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來辯論了嘛?
四十米長刀先收一下,聽聽我的立論:
節食不會讓你變瘦,嗯。
好了,一定有人會講——你胡說!我、我朋友、我朋友的朋友,就是節食減了 xx 斤!
其實吧,你能找到一百個節食減了幾十斤的人,我也能找到一百個節食減肥失敗的例子。
關於「節食能不能減肥」的任何討論,都是浪費生命。
是的,節食可以讓你的體重在短期內迅速降低,但之後大概率迎來反彈。
道理很簡單,控制飲食這種事情 是沒辦法長期持續的,誰都不可能壓抑一輩子食慾。
/ 因果倒置 /
其實節食減肥的底層邏輯是存在問題的。
節食減肥者認為,只要想盡辦法把體重降低到 xx 斤就是減肥成功了。
可是幾乎所有節食減肥的人,在減到目標體重之後,都沒辦法正常飲食。一旦節食的狀態不再延續,體重必然會反彈。
重點是,不管你節食減到多少斤,你的食慾是沒有改變的,你還是想吃,甚至比以前更想吃了,只是你不允許自己吃。
那這樣有什麼意義呢?
減肥成功的標誌並不是體重到達多少斤,而是你有沒有變成一個瘦子。
很多節食者搞錯了胖瘦和體重的因果關係。
舉個例子,A、B 兩個人的男朋友,都打包了兩份薯條帶回家。
A 內心想法:
???買這麼多哪裡吃的下?吃了一些就不吃了,晚會兒決定喝點茶吃點水果「解膩」。
B 內心想法:
太幸福了,這段時間挺辛苦的,放縱一下吃個痛快吧!吃完又開始懊惱,算了下卡路裡整個人要崩潰,下頓飯都不敢吃了,巴不得現在就跑步機上跑兩個小時來「抵消熱量」。
你說,A 和 B,誰胖,誰瘦?
A 比 B 體重多個五六斤,又怎樣?
決定你胖瘦的是你心裡想吃多少,而不是你允許自己吃多少。
/ 節食不會讓你變瘦 /
節食可以減重,這是不可否認的,而且減重的效果可以說又快又好,但節食真的不能讓你變瘦。
什麼是瘦呢?
瘦不是體重秤上的數字,不是能不能穿緊身褲,也不是有沒有 A4 腰,瘦是一種生活方式。
很多節食者會說「減肥是一輩子的事業」,其實這麼說的人往往並沒有真瘦下來,或者說缺乏對減肥正確的認識。
減肥根本就不是一輩子的事業,你變瘦了就完事兒了。
真正的瘦是根本不需要刻意維持的,瘦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是會影響你每一件事自然的選擇。
我們減肥是為了讓自己從一個胖子的生活模式,轉變到瘦子的生活模式,而不是為了降低體重。
體重輕只是瘦子的特徵之一。
就像你看到攝影大師都用幾萬塊的相機鏡頭,你省吃儉用買了一樣的器材,也未必拍出一樣的照片。
攝影圈的名言是「鏡頭後面的腦袋更重要」,同理,體重秤上面的人,他的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比體重秤上的數字重要的多。
你心裡沒變瘦,把你放在一百斤的身體裡,早晚還是會胖回去。
所以——不。要。再。節。食。了。
/ 好好吃飯 /
我過去的文章裡經常說,不應該存在開始減肥前、後兩種飲食狀態。
很多朋友一開始減肥,就讓自己戒這戒那、水煮西藍花,每頓吃一點就得停。
那你過去為什麼沒這麼做?僅僅是因為沒意識到嗎?
不!是因為你做不到,這根本不是你真正的飲食習慣。
如果你過往能做到所謂的健康飲食、吃飽就停,你早就這麼做了,你也根本不會胖了。
戒掉喜歡吃的東西,吃沒味道的食物,每頓都不能吃飽——這樣的狀態能持續多久?
如果你想瘦下來之後是一個隨意吃喝的狀態,那麼從開始減肥的時候就這麼做。
只有這樣,你才能減肥的過程中,積累足夠多的,對食物的正確認知。
瘦身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想吃的東西,想吃的份量會逐步改變,自發的想要嘗試各種更健康的食物,更合適的搭配。
不需要刻意的限制和自律,人本來就有自我調控的能力,身體本來就知道該怎麼吃、該吃什麼、該吃多少。
最終你想吃什麼,是因為它好不好吃,你想吃多少,是因為你知道吃到多少能吃飽,能吃的舒服。
我知道一定會有抬槓的。
「我不控制飲食怎麼減肥?」
「隨意吃喝的話豈不是會胖出天際?」
相信我,這麼多年了,能槓的每一個角度、每一種表述,我都看過無數遍。我只能說,如果你在減肥中遇到瓶頸,去試試看吧。
最後我們來思考個問題:
這個世界上的瘦子數量是遠遠超過胖子的,瘦子吃的比你少,每天充滿活力熱愛運動,原因是什麼?
難不成,瘦子每天都要依靠強大的意志力和自律生活?
莫非,你就是人類中萬裡挑一的,意志力不夠的那個?
親愛的,瘦子沒那麼厲害,你也沒那麼特殊。
公眾號關鍵字回復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