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眼中的富士山——葛飾北齋

2020-12-15 騰訊網

我們眼中的富士山,是粉色、浪漫的打卡聖地。是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日本最高峰,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日本有一位超級「溺愛」富士山的藝術大師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唯一的一位日本人。他就是被稱作屹立於世界的浮世繪巨人——葛飾北齋。

浮世繪

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葛飾北齋1778年從師勝川春章學習浮世繪,1795年前後以美人畫聞名。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神奈川沖浪裏》 畫家:葛飾北齋 創作時間:江戶時代 尺寸:25.7×37.9cm 類別:錦繪 收藏於日本神奈川

代表作有《 富嶽三十六景》、《富嶽百景》等。《富嶽三十六景》以富士山為主角,在《富嶽三十六景》作品中,除了少數的幾幅以外,富士山幾乎都是一個遠遠的背影,畫面的主題大多是一般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場景,並充滿了濃鬱的鄉土氣息。《神奈川沖浪裏》是《富嶽三十六景》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一幅作品。

831年,71歲的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畫出了《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也成為史上最著名的日本畫之一。畫面有著三角形構圖,以大膽而的構圖和造型手法,表現了在洶湧澎湃的海浪中,有兩條奮進的船隻與巨浪搏鬥的場景。大師以極低的視點創造形象,表現出動蕩不安、緊張激烈的氛圍。烏雲密布,巨浪襲來,充分顯示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畫面色彩統一在藍色的調子之中,黃色的船隻及近似於土黃色的天空和背景,與海浪的藍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浪花的表現更加渲染了畫面的緊張和歸納的手法,準確地表達了該畫的主題,表現了具有陽剛之氣的風格特徵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富嶽三十六景》其他部分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和他的《神奈川沖浪裏》
    代表人物有: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以及安藤廣重。畫師們運用具有平面張力的線條和單純洗鍊的色彩,創造出許多優美而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19世紀後期傳到西方,對梵谷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對於許多西方人而言,東方藝術是超凡出世的,是平靜祥和的。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葛飾北齋:席捲世界的藝術巨浪
    因為直到70多歲時,他才創作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版畫系列作品:《富士山三十六景》 – 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席捲世界風尚的《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卻曾以孔子的口吻寫道:「我的作品都不值一提」。翻閱原版或後期版本以及作為裝飾畫展示的北齋漫畫是一種十分愉悅且大大拓展思維的體驗,就像人們眼中的倫勃朗和梵谷一樣,成為了所有志向高遠藝術家的必讀之作,也毫無疑問地向世人展開了一個觸動心魂和世界和北齋漫無邊際的想像力。
  •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07-0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式藝術」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天才女兒-【葛飾應為】
    大名鼎鼎的「神奈川·浪」,由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所作。可能他自己也未曾想到的是,作為江戶時代的富士山旅行手冊《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第21張,這片巨浪會在日後成為日本國民節氣的象徵,甚至躍升為世界級的藝術代表之作。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大家好,我是月亮,向每一個愛藝術的朋友分享藝術的美,藝術的主要意義在於幫我們更好地生活——去臻於更好的自我,請大家多多關注呦。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梵谷《星夜》夢繞葛飾北齋浮世繪:大咖藝術復刻《神奈川沖浪裏》
    大家好,我是筆點酷玩,今天分享的是一幅博物館大師作品的復刻版畫,掛在家裡書房或客廳藝術氣息濃鬱,裝飾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先看我在百家號發布1分鐘開箱小視頻,隨後我們進入評測正題。梵谷《星夜》與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文藝青年喜談梵谷,聊起《星夜》滔滔不絕。
  • 葛飾北齋:巨浪之外
    5月25日,「葛飾北齋:巨浪之外」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開幕。本次展出了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在生命最後20年(70歲至90歲)創作的110幅畫作,涵蓋浮世繪、油畫和插畫等類型,重要作品包括《神奈川沖浪裏》、《凱風快晴》等,呈現了畫家在晚年的精神世界和藝術成就。為避免版畫長時間暴露在燈光下造成褪色,這是自2011年以來這些畫作第一次公開展出。
  • 竹空間|浮世繪ICON創作者——葛飾北齋
    19歲時,拜入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門下,正式開始學習繪畫。北齋最早以「勝川春朗」為畫號發表作品,多為黃表紙、灑落本之類的小作品配插圖。勝川春章於1792年(寬政四年)去世後不久,北齋也離開了勝川畫室,開始自立門戶。他很快繼承了「琳派」畫師「表屋宗理」的名號,作品開始以狂歌本為主,還有少量的美人畫。
  • 畫狂老人:葛飾北齋
    1826年,為了配合當時的日本內地旅遊業的發展(多半也因為個人對富士山的情有獨鍾),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一系列的風景畫,因而遠近馳名,其中以《赤富士》和《神奈川沖浪裡》最為知名。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fgo克蘇魯系從者——葛飾北齋
    關於葛飾北齋和葛飾應為的記錄有一部動漫電影《百日紅》,以動漫的形式也加入了製作人自己的理解,為觀看者講述這位藝術大師和他的孩子的故事。葛飾北齋在歷史中身為一位知名度很大的畫家,他的畫吸收了中國的畫風,後期也吸收了西方的畫畫方法,並在中西方的畫技結合中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藝術特色。
  • 藝術賞析|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與《富嶽三十六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之甲州三坂水面這幅畫描繪的是甲斐國御坂峠附近的富士山景色,這幅畫有兩個特殊之處一是場景應該處於夏天,因為富士山山頂沒有積雪,而且林木繁茂但是富士山在水面的倒影卻有著皚皚白雪;二是富士山的倒影位置比起物理上應該所處的位置有著偏移。
  • 浮世繪師葛飾北齋是怎樣作畫的?
    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其作品。葛飾北齋還是入選「一千年間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他對現實奇矯扭曲形態的強烈偏執,卻是超越當時人理解的,只有到現代藝術中才能引起共鳴。在這個意義上說,他的藝術是超越時代的,是現代藝術之前的現代藝術。今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了《北齋漫畫》一書,全卷洋洋灑灑15篇共計970頁、總圖數逾3900幅,仿若一部江戶時期浮世繪藝術的視覺百科。
  • 巨浪之外:大英博物館展出葛飾北齋110幅經典畫作
    這套初版於1831年的系列版畫奠定了他的藝術地位,富士山的各個角度的形象特徵及瞬息間的微妙變化,都被葛飾北齋捕捉進作品中。此次展覽共展出約10幅這個系列的作品,除了 《神奈川沖浪裏》,還有 《凱風快晴》 《山下白雪》 《礫川雪旦》 《駿州江尻》 《尾州不見二原》等。同樣一座富士山,在不同的畫面中似乎飾演著不同的角色,有時是巍峨的主體,有時隱於不同的風景之後,甚至簡化為一根線條。
  • 藝術多有趣|你真的足夠了解葛飾北齋嗎?
    遺憾的是,葛飾大師沒活過百歲。臨死前,他感嘆地說:「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5年,這樣子我才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今年是葛飾北齋逝世170周年,美術館、畫廊等機構紛紛舉行紀念葛飾北齋的專題展,但你真的足夠了解葛飾北齋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用版畫徵服世界的男人葛飾北齋自14歲起開始學習木刻版畫。
  • 超越時空的日本藝術:葛飾北齋、伊藤若衝若在當下如何創作?
    、葛飾北齋在當下以各種形式轉化: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江戶時代葛飾北齋×望月壽城:從江戶百態到世間當下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是享譽世界的「明星」,在他70多歲時(1830年)江戶永壽堂出版社發行這位藝術家後來最負盛名的作品《富嶽三十六景》,其中《凱風快晴》裡赤色的富士山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除了名畫《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同系列的45幅畫也一樣精彩
    相信很多人都叫不上這幅有海浪的畫作的名字,甚至連葛飾北齋這個名字也是第一次聽說,但並不影響我們對這幅作品的印象和認識。這幅《神奈川沖浪裡》出現在許多日式餐廳、電影海報和其他的繪畫作品中,連我們熟知的印象派大師許多為都受到它的影響。
  • 18世紀浮世繪:葛飾北齋的畫作中,自然已經佔據中心位置
    葛飾北齋作品《神奈川巨浪》這是日本藝術中在西方知名度最高的圖景之一。《神奈川巨浪》(或按畫中日語漢字則稱為《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畫作之一。遠處白雪皚皚的富士山背後,陰雲籠罩的慘澹天空更增添了不祥之感。這幅作品暗示了人類在大自然的可怕力量面前不堪一擊。浮世繪的藝術,初期原為肉筆浮世繪,即畫家們用筆墨色彩所作的繪畫,而非木刻印製的繪畫。肉筆的浮世繪,盛行於京都和大阪,這個畫派的開始,是帶有裝飾性的。它為華貴的建築作壁畫,裝飾室內的屏風。
  • 一杯飲下富士山
    【清水硝子×和樂】將葛飾北齋的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化為美麗的玻璃杯▲左為「倒立富士GREEN(さかさ富士GREEN)」,右為「一覷富士BLUE(のぞき富士BLUE)」由日本傳統玻璃杯ー江戸切子的公司清水硝子所製作,將葛飾北齋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