆久遠,究竟有多久遠呢?廣告語有沒有炒作誇大的成分呢?



別急,現代科學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鑽石年代古老,其形成經歷了地球的演化歷史,距今約33億年到9.9億年間的23億年間,在地球的上地幔中,鑽石逐漸形成,而地球的年齡為46億年,也就是說鑽石形成的年代佔了地球年齡的一半,而人類出現的時間大約是距今300萬年,從23億年和300萬年的時間對比上來看,說鑽石恆久遠一點也不為過。


______



同樣,廣告語中的「永流傳」,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鑽石晶體具有立方體面心格子構造,這是一種最穩固的晶體結構,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間以鍵能最大、最穩定共價鍵相連接,晶體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導致了鑽石具有高硬度、高熔點、不導電、化學性質穩定的特性。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與鑽石具有相同化學成分(碳)的礦物石墨,不同的是石墨具有層狀的晶體結構,層與層之間以分子鍵相連接,分子鍵鍵能較弱,因此決定了石墨具有潤滑性、導電性、硬度低等特性。鑽石化學性質穩定,是指鑽石可以抵擋光、熱或者化學腐蝕等,一般在酸和鹼中均不溶解,王水對鑽石也沒作用,所以可以使用熱的濃硫酸來批量清洗鑽石。此外,鑽石是自然界最硬的天然礦物,摩氏硬度為10,絕對硬度大約為剛玉(也就是紅藍寶)的150倍,石英的1000倍。


____ 鑽石晶體結構

石墨晶體結構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著名廣告語背後蘊含的科學知識,你get了嗎?

相關焦點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背後的商業奧秘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是商業炒作嗎?,一顆永流傳這句著名廣告語,但是你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究竟是商業炒作還是科學事實?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句話背後的故事。 這句廣為流傳的廣告語,最早由戴比爾斯公司提出。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20世紀,「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成為中國大陸最為經典的廣告語。之後,鑽石成為了新人訂婚以及結婚時的標配,那麼為何說鑽石恆久遠呢?這與鑽石的物理化學性質有關。鑽石的摩氏硬度為10,生活中我們感覺較硬的鐵,其摩氏硬度也只是4-5。不僅如此,鑽石耐高溫,絕緣性強,不怕強酸、強鹼腐蝕。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我相信大家都聽過。
  • 你知道「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主是誰嗎?
    廣告文案界有一個流傳很久的傳說,有一句廣告語幾乎人人皆知,卻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品牌是哪個,這句廣告語就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 鑽石恆久遠,騙局永流傳
    如果不是鑽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會在表面上留下痕跡。 天然鑽石壓根不稀有,除了好看以外沒有任何用處。鑽石的高價,完完全全是人為炒作出來的。 鑽石賣到天價的過程,是商業營銷史上最出名的「騙局」。這個騙局的設計者正是鑽石巨頭戴比爾斯。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缺點在哪裡|廣告語代寫
    結合上面文字邦邦所舉例的廣告語的概括那就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缺點就是無法拆分,無法分散來使用決定了這一句廣告語,難以打5秒的廣告。哈!到這裡,請鍵盤俠高抬貴手,估計只有賣文字為生的作者們們,才會選擇最低限的打5秒的廣告,鑽石商賺的是暴利,土豪是不在乎打30秒還是5秒廣告的。
  • 鑽石營銷巔峰: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1870年,南非發現了一個超大的鑽石礦,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卻讓英國的鑽石商們愁眉不展。因為產量的增加意味著鑽石大幅度貶值,為了自己的利益,幾大鑽石商聯合起來成立了戴比爾斯公司,幾乎壟斷了全世界的鑽石礦產。
  • 中國製造的人造鑽石,會終結「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神話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憑這一句廣告語名垂廣告史的戴比爾斯,今年5月宣布開始自己的人造鑽石品牌「LightBox」,1克拉只賣800美元,相當於人民幣5500元左右,不及同重量同等級天然鑽石售價的1/8。
  • 【科普天地】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說起鑽石,相信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可以說是人們在這萬千華麗世界中的信仰和寄託。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130年的鑽石騙局終於曝光,真相……
    說起鑽石,我們腦海裡出現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顆顆璀璨奪目的寶石,以及那句風靡了很多年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不過,很多喜歡鑽石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被這句話忽悠了多少年!今天,趙顧問就跟大家嘮一下鑽石的「前世今生」!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世界最大鑽石公司戴比爾斯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或許不知卡地亞、或許不知蒂芙尼,但凡知道鑽石、聽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者,幾乎無人不曉戴比爾斯。戴比爾斯 (De Beers)乃全球最大、歷史最悠久之鑽石礦業公司,創立於1888年,當今世界鑽石界之權威。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你被這句話騙了多久?|人生資本論
    鑽石是最能代表愛情的東西,沒有鑽戒的求婚怎麼會是一場體面的求婚?可是,鑽石真的是稀缺品嗎?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劃線員必須留意兩點:即既要儘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儘量減少內含物。劃線員利用放大鏡研究鑽坯的結構,如果是大顆粒鑽石,這項工作可能要歷時數月,對普通鑽坯則需要幾分鐘。不過,不論鑽坯如何細小,每一顆鑽石都要經過詳細的檢查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劃線員用印第安墨水在鑽坯上劃下標記,顯示該鑽坯要沿此線分割。通常儘可能沿鑽石的天然紋理方向劃線。
  • 鑽石恆久遠:能「永流傳」的不是一顆,而是兩顆
    之前我們討論過有關那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問題。1939年,戴比爾斯提出的口號是「A Diamond is Forever」。1993年,奧美把這句話帶進了中國。某位大學老師很天才地提煉了這句話中的「A」,讓鑽石成為了某種「獨一無二」的象徵。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深度揭秘戴比爾斯鑽石模式
    如果我現在告訴你,全世界的鑽石儲備量如果全部開採出來的話,你的10個手指頭,每個手指頭帶1個,10個腳趾頭也全都帶上,你還會覺得鑽石珍貴嗎?你還會購買嗎?答案是可想而知的:不會。為什麼你仍然會覺得想買呢?因為你覺得物以稀為貴。為什麼那麼貴還有人去買呢?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廣告從這裡開始起航
    我們今天聊的這一藝術時期從1950年開始,也就是戰爭結束以後,世界經濟開始復甦,華麗的寶石和珠寶展也漸漸恢復(DeBeers Diamond Corporation)發起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營銷活動,旨在將鑽石推廣到各個收入階層,尤其是迅速壯大的中產階級。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廣告從這裡開始啟航
    我們今天聊的這一藝術時期從1950年開始,也就是戰爭結束以後,世界經濟開始復甦,華麗的寶石和珠寶展也漸漸恢復,高級女裝開始粉墨登場,用新的時尚來裝扮女性的新形象,並且「珠寶越多越好」這一廣告詞也受到了大眾的歡迎。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原來是世紀騙局?
    作者:左宇坤我可以抱你嗎Burberry讓我在你肩膀Gucci如果明天我們就要Fendi讓我痛快地哭出Celine我可以抱你嗎Burberry但是,天然鑽石買不起,難道人造的它不香嗎?「走下神壇」的天然鑽石大量奢侈品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線上線下的便捷購買途徑、周圍挎著Gucci、LV包包的同齡人,這一切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當代年輕人認知:他也應該擁有一件奢侈品。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有史以來最大的鑽石長啥樣?
    世界之最第三篇--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所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鑽石的價值卻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鑽石資源有限,但每年市場的需求旺盛,鑽石價格正在以每年至少5%的幅度上漲。現在年輕人結婚已經不再是三金三銀的金戒指,銀戒指之類了,都在往鑽戒靠攏,那最大的鑽石你見過嗎?鑽石的評判標準你知道嘛?如何計重呢?
  • 世界歷史上的4大「謊言」,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其實經不起推敲!
    世界歷史上的4大「謊言」,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其實經不起推敲! 「焚書坑儒」。這個我們熟悉不過了,但是被我們誤解了,以為是焚盡天下書,其實不是的,在《史記》裡面記載,「焚詩書,坑術士」,注意是詩書等思想類的書籍,秦朝官方有收藏,但不準民間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