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為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抗美援朝期間卻辦了傻事成了罪人

2020-12-13 騰訊網

他叫張東蓀,生於1886年12月9日,那個年代,正是一個西方思潮如泉湧的時代,不少心憂天下的年輕人都選擇走出國門看世界,張東蓀也不例外,生於官宦世家的他在1905年獲得官辦留學的機會,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

辛亥革命爆發前夕,張東蓀回國,1912年出任了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秘書。此後他投身報界,在眾多進步報刊任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決定留在北平,任燕京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國防參議會參議員。1941年,日本對美國宣戰後,燕京大學被強佔,日本人想請張東蓀做教育部長、北京市長,都被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的張東蓀拒絕了。為此,他先被日本方面判刑,出獄後又一直處於被軟禁的狀態。

日軍登上北平朝陽門

抗戰勝利後,為了使中國走向光明的前途,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的人民與國民黨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張東蓀也參加了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並被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堅決反對國民黨的一黨獨裁。

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就在眼前,北平的傅作義與解放軍就北平和平解放問題進行的談判一度陷入僵局。為打破僵局,黨組織希望張東蓀能夠參與談判,發揮作用。張東蓀也不辱使命,幫助傅作義下定了和平解放北平城的決心。毛澤東主席事後當著眾人的面豎起大拇指說:「北平和平解放,這是張先生的功勞。」

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9月30日,張東蓀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本應該為國家發揮更大作用的他,卻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關鍵節點做了傻事。

1950年11月1日,志願軍與美軍遭遇,第39軍在雲山地區包圍了美騎兵第1師第8團,殲敵2000人,取得了面對美軍的第一次勝利,也意味著中美雙方開始走向全面對抗。

一次戰役中被俘的美軍

這可嚇壞了張東蓀,他認為和美國打仗,中國必敗無疑,必須儘快讓美國人知道中國有很多人反對和美國開戰。他甚至偷偷聯繫美國方面一個叫王志奇的間諜,希望能代表中國的「和平勢力」同美國談判,讓美國在打贏以後不要提出太苛刻的條件,更令人驚訝的是,張給對方提供了一份名單,準備在美國人打過來以後組建一個「臨時政府」。

最終,這起「美國特務案」於1951年6月破獲。1952年10月,民盟將張東蓀開除,有人提議將他逮捕判刑,但毛澤東主席指示,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就這樣,張東蓀被撤銷了一切職務,僅保留名義上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賦閒和自責中度過了餘生。

張東蓀和孫子在大城坊

相關焦點

  • 實力懸殊,新中國為什麼出兵抗美援朝?不僅僅是抗美,也為抗蘇
    按: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這場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的戰爭其實並不遙遠,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戰略格局。在這場立國立威的戰爭中,數十萬英雄兒女,為了洗刷百年國恥,為了民族奮起,在異國土地上浴血奮戰,勇挫強敵。謹以此文,紀念最可愛的人。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
  • 傅作義將軍的女兒,為解放北平立下汗馬功勞,後來過得怎麼樣?
    傅作義將軍是民國時期的一個高級將領,他參加過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擔任第7集團軍總司令,為抗戰的勝利,作出過一定貢獻。1949年1月,傅作義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讓這個擁有古老歷史的文化古都,相對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避免了一些人員傷亡。
  • 抗美援朝70周年|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抗美援朝:毛澤東打出來的中國自信
    韓戰期間,美國曾多次對中國實行核訛詐。這促使中國下了最大的決心,一定要以舉國之力研製出原子彈,用核威懾護衛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努力奮鬥,終於在1964年取得了成功。鄧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 原來他曾為慈禧立下過汗馬功勞
    說起這個安德海,確實幫過慈禧的大忙,從慈禧進宮到辛酉政變這期間,安德海可謂功不可沒。安德海出生在直隸南皮,和大多數太監一樣,都是因為家境貧寒沒有出路才入宮的。由於他善於察言觀色,阿諛奉承,不久就在宮中站穩了腳跟。鹹豐二年,18歲的慈禧入宮,安德海覺得這個女人嫵媚有加,而且頗有心計,於是決定投奔慈禧。正是安德海那時正確的眼光,決定了他以後的橫權人生。
  • 後唐時有位將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性格原因結局很慘
    後唐時有位將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性格原因結局很慘我國古代最為混亂的時期,一個是三國時期,另外一個就是五代十國時期。雖然立下很多奇功,但是因為性格的原因,也是沒能得到善終。郭崇韜是後唐的中堅力量,後唐之所以能夠建國很大的功勞,很多都是因為這位將軍,郭崇韜後唐勢力中的很多人都在他的手下任過職,最後的李存孝對他是最為器重的,有一次李存孝被敵人包圍了,當時的情況很危急,並沒有其他的軍隊能夠及時地援救李存孝。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犧牲的四位軍級將領分別都是誰?
    在發生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有很多勇敢的中國人民都登陸到鴨綠江,為我們國家奮勇作戰,為我們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到達朝鮮區域作戰。在這次戰爭中死掉的傷員很多但是最後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之下,還是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但是付出的都是戰士們的血肉之軀,讓剛剛成立的政權得到了鞏固。
  • 緊身收腹的「無痕」牛仔褲,為長腿細腰立下汗馬功勞!
    緊身收腹的「無痕」牛仔褲,為長腿細腰立下汗馬功勞!
  • 三國最大冤案:立下汗馬功勞卻死得極慘,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今天要說的是蜀國第一大將,他功高蓋世,自追隨劉備以來,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及鞏固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有勇有謀,智勇雙全,但最後卻死得極慘,他是誰呢?就是蜀國名將魏延,他的慘死作為三國最大冤案,值得我們深究。此時韓玄知敵不過劉備,因此令黃忠死戰,但黃忠也戰敗了,韓玄聞之大怒,要立斬黃忠,這時候魏延閃亮登場了。書中如此描寫:「軍士剛把黃忠推出門外,恰欲舉刀,推下城門外斬之,忽然一將揮刀殺人,砍死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噹噹眾斬之!願隨我者便來!眾視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乃義陽人魏延也。」
  • 抗美援朝,英國上將曾被我軍俘虜,晚年說了什麼話,至今令人自豪
    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我們新中國的幾十年和平,也讓世界知道我們新中國不再是幾十年前那個可以隨意被人踐踏的國家了,如果說1949年10月1號是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的時刻,那麼抗美援朝就是我們新中國得到世界認可和尊重的時刻。
  • 「致敬最可愛的人」天台抗美援朝九旬老兵講述九死一生親身經歷
    在福溪街道莪園村,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湯道木拿出一枚發黃的紀念章,正面是毛主席頭像,下面一行字:抗美援朝紀念。背面文字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1951年。老人耳朵聽不見,頭腦還清楚。他是南屏鄉雪坑人,目前和兒子一起住在莪園。他說,我是21軍,1951年去朝鮮參戰。愛心人士與他拉家常,檢查身體,贈送慰問品、慰問金,他非常開心。
  • 傅冬菊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怎樣的功勞?你知道嗎?
    傅作義將軍深明大義,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從而使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傅作義將軍也因此青史留名,但鮮有人知的是,除傅作義將軍外,還有一人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大功,她就是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 【說諜】他父親是中國文學巨擘,而他成了「紅色特工」,含冤經年
    文學基因的強大和家學的深厚,讓朱邁先在中學期間已經展露了其在文學上的造詣。彼時,由著名文學家茅盾主編的頗有影響的報告文學集中,就收錄了朱邁先以「幸不留」的筆名撰寫的《北平一日》的文章。朱邁先的所作所為在同學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讓校友,後來的著名劇作家黃宗江、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等人的印象很深。曾經,在楊振寧早年回國探親時,曾向我國駐英大使陳肇源詢問過朱邁先的下落。
  • 保家衛國筆為槍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新華社記者
    期間,在某炮兵部隊戰前動員的採訪中,連隊牆報上一首表現「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詩引起陳伯堅的注意,他趕緊抄在筆記本上,在文字上略做了修改,如原文中「邁過鴨綠江」,改為「跨過鴨綠江」;「中華好兒女」改為「中國好兒女」;「打敗美國野心狼」改為「打敗美帝野心狼」等。  很快,應朝鮮政府請求,中國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 解辛平: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當時,一位詩人曾深情地寫道:應該「讓卓婭和舒拉繼續讀中學第九班,讓劉胡蘭活到今天成為勞動模範……」但是,一場猝不及防的戰爭,讓新中國的安全環境陡然惡化。鴨綠江,一江寒水,風波驟起。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強大的對手,他的傲慢與偏見,讓他和他的士兵,付出了慘重代價。抗美援朝,是中華民族百年以來揚眉吐氣的一仗,既打出了國家安寧,也打出了民族尊嚴,更打出了一支軍隊面對強敵的自信。朝鮮五聖山,有兩個小小的高地——上甘嶺。
  • 鎮江抗美援朝票據及背後的故事
    市民邢先生收藏了幾件有關抗美援朝的鎮江老票據和老物件,近日他找到記者共同來研究,看看上面記錄了什麼。抗美援朝老發票現身幾天前,邢先生在電視上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他很有感觸,翻出幾張收藏了多年的鎮江老票據。
  • 97歲抗美援朝老戰士王鳳池:一朝隨軍旅,終生為報國!
    同無數英雄兒女一樣,王鳳池老戰士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榮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抗美援朝作戰勝利後的1955年,剛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畢業的王鳳池就奔赴朝鮮,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王鳳池老戰士在朝鮮時的戎裝照。
  • 美軍攻打朝鮮,我軍為何要抗美援朝?只因麥克阿瑟一句話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在不到一年的建設時間中,中國又面臨了一個新的難題,那就是抗美援朝。從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國建立,到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這種決定是要多大的勇氣,要知道這個是內戰還並未全部結束,全國各地未曾解放之地也還眾多。
  • 20個故事還原抗美援朝「隱形部隊」
    我們也不會忘記那些血性鐵骨的「隱形部隊」:他們在敵人密集轟炸、嚴密封鎖下,建成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他們立下軍令狀,晝夜奮戰,為把我們自己的戰鬥機送到前線拼盡全力;他們緊急開展科研攻關,千方百計為前線戰士輸送武器彈藥……今天,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