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龍潭鎮這位扶貧「女隊長」不簡單!自掏腰包給貧困戶……

2020-12-12 重慶密探

「是張隊長幫我解決了住房安全問題!

現在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

再也不用擔心房屋安全問題了,

非常感謝熱心的張隊長!」

來自涪陵龍潭鎮銅巖村77歲的楊婆婆激動地說到。

楊婆婆和張晨榆

楊婆婆口中的張隊長名叫張晨榆,

是涪陵區城市管理局

駐龍潭鎮銅巖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

張晨榆在龍潭鎮銅巖村駐村扶貧期間,

牢記助困幫扶使命,嚴格履行工作職責,

努力為龍潭鎮銅巖村貧困村民群眾

辦實事、辦好事,成為村民信賴的「貼心人」。

由涪陵區委網信辦、區扶貧辦組織開展的「你笑起來真好看——網絡媒體探訪涪陵脫貧攻堅」活動來到了龍潭鎮,一起去看看潭鎮銅巖村扶貧工作隊張晨榆用心用情真幫實扶的故事

真情幫扶溫暖人心

2019年2月底,張晨榆接到關於到龍潭鎮銅巖村駐村扶貧的工作任務,很快,她一頭扎進農村脫貧攻堅工作當中,挑起了扶貧重擔。

剛到村的第一個月,她就走訪完了所有貧困戶。在一次走訪中,張晨榆發現村上的獨居老人楊婆婆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暴雨後局部垮塌,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如何儘快幫助老人解決住房安全這個棘手問題呢?張晨榆多次跑相關部門進行溝通銜接,協助老人完善了申報D級危房改造相關手續。2019年下半年,楊婆婆拿到了國家D級危房改造補貼款,完成了80平米安全住房的修建,今年5月初,楊婆婆住進了新居。

去年冬天,張晨榆再次探望楊婆婆,看到她蓋得單薄,張晨榆立即到鎮上買來新被套和8斤厚的新棉絮給老人換上,同時還為老人購置了冰箱。「這麼大的恩情,我老太婆啷個報答得起喲!」現在,老人把她當親人,有什麼事就愛跟她講。

「老吾老及人之老」,把村裡的老人當自己家的父母一樣對待,是張晨榆習以為常的事。駐村1年多,她每月都要用自己的部分工資,為村裡生活較困難的老人購買米、面、油、鹽等生活用品。

培育特色主導產業促增收

「要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必須走進群眾心裡。」這是張晨榆常說的一句話。不論是在貧困戶家門口,還是在田間地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與貧困戶一起下田插秧、收曬玉米,把入戶走訪變成走親戚,真正與貧困戶打成了一片。

讓貧困戶腰包鼓起來,是脫貧致富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種方式。 「把村集體與群眾的利益連接起來,讓『村民變股東,資源變資產』」是久久縈繞在張晨榆腦海裡的想法。她的這一想法也得到了「第一書記」、工作隊及村支兩委的支持。

2019年有30餘戶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與基地管理,引導村民在油茶地裡套種海椒、青菜頭等經濟作物,增加土地畝產收入。

全力開展消費扶貧助農惠農

銅巖村地處涪陵區坪上,位置較偏僻。村民們種植的優質龍潭大米、飼養的土雞土鴨小家禽等農副產品常常滯銷,且價格上不去。發現問題後,晨榆向單位領導提出利用消費扶貧,幫助解決村裡農產品滯銷問題。

同時,她還與工作隊第一書記張科毅、工作隊員李順陽一起做愛心扶貧代言人,傳播消費扶貧正能量,開展線上傳播消費扶貧信息,發動身邊親朋好友參與消費扶貧,健全了農副產品「產供銷」鏈條。消費扶貧惠及了更多的貧困戶,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無論周末還是假日,無論酷暑還是嚴冬,張晨榆和他們駐村工作隊全體同志奔走在農院、汗灑在鄉間,送溫暖獻愛心,從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做起,一點一點努力改善村民生活質量。相信在張晨榆和當地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龍潭鎮銅巖村村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相關焦點

  • 扶貧攻堅 為黨旗增光彩 奮鬥的榮光扶貧隊長丁鐵剛先進事跡觀後感
    扶貧攻堅 為七一黨旗增光彩奮鬥的榮光扶貧隊長丁鐵剛先進事跡觀後感根據省委宣傳部《關於組織收聽收看「奮鬥的榮光」—扶貧隊長丁鐵剛先進事跡宣講會的通知》精神,2020年7月1日15時在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新聞法制頻道、新聞廣播、龍視新聞快手號同步播出「奮鬥的榮光」——扶貧隊長丁鐵剛先進事跡宣講會。
  • 漵浦龍潭鎮蓮河村:脫貧步伐邁得快又好
    漵浦縣龍潭鎮蓮河村在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漵浦縣稅務局一道,通過紮實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瞄準靶心,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三年來,通過積極爭取,在後盾單位及其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 桃源縣龍潭鎮梨樹埡村產業發展助脫貧
    9月8日,桃源縣龍潭鎮梨樹埡村村民張高正拿著鐮刀、鋤頭在梨園裡砍草鋤草,依靠在梨園裡務工,他每年的收入有梨樹埡村位於桃源縣龍潭鎮北部,面積25.8平方公裡,平均海拔690米,全村335戶,1175人,其中貧困戶90戶,315人,是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同時也是省級貧困村。近幾年來,在市委、縣委扶貧工作隊指導下,梨樹埡村採取「農戶+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成立了桃源縣梨富種養專業合作社,先後投入資金上千萬元,建了300畝梨園、100畝紅心獼猴桃園、300畝富硒雲霧茶園、60千瓦光伏電站。
  • 我們的隊長——記石樓縣融媒體中心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捧平
    作為扶貧工作隊長,他深知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消除貧困、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任重道遠,鞏固扶貧成果,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是一個長期的奮鬥攻堅過程。他嚴於律己,生活淳樸節約,不搞特殊化;他不辭辛苦,與村幹部一起廣泛座談,傾聽群眾的呼聲,把群眾普遍關心的飲水難、行路難、通車難等作為扶貧工作重點解決的問題。他嚴格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參照「八不準」標準,「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原則,結合每戶實際情況,重新對貧困戶核實登記。與鄉黨委、政府,村兩委幹部及時溝通對接,研究幫扶政策、措施。
  • 龍潭鎮慄山村:幸福生活節節高
    位於漵浦縣龍潭鎮東部的慄山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181人。近幾年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惠澤下,慄山村的村情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村級各項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可以說是達到了建設高潮。扶貧工作之初,扶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就深深地意識到,要改變本村貧困落後局面,必須從村民深惡的「痛點」入手!
  • 唐河縣龍潭鎮:提升扶貧幹部脫貧攻堅能力素質 決戰決勝收官之戰
    為了進一步提升各級扶貧幹部的能力素質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唐河縣龍潭鎮於6月11日舉辦2020年扶貧幹部脫貧攻堅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龍潭鎮黨政班子成員、脫貧責任組長、鎮政府機關和鎮直單位所有幫扶責任人、駐村第一書記、各村村兩委成員、扶貧專幹參加了培訓會。
  • 龍潭鎮:一潭活水繞村流
    偏僻之地 不再遙遠龍潭鎮山丘間布,交通阻隔一度是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瓶頸。「搶抓機遇,自我加壓,一定要完善龍潭鎮的交通基礎設施,為全鎮『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鎮黨委書記王傑給全鎮領導幹部發出了動員令。
  • 新泰翟鎮:第一書記堅守一線,自掏腰包買測溫槍、口罩等防疫物資
    從大年初二到現在,近一個月時間,翟鎮葛溝橋村第一書記魏新平一天不落的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崗位上,他的堅守體現的是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第一書記的擔當與責任。 在翟鎮葛溝橋村,說到新泰市審計局駐葛溝橋村第一書記魏新平,大家都很感動。
  • 石門縣:駐村扶貧工作隊長 帶著妻子去扶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7日訊(記者 楊帆 張黎明 通訊員 朱澤華 徐遠紅)石門縣壺瓶山鎮後山村位於湖南屋脊,這裡山高路遠、人煙稀少,曾經是典型的貧困村,扶貧幹部王伯周為幫助當地群眾擺脫貧困,義無反顧選擇長期紮根在村裡,成為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他的到來,為後山村帶來了改變,也在當地留下一段「帶著妻子來扶貧」的佳話。
  • 貧困戶一見村幹部就發脾氣?這位「寶媽」有絕招
    2017年12月18日,1957年10月出生的喻民慶,已從安徽省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正縣級幹部崗位退休一個多月,又帶著簡單的行囊,來到涇縣茂林鎮奎峰村擔任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我知道基層工作難做,脫貧攻堅任務很重,我是老黨員,又熟悉涇縣農村,應該來發揮一分餘熱。」喻民慶說。
  • 我的扶貧日記|我已成了「村裡人」!買來100多個小凳,只為貧困戶不...
    駐村期間,除了日常工作,他還聯繫蓬溪縣機關幼兒園、大英縣公安局的等單位愛心人士為村民捐贈各類新舊衣物和鞋子2000餘件,為貧困戶購置小凳子100餘個。他自掏腰包6000餘元為村上安裝了30盞路燈,為村裡60歲以上老人購置棉衣過冬。為了解決今年村集體經濟達標,他又主動聯繫雞苗500餘只,自建圈舍成為一名「養雞能手」。
  • 青春汗水揮灑扶貧一線 ——記高州市東岸鎮平坑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謝...
    自駐村以來,珠海水控集團的扶貧工作在珠海市2018年、2019年度扶貧工作考核中獲評為最高等級「好」,他也被珠海市扶貧辦評為優秀駐村幹部。一電話成了最年輕的扶貧隊員2018年11月底,跟往常一樣上班的謝崇錦,突然接到公司的通知趕赴高州市東岸鎮平坑村扶貧一線掛職扶貧,為下一屆輪換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提前駐村學習。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扶貧扶志為脫貧攻堅注入「源動力」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下轄5個自然村共1685人,其中貧困戶33戶51人,受地理環境、交通等條件限制,曾是當地出名的貧困村。從2018年開始,這個村子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當年5月,高宏宇被組織派到土城子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真情扶貧暖人心 ——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村工作隊長張磊
    今天推出《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十)真情扶貧暖人心 ——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村工作隊長張磊 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十) 真情扶貧暖人心——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村工作隊長張磊
  • 「我的扶貧故事」我幫扶的貧困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丨普安縣九峰...
    走訪貧困戶都說家是幸福的港灣,但謝光雲可以說是沒有家的,因為他在九峰村沒有房子,在外面務工也是租房子住,一家人居無定所已經十多年了。走訪貧困戶交流完畢,我立即和村裡對接,了解到他家的這種情況剛好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後,我就準備動員他家搬遷。我把我的想法給他說完,他考慮了一會就高興的同意了。他說他已經去普安縣九峰街道龍溪石硯小鎮安置點看過了,那裡環境很好,房子也修得漂亮,所以願意搬過去住。
  • 湘潭縣:幫扶隊長手繪路線圖 精準扶貧走好「最後一公裡」
    胡棟改良後的扶貧路線地圖。紅網時刻湘潭4月3日訊(通訊員 張凱)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各地的扶貧走訪工作也陸續展開。近日,一張手繪地圖在湘潭縣花石鎮各扶貧工作群中廣泛流傳。這是一張比A4略大的紙,筆記工整,脈絡清晰,全村貧困戶的住址、幫扶責任人、村道分布以及重點路標等一目了然。「剛連點雙橋村那會,由於村上道路偏、岔路多,經常找不準貧困戶家位置,於是和當地村幹部一起繪製了張地圖。」雙橋村幫扶責任人胡棟告訴我們。
  • 產業扶貧長期「造血」 貧困戶有了新奔頭
    自結對幫扶都平鎮都平社區、大灘、清水灣、三洲4個村(社區)以來,肇慶市政協重點圍繞產業扶貧發力,因地制宜發展香蕉種植項目、蜜蜂養殖、肉牛養殖等「造血式」扶貧產業,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36戶146人通過自己的雙手達到脫貧標準,並為長遠脫貧、防止返貧打下堅實基礎。
  • 龍潭鎮慄山村:幸福生活節節高_漵浦縣_縣市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新聞網
    位於漵浦縣龍潭鎮東部的慄山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181人。近幾年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惠澤下,慄山村的村情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村級各項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可以說是達到了建設高潮。扶貧工作之初,扶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就深深地意識到,要改變本村貧困落後局面,必須從村民深惡的「痛點」入手!
  • 援滇幹部孫永良:推動雲品入滬 助力消費扶貧
    「中央要求,當地所需,寶山所能」是上海市寶山區供銷合作總社精準扶貧工作的指導原則。孫永良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宣威有很多優質產品,但存在產品走不出,價格上不去的情況。在對宣威龍源生態牧業有限公司調研考察時,發現這裡的綠殼雞蛋和土雞營養豐富,味道獨特。
  • 物流不暢,駐村第一書記幫貧困戶賣百香果春甜桔小番茄
    物流不暢,駐村第一書記幫貧困戶賣百香果春甜桔小番茄金羊網  作者:彭啟有  2020-03-12 近期,許多地方物流不暢,農產品銷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