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蘇世民:我的座右銘是「不要賠錢」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6月17日,黑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進行在線對話。

對話中,朱民就如何理解在《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提及的將事業做「大」的含義以及堅持與靈活的平衡等問題與蘇世民進行了交流。

蘇世民表示,要想成功並且希望在某件事情上取得獨一無二的成功,至少應該把100%的精力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當你有一個好的概念,就要繼續前進,即使被拒絕。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原因,並且很多人開始告訴你同樣的事情,這個時候需要靈活。

同時,蘇世民回憶了過去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收購希爾頓、買賣辦公樓等投資行為,他認為,一個優秀的投資人首先要做一名優秀的「天氣預報員」,他會多次測試所做的每件事情,如果認為有可能賠錢,就不會做,即使能賺很多。

以下為對話實錄(有刪減)。

來源 | 新浪財經

想取得獨一無二的成功,至少投入100%的精力

朱民:非常榮幸邀請到蘇先生和我們一起談論他的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這本書在第一章就非常有趣,您說要做大。您提出,既然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為什麼不做大呢?我的問題是,如何來定義「大」?

蘇世民:我一直覺得如果你要做什麼事的話,就應該做一些傑出的事情。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只有這麼多的時間,我們只能把我們的努力放在我們所做的一兩件真正偉大的事情上。要想成功並且希望在某件事情上取得獨一無二的成功,你至少應該把100%的精力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如果你想做到最好,你想獲得最大的成功,就必須付出那樣的努力。你不妨看一看可以無限擴展的東西,選擇一個本身很大的領域,看一看你是要自己創業,還是加入一家機構來實現你能想像的最大成功。你能創造些什麼?那是你應該花費時間的地方。

朱民:是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您如何來定義「大」?當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剛才您也提到了,需要有遠大的志向嗎?還是說需要扮演一個很大的角色?選擇一個很大的產業?

蘇世民:首先隨著你對事情了解的越來越多,你會不斷地重新定義。比如說阿里巴巴,與馬雲交流的時候他曾經告訴我,在公司非常小的時候,兩次瀕臨徹底失敗,他最終想出了一個營銷所有產品的主意,組裝並營銷產品,當然他的目標是在你開始做的好的時候就要考慮在網上大規模銷售產品,有做大的想法,而這種想法以前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你要接觸到在中國的每一個客戶,因為在你剛開始的時候,你只想接觸當地的客戶,所以你想要的是一個可以無限擴展的概念。

怎麼才能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呢?不僅僅是完成它,僅僅完成它並不重要。在現實世界中,人們看著這個成果,認為你已經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你所做的是一個更大的概念,你就會有很多創新的機會。在一個巨大的領域裡,比如人工智慧、醫療保健等方面,都有你可以做的各種事情。你要關注與你的能力相關的方面,以確保當你開始做的時候它就會成為足夠大的領域。在那裡你可以不斷創新,不斷變化,不斷成長,你要不斷使自己興奮,因為沒有人喜歡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情。

靈活性存在於大方向之內

朱民:在另外一個章節中,您談到要持續的堅持拜訪,我認識您很多年了,堅持是您的性格之一,您認為在哪些方面我們要堅持,哪些方面要靈活?您如何定義拜訪和堅持拜訪?

蘇世民:所有人在所做的事情當中,都會決定要嘗試和實現一些東西。就我而言,我能想到的是1986年籌集我們的第一隻私募股權基金。比如說我們要給大約450個人發文件,我和他們所有人都進行了確認,結果幾乎每個人都拒絕了我們,這就是堅持拜訪的定義,它可以讓人變得非常沮喪,但是我有一個願景,我知道我想做什麼,我想嘗試創建首隻世界上最大的基金,因此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計算出我們能見多少人,每個人可能能拿出多少錢。有了好的概念,準備充分了,出去以後發現幾乎沒人把你當回事,這時候你要麼放棄,要麼繼續前進。具有諷刺意味的,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是前17個人都說「走開,我們不覺得你有趣。」這些其實是我們最好的潛在客戶。然後我們去找了第18位,其實我覺得沒有什麼希望,但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第18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投資者,他在午餐的時間看到我說,「天啊,我喜歡你的介紹,我給你出1億美元。」我當時簡直要從椅子上掉下去了,我完全沒有想到。所以,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概念,就要繼續前進,即使被拒絕。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原因,並且很多人開始告訴你同樣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就要靈活了。你要說好吧,我想我某處弄錯了,基本想法是對的,但是我遺漏了一些東西,我一定要來糾正。因此靈活性在你的大方向之內。

做一名優秀的「天氣預報員」

朱民:我在書中讀到了您對希爾頓的著名的賭注,那要追溯到2007年,我們都知道我們即將面臨危機,但是您看到了機會,所以您決定進入。我記得它大約有190億美元的規模,您為希爾頓籌集了資金。危機來了,您很難償還這筆債務,所以您必須努力工作幾年,等待一切恢復正常。大約十年後您賣掉了希爾頓,賺了很多錢,但是問題是房地產市場有三種完全不同的情況,第一次您說不,第二次您先買後賣,第三次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您決定進入。當時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時期,但是您仍然賺了很多錢。為什麼?您堅持的原則是什麼?在這三件不同事情的背後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蘇世民:第一個是我本來想做的事情,我們在黑石做的是查看收到的信息,傳來的信息是印度的原始土地出現了巨大的通貨膨脹,西班牙的公寓也有供應過剩,我們可以把德國大部分轉移到西班牙,但是仍然有多餘的單元。美國的房地產當時也經歷了非常高的通脹,所以基本上那是你遠離房地產的時候。

我們決定對房地產大幅削減投入,不僅僅是在房地產領域,而是賣掉房地產,甚至是私募股權。在我們的信貸業務中也停止向房地產公司貸款,並在次級證券中持有大量空頭頭寸,這些證券基本上都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崩潰了,但我們卻賺了很多錢。這種決定的做法是使用小塊數據來看出正在形成的一個新的模式,一旦你看到了這樣的模式,並且早於其他人看到,就要付諸行動,而且方方面面要步調一致。我的大腦的運作方式就是,我總在尋找新的模式,總在考量那些無意義的數據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多數人會忽略這些,因為這些不符合他們的業務知識,當然也不符合我的知識,但是我知道這條信息會給我指明一條通向未來的路。所以我們在房地產上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山姆·澤爾擁有一家名為股票辦公室物業(Equity Office Properties)的公司,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辦公室公司,我們聽說他對賣出感興趣,所以我們就打電話給山姆。收購的原因很簡單,假設一個寫字樓的價格是100,但是這家公司太大了,沒有人出100,你就能以很大的折扣購買大量的房地產,如果我們能付85,我們就有了15%的利潤空間,如果能夠利用銀行借款,利潤空間會比15%還要多,所以除了買入其實你什麼都沒有做。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投資基金,沒有人能打敗我們。後來我們收購了這家公司,但是我變得非常緊張,因為我的第一個假設是我以為一切都要崩潰了。

當我知道我們要買它的時候,我就對手下人說,我很緊張,大勢會變得很糟,我想賣掉我們買入的一半。此前,全球最大的一筆房地產購買量是100億美元,用了他們一年的買入和賣出才達到了這樣的量級,而我們僅僅買入這項房地產就達到了400億,所以我想賣掉其中200億美元的房地產。就在買入的當天,我們就讓公司所有的人都去銷售這家公司的一半,然後讓另一波人購買這家公司,這樣的話我們就能享受15%的折扣。我們做到了,這算是創造了巨大的利潤,而大勢變得更糟了,這也是我預料到的。實際上,我們以更低的成本創建了這家公司,因為我們靠全價收購節省了成本。當我們購買了400億房地產一個月的時候,我們賣出了300億,這讓我們實現了越來越多的利潤,使得剩下的100億非常保守,我們在100億美元上賺了大約2.8倍的錢,然而幾乎所有接手我們這些辦公樓的人都破產了,因為大勢確實崩潰了,這就是我們這麼做的原因。

希爾頓是在2007年7月初完成的,當時美國的信貸危機幾乎是在同一個月發生的,經過了一年零三個月的信貸危機不斷加劇,直到2008年9月導致了金融危機。我們為什麼要買下希爾頓呢?因為它是一家有趣的公司。它由四種不同的業務組成,從未整合業務,所以經營著四家獨立的公司,這四家公司本應該合併在一起,他們也很倦怠,停止了全球擴張,可能是有特殊的原因,停止了大約20年,所以我們有很多擴張的工作要做。我們相信我們能做到,如果我們把這四個業務整合在一起的話,每年可以節省5億美元,將5億乘以12倍或者是15倍的時候,這是一個巨大的估值。因此我們收購了這家公司,儘管我們認為大勢可能變得更糟。當我們收購這家公司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認為希爾頓容易在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生存下來,而且我們可以額外獲得10億美元的利潤,所以我們買下它的第一年,就開始獲得利潤,希爾頓也開始發展了。然後發生的事是大勢結束了,價格都變得非常疲軟,但是當我們買下它的時候我們賺到了170億,過了一年170億變成了190億。在金融危機當中利潤變成了13億,所以這並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我們執行了我們的計劃,這也成了私募股權史上最大的利潤,高達140億美元。人們不明白我們在做什麼,但結果證明是成功的,這就是我們如何先假設認為大勢將會崩盤,做了兩件非常有利可圖的事情,也許這就是我們不同於大多數其他公司的原因。

朱民:我認為前兩種情況相對容易,您看到了模式決定停下來,第三種情況更令人驚訝,因為我們看到了暴風雨已經來臨,信貸市場緊縮,您仍然決定冒險,那時候緊張嗎?您有沒有想過可能會失敗?是什麼讓您可以在非常困難的時期信心滿滿的這樣做?

蘇世民:首先要做一名優秀的「天氣預報員」,如果你知道會有暴風雨,就一定要帶一件雨衣、雨帽、雨傘,在我們的業務當中這樣做的方式是假設情況會變得非常糟糕,你就設計所謂的資本結構,也就是你的借貸期限,以確保借錢給你的人不會在下雨的時候強迫你還錢。我當然認為這塊的情況會變壞,房地產崩潰會影響大勢,但是我們設計了一些東西,我們安排了很多額外的錢來渡過這場風暴,我是一位長期投資者,並不擔心一兩年會發生什麼事情。我有一個座右銘是「不要賠錢」。我們會測試所做的每件事情,並且多次測試,如果我們認為真的有可能賠錢,我們就不會做,即使能賺很多,我也絕不會做賠錢的事情。一旦你知道風險是什麼,假設出了錯,我們能挺過去嗎?這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這對公司有保護的作用。在公司的早期,我們虧損了,人們對我大喊大叫,我家人都不會對我大喊大叫,所以我對人們說的話和他們的說話方式非常敏感,有人尖叫著說我是白痴,說他們後悔遇見了我。我覺得我都要哭出來了,我很慚愧,我讓他失望了。我說,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種事不會再發生了,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機制。你說,蘇先生,你很勇敢。不,我不是勇敢,我只是看著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然後問自己能處理好嗎?如果我們能設計一些東西來處理它,並且做了以後能創造巨大的價值,那時才會決定做。

10分人才的判斷方式

朱民:我們作為您的受眾知道25條原則在中國已經受到了廣泛的討論。第23條原則是要僱傭10分人才,10分人才會僱傭其他的10分人才,問題是您說的10分是指什麼?怎麼能找到10分人才?怎麼保證團隊裡都是10分人才呢?

蘇世民:人的基本天賦是不一樣的,你不必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但是你要找到在所從事的領域有這種能力,能做到卓越的人。你要找的是一個天生的領導人,非常智慧,善於管理人,有第六感,知道在黑暗中要去哪裡,如何在黑暗的地方找到通向光明的路。你想要一個有著非常好的個性的人,一個能調動其他人積極性的人,一個能評估別人才能的人,一個有著無盡好奇心和決斷力的人等等。你也希望那個10分人才能夠很好地應對壓力,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它會改變你的行為方式、你周圍人的行為方式,或者你對事物的評價方式。因此我認為,能夠處理壓力的人永遠不會緊張,他們是天生的領導人,天生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這不僅僅是在商業領域。

10分人才的眼神中會有一些神情是與眾不同的,你可以看到他們的熱情和活力。當你看到這一點,並且與他們接觸時,他們會認真聽你說的每一句話,並且消化成別的東西。有時候當我面試別人,我甚至不知道如何進行,可能我會做一些別的事情。如果我在做的事情令人興奮,就會開始和他們談論這件事情,如果那個人害怕這樣的對話,那麼他可能就不是你想要的人。如果他們看著這件事情說,這不是今天我們要聊的,但是真的很有趣,他們會假裝自己就是你,進入你的大腦,這樣就能跟蹤你,完美追隨你,這就是10分。

如果人們的年齡超過了40歲,他們的名聲就代表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在面試一個45歲的人,你遇到的每一個認識他們的人都說這是我曾經見過,或者共事過最棒的人之一,那麼他們非常棒的機率就會接近100%。如果他們說,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他身上真的有問題,你也可以看到他的熱情度非常低,即使你喜歡這個人,他在你的組織中成功的機會也非常低。因為不會每個人都錯了,錯的可能是你。

10分的人並不多,但他們一般都能夠徹底改變任何組織,無論是大學、智庫還是商業企業。

我想幫助每一個人盡其所能成就自己

朱民:股票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並且出現強勁的反彈,我看到標普私募在一周的高點回到了22倍,在過去20年當中平均為18倍,您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嗎?

蘇世民:我認為,市場預計可能在兩年內實現全面復甦。人們對疫苗的開發非常樂觀,這種樂觀情緒是有生命力的,有趣的是,市場不是你想的那樣,當你看一些股票市場指數時,比如說標準普爾指數,人們使用的這500種股是把非常大的權重給了大型科技股和醫療保健股。現在的情況是科技行業已經繁榮起來了,衛生保健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數被歪曲了,普通股票的價格沒有那麼高。我從事金融業差不多50年,每個人都對將要發生的事情作出預測,今天的預測是利率長期不會上升,沒錯這意味著利率會上升,但問題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上升,而真的上升時,每個人都會猜錯,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當利率上升,市場可能會達到頂點,現在有一種動力,你碰的每樣東西都會賺錢,所以讓我們繼續去碰,繼續觸摸。

朱民:過去幾年您捐了上億的資金,特別是給教育部門,比如清華大學的蘇世民獎學金,麻省理工學院等等,是什麼讓您這麼做?

蘇世民:過去五年左右,我捐了大約10億美元用於教育,我以前從來不相信我會有那麼多的錢,更不要說送人了。我這樣做是為了教育,因為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白手起家的。我的家庭沒有特殊背景,我是在中產階級中長大的,我擺脫困境並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是因為我上了很好的學校,我學會了如何思考,如果我讀的不是好的學校,我永遠不會成為今天的我。我先是上了耶魯大學,之後又去了哈佛商學院,所以在教育方面我就像是一個特權者,但從我的起點來看,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相信,教育是好生活的通行證,我想幫助像我這樣的人。沒有什麼資產就開始了人生的賽跑,我想幫助每一個人,讓他們盡其所能成就自己,在我看來我的努力是有效的。我對人工智慧,以及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非常感興趣,我想確保它們的發展沒有問題,所以我捐錢給麻省理工學院啟動了新的計算機學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是堅信這一點的。

【責編:嚴莉】

相關焦點

  • 蘇世民的黑石帝國,在病毒恐懼中貪婪
    ——蘇世民疫情兇猛,直播火爆。4月10日,73歲的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在中國「直播帶貨」。3月,他剛剛推出《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文版。他在直播中說,「現在是重倉中國的最好時機。」對於疫情,他的建議言簡意賅:備足資金,善待員工,放眼全球,先穩住陣腳,再觀察機會。
  • 楊德龍讀蘇世民書有感:不要賠錢 做每一筆交易都要負責任
    來源:新浪財經蘇世民的黑石帝國 在經驗與教訓中崛起——讀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有感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世界上最大的股權投資基金、黑石集團的董事長創始人蘇世民的書——《我的經驗與教訓》,在2
  • 直播預告 | 清華五道口對話黑石集團蘇世民
    11月17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周皓將與黑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展開一場精彩對話。穆迪董事總經理胡劍將擔任共同主持。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將對本次活動進行雙語直播。
  • 黑石蘇世民:50年洞察實踐,我發現走出困局的法則
    來源 | 和牛財經(ID:mumushengyi)作者 | 蘇世民蘇世民(史蒂芬·施瓦茨曼),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CEO兼聯合創始人,全球頂級投資家,1985年,38歲與合伙人彼得·彼得森用40萬美元創立黑石集團,如今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私募巨頭,蘇世民掌管黑石資產超過5000億美元,被譽為新的
  • 黑石蘇世民: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黑石蘇世民: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6月17日晚19:30,黑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博士進行在線對話,探討個人和組織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環境。
  • 黑石集團CEO蘇世民對談清華教授韓秀雲:新周期下 未來最看好這幾大...
    原標題:黑石集團CEO蘇世民對談清華教授韓秀云:新周期下,未來最看好這幾大領域   上周末,在深圳讀書月上,中信出版
  • 秦朔:為什麼要讀蘇世民?
    這裡未開發土地的價格在18個月內增長了10倍」,聲音來自一個電話揚聲器,「我是圖因·帕裡克。我剛剛加入公司,負責分析印度的房地產市場。」蘇世民讓他重複一遍。果真如此,過去18個月地價漲了10倍,漲瘋了。蘇世民和黑石的合伙人當場決定不再推進西班牙的房屋交易。
  • 「史上最牛書院」以他命名,蘇世民如何成為華爾街之王? | 長江商學院
    蘇世民,本名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A.Schwarzman),就是黑石集團能變成「資本之王」的領跑者和創始人,多年來一直擔任黑石集團的CEO。憑藉著對黑石集團的出色管理,蘇世民曾經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一。
  • 黑石蘇世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黑石蘇世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6月17日晚19:30,黑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博士進行在線對話,探討個人和組織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環境。朱民就蘇世民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25條原則之一提問:什麼是10分人才?怎麼才能找到?
  • 「華爾街之王」蘇世民,從白手起家到身價千億,愛買豪宅戴Swatch
    直播長達4個半小時,但老爺子依然精神矍鑠,也分享了過去一年的投資經驗,表示「現在還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但要做好長期應對疫情的準備,可能買了還會跌」「千萬不要借錢買股票」…在分享投資智慧之餘,巴菲特也不忘自我調侃。年近九十的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用PPT進行展示,還自嘲說「老狗也有新把戲,所以我在學習新的技能」。
  • 蘇世民新書紙聲同步出版
    黑石當家人蘇世民又有著怎樣獨到的投資邏輯?近日,由中信出版社打造的2020年度重點圖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正式發售,紙質書和有聲書同步上線喜馬拉雅。由著名媒體人兼財經觀察家秦朔錄製的《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解讀版也進入了製作階段,將於不久的將來與聽眾見面。紙電聲一體化的新出版模式也為讀者、作家、出版社、主播等行業參與者,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他為什麼成功——《蘇世民自傳》讀後感
    來源:點拾投資賈鵬 銀華基金 2020.7.19《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記錄了這位黑石集團創始人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不同的人,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不同的視角。花了幾個星期讀完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從一個企業家的角度,去看待這位作者。在這本427頁的書中,蘇世民好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永動機一樣,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黑石集團,以及他所發起的其他項目裡。在他創設蘇世民學院時,為了建設一個理想的書院,他親自關注建築細節,到書院建成時,往中國跑了有30次。
  • 美國富豪蘇世民,向清華捐款1億美元,說中國將是世界最大經濟體
    有人不這樣認為,黑石集團的創始人,號稱「華爾街之王」,世界上最會投資的蘇世民,卻把眼光投向了中國,蘇世民多次來到中國,他被我們國家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打動,他表示很少看到有這樣一個國家,永遠在超越對手,永遠向著第一奮鬥。
  • 資產近40000億,黑石究竟有多牛?
    這就不得不說蘇世民了,他就是黑石集團的創始人,他和彼得·彼得森在1985年聯合創立了黑石集團,當時蘇世民40歲,彼得森61歲。創立黑石成為蘇世民一生中最重要的個人挑戰,黑石集團一路走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黑石成為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 在蘇世民看來,黑石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最重要的要歸功於黑石的文化,黑石篤信精英管理、追求追越、保持開放和堅守誠信,並竭力聘用擁有同樣信念的人,正是因為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產生合理。
  • 私募界巴菲特,清華蘇世民學院創始人蘇世民,創業者要過的3道關
    ——蘇世民,全球最大的私募巨頭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在2019年,黑石集團的人均利潤是全球最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的9倍,過去30餘年平均投資回報率高達30%以上,排名前50的公司和養老基金中70%以上都有黑石的投資。
  • 蘇世民:創業者不要對疫情有情緒化的反應,面對新的世界格局必須...
    黑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聯合創始人蘇世民表示,我經歷過很多次經濟下行,可能有5或6次,它們在當時看來都很嚇人。這次疫情看起來也很極端,但是我們知道人是社交動物,知道疫情的周期可能最多是一年半。在此期間,醫護人員和藥物會不斷改善,全世界的經濟會走向恢復。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要對此有情緒化的反應,而是要客觀審視,問首先恢復的是什麼,最後恢復的是什麼,哪些是會調整不會再恢復的。
  • 商場如戰場,投資教父蘇世民的金玉良言:創業有多少雷區可以避開
    他就是蘇世民,一個有著中國名字的美國人,美國黑石集團共同創始人、全球主席兼執行長。說起蘇世民,中國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及他的公司「黑石集團」,很多人可能就會如雷貫耳,蘇世民就是這家公司的掌門人。黑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公司,管理的資產價值高達5710億美元,蘇世民的身價更是高達170億美金,《財富》曾經稱他為 「新的華爾街之王」。
  • 蘇世民:心系清華的「華爾街的新國王」
    在宣布加入「捐贈誓言」的同時,蘇世民還發出一封給比爾·蓋茨的公開信。他在信中表示:「儘管我的計劃一直都在實踐著誓言中的原則,我仍然正式加入這項偉大的計劃中。我想通過這個行動發出重要的信號,鼓勵更多人加入到慈善行動中來。」到目前為止,蘇世民先生的個人慈善捐贈總額已經超過10億美金,大部分用於教育領域。
  • 蘇世民:華爾街大鱷,向清華捐了1億美金,稱世界的未來就在中國
    提起蘇世民,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跟蘇州或者李世民有啥關係,實際上這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老頭。73歲的蘇世民,是個地道的美國人,自1985年創立黑石至今,掌管著全球5711億美金的資產,是公認的21世紀「華爾街之王」。
  • 73歲「華爾街之王」寫經驗與教訓,蘇世民說:它的價值15億美元
    清華大學的蘇世民學院想必大家有聽過,這是一個以個人名義捐贈1億美金(約合人民幣6億多元),並且募集到4.35億美元的嶄新教育舉措,旨在培養推動不同文明間相互理解與合作的全球未來領導者,並以此踐行清華大學新百年新使命,而推動這項重要舉措的人就是蘇世民。蘇世民他是黑石集團的掌門人,而黑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公司,管理的資產價值高達5710億美元 (截至2019年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