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妹妹張麗娟長春觀練習走紅 從小對武術著迷(圖)

2021-01-13 閩南網

  張麗娟,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人,從小對武術著迷。2007年春,張麗娟中專畢業後,隻身來到武當道教功夫學院學武。2009年其照片在網絡上迅速躥紅,其被稱為「武當妹妹」。

武當妹妹

武當妹妹清麗脫俗

武當妹妹張麗娟

  「雪後,我和朋友一行7人去探索一處神秘的武當宮殿。過榔梅臺時,只見一清麗脫俗的藍衣少女,著道

  武當妹妹袍,體態婀娜,步履輕盈,一閃而過,而她的鞋子幾乎一塵不染。我們還在回味中,女孩已行至百步開外。神仙妹妹?此念頭在大家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不禁朝她喊了一聲。藍衣少女回頭莞爾一笑,瞬間消失在迷霧之中」。武漢遊客孫先生去武當山遊玩時,偶遇「武當妹妹」——一位清新脫俗的練武姑娘。隨即,他將遊記和「武當妹妹」的照片發上了網絡。

  通過網民推波助瀾,「武當妹妹」的相關帖子,已被點擊400多萬次。一周以來,這則帖子的點擊率穩居論壇熱帖榜首,超過第二名100多萬次。

  12月4日,「武當妹妹」在武漢長春觀裡練習武當劍與太極拳法。「武當妹妹」名叫張麗娟,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人,從小對武術著迷。2007年春隻身來到武當道教功夫學院學武。2009年其照片在網絡上迅速躥紅,其被稱為「武當妹妹」。

相關焦點

  • 這位苦練武術70年的武當弟子,今年登上了央視元宵晚會
    得知眼前的這位老者就是央視元宵晚會上武術節目《中國氣派》裡的那位表演武當太極劍的老人,圍觀的市民更是驚呼,紛紛拿出手機給老人拍照。曾友福1942年出生於一個武術世家,他7歲時便隨爺爺習武,第二年拜武當山的彭道長為師。曾友福的曾祖父、爺爺、父親,以及3個兄弟都會武功,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曾友福從小就有長大了行走江湖的夢想,練武也愈發刻苦。
  • 各路武林高手齊聚武當 2020湖北省傳統武術大賽開幕
    12月14號上午,2020湖北省傳統武術大賽在武當國際武術交流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武漢、宜昌、襄陽、十堰等地的60多支代表隊近900名選手齊聚武當,切磋武藝、交流互鑑。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我省舉辦的首場省級傳統武術賽事。
  • 傳統武術生意經:武當掌門曾任500億資產公司監事 青城派主打養生牌
    但在馬保國意外躥紅的同時,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在現代搏擊、跆拳道、泰拳大當其道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武術是如何維持生計的?少林寺的商業化已經成為經典,其他武術門派,又是如何生存?騰訊財經今天一窺究竟。
  • 「雲遊」武當!感受中華傳統養生文化
    △教練們在廣場上帶領大家做太極日常練習 2009年深圳國際武術比賽太極拳第一名;2010年榮獲海南國際武術比賽太極拳和太極劍冠軍;2011年榮獲香港國際武術比賽八卦掌和太極拳冠軍;2016年榮獲加拿大美國國際武術比賽全能冠軍;2017年榮獲武當國際武術比賽「武林名家」稱號。
  • 【武林尋蹤】武當兩儀風雷門
    其二,武當者,以武當道也!武當武術,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鍊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防身自衛、健身養性之術。歷史上武當武術門派林立,陣容龐大,曾經極度繁榮!奈何世事變遷,如今好多門派都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網約武當•雲端太極|第七屆鄂臺(苗慄)青少年武當文化夏令營線上...
    10月31日,第七屆鄂臺(苗慄)青少年武當文化夏令營雲上交流活動在湖北武當山和臺灣苗慄同步舉辦。本屆夏令營以「網約武當•雲端太極」為主題,通過視頻聯線方式,邀請了臺灣苗慄縣30名青少年和湖北省38名青少年共同參加。
  • 中國近代十大武術高手:李小龍只能墊底,第一恐怕無人敵
    李小龍讓在武術上的造詣,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橫空出世,對美國乃至全世界武術界有著恆久的影響。 李瑞東天資聰穎,甚至有過目不忘之能,練習武術十分刻苦,成年時就已練就了一身超群的武功,且屢戰屢勝,未償敗績。拜武林名師,交英傑俠士,得內外家武功之精義,開創李式太極拳。
  • 我國「最著名」的大山之一,讓仰慕中國武術的外國人來此修行
    武當山是明代風景秀麗的名山,被稱為「玄嶽」,中國的政治色彩僅次於泰山,武當山之所以享有如此盛譽,其實與他的另一個身份有關,有「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說,今天分享中國「最有名」的山之一:讓仰慕中國武術的外國人來這裡修行!
  • 練喻軒露傳武功底再邀戰武當道長!陳師行遭質疑,被扒教拳2萬1年
    拋開蹭熱度不講,練喻軒覺得什麼劈磚頭、爬樹、爬欄杆、踢水瓶都不算傳武,這些都是江湖騙術,加之陳師行沒有任何的武術段位,更沒有獲得過武術冠軍,他憑什麼開一個武當師行太極道院教武術,這不是赤裸裸的騙錢嗎?以上就是練喻軒想要「打假」陳師行的原因。
  • 近代公益先驅侯永德道長與民國長春觀的振興!
    復入上海白雲觀,見道友不同於往昔,於民國四年長住長春觀, 任知客兼化主達八年之久。民國十二年(1923)長 春觀監院陳宇定因年邁而退座,因侯永德執事嚴 謹,被道眾公推為繼任之人。從此長春觀進入由侯 永德任監院的時代,直至他1943年因中風而羽化。
  • 傳承中華武術,揚我少年風採!子龍文武學校在2020年省武術大賽中...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陳志茹 實習生周敏)12月14日,2020湖北省傳統武術大賽在武當山特區武當國際武術交流中心舉行,子龍文武學校在比賽中取得佳績。本次比賽有來自武漢、宜昌、襄陽、十堰等地的60多個代表隊800多名選手參賽。
  • 武當太極宗師下山,為太極雷雷報仇,7秒被人KO!
    中國武術門派有很多,但是有兩個門派是受所有人尊重的,是中華武術的兩大流派。這兩個門派是所有中華武者的嚮往,它傳承著中華武術的精髓。這兩個門派就是武當和少林,「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並列幾百年了。而武當功夫則將《易經》和《道德經》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為一體,講究「道武合一」,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功夫為主。武當功夫不但具有十分強悍的實戰能力,而且還有極其強大的養生功效,太極拳創始人張三丰相傳就活了幾百歲。而太極拳現在是最普遍的一種拳術,上到道門宗師,下到廣場健身老太太都能耍幾招。
  • 馬保國被KO讓傳統武術爛大街?澳洲拳王練習詠春打進世界前五
    傳統武術實戰能力如何?與此有關的論戰一直爭論不休,近期國內某傳武大師被格鬥愛好者30秒KO的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在大家紛紛向所謂的傳武大師口誅筆伐之時,來自澳大利亞的「惡龍」埃裡奧特·康普頓(Elliot Compton)默默拿出家中的訓練神器——詠春木人樁,一招一式地練起了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
  • 武當派始祖張三丰 皇帝仰慕的「人中之仙」
    明清以後,武術界多稱張三丰為武當內家拳、太極拳創始人。張三丰汲取中華傳統養生醫學知識,豐富發展了武當山內家功夫,推進了武當山養生醫學的發揚光大。這位被稱為「活神仙」的武當派始祖,直到今天還有眾多學者在開展關於他的研究。 在眾多的研究話題中,張三丰到底是哪裡人,至今沒有定論。2018年,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拍攝過一部關於張三丰的專題節目,其中就提到這個話題。
  • 女中豪傑何子有,曾是出身武當的女戰士
    許世友將軍是我國57位開國上將之一,素有和尚將軍的美稱,他身為少林俗家弟子,8歲就開始研習武藝,曾擔任過中國武術協會名譽主席。然而鮮有人知的是我軍還有一位出身武當的女戰士,她不僅是太和拳的12代傳人,一雙鐵拳,更是讓許世友將軍都難抵擋,嘖嘖稱奇。她是誰?為何開國上將對他如此欽佩呢?
  • 練喻軒武當打假意外收穫!連陳師行都承認:陳氏太極才是最能打的
    除了體驗功夫之外,練喻軒還和陳師行就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兩者之間的比較做了深入的交流,最後的結果也都是殊途同歸,觀點相近。在「硬核大鬍子」最新的一期視頻中,筆者還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陳師行在與練喻軒的交流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認為陳家溝太極才是最能打的太極拳,因為他們在平時就注重散打實戰訓練,而陳師行自己的武當太極現在主要是修行為主,修身養性了。
  • 綠水青山看實踐:隱匿千年的武當勝境,東神道開啟秘境之門
    (專題策劃:秦前松)(中視文旅專欄作者 秦川)在武當金頂後山天柱峰南麓,有一個遺世而獨立、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村落——武當口村。數百年前,這裡曾是修仙問道的高人們上金頂的主要通道之一,被稱為東神道。武當山自先秦顯跡以來,就形成了東南西北四條古神道。
  • 武術 強身健體修身養性 - 國家體育總局
    「大家對武術都不陌生,公園裡經常能看到武術健身愛好者,很多電影中也不乏中國功夫的形象。從個人習練的角度來說,武術也是適合各個年齡群體的一項傳統健身項目。」費喜峰說。  費喜峰是河南省澠池縣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多年來一直習武,空閒時間還帶領武術愛好者,尤其是青少年習練武術。  費喜峰說,武術有強身健體的功效,還可以防身、修身養性,是人們健身的好選擇。武術可以細分很多門類,都有各自的特點。
  • 甄子丹妹妹甄子菁,44歲依舊凍齡像少女,可惜沒人敢娶她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甄子丹還有個親妹妹甄子菁,也是娛樂圈的演員,跟哥哥一樣喜歡武術,只是沒有哥哥那麼出名罷了。比起甄子丹的演員道路,甄子菁比哥哥還要坎坷,明明顏值在線,但是總不能遇到好機會。習武甄子丹從小學習武術,而甄子菁和哥哥一樣,也是個狠人,從4歲開始就練習武術了在後來甄子丹成為明星後,甄子菁也緊隨哥哥進入了娛樂圈。
  • 邂逅武當靈鴉
    它既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道教的聖山,更是浸染著帝王文化的「皇室家廟」。武當山古建築與北京故宮與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孿生」文化遺產,它們是由同一個皇帝、命同一批建築工匠、率同樣的30萬之眾、按同一種建築理念和法式,在中國一南一北兩個不同的地方建造的代表中國古代最高建築水準的文化遺存,同為中國50處世界遺產之一。武當兩日,氣象森嚴,萬千光色,需要一一整理慢慢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