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新聞網訊 走到素稱「一夫當關」的慄山村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遊龍」——慄山河呼之欲出。踏破關口,頓時覺得眼前一亮,視野豁然開朗,撞入眼球的猶如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遠處峻岭高聳,綠茵婆娑,山腳洋房林立,悠悠的慄山河靜靜地流淌在稻黃之間,讓人陶醉!
再往裡走,清晰地看到新修建的慄山村村部廣場及辦公樓,辦公樓旁邊不時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這便是同步修建的慄山小學,廣場兩側婷立的桂花樹格外飄香,沁人心脾,周圍分立著各種村務公開欄、宣傳欄,欄欄入目。再往裡瞅,會看到廣場舞臺背景牆上勾滿了濃墨多彩的鄉村山水畫,栩栩如生的畫面讓人眼前一亮,鄉野氣息撲鼻而來。轉過身來,會看到文化廣場面前層疊的攔河壩更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位於漵浦縣龍潭鎮東部的慄山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181人。近幾年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惠澤下,慄山村的村情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村級各項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可以說是達到了建設高潮。扶貧工作之初,扶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就深深地意識到,要改變本村貧困落後局面,必須從村民深惡的「痛點」入手!
自2014年以來,工作隊與村支兩委通過各種方式,共向各級部門、社會知名成功人士爭取各種扶貧項目資金,進行了公路、飲水、農網改造、河堤治理等大刀闊斧建設。到目前為止,新修建標準的村級公路約8.3公裡,公路提質改造(窄路加寬)3.1公裡。現在全村主幹道全部實現通暢,90%以上的自然村落基本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為了積極銜接美麗鄉村建設,又順勢把公路兩旁配套了特色路燈,並進行了綠化「美容」。據統計,全村共安裝路燈74盞,並投入資金8.3萬元實施「三邊」綠化栽種桂花樹285株,修建花壇100平米,栽種紅枝木、紅杜鵑等苗木5000株。道路寬了,金銀花產業的銷路活了,村民們的心兒敞亮了。
最令村民拍手稱絕的是,修建攔河堤壩,兩全其美!不僅解決了河道兩側良田的灌溉問題,恢復了生態,同時也會給村裡增添一道風景!歷經兩年的項目實施,先後共修建河堤926米、攔河壩7座。往日的幹河變得清潭悠悠,兩岸綠樹招手相映,蟬笛繚繞,河中央遊鴨戲水,悠然自得。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通過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幹部在這幾年的合力拼博,慄山村已於2017年出列貧困村,90%以上的貧困戶已實現全面脫貧,全村人均收入由以前的4000多元上升到了現在的6000多元。同時,貧困戶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
每當夜幕降臨,匯聚的小洋樓裡燈火通明,從山頂遠眺,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村民們在廣場上載歌跳舞,歡聲笑語,盡情地享受著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幸福生活。(本報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