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認為精液比血液還要珍貴,是男人體內的生命精華,射精會大傷元氣,所以忍著不發射,認為這樣才能保留元氣。也有人擔心忍著不射精可能會死精甚至導致不育,到底實情如何?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漿組成,其中精漿佔精液體積的90%以上,精漿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和各種酶,以及包含多種化學元素的無機鹽和有機鹽,這些物質可以在每天所吃的食物中不斷地得到補充,補充的速度甚至比生血的速度還要快,再加上並沒有男人的精液比血液還珍貴的科學證據,跟元氣也沒有關係,因此射精並不會傷元氣。
如果長時間不射精的話,很容易引起一些男科疾病的出現。高潮時,性器官保持充血狀態,但是由於沒有射精,造成前列腺不能快速收縮,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充血性前列腺炎。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精液逆流進前列腺或者精囊,導致發炎甚至不育。
另外如果男性總是在房事中忍著不射精,由於性興奮來臨,沒有一個釋放渠道,造成男性性中樞神經和性器官長期保持興奮狀態中,造成了過度性疲勞,丁丁會因疲勞萎縮,時間長了就造成男性陽痿的現象。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一滴精十滴血不支持射精的說法,必然會有另一種支持的說法,就如同黑和白,都會存在。
美國性學專家在中國組織的一次性學論壇上公布出了他的一項發現,性愛頻率。「性愛頻率=年齡的首位數×9」。
根據這一公式推算,一個在二十年齡段(20歲至29歲)的人,他(她)的性愛公式為2×9=18,18可以看成是10和8的組合,也就是說適合他(她)的性愛頻率為10天內過8次性生活;一個在三十年齡段(30歲至39歲)的人,他(她)的性愛公式為3×9=27,即他(她)適合在20天內過7次性生活。
對於這個公式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性醫學科楊大中表示,雖然公式比較粗糙,但計算出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以作為參考。
當然這個公式對於20歲以下的人不適用,因為我國不提倡年輕人過早的有性生活。雖說性愛頻率公式是一個不錯的參考,但是,在房事後的次日,若感到腰酸耳鳴、疲乏無力、腳軟等,說明次數過頻,要適當延長性愛的間隔時間。
道姐個人認為,刻意憋精是對身體有危害的,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要釋放出來,不過不要太頻繁,即使有性愛公式,也不要對號入座,道姐還是不建議大家太頻繁。
那麼你們對一滴精十滴血和性愛頻率哪一個更認可呢?可以留言告訴道姐。如果還有補充的話也可以跟道姐說哦!
我是魏道道,江湖人稱道姐
你的兩性健康的私人管家
願望是改善國人羞澀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