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60年·南寧巨變】「邕城老字號」南寧百貨大樓新老圖片對比...

2021-01-08 騰訊網

1956年

百貨大樓1956年2月6日建成開業時全體員工在大樓前合影(南寧市地方志辦公室資料庫供圖)

60~70年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寧百貨大樓是當時人們接觸外界新鮮事物的一扇窗口(圖片來源於網絡)

1980年

1980年的南寧百貨大樓(郭小平 攝)

1998年

1998年4月的南寧百貨大樓 (周家志 攝 )

2010年

2010年5月,擴建後的南寧百貨大樓外景 (周家志 攝 )

2018年

2018年的南寧百貨大樓 本報記者 賴有光 攝

南寧晚報記者 陳蕾

說起南寧百貨大樓,相信老南寧人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特別是在物資匱乏的上世紀50年代,「百貨大樓,樣樣有」的口號響徹了整個南寧。

小到一根針線,一塊上海牌手錶,大到一臺蝴蝶牌縫紉機、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各類家庭必備品都能在這裡找到。有人說,百貨大樓晚上一打鈴歇業,南寧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南寧百貨大樓不僅僅是南寧人接觸新鮮事物的窗口,更承載著南寧厚重的商業文化和歷史意義。2006年,獲得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殊榮的南寧百貨大樓重新出發,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特別鳴謝:老照片提供 郭小平 周家志 專題策劃:南寧晚報記者 韋瑋

跨越邕江 多橋飛架天塹變通途

青山大橋的建成讓市民的出行更便利 南寧晚報記者 段柳健 攝

南寧晚報記者 黎兆齊

綠城南寧,邕江穿城而過,跨江大橋註定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邕江大橋、中興大橋、白沙大橋、清川大橋、英華大橋、五象大橋……一座座造型各異的橋梁飛架邕江,成為邕江兩岸人民的交通紐帶,同時也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邕江大橋結束過江擺渡歷史

今年74歲的何國成當年曾經參與邕江大橋的建設。如今,他偶爾特意搭乘途經邕江大橋的公交車到那裡去看看,感嘆日新月異的兩岸景致。1963年,何國成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路橋工程宣傳員,工作地點就位於邕江大橋建設工地,主要負責廣播以及鋼版刻寫和工地宣傳報油印出版。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從江北到江南,不過1公裡的路程,卻因為湍急的邕江水,給往返市民帶來數不清的困難。江南的居民想要前往江北,必須藉助擺渡。直到進入上世紀60年代,為了連接吳圩國際機場公路以及友誼關邊防公路,國家決定興建邕江大橋。由於歷史原因,邕江大橋曾停建近3年,後於1963年3月復工。從1963年3月邕江大橋復工至1964年7月竣工,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何國成以工地旁的簡易住所為家。每天上午8時,他都會準時為在工地上熱火朝天辛勤工作的人民播報新聞。

1964年7月15日,邕江大橋正式通車,邕江兩岸從此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可以說,邕江大橋結束了南寧的輪渡時代」。

多橋飛架邕江天塹變成通途

1988年,時隔24年,邕江上第二座跨江大橋——中興大橋建成通車,將北岸的中堯路、明秀西路、衡陽西路傳統市民居住區與南岸的五一中路、五一西路一帶的居住區和工廠單位連接。

繼中興大橋後,隨著南寧市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江南和江北兩岸民眾交通往來的需要,邕江跨江橋梁不斷建設。邕江三橋(白沙大橋)於1992年動工建設,3年後建成通車。這座橋全長2604米,為當時最長的橋梁。清川大橋被稱為邕江四橋,1997年建成通車。橋全長920米,雙向6車道,是跨越邕江的一座特大城市橋梁。

近5年南寧新增6座跨江大橋

近5年,南寧市區新增了6座跨江大橋。從僅僅提供交通便利促進兩岸發展,到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跨江大橋不但改變了市民出行,也改變著城市生活。

「雖然只是一江之隔,但在英華大橋通車之前,從柳沙半島到江南大沙田一帶,還是比較麻煩的。」家住柳沙的黃先生說。被不少市民譽為南寧最佳居住地之一的柳沙半島,之前因缺乏便捷的交通,想到大沙田一帶,要麼開車到半島環線上南寧大橋,右轉駛入五象大道,要麼走江北大道上葫蘆鼎大橋,經白沙大道轉亭江路才能到達。

英華大橋連起了柳沙半島與白沙片區。五象大橋、英華大橋的建成通車,改變了市民過江行車路線。2014年建成通車的五象大橋、英華大橋,江北的一頭就在柳沙半島,為五象新區與柳沙片區、南寧城市中心區之間搭建了一條便捷通道,改變了這片區域南寧大橋「獨挑大梁」的局面。

2016年4月30日建成通車的良慶大橋,在碧綠的江水和青蔥的遠山映襯下,又成為邕江上又一道風景線。2017年5月1日通車的青山大橋,是目前南寧跨江橋中最高、主跨最長的橋梁。這兩座大橋的建成,在五象新區、鳳嶺片區、南寧東站之間形成一條便捷的南北向交通幹道,為五象新區及鳳嶺片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柱。

邕江大橋如今仍是不少市民過江的首選

南寧晚報記者 段柳健 攝

細數各大邕江橋

(南寧市區範圍內)

邕江大橋(1964年建成)

中興大橋(1988年建成)

白沙大橋(1995年建成)

蒲廟大橋(1996年建成)

清川大橋(1997年建成)

永和大橋(2004年建成)

葫蘆鼎大橋(2007年建成)

桃源大橋(2008年建成)

北大橋(2008年建成)

南寧大橋(2009年建成)

凌鐵大橋(2013年8月建成)

五象大橋(2014年8月建成)

英華大橋(2014年12月建成)

羅文大橋(2015年2月建成)

良慶大橋(2016年4月建成)

青山大橋(2017年5月建成)

立交展翅 四通八達車行更順暢

五象平樂立交為五象新區路網增添活力 南寧晚報記者 賴有光 攝

南寧晚報記者 黎兆齊

立交橋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良藥,改革開放40年來,南寧的城市立交橋從無到有,發揮著緩解道路擁堵的作用,使城市交通更加順暢。同時,立交橋的建設史,也是南寧城市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南寧市路網建設日新月異,一批嶄新的道路、城市立交橋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江濱環形立交橋成為回憶

南寧市攝影家協會原主席、資深攝影家郭小平拍攝的相片見證了南寧的發展。在他拍攝的老照片中,就有江濱環形立交橋的「身影」。對於拍攝這張相片時的情景,他仍歷歷在目。「我當時拍江濱立交橋是爬到原市公安局大樓樓頂拍的。當時一站上去往下看,感覺好美啊!」郭小平說道。

江濱環形立交橋是南寧市第一座環形立交橋,誕生於1988年,當年6月動工興建,也是廣西第一座城市道路環形立交橋。其位於朝陽路、民族大道、共和路、中山路、興寧路平交處,是慶祝自治區成立30周年重點工程之一。同年10月13日竣工。

「由於是第一座市區道路環形立交,市民們感到新奇又自豪,那時候天天有人到那裡拍攝留念。」老南寧廖先生介紹。2004年,由於民族大道西端擴建拉直,環形立交橋被拆除了,改建為現在的十字立交。而為了紀念這座廣西第一座城市道路立交橋,拆除時在邕江賓館前留了根殘柱。

多座立交橋同開工同建成

儘管江濱立交橋在很多南寧人記憶裡有一定的比重,但江濱立交橋並非南寧市第一座立交橋。1987年通車的新民立交橋才是南寧市第一座道路立交橋。而2002年建成的友愛立交橋是南寧市第三座道路立交橋。2年4個月後,即2004年10月26日,當時為廣西最大的立交橋——竹溪立交橋通車,建設時間僅用了7個月。

南寧的立交橋越建越多,建橋時間也越來越快,甚至同時在建幾座立交橋。如2012年10月在白沙大道上開建3座立交橋:白沙星光立交、白沙友誼立交、白沙壯錦立交。同期開工同期竣工,3座橋之間相互聯繫,使得市區前往機場方向一路暢通。

2014年10月,平樂五象、平樂玉洞、青山英華3座立交橋同期開工,2015年同期竣工,不僅解決了交通擁堵問題,還拉近了五象片區與南寧市區的距離,帶動片區發展。作為五象新區重要的主幹道,平樂大道、玉洞大道樞紐作用非常明顯,而在兩條主幹道交叉口新建平樂玉洞立交,初衷就是讓交叉口周邊道路變得更暢通。

立體交通讓邕城更加通暢

立交橋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良藥。隨著南寧市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城市道路變得越來越擁擠。立交橋的作用除串聯道路外,還在於分流交通的作用。尤其是擁有複雜迂迴匝道的互通式立交,所有方向的車互不幹擾,能避免所有車子擁堵在路口的情況。

長期以來,南寧通過在道路上合理規劃建設立交橋,打造立體交通,讓邕城更加通暢。為了提升通行效率,真正為老百姓出行帶來便利,今年,南寧市針對快環堵點啟動了快速環道綜合整治項目,涉及邕武立交、秀靈友愛立交、魯班立交、邕賓立交、北湖立交、科園立交、快環綜合整治項目(竹嶺立交—葫蘆鼎大橋段)提升改造7個節點工程,並提出了近期、遠期優化方案。今年8月底,邕武立交、秀靈—友愛立交、魯班立交已實現主線通車,通過拓寬路面、增設匝道、新建菱形立交等方式進行綜合整治,使立交橋更好地發揮疏解城市交通擁堵的功能。

南寧城市東西向快速路東段主線2017年9月開放通行以來,從中華園湖路口到廂竹大道架起5公裡長「空中車道」,為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今年10月28日上午,隨著最後一聯箱梁澆築完成,南寧城市東西向快速路主線橋已全部貫通,目前正在進行橋面鋪裝及相關附屬工程施工,計劃11月30日實現主線通車。

南寧立交橋「之最」

最「迷」人的立交:平樂五象立交

該橋立交的形式為部分苜蓿葉式+半定向組合蝶式,分三層。由於有多個匝道,分別連通不同方向的道路,所以每一個方向來的車想要左拐,必須先駛上立交,然後選擇好出口。

最完整的立交:青山英華立交

該立交有地面層,有跨線橋,還有隧道,是目前南寧體系最完整的立交橋。它將南寧大橋北的交通完全盤活。

最複雜的立交:外環高速安吉立交

該橋2014年12月通車,為5支3主線19車流互通立交,複雜程度全國罕見。柳州、河池、百色、南寧北(安吉)、南寧東(三岸)5個方向車流在此交會,包括蘭州至海口高速、南寧環城高速、南寧外環高速3條主線,共有19個交通流向。

最完善的立交:鳳嶺北南寧東站立交

這座立交將高鐵、地鐵、長途客運、快速公交等交通有機融會,在此形成大交通樞紐中心,是南寧乃至廣西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竹溪立交花團錦簇 南寧晚報記者 賴有光 攝

編輯:黃冬玲

主編:黃海華

相關焦點

  • 南寧地鐵2號線風光合集!重溫老南寧的記憶!
    邕城雅韻,朱瑾豔紅南寧地鐵2號線,連接南寧市南北方向,南起玉洞站,途經銀海大道、星光大道,以地下隧道形式下穿邕江,與南寧地鐵1號線在朝陽路下方並行,繼續向北沿友愛路、安吉大道布置,北至西津站。地鐵2號線上不僅有錦繡風光還有民生廣場、南寧古城牆南寧市人民公園等屬於老南寧的記憶快來跟小鐵開啟一場老南寧的懷舊之旅南寧市花卉公園
  • 邕城 ●南寧—大風起兮雲飛揚
    據說這是市井中最「高端」的地方,畢竟處在最市中心,什麼是市中心,如果這個城市有歷史,那就是老火車站還有百貨大樓。在南寧類似的親民老字號很多,我點讚,並希望就這樣原始的保留下去,不連鎖,不上市,不真空包裝。
  • 南寧水街這家老字號酒樓,地道的南寧老味道,食客大多是老南寧
    #老味道是味蕾對於一個地方最誠實的記憶,每當你嘗到這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美食,總能想起與它有關的往事。南寧水街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少美食代表著南寧最傳統的飲食文化。在水街有一家老字號酒樓,名叫「米鄉河」,位於壯志路上一個商業中心的四樓,雖然位置有點隱蔽,但已經開了很多年,屬於南寧比較老牌的餐飲店了,菜品都是地道的南寧老味道,很多老南寧人都喜歡來這裡用餐。
  • 11家「廣西老字號」出爐,南寧柳州兩大飯店入選,有你家鄉的嗎
    這些「老字號」陪伴了許多人童年的成長,成為了童年時代的味道:是酸的,是甜的、是香的……為弘揚老字號優秀文化,充分發揮老字號品牌的示範引領作用,擴大老字號品牌消費,促進老字號創造更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2019年,自治區商務廳全區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廣西老字號」認定工作。
  •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2020年廣西院前急救培訓班(南寧站)暨基層醫療...
    由南寧市衛生健康委主辦,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承辦的「2020年廣西院前急救培訓班(南寧站)暨基層醫療骨幹急救專項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班」於2020年12月11日至15日在南寧順利舉辦。來自南寧市36家急救網絡醫院、49家基層衛生院標準化急救示範點共170餘名急救骨幹醫護人員參加。
  • 認識這14個南寧老品牌的南寧人,都老了!
    圖 | 新聞在線1984年,南寧無線電三廠開始組裝彩色電視機,開創了廣西彩電生產的歷史。飛燕牌21寸遙控彩電還在全國第三屆彩電質量考核中拿了優等獎,是當年廣西唯一獲獎的家電產品。2004年南寧捲菸廠和柳州捲菸廠合併重組為廣西捲菸廠,後來成立了現在的廣西中煙集團。現在中煙集團主打品牌是真龍,劉三姐香菸也漸漸消失了。
  • 來南寧玩,這四種南寧特產不要錯過,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
    原創文/富裕編輯南寧,簡稱「邕」,別稱綠城、邕城,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繡球本是南寧市壯族地區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繡球以彩綢製成,直徑約6釐米,內裝豆類或沙子,重約150克,底部綴有 十多條穗帶,球頂連著一根長約60釐米的飄帶
  • 【Ging哦】沒吃過這家店的「老南寧味」,你敢說自己是南寧人?
    有沒有一家店可以把記憶中的邕城味一次吃個遍呢?創立6年之久創新菜品與懷舊悠閒的邕城傳統飲食文化結合品嘗老南寧的味道讓思想在時空中交錯前行(文末有福利)再配以生薑、酸辣椒、蒜米、還有邕城秘制的「檸檬醬」燜炒。檸檬的香氣在空氣中瀰漫,還沒開吃,口水都已經流一地了!
  • 老南寧最愛的鐵鳥醬油要停產了?真相其實是……
    這兩天聽說鐵鳥要停產,許多老南寧都坐不住了,紛紛四處搶購鐵鳥的調味品。今天上午,位於南寧市雲亭街的鐵鳥醬園一開門,就迎來了很多前來囤貨的市民,很多人都是幾桶幾箱的買。 解放後,南寧市人民政府把當時僅存的7家醬園合併,改為南寧市公私合營醬料廠,1960年2月又改制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改稱南寧市醬料廠。直到2003年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後,才發展成為現在的廣西鐵鳥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 國助東旭 龍騰邕城——東旭集團旗下廣西申龍獲南寧國資7億元增資
    東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旭光電(000413.SZ)子公司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申龍」)、廣西申龍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申龍」)與南寧產投新能源汽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寧車投公司」)籤署《廣西申龍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之投資協議》,由南寧車投公司向廣西申龍進行增資,增資總額為7億元。
  • 南寧第一美女的簡歷曝光!又讓南寧火遍全國了!
    圖 | 新華網 廣西民族博物館 我會通過大量圖片影像和實物讓大家了解廣西少數民族的生活,漢族人可以漲姿勢,少數民族寄幾可以對照下自己是不是這樣先。攝影 | 李廷展 加快新老城區建設 我將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和「老南寧」「三街兩巷」等特色街區建設,相信經過我的一系列改變,大家會看見更多我的美和現代化。
  • 南寧19個最適合一日遊的景點,周末任性玩!
    一排排商鋪鱗次櫛比,餐飲集中在銀獅巷及城隍廟西巷區域,南寧老字號美食及廣西各地特色美食,還有年輕人喜愛網紅店,這裡大多都有! # 南寧建制博物館 # (朝陽廣場站) 建制博物館以「邕城吏治—南寧古代職官陳列」為主題上迄秦漢,下至民國
  • 南寧咖啡 | 「來餵!」,邕城的午後飲咖指南
    和咖啡師嘮嗑的時候,說道:「是喂,這兩年咖啡是新風潮啊!」在我眼裡,這是個熱情又充滿玩味的城市。南寧人總喜歡約著三五「友仔友女」在街邊「king gei」(聊天)。大概也是因為如此,逛的每家店都獨具特色。
  • 南寧機械廠一磚一瓦記錄歲月痕跡
    圖為南寧機械廠內老廠房一角。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李煥霖 攝圖為南寧機械廠內廢棄的大巴車。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李煥霖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1日訊(記者 韋幸文 羅珊珊 實習生 李煥霖)泛著舊色的玻璃窗,廢棄的大巴車、紅磚舊廠房……走進南寧機械廠,這裡的一切似乎都打上了舊「標籤」,展露出歲月的痕跡。它「見證」了南寧的舊時光,卻也和過去的繁華一起,正逐漸失去顏色。偶爾能看到些上了年紀的師傅依然忙碌,堅守在這裡,與舊工廠一起老去。
  • 南寧教培行業報告: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外來巨頭在邕城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辦學指北經過近15年的發展,中國培訓行業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進入教培行業,各類培訓機構呈爆發性增長,已經形成了多種辦學主體的市場格局。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設南寧為自治區首府;至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現今。廣西南寧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廣西南寧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回族、滿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築形態各異,特色鮮明,風俗也多種多樣。南寧人善良、內向、熱心助人、樸素務實。
  • 南寧民歌湖酒吧街之夜
    高檔次、新理念、高水平的酒吧街將提升南寧城市品質和消費文化,而其現代的建築風格、濃厚的歐洲文化氣息、典雅的貴族風範給南寧帶來了新的時尚標誌,成為廣西地區夜生活中最具特色的品牌街路。
  • 南寧新增一條夜間公交專線,夜宵吃起來!
    9月21日上午,2020年南寧市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在埌東公交場站舉行。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南寧將新開或擬開夜間公交專線、定製公交專線、社區巴士專線一批;另外,今年內將投放使用242輛新能源公交車。
  • 廣西南寧開通日本大阪直飛新航線
    1月22日起,廣西南寧機場新增南寧至日本大阪直飛航線航班式。 李彥 攝中新網南寧1月22日電 (李彥)1月22日起,廣西南寧機場新增南寧至日本大阪直飛航線航班,該條新航線由四川航空公司執飛。前述航線具體航班時刻為當地時間08:25從南寧起飛,13:20達到大阪;14:20從大阪起飛,18:15到達南寧,空中飛行時長約4小時。近年來,廣西南寧機場積極打造建設成為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空中心,大力開拓國際航線航班,不斷豐富國際航線網絡布局。
  • 廣西南寧榮世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
    絕佳的地理位置,當然也要有優質的配套,乘車5分鐘即可達到廣西水電, 乘車8分鐘到達南寧福康,乘車10分鐘可到達南寧市第二人民,乘車10分鐘 達到南寧中科,重要的是,京基城項目就會配置有社區,往後小傷小病 在社區就能就診,及時高效,為您與家人健康保駕護航。
  • 廣西臺辦到富士康南寧公司調研
    廣西臺辦主任李莉(左二)、副主任趙紅明(右二)在南寧富士康科技園區檢測中心實驗室調研。(廣西南寧市臺辦供圖)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12月8日,廣西臺辦主任李莉、副主任趙紅明一行到南寧富桂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富士康南寧公司),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富士康科技園區研發中心、檢測認證中心和東協矽谷科技園三創加速中心,了解企業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