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過程中,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是重中之重!」5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援鄂醫療工作和恢復正常診療秩序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回答本網記者提問時說,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中,始終堅持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提高治癒率,提高收治率,「降兩率、升兩率」是始終堅持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堅持「四早」和「四集中」,優化診療方案,優化醫療資源,優化醫療管理。通過這些工作,在救治方面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第一是關口前移,加強輕症的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輕症的比例比較高,但是如果輕症不及時隔離收治,一方面會造成聚集性的感染,有傳播的風險,在社區造成進一步擴散,所以輕症的患者第一隔離要隔離,最重要的是要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加強對病人病情的監護,因為一定比例的輕症病人在病程進展過程中有可能轉為重症,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一方面要減少輕症向重症的轉化,同時也要及早的發現有轉為重症的苗頭,有一整套重症預警指標,能夠實現關口前移,及早治療,防止輕症轉重症,很好的提高治癒率。
第二是落實「四集中」,將優質的資源集中起來保障重症患者的救治。「四集中」就是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把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作為重症治療定點醫院。同時有優質的重症救治團隊,還建立了院士巡診、專家巡診、會診等一整套制度,形成一人一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不斷優化診療措施,降低重症患者的病亡率。
第三是做到「五個結合」,力求治療的科學精準和精細化管理。
第一個結合是在診療過程中,堅持臨床研究和基礎醫學要與臨床治療緊緊結合在一起。先後修訂了7版診療方案,優化診療方案過程中,就是汲取了科研的新成果以及臨床救治好的經驗,不斷納入到診療方案中,堅持基礎醫學和臨床研究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不斷優化診療措施。
第二個結合是前方的救治與後方的多學科支持相結合。針對新冠肺炎的器官損害特點,它不僅僅是對肺臟呼吸系統的侵害,還對循環系統等其他的器官造成傷害,有一些患者有基礎性疾病,需要前方的救治與後方的多學科支持相結合,形成多學科的診療團隊,發揮好救治合力。
第三個結合是醫療與護理相結合。新冠肺炎的傳染病患者住在醫院,所有的治療、護理、生活照顧都是由醫院來承擔,所以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加之有很多患者年齡比較大,患有基礎病,護理工作非常重要,特別在重症患者的護理方面,俯臥位通氣管路護理等都需要專業的護士提供專科的護理,所以醫療與護理相結合非常關鍵。
第四個結合是醫療與管理相結合。為了保證救治質量和同質化水平,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包括死亡病人的討論制度、疑難重症的討論制度、24小時的病危報告制度等,通過精細化管理和質量控制來保障患者救治的質量。
第五個結合是中西醫相結合。運用中醫的辨證施治來發揮好中醫藥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