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宏莫測的雲爐吉語小套花 (一、詩經類)

2021-03-01 錢幣圈

雲爐中有一種八字吉語小花錢,以其詞義深拗難懂,字體拙樸俊逸,形制小巧乖雅為顯著特點,十分討人喜愛;同時,此種小花品種紛繁,不斷有新種面世,起初10種、16種,後來20種、24種、28種,直至目前已陸陸續續發現了30種!誰也無法知曉究竟會有多少種,誰也難以預判下一個品種會是什麼內容,真可謂深宏莫測。更加珍奇的是,此套小花每個品種面世都很稀少,除個別略多者有三五枚外,大多只有一二枚,僅見者佔四分之一,而且由於雲爐鑄造工藝問題,品相精好者少之又少。

此套小花錢直徑大體為29mm,厚度約1mm。每枚錢單面一個四字吉語,雙面八字,目前筆者所藏所見此套小花共30枚合計60個吉語。從吉語內容來看,典出十分豐富,有被尊為中國儒家經典書籍「四書五經」中的《孟子》、《詩經》、《尚書》、《周易》等,有《左傳》、《韓非子》、《史記》、《三國志》等史志名篇,還有漢晉歌賦、唐宋詩詞,駢文雜曲、筆記小說等等。可以說上自先秦,下至明清,時間跨度闊大,文體形式多樣,30枚小小花錢,承載之廣博,蘊涵之深厚,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筆者不揣譾陋,對60個吉語(見圖1)逐一進行了梳理,並以出典文體種類大致分為《詩經》類、史志典籍類、詩詞曲賦類和筆記小說類四篇,進行初步考證和釋義,供同好者賞玩品鑑。

第一篇:《詩經》類(12個)

《詩經》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所謂「五經」種的第一經,但由於所涉及此套小花的吉語多達12個,佔總數的20%,是單個典籍中引用最多者,故將其單列一類進行考釋。

眾所周知,《詩經》從音樂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樂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頌」主要是宗廟樂歌,有四十首。共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詩歌。

按照在《詩經》篇目中出現的先後順序,這12個吉語排列為:福履綏之、宜爾子孫、卜雲其吉、九如孔固、日升月恆、竹苞松茂、使君壽考、文定厥祥、鳶飛魚躍、鳴鳳朝陽、天錫純嘏和長發其祥,共出自九篇12首。其中《風》分計兩篇3首,《小雅》三篇4首,《大雅》兩篇3首,《頌》兩篇2首(魯頌、國頌各一首)。詳見下表:


01【福履綏之】

(另面見26【大有慶也】)

「福履綏之」,履:祿;綏:安也。語出自《詩經·周南·樛木》:「南有楞樛木,葛藟系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這三段詩句的譯文是:南山有樛木,葛藤爬上樹;和樂君子啊,福祿安撫你。南山有樛木,葛藤覆上樹;和樂君子啊,福祿扶助你。南山有樛木,葛藤纏上樹;和樂君子啊,福祿成全你。其實這是一首祝賀新婚的民歌。詩人先以葛藟纏繞樛木,比喻女子嫁給丈夫。然後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滿的生活。詩分三段,每段只改一二字,句式整飭,以群歌疊唱的形式,表達出喜慶祝頌之情。

02【宜爾子孫】

(另面見07【使君壽考】)

「宜爾子孫」,語出自《詩經•國風•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連續三個「螽斯羽……宜爾子孫」,大體釋義可翻譯為「昆蟲展翅時,眾多一齊飛,和諧子孫更興旺,一輩又一輩」。螽斯:昆蟲,又名蜇螽,或名斯螽,身體綠色或褐色,觸角呈絲狀,善於跳躍,雄的前翅有發音器。詵詵:與後文振振、薨薨、繩繩、揖揖、蟄蟄,均為象聲詞,蟲群飛的聲音,形容螽斯的齊鳴,綿延不絕的樣子,均言其多且聚集成群。「宜爾子孫」古代人理解為多子多孫,用昆蟲多來比擬幸福人家子孫眾多。其實,這是詩的一層意思而已。更高境界的,是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景象。

03【卜雲其吉】

(另面見08【文定厥祥】)

「卜雲其吉」,語出自《詩經·酈風·定之方中》:「降觀於桑,卜雲其吉,終然允臧。」字面意思就是說:經過算卦、佔卜,結果是上上大吉卦,所佔之事必定大吉大利。

04【九如孔固】

(另面見17【五世其昌】)


「九如」、「孔固」,均語出《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天保定爾,亦孔之固。……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本為祝頌人君之語,後推而廣之,泛指為祝壽之辭。器物上常繪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與福音近)、多壽、多子,繪九個如意指代「九如」,合稱「三多九如」。

05【日升月恆】

(另面見06【竹苞松茂】)


「日升月恆」,恆(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語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06【竹苞松茂】

(另面見05【日月升恆】)


「竹苞松茂」,苞:茂盛,松竹繁茂。語出自《詩經·小雅·斯幹》:「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彥《磨忠記·楊漣家慶》:「親壽享,願竹苞松茂,日月悠長。」比喻家門興盛,也用於祝人新屋落成或祝壽頌詞。關於竹苞松茂,還有一個紀曉嵐譏諷和坤的典故。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有一次和珅新修一個府第,請當朝有名的才子紀曉嵐為他的府第正廳題寫一匾額,紀曉嵐略一思索,遂題了「竹苞」二宇,說是取「竹苞松茂」之意。和珅不明其中的道理,高興地懸在廳上。一天,乾隆皇帝到了和坤新府第,見匾額是紀曉嵐題的,覺得奇怪,紀曉嵐素來鄙視和和珅,怎麼還給他題匾呢?仔細凝思,恍然大悟,對和珅說: 「卿家被紀曉嵐捉弄了!」乾隆笑著對和珅說:「紀曉嵐是在罵你們一家『個個草包,吶」。 原來:「竹」字分開來就是「個個」,「苞」字分開就是「草包」。

07【使君壽考】

(另面見02【宜爾子孫】)


「使君壽考」,語出自《詩經·小雅·楚茨》:「卒嗜飲食,使君壽考。」這是一首祭祖祀神的樂歌。它描寫了祭祀的全過程,從祭前的準備一直寫到祭後的宴樂,詳細展現了周代祭祀的儀制風貌。使:讓;君:對人的尊稱。《說文解字·老部》:「老,考也。」「考,老也。」兩字相互訓釋。「考」主要用於壽考,意思是「長壽」、「高壽」。舊稱已死的父親為先考。「神嗜飲食,使君壽考」一句,翻譯出來就是:神靈愛吃這美味佳餚,他們能讓您長壽不老。

08【文定厥祥】

(另面見03【卜雲其吉】)


「文定厥祥」,中國舊稱訂婚為「文定」。其源也出自《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謂」句。《大明》是西周讚美其先祖王季、文王各求得佳偶而家國興旺的詩篇。朱熹將「文定厥祥」解釋為「文,禮;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納幣之禮定其祥也。」中國傳統婚俗所稱「六禮」,指的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項禮儀,前四項皆為訂婚之禮,其中尤以問名為重。問名又叫「請庚帖」,俗稱「合八字」,是以五行相生、屬相相合為主要內容,卜吉兇、定婚姻的禮儀。庚帖就是行問名之禮時,訂婚雙方互換用於介紹雙方情況佔卜吉兇的文書。通常在封面書寫「文定厥祥」、「天作之合」、「乾坤定矣」、「山盟海誓」之類的吉語,也有隻寫「鸞箋」二字的。內容主要是載明訂婚一方的姓名、籍貫、生辰和祖宗三代世系。問名之禮事關婚姻的成敗,庚帖的書寫格式極為講究。首行要由訂婚一方輩份最長者和訂婚者的父親聯署,自稱「姻侍生」共行「頓首拜」,然後依次寫明籍貫、世系、名庚等內容,最後落款處又要「頓首如初」,以示禮節之隆重。庚帖還有一些特殊用詞,如男女雙方的生辰分別叫「乾造」、「坤造」,落款時間之前男方寫「龍飛」、女方寫「鳳舞」。

庚帖由媒人送到對方家中後,要鄭重地壓在家堂供案的香爐底下,然後陳設供品,焚香祈禱,以卜婚姻吉兇。此後三天內,家族成員如果平安或出現喜事吉兆,則說明「乾坤兩造無衝」,婚姻祥瑞可配;如果發生了不吉利的事兆,則說明八字不合,要另擇佳偶了。庚帖的作用正如朱熹所說的「卜得吉」,而後則可續行其他諸禮了。所以,男女雙方只有「卜雲其吉」,通過了庚帖合八字,才算真正訂婚,才能稱之為「文定厥祥」。

09【鳶飛魚躍】

(另面見48【虎臥龍跳】)


「鳶飛魚躍」,鳶:老鷹。語出自《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於淵。」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

10【鳴鳳朝陽】

(另面見32【春風及第】)


「鳴鳳朝陽」,語出自《詩經·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幼學瓊·卷一·文臣》:「李善感直言不諱,競稱鳴鳳朝陽。」即指正直敢言的賢士,比喻賢臣遇明君。

11【天錫純嘏】

(另面見20【家用平康】)


「天錫純嘏」,祝禱之辭。語出《詩經·魯頌·園宮》「天錫純嘏,眉壽保魯。」《逸周書·寶典》:「樂獲純嘏。」漢·鄭玄箋日:「純,大也;受福日嘏。」古「錫」通「賜」,賜予之意;純者大也,嘏者福也。字面直譯就是「天賜大福」,含有美意天成之意。清代至民國初,多有以「天錫純嘏」木匾頌賀貴族長者大壽,表達上蒼賜予大福、長壽永年的祝願。

12【長發其祥】

(另面見13【佑啟我後】)


「長發其祥」,簡稱發祥,「長發」意為久已顯現。經常有吉祥發達的事情降臨,後用於事業發達的吉利話。語出自《詩經·商頌·長發》:「浚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詩中歌頌商湯的祖先和建立商朝的成湯,謂自契以來已有受命的禎祥。後用作歌頌帝王祖先有明德、享國長久的典故。

待續.


相關焦點

  • 吉語書法,把吉祥掛到家
    吉語書法推薦一家庭客廳掛什麼畫好?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上班族,和睦才是最重要的,失去和睦,也就失去了家的溫暖與幸福。因此,在家庭客廳懸掛一幅和字書法,也是寓意家庭和睦、事業和順。
  • 玉佩中中國傳統圖案 「一句吉語一副圖案」
    和寶友交流,曬寶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珠寶社區吧近年來,佩玉逐漸成為首飾時尚,深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在玉佩中,往往運用了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國傳統圖案造型,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副圖案」的美術表現形式,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充分體現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 你若不去讀《詩經》,怎知愛情那麼美?
    打開發現,生僻字、多音字、假借字都隨文注音;每首詩還附有題解和簡而全的注釋,全部出自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它像一面鏡子,中國人2000年來關乎吃、穿、名字、禮樂、理想、情感等方面的美學態度,都能讓你一窺究竟。 ✦✦✦✦✦《詩經》也是「吃經」
  • 《詩經 風雨》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
    而這一頃刻,正是最富於蘊涵性的頃刻。這位女子難以形容的望外之喜,既表明了她在「既見」之前,白日的「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間的「耿耿不寐,如有隱憂」之情;也說明了在「既見」之後,夫婦間的「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和「維士與女,伊其相謔」的融融之樂。以少許勝多許,以頃刻蘊過程,這是構思的巧妙。哀景寫樂,倍增其情。
  • 周易起名,詩經楚辭小清新女孩名字大全
    詩經、楚辭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同時也是家長們取名的重要素材,借鑑詩經楚辭取出來的女孩名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還能彰顯女孩氣質。在借鑑這些經典詩詞起名時,需要注意音形義的搭配,來看看五行閣起名結合周易起名,整理的詩經楚辭小清新女孩名字吧。
  • 寶寶取名,一定要避免「詩經楚辭」這個優美的坑
    一說起寶寶取名,估計大多數小夥伴腦袋裡面會一閃而過這幾個字:「女詩經,男楚辭」。確實,化用詩經楚辭的名字非常優美,畢竟將詩詞自帶的韻律之美鐫刻到了名字裡面。美名賞析,直接跳轉文章後半部分。考慮到名字重名度問題,試想,詩經楚辭的文章篇幅有限,而那些寓意美好的組合和詞語就更加有限,而我們有14億人口,每年新生兒有1000多萬。如果都來湊這個詩經楚辭的熱鬧,尤其是王李張劉陳等大姓氏,名字估計又要爛大街了!
  • 中國古代手爐:一爐暖天下
    但不同於火爐無炳,只能圍爐夜話,手爐大都有提梁,且小巧玲瓏,高、長和寬度不過幾釐米到十幾釐米,與精巧的紫砂壺略有類似,也算是盈盈可握了。手爐的結構很簡單,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梁(提柄)組成。爐身有兩層,分外殼和內膽。內膽多為銅製,內放燃炭,以產生熱氣,而外殼包裹內膽,既能保存內膽的熱量,又能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內膽口沿上的鏤空爐蓋(爐罩)散發出來。
  • 柏舟——詩經
    棣棣:雍容嫻雅貌;一說豐富盛多的樣子。 選xùn:同巽,退讓。三家詩「選」作「算」,不可選,言自己的儀容美備,是不可勝數的,說亦可通。(此注釋自《詩經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 悄悄:憂貌。 慍(yùn運):惱怒,怨恨。
  • 木槿花:從《詩經》裡走來的姑娘,青春雖短,不負此生
    《詩經》有云:「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美如槿的姑娘,讓同車之人心如風飛翔。木槿就是那個從《詩經》裡飛出的姑娘。她讓我們看到永恆的美麗源于堅韌,源於質樸,更源於溫柔的堅持,雖然每一朵花朝生暮死,然而整株木槿卻能夠一朵接一朵持久開放,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生命力極其旺盛,因此也被稱為「無窮花「,還被韓國奉為國花。
  • 隨筆|詩經與《釆薇圖》裡的薇到底是什麼?
    這一貨真價實且寄意深遠的雜草,若從《詩經》算起,也已搖曳了兩千多年,在當下不僅漸少,也似乎被淡忘了。讀《詩經》中的《小雅·採薇》,從「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到「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又總讓人有故國故人與家園何處在的感覺,滿心的悵然。
  • 薰香與燻爐
    西安市長安區北塬出土的唐代綠釉龍柄博山爐,甚為精美,爐蓋塑出層層疊疊的花瓣,中間花蕊突出,爐身一周花葉欲展,整體似一含苞待放的花朵。爐柄有一龍蟠曲承託,下有圓盤底座。整器造型優美,綠釉晶瑩。隋唐時期,隨著對外貿易的繁榮和物質文明的發展進步,人們對薰香的研究和利用更加精細化、系統化。宮廷中用焚香來顯示莊嚴和禮遇,並寫進位度。
  • 唐詩宋詞姓林的女孩名字古風兩個字詩經楚辭
    唐詩宋詞姓林的女孩名字古風兩個字詩經楚辭(上) (林惜霜) 「惜霜」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送楊孟容》中「殷勤與問訊,愛惜霜眉厖。」
  • 手捧《詩經》讀「萱草」
    ○趙煥明  國慶、中秋雙節八天長假,得閒,泡一杯香茗,從書架上取出幾本厚重發黃的「老祖宗」,隨意地翻翻。  當翻開《詩經》,撲面而來的就是「藟」呀、「荇」呀、「蘩」呀之類的字眼,讓人感覺到,像家鄉那些三大娘、四大姑一下子擁擠在我的跟前,一個個的笑容可掬,質樸怡人,且帶著一副泥土的清香、又掩不住草木繁盛的樣子,讓人既陌生又有好感。  深入地讀,在《詩經·衛風·伯兮》中讀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這個「諼」字,我曾在《詩·衛風·淇奧》裡也讀到,即「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 女神節 | 走近《詩經》中的五類女神
    而《詩經》中的女子,讓人陶醉的刻骨銘心,是人們對美的至高無上的追求,那些河畔上、月光下、稻田中、蘆葦旁、水中央的精靈,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風景。下面我們就介紹《詩經》中最有代表性的五類美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詩經》裡,有一大波的野菜
    有人在《詩經》裡摹狀愛情的模樣,有人在《詩經》裡復原戰爭的心殤,有人在《詩經》裡打撈生活的原狀,春天來了,咱們一起在《詩經》裡挖一挖中國免檢ISO
  • 靜 室 一 爐 香
    提起香爐,所有的心愫都放下了,眼前印香一爐,或祥雲、或禪蓮,螢火一點如豆,忽明忽隱地、迎合品香者潛藏的心緒起落。或字或圖,皆迴環連綿、貫通始終,講求百轉千回、持心惟一,幽香彌散而盡,殘灰卻仍是筋骨猶在。
  • 小男孩名字精選:《詩經》才高八鬥的男寶寶名,竟如此清新優美,令人...
    古人在給寶寶起名的時候,都有引經據典的習慣,尤其從《詩經》中尋找名字,更受人歡迎。 一、《詩經》中才高八鬥的男寶寶名1. 在伊出自《國風·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聞天出自《詩經鴻雁之什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聞天」是希望孩子擁有得天獨厚的才能,眼觀四處耳聽八方。用於男孩名十分有魄力。3.
  • 古代的薰香與燻爐
    此爐高32.4釐米,通體鎏銀。爐柄為一裸身的力士屈膝騎一俯臥神獸之上的造型。 神獸昂首,張口欲噬,頸前伸作掙扎狀。力士左手撐獸頸,右手託爐身,抬首側望。爐蓋亦鑄出山間人獸搏鬥場景,並加以鏤空。這兩件銅博山爐均為實用器,應是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生前所用之物。
  • 小女孩取名:詩經活潑可愛的女寶寶名,一招解決起名問題
    《詩經》起初只稱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按《風》、《雅》、《頌》三類編輯。自古以來,人們給孩子取名尤其是給女孩取名就有參考《詩經》的傳統,因為一個氣質優雅,出自經典、擁有厚重文化積澱的好名字,會讓人平添幾分敬意。《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繞不過的一本書,不僅因為它是古代詩歌的開端,更因為它熱情浪漫,意境唯美,尤其是其中出現了許多美麗的植物,光聽聽名字都覺得很驚豔。
  • 《詩經》中最美的句子,都跟它們有關
    孔夫子曾告誡弟子,人不可不讀《詩》,《詩》也就是《詩經》。讀《詩經》有三個好處,一可以從中學習寫作方法,因為《詩經》中有很多比興的手法,非常生動精彩;二可以學到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治理國家的道理;第三,《詩經》中有很多動植物名稱,讀了可以長見識,增長知識。這本我國古代的經典流傳到日本之後,也聚集了一大批的擁躉者。