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為什麼要讀蘇世民?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秦朔朋友圈

原標題:秦朔:為什麼要讀蘇世民?

中信出版集團繼2018年引進出版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的《原則》,取得巨大成功後,最近又推出了美國黑石集團主席、CEO、聯合創始人之一蘇世民的《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一書,同樣引起了財經領域的高度關注。

在音頻平臺喜馬拉雅的支持下,最近我以這本書為素材,錄製了「秦朔精講商業人物——蘇世民」的12集系列節目,5月21日起在喜馬拉雅上線。

蘇世民1947年出生在美國費城的一個普通家庭,1969年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1972年研究生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在華爾街見證了半個世紀的金融風雲,被稱為「華爾街的新國王」「私募界的巴菲特」和「美國房東」,等等。

蘇世民本名叫史蒂芬·施瓦茨曼。施瓦茨曼在德語裡是「黑色」的意思,1985年他創辦黑石時的合作人叫彼得·彼得森,彼得森在希臘語裡的意思是「大石頭」,所以公司叫黑石(Blackstone)。

黑石是全世界最大的另類投資機構。另類投資是指傳統投資(現金、股票、債券和期貨)之外的金融和實物投資,特別是私募股權投資(PE)、對衝基金、信貸、固定收益投資、房地產。黑石1985年創立時的啟動資金只有40萬美元,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5700多億美元。

在中國,要論出名程度,蘇世民遠不如巴菲特。可是蘇世民在全球的影響力一點也不亞於巴菲特。

這裡舉兩個例子。

一是他捐助並推動了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的成立,這個碩士學位項目每年挑選200名學生,45%來自美國,20%來自中國,35%來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2016年4月21日,項目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9月10日,舉行了開學典禮。這兩個活動,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均兩次發來賀信。

二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有2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高級部長聯繫蘇世民,希望他能幫助他們了解川普政府。因為川普的治理方式與歐巴馬截然不同,川普習慣於通過一個非常嚴密的內部圈子,而不是通過傳統的外交和政府渠道與外界保持聯繫。蘇世民就是這個圈子裡的一員。2017年白宮曾經成立了兩大經濟顧問委員會,一個是製造業委員會,一個是戰略與政策論壇。蘇世民是後者的主席。

這兩個例子說明,蘇世民的價值絕不僅僅是其個人財富(他持有黑石23%左右的股權),而是他通過黑石建立了一個連接全球領袖和機構的強大網絡,他能影響有影響力的人。2012年11月,在美國國會預算談判因為兩黨紛爭陷入僵局,導致政府面臨「財政懸崖」可能停擺時,歐巴馬也找到他協助斡旋。

一個能夠影響全球領袖的領袖,他怎樣成為不同尋常的人,建立不同尋常的卓越組織,這就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三個案例。

案例1:8周之內,700美元房地產的買與賣

2006年秋天的一個星期一,黑石紐約總部,蘇世民照例參加每周一的投資分析會。會議桌很長,嵌入牆壁的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是黑石在倫敦、孟買和香港的團隊。

他們在討論西班牙的情況,黑石準備在西班牙收購幾個街區的公寓。有人說,西班牙南部的房地產現在如火如荼,就算把整個德國的人口轉移過去,還會有多餘的房屋。

正當歐洲團隊提出擔憂時,一個不知何處傳來的聲音打斷了他們。「我們在印度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況。這裡未開發土地的價格在18個月內增長了10倍」,聲音來自一個電話揚聲器,「我是圖因·帕裡克。我剛剛加入公司,負責分析印度的房地產市場。」

蘇世民讓他重複一遍。果真如此,過去18個月地價漲了10倍,漲瘋了。

蘇世民和黑石的合伙人當場決定不再推進西班牙的房屋交易。在他看來,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信貸幾乎是無國界的,這些信貸在全球各地尋求機會。如果西班牙和印度出現房地產泡沫,那麼其他國家也可能會出現。

在這一周的周末,蘇世民在棕櫚灘的家裡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報紙,報導稱棕櫚灘的房價已經上漲25%,而棕櫚灘的人口增長率不可能超過1%或2%。顯然,與西班牙和印度一樣,美國房地產的供需之間也嚴重失衡了。

在下個周一的上午,與黑石房地產團隊開會時,蘇世民表示,公司必須消除一切房地產風險敞口,公司信貸部門要減少所持房地產貸款或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頭寸,而且不得再買入。

2005年黑石70%的投資都集中在周期性業務,2006年周期性業務投資下降到30%。

黑石一邊縮減交易,一邊也保有了更好的流動性,這也體現了黑石的另一個投資原則:不要錯過良機。

2006年10月,黑石得知薩姆·澤爾——黑石的首位投資人正在考慮出售他的寫字樓房產業務。薩姆創建了EOP(Equity Office Properties),這是一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已在全美近600個樓宇中擁有超過1億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其中許多辦公室位於城市黃金地段。

薩姆希望在市場觸頂的時候退出房地產行業。由於EOP的規模比黑石以往任何房地產交易的規模都大六七倍,如果對形勢判斷有誤,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但如果投資正確,那麼帶來的收益也將是極為豐厚的。黑石認為,在交易中獲利的唯一方法就是在預期的崩盤來臨前,把薩姆的公司再拆分出售。

黑石從銀行進行了大量融資,大約有300億美元,最終在競標中報出了每股55.50美元的出價,比競標剛開始時的市場價格高出約24%。最終EOP總估價為390億美元(包括債務在內),以現金形式支付。黑石獲勝。

儘管贏得了交易,但蘇世民向團隊提出了一個嚴重的警告:「這筆交易非常危險,我想立即出售EOP一半的房產,先賺到錢。我要在交易達成的當天完成出售。我不希望過夜。我們需要在收購的同一天執行出售的交易。」

由於蘇世民的堅持,在交易完成前,黑石房地產團隊的每個成員都不能回家,誰也不能睡覺。會議室裡氣味刺鼻,大家都幾天沒洗澡了。樓道裡、電梯裡,送信員上下奔波,馬不停蹄,一派繁忙景象。

黑石以6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西雅圖和華盛頓1100萬平方英尺的房產,出售了洛杉磯價值近30億美元的房產,舊金山也是如此。另外,在波特蘭、丹佛、聖地牙哥和亞特蘭大都出售了價值約10億美元的房產。黑石迅速收回了一半以上的收購資金。然後大家休息了整整兩天,每個人回家洗澡睡覺。

當團隊重返工作崗位時,蘇世民把大家召集到主會議室:「現在,我們要再做一次。我們需要出售剩下的這一半房產。從長遠來看,我們賺的錢可能不是頂值,但會是安全的。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只保留價值100億美元的最優房產。現在市場正炙手可熱,所以讓我們繼續把這些房產推向市場。水滿則溢,在市場火爆的背後,必然會隱藏天大的危機。」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黑石又出售了價值100億美元的房產。黑石購買了近400億美元的房產,又售出了近300億美元的房產——在8周時間內完成了總計700億美元的房地產交易。當所有這些交易完成時,意味著黑石以每平方英尺461美元的價格出售了約6500萬平方英尺的房產,保留的3500萬平方英尺優質房源的最終成本價僅為每平方英尺273美元。黑石已穩賺不賠。

案例2:史上最賺錢的PE投資

2007年,希爾頓酒店集團的CEO史蒂夫·博倫巴赫打來電話。他想退休,無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在個人層面,出售公司將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頂點。自1993年以來,黑石一直在進行酒店收購和出售的交易,知道購買的時機和運營的門道,也了解勞資關係——這是成為酒店所有者的關鍵一環。

希爾頓國內業務的總部位於比華利山莊,國內的酒店年久失修,老化嚴重。4個不同的部門職能交叉、成本重複、效率低下,這些因素導致希爾頓的利潤率低於競爭對手。公司的辦公室周五中午就關門休息。他們還保留了昂貴的公務機,在管理上也有很多漏洞。希爾頓國際業務的總部位於倫敦,這個業務更加讓人困惑,在世界蓬勃發展的時候酣然大睡。希爾頓在20年內沒有增加任何新房產,也幾乎沒有進入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快速崛起的市場。

希爾頓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與可口可樂齊名,旗下擁有全球最好的一系列酒店,如華爾道夫。每個酒店單獨的價值加在一起,會遠遠超過整個公司的市值。根據黑石的分析,希爾頓的收購價在260~270億美元之間。

黑石認為,如果能夠改善酒店,找到內在的發展動力,出售非核心資產,就可以把年均利潤提高到27億美元,這樣可以提供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報價,並依然可以提高盈利水平。

2007年6月,黑石以創紀錄的267億美元槓桿收購了希爾頓,將其私有化退市。黑石基金和一些合作投資者一起出資65億美元,其餘210多億美元由美國20多家銀行借入。槓桿率達到80%。黑石挖來酒店業的著名經理人克裡斯·納塞塔當希爾頓的CEO,他當時是東道主酒店的CEO,東道主酒店旗下擁有萬豪等連鎖酒店。

在克裡斯的領導下,希爾頓集團2008、2009年在亞洲、義大利、土耳其等市場每年新增5萬間客房,從而增加了現金流。還把總部從昂貴的洛杉磯比華利搬到維吉尼亞州,以降低成本。

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很快來襲。在黑石持有希爾頓的前18個月內,由於受到危機影響,希爾頓全球銷售額下降了20%,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下降了40%。黑石不得不將其對希爾頓的投資價值減記了約70%。

隨著金融危機逐漸遠去,2010年,黑石和貸款人重新談判,由於他們2007年發行的債務現在無法出售,黑石用自有資金以貼現價格購買了部分債券,重組債務,從而降低了希爾頓酒店的負債率。2013年12月,希爾頓在美國上市。

在重組和上市之後,黑石大膽推動希爾頓的特許經營策略,用極少的投資就使希爾頓品牌的酒店遍地開花。在黑石管理下,希爾頓的酒店房間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從2014年到2018年,黑石分12次交易逐步清倉了持有的希爾頓股票,其中包括2016年10月以65億美元將25%的股權出售給中國海航集團。黑石的投資者最終從希爾頓交易中賺了超過140億美元,這筆交易也成為歷史上最賺錢的PE投資。

案例3:蘇世民永遠的痛

1988年春,蘇世民在報紙上看到,第一波士頓的明星銀行家之一拉裡·芬克從銀行離職了。拉裡在只有二十幾歲的時候,就跟其他幾個交易員一起設計了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方法,把抵押貸款打包成為證券,進行類似股票和債券的交易。抵押貸款是全球第二大資產類別,規模僅次於美國國債。

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市場快速增長,而第一波士頓的拉裡和所羅門兄弟的盧·拉涅利控制了90%左右的市場。

拉裡離職後不久到黑石拜訪蘇世民,並在蘇世民的建議下寫了一份重新創業的商業計劃書。他想要5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蘇世民和黑石的聯合創始人彼得·彼得森分別出資250萬美元,在黑石單獨成立基金,為拉裡的新公司提供資金。新公司的名字是黑石金融管理公司,黑石擁有一半股權,拉裡和他的經理人團隊擁有另一半股權。

到1994年,拉裡·芬克已為黑石金融管理公司募資打造了兩隻大型基金,管理著約2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資產。但蘇世民和他的一些分歧,導致他們最終分道揚鑣。

主要的分歧是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市場因素。當時美聯儲的加息幅度超出預期,利率走高,債券價格急轉直下。拉裡手下債券基金的價值也被拉低了。他想趕緊出售掉這項業務。因為一隻基金即將到期,他擔心由於業績下滑,投資者要收回投資。而蘇世民認為,大家都在經歷艱難時期,即使業績有所下降、投資人要贖回資金,債券這一資產類別最終會復甦。他希望拉裡再等待一段時間,一旦時機成熟出售資產或業務是沒問題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如果堅持下去,這項業務將會規模巨大。但他無法說服拉裡。

他問拉裡:「為什麼我對你的信心比你自己更大?」拉裡說:「這筆業務佔我淨資產的100%,但僅佔你淨資產的10%,因此我們對風險的偏好不同。」來回溝通了好幾個月,一直沒有達成共識。

第二個方面是業務的權益問題。蘇世民在書中寫道:「根據我們最初的協議,黑石擁有黑石金融管理公司一半的股權,拉裡和他的團隊持有另一半。我們同意將各自的股份減少到40%,拿出20%作為股票分配給員工。如果在此之後還有任何進一步的股權稀釋,則從拉裡所持的40%裡出。協議就是這麼規定的。但沒過多久,他們就要求我們放棄更多股權,我拒絕了。拉裡和他的團隊非常憤怒,說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們幹的。而我認為,一旦籤約,就要按協議執行。」

蘇世民無法滿足拉裡的要求,導致最終分手。黑石、拉裡及其團隊把黑石金融管理公司的股權出售給匹茲堡的一家中型銀行PNC(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PNC持有後公司名字不能再出現「黑石」,但拉裡希望新名字也能反映跟黑石曾經的聯繫,建議使用「黑礫」(BlackPebble)或「黑巖」(BlackRock)。最後選擇了黑巖,中文名為貝萊德。

蘇世民說:「出售這項業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決定,責任在我。拉裡陷入困境的基金從1994年的最低點恢復,而PNC在這次投資中大賺一筆。」拉裡離開後,將貝萊德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貝萊德在全球管理的總資產達7.43萬億美元,遠超過黑石。

蘇世民說:「黑石和黑巖的分道揚鑣令人唏噓。如果今天再讓我面對1994年的情景,我會想其他辦法,不會把黑石金融管理公司賣掉。拉裡是個11分人才,他的業務正是我們想要在黑石建立的業務——不僅有機會產生巨大的利潤,還能產生一種知識資本,為公司的所有業務提供信息,增強我們在其他領域的業務能力。此外,拉裡的技能是對我本人技能的補充,他是一位非同凡響的人才和管理者。我專注於非流動性資產,而他擅長流動證券投資。我們本可以在同一個企業裡展開這兩個業務。但作為一個缺乏經驗的CEO,我犯下了錯誤,任由我們之間的差異不斷擴大。我堅持不能稀釋黑石持有的股權,因為我認為尊重原始協議的條款是道德原則。其實,我應該認識到,當情況發生變化、業務表現極好時,調整有時也是必要的。」

相關焦點

  • 蘇世民新書紙聲同步出版
    黑石當家人蘇世民又有著怎樣獨到的投資邏輯?近日,由中信出版社打造的2020年度重點圖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正式發售,紙質書和有聲書同步上線喜馬拉雅。由著名媒體人兼財經觀察家秦朔錄製的《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解讀版也進入了製作階段,將於不久的將來與聽眾見面。紙電聲一體化的新出版模式也為讀者、作家、出版社、主播等行業參與者,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賭王女兒入讀清華?別被標題黨騙了,蘇世民學院和清華關係不大
    蘇世民學院一直有「清華租界」的說法。為什麼呢?這個學院所在區域是清華大學當年東區澡堂,現在被完全封閉起來,在前些年一般只有蘇世民學院的學生可以出入,清華大學的其他學生要在預約講座、公關開放日等活動才能進去參觀。
  • 楊德龍讀蘇世民書有感:不要賠錢 做每一筆交易都要負責任
    來源:新浪財經蘇世民的黑石帝國 在經驗與教訓中崛起——讀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有感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世界上最大的股權投資基金、黑石集團的董事長創始人蘇世民的書——《我的經驗與教訓》,在2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讀了三遍,懂了一句話,得出一個結論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我讀了三遍,並推薦給了大家,下單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從這我也得出了一個結論,對應了蘇世民的一句話!讀書不僅能改變人的命運,更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股神巴菲特被稱為「行走的書架」,馬雲說自己只要有時間必要讀書,任何名人在傳授自己經驗的時候,其中都有一條就是教育大家要廣泛地去閱讀!最近我也讀了一本書,而且一讀就是三遍,這本書就是《我的經驗與教訓》,這本書有何不同?
  • 他為什麼成功——《蘇世民自傳》讀後感
    來源:點拾投資賈鵬 銀華基金 2020.7.19《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記錄了這位黑石集團創始人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不同的人,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不同的視角。在這本427頁的書中,蘇世民好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永動機一樣,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黑石集團,以及他所發起的其他項目裡。在他創設蘇世民學院時,為了建設一個理想的書院,他親自關注建築細節,到書院建成時,往中國跑了有30次。到後來面試學生時他會親自接待所有的候選人,如果有被錄取的候選人猶豫不決,他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去說服候選人。
  • 蘇世民:心系清華的「華爾街的新國王」
    小蘇世民很愛他的父親,但是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他爸爸不想追求成功。高中時,蘇世民便展現出他與眾不同的雄心壯志。他曾邀請當時美國最火的樂隊——小安東尼與帝國合唱團到他的高中演出。當選學生會主席之後,他就在想怎麼樣能夠創新,而不是沿用過去的主席留下來的老辦法組織活動。他每天都會想出幾個點子,寫下來給其他學生會幹部看,但那些點子早被人想到過。
  • 私募界巴菲特,清華蘇世民學院創始人蘇世民,創業者要過的3道關
    蘇世民商業的領袖,華爾街的巨頭,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須要過的三道關創業者要過的第一關:基本觀蘇世民是從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一點一滴成長起來的,一個領袖人物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奠基。高中時期,蘇世民是阿賓頓田徑隊的短跑和接力運動員,負責訓練的教練傑克阿姆斯特朗,所有的運動員每天都要圍著建在小山停車場,一圈一圈的跑,寒風呼嘯,路很滑,因為害怕摔倒,每個人都要低著頭跑。
  • 73歲「華爾街之王」寫經驗與教訓,蘇世民說:它的價值15億美元
    說起施瓦茲曼,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施瓦茲曼的中文譯名是蘇世民,他的大學生涯是在美國耶魯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這兩所國際頂尖的學府中度過的,為什麼這樣一個人可以同時在這兩所學校中接受教育呢?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
  • 蘇世民自掏腰包捐贈清華大學一億美金,他憑什麼這麼做?
    所以要選擇一個值得追求的宏偉目標,讓回報與你的努力相匹配。」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看到別人做了,自己也跟著做,但是,你選擇的方向不對,即便是你付出了百倍的努力,收穫也可能只有一點點,但你選擇的方向對了的話,可能就會用最小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收穫,這就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區別。
  • 「私募界的巴菲特」蘇世民:無論如何,人一定要竭盡全力去賺錢
    1947年,蘇世民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裡,眾所周知,猶太人在智商和財商方面非常出色,蘇世民也不例外。他本科就讀於耶魯大學,在校期間,還加入了傳說中的「骷髏會」,與兩位布希總統成為好友,這為他以後的創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從耶魯畢業後,蘇世民在一家證券公司沒待多久,就考入了哈佛學MBA。
  • 黑石蘇世民:我的座右銘是「不要賠錢」
    對話中,朱民就如何理解在《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提及的將事業做「大」的含義以及堅持與靈活的平衡等問題與蘇世民進行了交流。蘇世民表示,要想成功並且希望在某件事情上取得獨一無二的成功,至少應該把100%的精力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當你有一個好的概念,就要繼續前進,即使被拒絕。
  • 潘石屹投資美國哈佛大學,蘇世民:2020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其實準確的來說,此次會議的發起人正是蘇世民。據川普在會議開始就發言:"蘇世民在大選的當天夜裡,也可能是再晚一些時間就打電話向我提議。說要召集世界一級企業的領軍人物,一同磋商金融領域未來的戰略,於是各位就在這裡了。"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堅守兩件事!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讓我感覺「如獲至寶」,一口氣讀了兩遍,悟出一個道理,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堅守「兩件事」!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在發現了一本自己喜愛的書的時候,會表現得欣喜若狂,這種感覺就像遇到了一個久未謀面的知己,見到她以後會有著說不完的話,當然一本書不能說話,但卻把它想說的東西都寫在了紙上,我們讀一本書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與書進行一種思想的對話,況且書的背後還有一個不平凡的作者!
  • 蘇世民書院:學生之間的溝通就是消除誤解的最佳渠道
    蘇世民書院院長眼中的華爾街之王培養未來全球領導人,蘇世民書院植木清華在清華大學,有這樣一個特別的書院,它像一個迷你版的聯合國——那就是蘇世民書院。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吳小莉:很讓人感慨的是,2015年蘇世民書院要成立的時候,羅德獎學金打破了百年來的歷史,招收中國學生了。作為中國人,看著中國和中國的學生走過了百年的歷史,終於走到了同一個支點,就是蘇世民先生每一次畢業禮都說的,中國不是選修是必修了。
  • 蘇世民的黑石帝國,在病毒恐懼中貪婪
    ——蘇世民疫情兇猛,直播火爆。4月10日,73歲的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在中國「直播帶貨」。3月,他剛剛推出《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文版。他在直播中說,「現在是重倉中國的最好時機。」對於疫情,他的建議言簡意賅:備足資金,善待員工,放眼全球,先穩住陣腳,再觀察機會。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
    清華新聞網6月22日電 6月20日,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這也是書院首次在線進行的畢業典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蘇世民學者項目創始理事蘇世民(Stephen A.Schwarzman),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蘇世民學者項目執行總監司愛敏(Amy Stursberg),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錢小軍、孔美琳(Melanie Koenderman)等通過視頻為第四屆學者送上畢業祝福。美國第64任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 商場如戰場,投資教父蘇世民的金玉良言:創業有多少雷區可以避開
    他就是蘇世民,一個有著中國名字的美國人,美國黑石集團共同創始人、全球主席兼執行長。說起蘇世民,中國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及他的公司「黑石集團」,很多人可能就會如雷貫耳,蘇世民就是這家公司的掌門人。黑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公司,管理的資產價值高達5710億美元,蘇世民的身價更是高達170億美金,《財富》曾經稱他為 「新的華爾街之王」。
  • 秦朔:數字經濟時代,中國企業家為商業文明再加碼
    秦朔認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不是沒有機會,而是要跳出固定思維。」 發起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5年的秦朔給出了數字時代的誘人前景。秦朔例舉了五大誤讀:企業家就是富豪,企業家就是董事長總經理,企業家就是私企老闆,職業經理人不是企業家,企業裡才有企業家精神。 進入20世紀,奈特提出過企業家就是要承擔風險與不確定性;柯茲納認為企業家是有機會警覺的人。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2021級學者名單正式公布
    新一屆154名蘇世民學者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99所高校,從3600餘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將於2021年8月正式入學。他們的加入,讓蘇世民學者的全球網絡擴展為擁有超過600人的群體,增加了5個新的國家和34所全新院校的來源。蘇世民大家庭變得更加多樣化,並且充滿活力。 2021級學者由一群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組成。
  • 「華爾街之王」蘇世民,從白手起家到身價千億,愛買豪宅戴Swatch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堪稱寶藏,蘇世民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經驗與教訓》就有講到,母親對他的教育很上心,為了讓孩子們上更好的中學,曾經決定搬去更富裕的郊區。蘇世民本科讀的是耶魯大學,學的是文化和行為專業。他還想辦法進入了傳說中的「骷髏會」,這是耶魯的精英團體,兩位布希總統都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