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18年前.
開始闖蕩在外的我,前幾個月並不十分適應,比起我遊玩過的城市,我總覺得這裡寒酸很多,朋友甚至不知道我在哪裡?或者開玩笑等回來會長胖(壯)。剛經歷潮熱的夏暑,瞬間就切換到溼冷的寒冬,看不懂的天氣預報,和剛剛適應的「懂不懂、得不得」以及一直不適應的瘋狂摩託(不是電單車)還有喇叭裡吶喊的「一元一大堆(杯)」的珍珠奶茶。甚至偶爾有人把我當外國人問我要不要美元,我說「不要」,又說「盧布?也有」。
2001年冬 南寧 南湖公園
或許因為我的鬱悶,TA說帶我走南湖——那裡有點城市的感覺.當然我記得付出的代價是丟失了一部Sony Walkman CD.那時候絕對是奢侈品。後來我們都消失在人海,誰也不知道誰的去向。只是今天我把故事又從南湖開始。
2019年夏 南寧 南湖公園
遠遠超過2001年的繁華的南湖,我沒有一點拍照的欲望,帶著朋友來走走。我只回想那些年還想仗劍闖天涯的自己,「能不能過安檢」。現在的我才發現這個城市美麗並不是追趕國際大都市的繁華,而正是那些年我不懈的那些市井,特別慶幸的是這些市井現在並沒有完全消失,我還有機會彌補那些年少的無知和輕狂。我用另外一個視角去表達我對這個城市的熱愛。我並不懷念過去,只是我更珍惜現在,因為還有情懷去致青春——致那些年自命不凡也真的不凡的我們。
要不然再跟著我去看看
三坊街
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地圖上你並找不到,但是你輸入三坊街,又能定位到在解放路龍勝街附近。據說這是市井中最「高端」的地方,畢竟處在最市中心,什麼是市中心,如果這個城市有歷史,那就是老火車站還有百貨大樓。
我也不清楚為什麼便民點會強調「挪威三文魚」,然而卻覺得十分接地氣,其實標語廣告就是應該這樣,說一句我最想讓你知道的。
老店的歷史我覺得貴在親民,不在高大上,這樣的老字號,是我心中的「非遺」,淳樸氣息並不需要太多修飾。
我想了很久要不要把這張圖片分享,我還是決定分享給大家,我覺得如此直白的陳述有點「沒文化」,但又想想,也許這才是有文化。
當然還有直白標語叫「還有捲筒粉」,有的時候我們天天創新,沒有想過創新也可能就用最不創新的模式去做。想想亂世佳人的經典翻譯--白瑞德、郝佳麗,起名就應該接地氣。
這個修鞋的老伯伯據說已經修了幾十年,我沒有敢走進去拍照他的涼鞋,那種黃色的硬皮的,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官塘「國際購物中心」
這是2019年,所以1元錢的衣服我覺得是奇蹟
願意用25塊給爸爸買T恤,比用200或者2000再或者更土豪給爸爸買T恤,包含的情感可能還更多,你覺得有道理嗎?
這裡是大官塘——「國際購物中心」
全國不知道多少這樣的市場已經消亡,但這裡不但沒有消亡還很繁榮,根本就是藐視網絡電商的存在。緬甸、越南、泰國國際範兒
就連警示語都還凝聚了那個年代的精華.至於給老北京布鞋前面加上「風情」絕對是屬於這個城市的幽默。
江南 淡村
如果你沒有去過,你不會知道這裡有多大多熱鬧,所以你一定要去。
我特別想「搭訕」前方的這位菜籃滿滿的美女,在深圳這樣無限繁忙的年輕城市,年輕人買菜是奢侈的事情,和金錢沒有關係,是心境。非常遺憾是即便在酒吧我都不會搭訕了,更何況是菜市場,就讓她放過我的無能為力吧。
各種大牌嬰兒推車都不如這臺有一天竹皮因為使用過久而捲起的經典,看著現在的孩子,我甚至懷疑我們是怎麼長大的,然而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還是最喜歡我的童年。誰的也不羨慕。
至於旁邊江南水村已經改造的差不多了,當然這個旅店的名字還是有點意思,南寧普通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會在後面再講。
江南 平西村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讀懂這個標語,我故意只拍攝了一半,簡單的標語其實也是這個城市樸實的縮影。但你看了後面的照片或許你會明白。
在這個仍然原味十足的城中村,有一種感覺的厚重不弱於淹沒帝王將相的中原大地。一磚一瓦都可以還原當初蓋房子、塗抹水泥、排列砌磚的情景。
現在你應該明白洗澡開窗是害怕煤氣中毒或者不透氣引發窒息,我想也許這條標語背後有很多真實的故事的發生,所以才有這麼接地氣的標語。至於福布斯服裝公司,你能說這個城市沒有靈感?
還有無法被超越的餅屋,深巷子豆腐花。
至於「招待所」,這個名詞不知道90後是否認識,00後是不認識了。
也許城中的人們已經習慣這樣生活,或許他們走了一圈才發現這裡就是夢裡的地方。套用一句綠野仙蹤的經典臺詞—There is no where like home
這種類似泡菜的東西叫「酸嘢」,也簡稱「酸」。喜歡不喜歡都可以試試。這個城市對酸的熱愛也是如此的可愛。
共和路
如果說中國各個城市重名最多的路,可能是解放路,也可能是中山路,建國路。但共和路真的很少,也許這個路名本身就是歷史。路頭的民族商場我們都來過,至少買過光碟,不管WinME 2000 XP,還是大小故事片。其實我最大的樂趣在這裡淘仿Ni克,那個年代這個技術並不容易。但現在已經拆除了.只有懷念了。
共一老友面是另一個老字號代表,人民的老字號。我為天津的那家包子遺憾,搞什麼believe?什麼go?在南寧類似的親民老字號很多,我點讚,並希望就這樣原始的保留下去,不連鎖,不上市,不真空包裝。
有一個地方我從來沒有去過,卻知道補胎很有名,那就是陸川,只是我也不知道火補是什麼,也猜不到修理單車下面的抹掉的字是什麼。我只想這位大伯的悠閒和自信是不是也是一種境界我們無法觸及
還有旅社這個和招待所同級別的名詞,現在其實類似的東西也存在,更華麗的名字叫「國際青年旅舍」,只是你還了解什麼是「席夢思」嗎?我覺得我要學習70、80 年代的命名技巧。
而路頭的夜市是不是還有那些年的味道。
七星路
對著共和路的七星路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樣遮陰房以後還會有嗎?樸實的智慧是純粹的智慧。
至於 製衣店,很想問問還有沒有生意,又想起我媽媽的一手精湛的毛衣手藝,不僅有點潸然淚下,每一件毛衣都是一針一針鉤的,這樣的手藝會消失吧?
至於利客隆,我以前稱之為倉庫,特別是廣西大學對面那個消失的利客隆,那個倉庫的壯觀只是再也沒有了,現在這個超市應該轉型了,只是名字還是那麼「粵味」——利客隆
三街兩巷及周邊
其實三街兩巷已經改造的商業了,只是扇子上的南寧普通話「來餵」讓人很精神,來餵(餵發音圍,2聲)就是來吧,一起吧,過來玩吧。是包括「黑紋」(很、非常)、「我丟」(我X)、「不得」(不行、行不通、不合適)、「窿」(讀一聲,洞、窟窿)、「不蹉」(不屑於顧、懶得理)經典南寧普通話。其實很多我也只是會說卻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比如猜碼的「三悶雞」我就不知道是什麼雞。
我願意分享一個笑話,大一機械製圖課程,畫模具,下午困的我時睡時醒。突然老師說:「從上面看,這裡有個'窿'」...我一懵:「什麼龍?龍和機械製圖有關係嗎?」,伴隨著超級不解又聽老師說「龍這龍那」。我終於忍不住問了旁邊的同學:「老師說有個龍?在哪」。他也是南寧人,回答我:「這麼大個窿,你看不見嗎?」我.
這裡你還能看到金銀首飾加工的鐵匠,小時候如果實在無聊,我能看1小時。
我特別想說的是奧莉西餐廳,這個餐廳已經搬離了原來的解放路,但味道還是那麼的具有性價比,只是儀式感的服務沒有了。對於很多老南寧這個餐廳有特殊的記憶,而我也是,因為每月生活費1/6我會花費在這裡的一頓飯,並不是貴而是我大學生活還是節儉的(總數少)同時又是捨得的(你懂)~~呼呼~~。特別是無敵牛排今天也只要30元。
重點是這裡還有那年代經典的漓泉啤酒,南寧人懂.至於19?8.我不評價了。
如果三坊街的修鞋大伯沒有看到生意,在這裡我意外的發現生意還不錯。
雅座是另外一個改革開放高大上的詞彙
廣西大學 農院路 南鐵
廣西大學其實可以單獨寫一篇遊記,但是顯然不是這裡的重點,我只知道當初的校門是這樣的。
後來我走的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
現在她成了這個樣子,不知道是不是正果,總之我是一聲TX
至於神一般的農院路,我如果我展開就收不住了,選兩張代表吧。其實還算好學的我經常買二手書,因為萬一不看了好像沒有那麼強烈的負罪感。所以書非借不能讀也.
上有的農園路,下有農園路
對面的五裡亭菜市已經拆了,再走過去的南鐵又是夢幻傳說地了,但我只選一張鐵路工人文化宮吧,因為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雙孖井
下面的圖片我一句話都不想多說了~每一張其實都可以認真研讀,那些市井的精華都在——門窗了
我沒有找到那位每天只熬一種涼茶的婆婆。據說熬了20年了~但這張圖片兒童手裡的冰棍、旁邊的青苔,涼掛的毛巾,雨衣的覆蓋的自行車~如果晚上再能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我以為是幸福的....我們浮躁的日子,還能回到這種嘈雜的寧靜嗎?
建政路&中山路
中山路已經就是傳說中的每個城市都有一條路了(回民街、曾厝垵、磁器口、夫子廟、錦裡、芙蓉街、戶部巷.)。
建政路就接地氣很多,比如這個「掃黑除惡」的標語小而有力。
或許這兩條路出鏡率太高了,我就不多說了,上美食吧。我特別說說廣西的燒烤,帶點蜜糖,很有特色。
激情邕江
你好邕江,我來了!想好了就去研究,研究好了就去做並努力把他做成.我終於和邕江完成了最親密的接觸。這也是我過去三年訓練的檢測,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告知未來的你,在我遇到各種種種種種的時候,我在做什麼.
雍州老街與結束
百度百科:南寧古屬百越之地,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建晉興郡,為郡治所在地,南寧建制從此開始,至今已有1700年歷史;唐朝貞觀年間(632年),更名邕州,設邕州都督府,南寧的簡稱「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邕州路改名為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南寧得名始於此。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
雍州老街的仍然有她內在的厚重
然而現在又不缺乏文藝的氣息,這裡也是當前木雕民間藝術的匯聚地。
差不多了,其實我覺得這個城市太低調了,但又慶幸她沒有跑得那麼快,這樣很多東西保留了下來,看著越來越多的城市變革和發展,這些保留就更加珍貴,我希望她一直日新月異,也希望她精釀陳年,我愛這個城市。
我的標題是大風起兮雲飛揚,我之所以用這個標題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市井微小的記錄是大氣的,我覺得「大風起兮雲飛揚」也大氣。所以就這樣用了...來,最後敬您幾杯南寧涼茶.
繼續,在我行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